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生物学学习目标①通过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理解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并能熟知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自交、杂交等遗传学基本概念。②熟悉遗传图解中各符号的含义,并尝试运用遗传图解解释性状分离现象,体验假说—演绎法推理分离定律的思维过程。③阐明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课堂导入
融合遗传的观点是1868年由达尔文提出的,该观点主张两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融合,亲代的相对性状在杂种后代中融合成为新的性状出现,即子代的性状表现是亲代性状的平均结果,且杂合子后代中没有固定的分离比例。
颗粒遗传的观点是孟德尔于1865年提出的,该观点认为位于亲本体内的遗传物质是相对独立存在的因子,具有颗粒性,它们是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的,在遗传时可独立分离和自由组合。所以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有一定的分离比。融合遗传颗粒遗传课堂导入杂交子代花色符合融合遗传的情况下,子代应表现为红白中间色粉色。符合颗粒遗传的情况下,子代应表现为红色或白色,而不会出现中间色。杂交实验验证?孟德尔实验验证颗粒遗传探究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阅读右侧材料及教材2~3页“豌豆用作实验材料的优点”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有哪些独特优势?2.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具体操作过程是什么?在孟德尔进行遗传实验之初,曾采用山柳菊作为实验材料,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山柳菊的相对性状区分不明显且难以连续遗传,为头状花序,数百朵小花聚集在一起(如图),难以人工杂交,在有性生殖的同时还会发生无性生殖等,实验数据不准确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探究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有哪些独特优势?2.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具体操作过程是什么?一是豌豆具有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点,保证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这样的材料用来做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二是豌豆具有易于区分且能稳定遗传的相对性状,这保证了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母本:花蕊(雄蕊)成熟之前,人工去雄并套袋父本:花蕊(雄蕊)正常发育成熟双亲花蕊发育成熟后,采集父本花粉,涂(撒)在母本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袋处理即可(一)请结合预习内容,阅读教材4~5页“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右侧方框内将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以遗传图解的形式表示。2.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全部表现为高茎,且茎的高度与亲本高茎的基本一致,这一结果是支持颗粒遗传还是融合遗传理论?请简要说明。3.F1全部表现为高茎,但F2又出现矮茎,能否说明F1中的控制矮茎的遗传物质没有丢失?这一结论是否支持颗粒遗传理论?探究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P
高茎×矮茎F1F2比例高茎高茎
矮茎3∶1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杂种F1显现出来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2.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全部表现为高茎,且茎的高度与亲本高茎的基本一致,这一结果是支持颗粒遗传还是融合遗传理论?请简要说明。
3.F1全部表现为高茎,但F2中又出现矮茎,这能否说明F1中控制矮茎的遗传物质没有丢失?这一结论是否支持颗粒遗传理论?探究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P高茎
矮茎F1F2比例高茎高茎
矮茎3∶1如果是融合遗传,则F1个体茎的高度表现应介于两亲本之间,但F1全部表现为高茎且高度基本与亲本高茎一致的这一结果与之不符,因此该结果是支持颗粒遗传。F1全部表现为高茎,但F2又出现矮茎,说明F1中控制矮茎的遗传物质并没有丢失。F1表现为高茎,杂交亲本分别为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可知F1同时含有控制高茎和矮茎的遗传物质。因此,这一结论支持颗粒遗传理论。⊗探究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结果提出问题:1.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子二代却又出现了矮茎(性状分离)?2.为什么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总是接近3∶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的分离比并非偶然!性状F2的表现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隐性种子形状圆粒5474皱粒18502.96∶1子叶颜色黄色6022绿色20013.01∶1花的颜色红色705白色2243.15∶1豆荚形状饱满882不饱满2992.95∶1豆荚颜色(未成熟)绿色428黄色1522.82∶1花的位置腋生651顶生2073.14∶1茎的高度高茎787矮茎2772.84∶1(二)结合课前模拟活动过程和结果,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模拟活动时每个小桶内有几种球?不同种类小球的比例是多少?
探究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每个小桶内有标有“高”“矮”字样的两种小球,不同种类小球数量的比例是1∶1。是。按照颗粒遗传的理论,F1体细胞内应该同时具有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的控制高茎和矮茎的两种数量相等的遗传物质颗粒。因此,小桶内的小球可以代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组成情况。2.如果遵照颗粒遗传的理论,小桶内的小球是否可以代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组成情况?请说明理由。探究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F1个体内含有高、矮两种比例相等的遗传颗粒探究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3.抓取过程中,每次左、右手各从一个小桶中随机抓取一球,最终的实验数据汇总结果是含有“高”字样的组合与只含有“矮”字样的组合比例接近3∶1,恰巧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高茎和矮茎的分离比吻合。据此你能否对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性状分离现象作出解释?小桶内不同小球彼此独立控制高茎和矮茎的遗传颗粒互不融合,独立遗传小桶内小球种类及数量比为“高”∶“矮”=1∶1抓取小球时左、右手分别抓取其中一个,互不干扰遗传给后代时,父本和母本各自通过配子随机独立地将一个遗传颗粒传给后代探究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小结】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阅读教材第5页“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完成填空)。1.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_______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每个因子决定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如D)来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来表示。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_存在的。例如,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因为F1自交的后代中出现了隐性性状,所以在F1的体细胞中必然含有隐性遗传因子;而F1表现的是显性性状,因此F1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应该是______。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_,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的。遗传因子独立成对Dd彼此分离成对的遗传因子中的一个随机探究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探究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及分离定律
杂种子一代高茎Dd
配子后代性状表现比例测交
隐性纯合子矮茎dd
D
d
d
Dd
高茎dd矮茎1∶1实际测交结果显示,得到的166株后代中,87株是高茎的,79株是矮茎的,数量比接近1∶1,结果与预测相符,说明假说成立。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拓展应用】1.(不定项)某植株花色的红色和白色分别受遗传因子A和a控制,其中遗传因子a会导致2/3花粉败育。现对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植株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可能为()A.1∶1B.3∶1C.1∶2 D.1∶32.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拟设计配种方案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项鉴定,应该怎样配种?(2)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如何根据结果判断栗色公马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AB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组织温泉活动方案
- 礼品公司促销策划方案
- 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说课稿:第5课 追忆列宁-学习与探究之一
- 专题02:关联速度问题-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同步练习分类专题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社工组织小组活动方案
- 比例的意义教学课件
- 玻璃制品热加工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制鞋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网吧安全员培训收费课件
- 网吧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2025全国科普日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企业劳动合同范本新版
- 舞蹈老师自我介绍课件
- 2025年吉林省教育系统校级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及答案
- 社区安全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徐学义基础地质调查课件
- 2025主题教育应知应会知识题库及答案
- 无人机航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警用侦查无人机在侦查行动中的应用分析报告
- 2024年春季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石膏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