2025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试题库答案加重点版_第1页
2025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试题库答案加重点版_第2页
2025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试题库答案加重点版_第3页
2025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试题库答案加重点版_第4页
2025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试题库答案加重点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试题库答案加重点版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除尘器对PM2.5的捕集效率最高?()A.旋风除尘器B.袋式除尘器C.重力沉降室D.惯性除尘器答案:B解析:袋式除尘器通过滤料的筛分、惯性碰撞、扩散等机制捕集颗粒,对0.1-1μm的细颗粒效率可达99.9%以上,是目前对PM2.5控制最有效的设备之一;旋风除尘器主要捕集≥5μm颗粒,重力沉降室和惯性除尘器效率更低。2.燃烧过程中,热力型NOx的生成主要与以下哪一因素相关?()A.燃料中的氮含量B.燃烧温度C.燃料中的硫含量D.空气过剩系数答案:B解析:热力型NOx由空气中的N₂在高温下与O₂反应生成,生成速率与温度呈指数关系(T>1500℃时显著增加);燃料型NOx与燃料中氮含量相关,快速型NOx与碳氢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相关。3.吸收法处理SO₂时,采用石灰石-石膏法的主要吸收剂是?()A.NaOH溶液B.CaCO₃浆液C.NH₃·H₂OD.MgO浆液答案:B解析:石灰石-石膏法是最常用的湿法脱硫工艺,以CaCO₃浆液为吸收剂,与SO₂反应生成CaSO₃,进一步氧化为石膏(CaSO₄·2H₂O)。4.大气稳定度分级中,Pasquill-Gifford模型的D类代表()A.强不稳定B.中性C.稳定D.弱不稳定答案:B解析:Pasquill稳定度分为A(极不稳定)、B(不稳定)、C(弱不稳定)、D(中性)、E(弱稳定)、F(稳定),D类对应阴天或大风(>6m/s)条件。5.电除尘器的有效驱进速度ω与以下哪一参数无关?()A.电场强度B.颗粒荷电量C.气体流量D.颗粒粒径答案:C解析:有效驱进速度ω=qE/(3πμd)(q为颗粒荷电量,E为电场强度,μ为气体粘度,d为颗粒粒径),与气体流量无关;气体流量影响除尘效率(多依奇公式η=1-exp(-Aω/Q),A为集尘面积,Q为流量)。二、填空题1.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由三部分组成:清洁滤料阻力、(粉尘层阻力)、过滤速度引起的附加阻力。2.催化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的三效催化剂可同时去除CO、HC和(NOx),其最佳工作条件为(理论空燃比附近)。3.燃烧过程中,空气过剩系数α>1时,烟气中(O₂)浓度升高,(CO)浓度降低。4.大气扩散模型中,有效源高He=(烟囱几何高度H)+(烟气抬升高度ΔH),其中ΔH的计算需考虑(初始动量)和(热浮力)的影响。5.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重点地区燃煤电厂SO₂排放限值为(35mg/m³),NOx排放限值为(50mg/m³)。三、简答题1.比较电除尘器与袋式除尘器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答:(1)电除尘器优点:阻力小(<300Pa)、处理风量大(可达10⁶m³/h)、耐高温(≤400℃)、可处理高浓度粉尘(≤50g/m³);缺点:投资高(占电厂总投资15-20%)、对高比电阻(>10¹²Ω·cm)粉尘易反电晕导致效率下降,受烟气成分(如SO₃、H₂O)影响大。(2)袋式除尘器优点:除尘效率高(≥99.9%)、对细颗粒(PM2.5)捕集效果好、运行稳定、不受粉尘比电阻影响;缺点:阻力大(1000-1500Pa)、受温度限制(≤260℃,高温需冷却)、滤袋易破损(寿命2-4年)、湿度大时易糊袋。(3)适用场景:电除尘器多用于电厂高温、大烟气量场景;袋式除尘器或电袋复合除尘器用于钢铁、水泥等细颗粒(如PM10、PM2.5)排放控制。2.简述吸收法处理SO₂时,影响吸收效率的主要因素。答:(1)吸收剂性质:碱性越强(如Ca(OH)₂>CaCO₃)、溶解度越高(如NaOH>CaCO₃),吸收效率越高。(2)气液接触条件:液气比(L/G)增大(通常为最小液气比的1.1-2倍)、接触时间延长(塔高增加)、传质面积增大(采用填料塔或喷淋塔),均能提高效率。(3)烟气参数:SO₂浓度越低(推动力ΔC=CG-C减小)、温度越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压力越高(溶解度随分压升高而增加),吸收效率越高。(4)反应产物处理:及时移除生成物(如石膏结晶)可避免吸收剂表面结垢,维持反应活性。3.解释燃烧过程中降低NOx排放的主要技术措施。答:(1)源头控制:使用低氮燃料(如天然气替代燃煤)、燃料脱氮(如煤的洗选降低有机氮含量)。(2)过程控制:①低氧燃烧:降低过量空气系数(α=1.05-1.1),减少O₂浓度,抑制热力型NOx生成;②分级燃烧:一次风欠氧燃烧(燃料型NOx转化为N₂),二次风补氧完成燃烧,降低整体NOx;③烟气再循环:将部分低温烟气(10-30%)送回燃烧室,降低燃烧温度和O₂浓度,抑制热力型NOx;④低氮燃烧器:采用浓淡燃烧、旋流燃烧等方式,形成局部还原性氛围,减少NOx生成。(3)末端治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H₃在催化剂作用下还原NOx为N₂,效率80-90%)、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NH₃或尿素在850-1100℃直接还原NOx,效率30-60%)。四、计算题1.某重力沉降室长L=5m,高H=2m,宽W=3m,处理烟气量Q=18000m³/h,烟气温度200℃(μ=2.6×10⁻⁵Pa·s,ρ_g=0.746kg/m³),粉尘密度ρ_p=2500kg/m³。计算粒径d=10μm颗粒的沉降效率(假设颗粒为球形,Re≤1,需考虑坎宁汉修正,λ=0.065μm)。解:(1)计算气流速度u=Q/(H×W)=18000/(3600×2×3)=0.833m/s(2)颗粒沉降速度v_s=(ρ_p-ρ_g)gd²C/(18μ)坎宁汉修正C=1+2.514λ/d=1+2.514×0.065/10≈1.0163代入数据:v_s=(2500-0.746)×9.8×(10×10⁻⁶)²×1.0163/(18×2.6×10⁻⁵)≈0.052m/s(3)颗粒在沉降室的停留时间t0=L/u=5/0.833≈6s(4)颗粒沉降所需时间t=H/v_s=2/0.052≈38.46s(5)因t0<t,沉降效率η=t0/t=6/38.46≈15.6%2.某电除尘器集尘面积A=2000m²,处理烟气量Q=10000m³/h,有效驱进速度ω=0.1m/s。计算总除尘效率;若入口粉尘浓度C_in=50g/m³,出口浓度C_out是多少?解:(1)多依奇公式η=1-exp(-Aω/Q)Q=10000/3600≈2.778m³/sη=1-exp(-2000×0.1/2.778)=1-exp(-71.9)=≈99.999%(实际中Aω/Q>10时效率趋近100%,此处可能数据假设简化)(2)C_out=C_in×(1-η)=50×(1-0.99999)=0.0005g/m³=0.5mg/m³五、论述题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三个层面,论述燃煤电厂控制PM2.5排放的技术体系。答:燃煤电厂PM2.5主要来源于煤粉燃烧产生的飞灰(占90%以上),其形成与燃料特性、燃烧条件、除尘设备效率密切相关。控制技术需全流程协同:1.源头控制:(1)燃料预处理:通过洗煤降低灰分(灰分每降低1%,飞灰量减少约1%),减少细颗粒前驱物;采用型煤技术(添加固硫剂和粘结剂),降低燃烧过程中细颗粒的破碎与释放。(2)燃料替代:掺烧生物质(如秸秆、木屑)或垃圾衍生燃料(RDF),其灰分低、碱金属含量高,可抑制飞灰中PM2.5的生成(生物质灰熔点低,易形成大颗粒)。2.过程控制:(1)燃烧优化:采用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燃烧温度850-900℃),低于煤粉炉(1300-1500℃),减少高温下细颗粒的形成;通过低氧燃烧(α=1.05-1.1)降低火焰温度,抑制飞灰的破碎与团聚。(2)炉内调质:喷入石灰石(CaCO₃)或氢氧化钙(Ca(OH)₂),与SO₃反应生成CaSO₄颗粒(粒径较大),促进PM2.5团聚;喷入飞灰再循环,利用粗颗粒碰撞捕集细颗粒。3.末端治理:(1)电除尘器提效:采用高频高压电源(提高电场强度)、多电场配置(≥5电场)、异极距调整(增大极板间距至400-450mm),提升对PM2.5的荷电与捕集效率(效率从99%提升至99.8%)。(2)电袋复合除尘:前级电除尘捕集80-90%粗颗粒(减轻滤袋负荷),后级袋除尘捕集剩余细颗粒(PM2.5效率≥99.9%),总排放浓度可降至5mg/m³以下。(3)湿式电除尘(WESP):在湿法脱硫后设置,利用高压电场捕集湿态细颗粒(包括石膏雨、硫酸雾),对P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