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间的关系,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2.关注鉴赏范例,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3.领会作者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方法,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1课时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同学们都很熟悉,诗中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天上的街市”的奇景,诗人还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牛郎织女自由地在天街闲游。阅读诗人笔下的文字,我们不禁也跟着诗人的想象,脑海中浮现出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画面。阅读文章也和读诗、写诗一样,要发挥想象才能领会其意境和情感。那么我们该如何发挥想象力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叶圣陶的《驱遣我们的想象》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由之前学过的课文导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二、默读课文,把握内容1.生借助工具书,自主扫清字词障碍。2.理解作者观点。(1)阅读全文,找出文中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预设①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②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③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④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2)结合文题尝试概括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预设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3.理解文章内容。(1)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预设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一下作者、文字与读者三者的关系。预设作者通过选择最适当的文字来准确传达自己的所见所感,读者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文字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桥梁。【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环节,让学生画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再概括,接着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三、精读课文,分析论证思路1.分析例子。本文着重举了哪两个例子来分析如何驱遣我们的想象?从方法和目的上说说运用两个例子的相同之处。预设例子:《使至塞上》《海燕》。相同点:都使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目的都是论证驱遣想象对文学作品鉴赏的重要意义。2.概括论证思路。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预设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关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王维的《使至塞上》和高尔基的《海燕》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的重要作用;最后总结全文,强调了驱遣想象的意义,收束全文。【设计意图】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四、赏析语言,领悟内涵文中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透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话,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1)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2)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3)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预设(1)任何一篇文艺作品,虽然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集合,既表现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2)“见”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见”也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感”是体悟与情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做到言之有物;同时要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3)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偏抒情的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格外强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设计意图】本课是一篇文艺论文,其中有很多地方可以为我们提高阅读能力提供指导,分析这样的句子既能加深理解,又有积累作用。五、拓展延伸,学会鉴赏文章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论证了想象对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你能从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选一例来进行鉴赏吗?注意要发挥想象。预设以刚学过的第二单元的《溜索》为例,第7自然段“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腮上绷出筋来”这段描述首领神态、动作的文字,因我们的想象能更加生动。他“稳稳”“笑一笑”,可见首领早已见惯这样的场面,可以想象出他从容不迫的样子。“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俯身看峡,腮上绷出筋来”,一个硬汉的形象立马跃然纸上。有了想象中还原的这一幕,首领的形象真切起来,为后文突出首领冷静、坚毅的形象做铺垫,人物也就走入了读者的内心,打动了读者。结束语:同学们,“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的”,由此可见,想象对于鉴赏文艺作品是多么重要。所以,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举例子论证作者的观点,学以致用。六、布置作业任意选择一首古诗词,发挥想象,描绘其画面,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字。本课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习目标的确立上,一方面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思辨的方法,另一方面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价值,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赏析语言。驱遣想象的文学鉴赏方法从字面意义上比较好理解,但是学生实际拓展运用时比较抽象,教学设计中以学生熟悉的课文为例,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教学过程循序渐进,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学习到实用的阅读方法,将学与用充分结合。作者介绍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早年任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有《叶圣陶文集》行世。写作背景本文节选自《文艺作品的鉴赏》(《叶圣陶集》第十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文艺作品的鉴赏》是一篇关于阅读和作品鉴赏的专论,包括“要认真阅读”“驱遣我们的想象”“训练语感”“不妨听听别人的话”四部分,旨在教授中等学校学生或一般的青年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第一节“要认真阅读”,探讨文艺鉴赏的一般原则、方法;第三节“训练语感”,教给读者如何揣摩语言文字,并参照生活经验,来训练语感;第四节“不妨听听别人的话”,告诉读者,鉴赏文艺作品,还要读读相关的批评文章。课文是第二节,主要以实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如何驱遣想象去鉴赏文学作品。关键能力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一、整体着眼,细心体味;披文入情,动情观照进行文学作品鉴赏,首先要熟读文本,从整体上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获得对文学形象的深切感受和体验,领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要“披文入情”“情动于衷”,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文学作品产生共鸣。二、借助联想和想象,创设情境,加深理解文学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创作如此,鉴赏亦如此。叶圣陶说:“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联想的结果。”“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文学作品中,作家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媒介,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或隐喻,或暗示,或象征,反映一定的生活内容,表现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理解、情感态度。鉴赏时要积极思考,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为具象的形体:将各自孤立、互不关联的细节、场景、人物等形象个体,整合为相互联结、有机统一、有血有肉的生活画面,从而深刻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明确鉴赏的角度和内容(一)鉴赏文学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鉴赏文学形象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从作品的实际出发,也就是从作品中人物形象自身所具有的“东西”出发。这里的“东西”是指人物自身的言行以及作品对其所做的其他种种描写和评述,而不应是用现成的概念往人物身上套,不能贴标签,更不能将人物自身所没有的东西强加于人物。二是对人物性格要有简要分析,也就是说,对人物的性格不能仅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表述,还要联系作品的事实进行简要分析。(二)鉴赏文学语言,首先应该弄清文学语言形象性、典型性、情感性的基本特点;其次还应该明白精到、奇妙、鲜活是文学语言的高级档次。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常常涉及以下内容:(1)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等;(2)理解作品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自然、简明、含蓄、深沉等;(3)辨析作品采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三)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2)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粪污资源化在电子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智能云性能管理的算法与范式创新-洞察及研究
- 植物基食品市场分析-洞察及研究
- 新型稀土纳米材料的性能优化-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成人在线教育创新模式下的学习效果提升策略研究报告
- 网络信息安全外挂方案
- 电动汽车环保政策方案
- 管理类面试中的问题解决技巧及实例分享
- 数据库事务的数据库的事务的检查点的管理手册
- 老年健康护理方案
- 医生进修6个月汇报大纲
- 5.1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2025年保密观原题附答案
- 基于项目学习的英语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 2025年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罗兰贝格
- 第六章-材料的热性能
- (完整版)抛丸机安全操作规程
- 高一前三章数学试卷
- 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025年新高考2卷(新课标Ⅱ卷)语文试卷
- 货款对抵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