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模块1 安全用电常识_第1页
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模块1 安全用电常识_第2页
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模块1 安全用电常识_第3页
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模块1 安全用电常识_第4页
城市轨道交通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模块1 安全用电常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1安全用电常识1.1安全用具和安全标志电工安全用具是电工作业人员在安装、运行、检修等操作中用以防止触电、坠落、灼伤等危险,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的电工专用工具和用具,包括起绝缘、验电、测量作用的绝缘安全用具,登高作业的登高安全用具,以及检修工作中应用的临时接地线、遮栏、标识牌等检修安全用具。绝缘安全用具包括绝缘棒、绝缘夹钳、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垫和绝缘站台等。绝缘安全用具分为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前者的绝缘强度能长时间承受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能直接用来操作电气设备;后者的绝缘强度不足以承受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只能加强基本安全用具的作用。1.1.1绝缘安全用具1)绝缘棒2)绝缘夹钳3)绝缘手套和绝缘靴4)绝缘台和绝缘垫5)验电器(2)低压验电器1.1.2防护用具1)携带型接地线2)屏护1.1.3安全标志色标含义举例红色禁止、停止、消防停止按钮、灭火器、仅表运行极限黄色注意、警告“当心触电”、“注意安全”绿色安全、通过、允许、工作“在此工作”、“已接地”黑色警告多用于文字、图形、符号蓝色强制执行“必须戴安全帽”安全色标的意义感谢聆听THANKS模块1安全用电常识1.2用电设备的安全防护掌握剩余电流保护器、保护接地、保护接零等基本的用电设备安全措施,一方面对防止电气设备和设施对人员产生人身伤害,另一方面也对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使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剩余电流保护器是利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产生的剩余电流来切断故障线路或设备电源的保护电器。特点是动作灵敏,切断电源时间短,用于低压电网直接和间接触电保护。在电气设备中发生漏电或接地故障而人体尚末触及时漏电保护装置已切断电源;或者在人体已触及带电体时,漏电保护器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切断电源,减轻对人体的危害。1.2.1剩余电流保护器(RCD)的应用RCD1.2.2保护接地线与保护接零当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或被击穿而出现对地故障时,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会出现危险的对地电压,人体一旦触及,就有可能发生触电危险。保护接地和接零装置就是防止人体接触意外带电外壳引起触电事故的基本有效的安全措施。如果采用了保护接地(接零)装置,就会降低外壳对地电压或产生对地短路电流,使电源开关断开或使熔断器快速熔断,从而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根据配电系统接地方式的不同,国际上把低压配电系统分为IT、TT和TN三种形式。文字代号位置文字代号表示电力系统对地关系第一个字母表示系统和地之间的关系T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I系统所有带电的零部件均与地绝缘或由一点经过一定的阻抗接地第二个字母表示成套设备中外露可导电部件与地的关系T外露可接近导体对地直接做电气连接,此接地点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无直接关联N外露可接近导体通过保护线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做电气连接第三个字母表示中性导体(即工作零线)和保护导体(即保护零线)的布置形式S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各自独立C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合用一根导体(PEN)1)IT系统2)TT系统3)TN系统4)混合系统5)重复接地1.2.3静电防护静电防护是指为防止静电积累所引起的人身电击、火灾和爆炸、电子器件失效和损坏,以及对生产的不良影响而采取的防范措施。其防范原则主要是抑制静电的产生,加速静电的泄漏,进行静电中和等。人穿非导电鞋时,由于行走等活动会产生、积蓄电荷,并可达到千伏级的电位。在毛毯上行走、脱衣等所产生最高电位可达2450伏,此时人触及其他物体会产生火花放电并受到电击。1)静电的危害(1)引起电子设备的故障或误动作,造成电磁干扰。(2)击穿集成电路和精密的电子元件,或者促使元件老化,降低生产成品率。(3)高压静电放电造成电击,危及人身安全。(4)在多易燃易爆品或粉尘、油雾的生产场所极易引起爆炸和火灾。2)静电防护的具体措施(1)最有效的措施是让人体与大地相“连接”即“接地”。(2)穿戴防静电服,配带防静电有绳手腕带,通过手腕带接地线泄放人体静电,且要经常检测接地是否导通。(3)法拉第杯通常用在控制静电释放,它是金属袋、导电袋、有盖的周转盒,这些法拉第杯可以携带这些在表面上的静电荷并且在打开之前将它移走。(4)由于接地和隔离将不能从绝缘体诸如人工合成的布或常规塑胶当中释放电荷,可以通过中和法消除静电。1.2.4防雷措施随着空中云层电荷的积累,其周围空气中的电场强度不断加强。当空气中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在两块带异号电荷的雷云之间或雷云与地之间的空气绝缘就会因被击穿而剧烈放电,出现耀眼的电光。同时,强大的放电电流所产生的高温,使周围的空气或其他介质发生猛烈膨胀,发生震耳欲聋的响声,这就是雷电。雷电及其传播方式(1)直击雷(2)感应雷(3)球形雷人身防雷措施(1)雷暴时,发电厂变电所的工作人员应尽量避免接近容易遭到雷击的户外配电装置。在进行巡回检查时,应按规定的线路进行。在巡视高压屋外配电装置时,应穿绝缘鞋,并不得靠近接闪杆和防雷器。(2)雷电时,禁止在室外和室内的架空引入线上进行检修和试验工作,若正在做此类工作时,应立即停止,并撤离现场。(3)雷电时,应禁止屋外高空检修、试验工作,禁止户外高空带电作业及等电位工作。(4)对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人员,雷电时,禁止进行倒闸操作和更换熔断器的工作。(5)雷暴时,非工作人员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外出工作时遇到雷暴,应立即停止高压线路上的工作。感谢聆听THANKS模块1安全用电常识1.3触电急救电气设备和家用电器的应用越来越广,人们发生触电击伤事故也相应增多,尽管采取了各种防触电的安全措施,但触电事故还是屡屡发生,为了减少人身伤亡,触电以后采取正确的施救措施尤为重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明确规定:电气作业人员“必须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1.3.1触电类型1)单相触电2)两相触电3)跨步电压触电4)接触电压触电1.3.2电流对人体的伤害触电是指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承受过高的电压而导致死亡或局部受伤的现象。触电依伤害程度不同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1.3.3触电急救的方法现场抢救触电者的原则是:迅速:争分夺秒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就地:必须在现场附近就地抢救,不可送往长途医院抢救,以免延误抢救时间。准确:人工呼吸或体外心脏挤压动作必须准确。坚持: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抢救。(1)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的目的,就是采取人工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及时而有效地使气体有节律的进入和排出肺脏,供给体内足够氧气和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正常的通气功能,促使呼吸中枢尽早恢复功能,使处于假死的伤员尽快脱离缺氧状态,使机体受抑制的功能得到兴奋,恢复人体自动呼吸。(2)体外心脏挤压法感谢聆听THANKS模块1安全用电常识1.4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在火灾和爆炸事故中,由电气起火引起的案例占了很大的比例。电气起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气设备的缺陷,安装不当,设计和施工不符合安全标准以及在运行中电气装置由电流(过电流或短路电流)产生的热量、电火花和电弧等所引起的。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除了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毁坏外,还可能造成大规模或长时间的停电,严重影响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做好电气防火和防爆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极为重要。1.4.1电气线路的起火原因电气线路架设不正确或在使用时违反安全规程而形成线路短路、导线过负荷和局部因接触电阻过大而产生大量的热量,都会引起线路的火灾危险。1.4.2电气设备的起火原因(1)电动机起火(2)油浸变压器起火(3)油断路器起火(4)电力电容器起火1.4.3电气灭火1)断电灭火方法2)带电灭火方法1.4.4电气防爆(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分为三个等级:①0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②1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③2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1.4.4电气防爆(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分为两个等级:①10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②11级区域: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感谢聆听THANKS模块1安全用电常识1.5对电工作业人员的要求为了确保用电安全,首先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电气工作安全的重要性。它既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又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要在技术上、组织上采用切实的措施,在制度上要加强管理,确保电气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使用安全。1.5.1电工作业人员的要求根据有关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经医师鉴定,应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应每两年进行一次。(2)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按其职务和工作性质的需要,熟悉电气安全工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3)学会触电急救法。1.5.2电工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1)认真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