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雨花、江宁、栖霞、浦口、六合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一、单选题1.2022年9月30日,南京一小学举行了“唱红歌迎国庆”主题活动,其中孩子们呈现了精彩的架子鼓表演。他们轻敲和重敲鼓面,鼓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的“不同”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2.2022年央视元宵晚会上,宇航员王亚平在空间站弹奏悠扬的《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祝福。关于琴声说法正确的是()A.琴声通过超声波从空间站传回地面B.用力拨动琴弦,琴声的音调变高了C.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会场手机调成静音,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3.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轻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声音同一特性的是()A.①④ B.③⑤ C.③④ D.②⑤4.下列有关温度的数据中,最接近26℃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 B.人感觉舒适的气温C.洗澡水的适宜温度 D.近几年南京夏季最高气温5.暑假里,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内拿出一根棒冰,发现包装纸上有一层“霜”,撕开包装纸后,棒冰冒出“白气”。关于这些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霜”的形成需要吸热C.“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 D.“白气”的形成需要吸热6.测体温、戴口罩、常消毒,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A.学校给同学们测体温的电子测温枪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B.在冬天的室外,护士所戴的护目镜上的水雾出现在护目镜的外侧C.学校食堂用来杀菌的紫光灯发出的紫光是紫外线D.喷洒消毒液后,湿润的地面一会儿就干燥了,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升华现象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都是晶体 B.甲的熔点是40℃C.2-6min时,甲和乙都吸收热量 D.8min时,甲和乙的熔点相等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发出的光是白色的,也是单色光B.我们在电影院能看到屏幕上的画面,说明屏幕是光源C.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颜色的花是因为黄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D.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蓝光9.下列事例中,不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窗外的景物B.树荫下的阴影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D.透过三棱镜的“彩虹”10.“日晷”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计时工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该模型是依据杆影的方位来判断时间的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D.如果阴影由长变短,则表示时间为下午11.如图所示是伽利略发明的空气温度计,下列关于这种温度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测温物质是空气B.温度升高时水柱上升C.温度升高时外面容器的液面会上升D.利用测温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12.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l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l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 B.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C.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煤油 D.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为2022年1月26日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情景。“葫芦丝”是靠空气柱的发声的;按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观众能分辨出葫芦丝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不同。14.2022年9月5日,我国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给泸定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地震时,会伴随着的产生(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此声波人耳(选填“能”或“不能”)听到。15.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甲和乙图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中国科兴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图中所示的温度计(选填“丙”或“丁”)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表明疫苗(选填“安全”或“不安全”)。16.如图所示,是一个被称为“可以自己造水”的神奇水杯,当周围的空气被吸入杯中,借助杯盖内的便携式空气压缩过滤系统,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饮用水,该物态变化是通过的方式实现的。17.如下图,小明利用一段细线、一小块冰块和少许盐表演了个小魔术。他先将打湿的细线搭放在冰块上,向细线和冰块的接触位置撒少许盐使冰(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静置一分钟后,在低温下,绳子里的水就会(填物态变化名称),和冰粘在了一起,就可以利用细线把冰块提起来了。18.固态氢的熔点是-259℃;液态氢的沸点是-253℃:固态氧的熔点是-218℃、液态氧的沸点是-183℃,那么在-250℃时,氢是态,氧是态。19.如图,小明想通过三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该将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调到上,此时看见的烛焰(选填“是”或“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20.小明同学对已学光现象部分知识归纳总结如下:(1)如图甲,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光带,这个现象叫;(2)如图乙为光的三原色及其混合的示意图,则A应该填,B应该填;(3)日食现象是由光的形成的,是太阳光在射向的途中被挡住;(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三、作图题21.如图,小明站在路灯下,请画出小明在地面上形成影子的光路,并用线段AB标出影子的范围。22.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所示)。请根据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23.如图,画出AB箭头通过小孔在光屏MN上所成的像A'四、实验题24.小明在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封的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如图所示。(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____。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的导管不足够长(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响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通过该实验现象并进一步推论,可得到:不能传声。25.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水沸腾是一种剧烈的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2)某个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图中A、B、C三种读取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此时温度为℃;(3)实验时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在如图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时间t/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T/℃90919293949596979898989898(4)分析实验数据或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将烧瓶从铁架台上取下,水(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结合上面所有实验现象可知,水沸腾的条件是。此时拿橡皮塞塞紧瓶口,用冷水喷烧瓶底(如图丁),里面的水(选填“能”或“不能”)重新沸腾;(6)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戊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___________A.a图线 B.b图线 C.c图线 D.d图线26.在“探究冰熔化的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如图甲所示。(1)安装图甲所示器材时,应先安装(选填“A”、“B”或“C”);(2)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3)图甲中的小试管内应该放(选填“冰块”或“碎冰粒”),其目的是;(4)实验过程中,除了要记录时间和温度外,还需记录冰的;(5)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是(选填“AC”、“BC”或“AD”)段;物质凝固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6)根据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27.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完成了下列实验。(1)如图甲,把干冰放入水中时,会发现在水面上方会出现大量“白雾”,这种“白雾”其本质是(选填“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或“小水珠”);(2)把干冰放入瓶子中,在瓶口套气球(如图乙),气球体积会逐渐变大,是因为干冰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3)一段时间后,瓶子底部的外壁出现了白霜,白霜的形成是因为靠近瓶子外壁的(选填“空气”或“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4)如图丙,将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玻璃管放入开水中,仔细观察,碘颗粒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上题(选填“(2)”或“(3)”)中相同。28.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可能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分钟;(2)凝固点为oC,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盐水在凝固过程中要(填“吸热”或“放热”);(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29.小明发现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他设计了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下图所示。他猜想: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烛焰到小孔的距离、烛焰ab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于是他用同一个蜡烛实验,且保持烛焰ab到小孔的距离为8cm不变,多次改变小孔到薄膜之间的距离时,他测出了像的高度填入表格内(见下表)。实验次数①②③④⑤小孔到薄膜的距离s/cm2.04.06.08.010.0像的高度h/cm1.02.03.04.05.0(1)为了使效果明显,应将图中圆筒的(选填“A”或“B”)蒙上薄膜作光屏;(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薄膜上看到的像是();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3)若只将三角形小孔改为小圆孔,则像的形状(选填“改变”或“不变”);(4)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烛焰AB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薄膜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选填“大”或“小”);由表格可以推知当薄膜距小孔12cm时,像的高度是cm;(5)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方移动;若只将蜡烛靠近小孔少许,蜡烛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晴天正午,小华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经与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形状不规则光斑和较小的圆形光斑的形成原理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其中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A.树叶缝隙到地面的距离不同B.树叶缝隙到太阳的距离不同C.树叶缝隙的大小不同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解答】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振动引起的,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由于两个人敲鼓的力不同,所以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的大小指响度不同。2.【答案】D【解析】【解答】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琴声不能通过超声波从空间站传回地面,通过电磁波从空间站传回地面,A不符合题意;B.用力拨动琴弦,琴弦的振幅变大,琴声的响度变大了,B不符合题意;C.琴弦的长短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C不符合题意;D.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会场手机调成静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空间站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发声体的振幅改变,响度变化;发声体的长度变化,音调变化;阻止声音产生,可以在声源处控制噪声。3.【答案】B【解析】【解答】①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②掩耳盗铃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③轻声细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小;④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音色好;⑤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性的是③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的大小指响度;声音的品质是音色的不同;捂住耳朵可以在人耳处控制噪声。4.【答案】B【解析】【解答】A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较为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洗澡水的温度与人体温度接近时人体会感觉到适宜,过高则会感觉烫,过低则会感觉冷,所以洗澡水的视觉温度在40℃左右,C不符合题意;D.近今年,南京夏季温度最高可达40℃,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较为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5.【答案】A【解析】【解答】AB.夏天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内拿出一根棒冰,发现包装纸上有一层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需要放热,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D.撕开包装纸后,棒冰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过程需要放热,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气体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如霜;白气是液化形成的。6.【答案】A【解析】【解答】A.测温枪是根据接收到的红外线强弱来测定温度的,A符合题意;B.在冬天,人呼出的气体中有水蒸气遇到冷的护目镜液化放热,形成水雾附着在护目镜的内侧,B不符合题意;C.紫外线可以杀菌,但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C不符合题意;D.喷洒消毒液后,湿润的地面一会儿就干燥了,物质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测温枪是根据红外线测量温度;紫外线人眼看不到,不是紫光;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7.【答案】C【解析】【解答】A.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由图像可知,甲物质是晶体,乙是非晶体,A不符合题意;B.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都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由图可知甲的熔点是50℃;B不符合题意;C.甲物质从第2分钟开始熔化,第6分钟熔化结束,乙物质在第2分钟和第6分钟的温度升高,甲、乙两种物质都吸收热量,C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第6min甲已熔化结束,第8min是甲液态的温度,不是熔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熔点,非晶体熔化时,逐渐升温。8.【答案】D【解析】【解答】A.太阳发出的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单色光,所以白光是复色光,A不符合题意;B.在电影院能看到屏幕上的画面,是屏幕反射的投影机的光,屏幕本身不会发光,不是光源,B不符合题意;C.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的,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颜色的花,是因为黄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不符合题意;D.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玻璃纸是透明物体,所以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蓝光,其他光被吸收,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白光的多种色光的混合色,是复合色;能自行发光的物体是光源;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9.【答案】D【解析】【解答】A.自制针孔照相机是利用了小孔成像,它的工作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A不符合题意;B.树荫下的阴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透过三棱镜的“彩虹”是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小孔成像、影子、树下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线透过三棱镜发生折射。10.【答案】D【解析】【解答】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杆影就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所以通常都是以杆影的方位计时,B正确,不符合题意;CD.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的长度在不断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中午最短,过了中午之后又重新变长,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日晷根据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制作;影子短时,太阳光高。11.【答案】B【解析】【解答】AD.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空气温度计是根据球形瓶内气体热胀冷缩测量温度的,当气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球形瓶内气体体积发生变化,导致气管中的液面高度将发生变化,从而可反映出温度的变化,该温度计的测温物体是瓶内的空气,AD正确,不符合题意;BC.温度升高时,球形瓶内气体体积变大,细管中液面将下降,外面容器的液面将上升,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气体温度计中,温度越高,气体膨胀,液面被推出。12.【答案】B【解析】【解答】液体沸腾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由图及题意知道,甲中液体的沸点如果低于乙中液体的沸点,乙中液体不能达到沸点,也不能继续吸热,乙中液体不能沸腾;甲中液体如果与乙中液体种类相同,乙中液体只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乙中液体不能沸腾;所以只有甲中液体的沸点高于乙中液体的沸点,乙中液体才能达到沸点,并能继续吸热,乙中液体才能沸腾,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液体沸腾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13.【答案】振动;音调;音色【解析】【解答】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葫芦丝”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声音的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按不同的孔,改变了葫芦丝中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空气柱的振动频率,所以按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听音辨物利用的是不同物质由于材料和构造的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所以观众能分辨出葫芦丝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
【分析】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按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听音辨物利用的是不同物质由于材料和构造的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14.【答案】次声波;不能【解析】【解答】伴随着地震可以产生能量很大的次声,这种声音对人体危害极大,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声波人耳是不能直接听到的。
【分析】地震发生时伴随次声波产生,人不能听到次声波。15.【答案】热胀冷缩;17℃;-16℃;丁;安全【解析】【解答】根据物理常识可知,常见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由图甲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越往上示数越大,所以是在零上,液柱在10℃上面第7格,故甲图温度计的读数为17℃。由图乙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越往上示数越小,所以是在零下,液柱在-10℃下面第6格,故乙图温度计的读数为-16℃。由图可知,丙温度计是普通的温度计,丁温度计的构造类似于体温计,根据体温计的构造特点可知,温度升高后,水银柱升高,温度降低,水银柱不会再降下去,因此可以测定最高温度,所以应在冷藏箱内放置温度计丁。由丁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5℃,即冷藏箱的最高温度为5℃,符合疫苗的存储环境,故疫苗安全。
【分析】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根据液柱位置,测量温度。16.【答案】液化;压缩体积【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这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由题意可知,饮用水是由于周围的空气被吸入杯中,借助杯盖内的便携式空气压缩过滤系统形成的,属于这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实现的。
【分析】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17.【答案】熔化;吸收;凝固【解析】【解答】图中向细线和冰块的接触位置撒少许盐使冰的熔点降低,所以细线下方的冰块熔化吸收大量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在低温下,绳子里的水就会凝固成冰,故细线和冰粘在了一起,就可以利用细线把冰块提起来了。
【分析】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18.【答案】气;固【解析】【解答】一般情况下,物质处于哪种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由于液态氢的沸点是-253℃,当温度是-250℃时,即此时的温度高于沸点温度,所以此时氢为气态。由于固态氧的熔点是-218℃,所以当温度是-250℃时,其低于氧的熔点,故其应是固态。
【分析】温度高于沸点温度时,为气态;温度低于熔点时,为固态。19.【答案】同一直线;不是【解析】【解答】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眼睛、三个小孔和蜡烛在同一直线上,此时看见的烛焰发出的光,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0.【答案】(1)光的色散(2)绿;白(3)直线传播;地球;月球(4)3×108【解析】【解答】(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2)红光、绿光、蓝光叫做三原色光;三种色光混合,可以得到白光,A是蓝色,B是白色。(3)日食是指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形成的。(4)光沿直线传播的前提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情况下取3×108m/s。【分析】(1)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为多种颜色,是色散现象;
(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混合后是白光;
(3)日食的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此时太阳光被月亮挡住了;(4)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m/s。21.【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解答】过路灯和人的头顶作一条光线,这条光线和地面的交点B就是小明影子最右端的位置,AB之间即影子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分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画出直线作图。22.【答案】【解析】【解答】如图所示,根据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每条光线通过小洞都是沿直线传播的;故答案为:。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3.【答案】解:如图所示:【解析】【解答】根据光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连接A点与小孔的下边缘,并延长与光屏MN相交于A'点;连接B点与小孔的上边缘,并延长与光屏MN相交于B'点,最后连接A'
【分析】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画直线作图。24.【答案】(1)C(2)不变;变小;真空【解析】【解答】(1)若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能传声的介质变少,故铃声应变小;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广口瓶中的空气没有变少,故存在的问题是: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听到的手机发声的响度变小,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不变。瓶内空气越少,听到的手机发声的响度越小,据此推理,当瓶内没有空气时,将听不到手机的声音,即通过该实验现象并进一步推论,可得到:真空不能传声。【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减少容器中的空气,音调不同,响度减小;真空不能传声。25.【答案】(1)汽化(2)B;89(3)(4)98;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98℃,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5)不能;水沸腾后如果停止对水加热,将烧瓶从铁架台上取下,水不能继续沸腾,所以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且继续加热。;不能(6)C【解析】【解答】(1)水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B,温度计分度值是1℃,此时温度如图乙所示为89℃。(3)根据实验数据描点,连线,如图所示:(4)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98℃,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5)水沸腾后如果停止对水加热,将烧瓶从铁架台上取下,水不能继续沸腾,所以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且继续加热。用冷水喷洒瓶底,只会降低水的温度,不能减小上方气体的压强,因此此时水的沸点不变,而水的温度降得更低,故水不能再次沸腾。(6)仅水的质量增加,水温度升高的速度减慢,但沸点不变,所以应为c图线,故答案为:C。【分析】(1)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根据液柱位置,测量温度;
(3)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在坐标图像中描点作图;
(4)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沸点;
(5)液体沸腾的条件是:到达沸点,继续吸收热量;(6)改变液体的质量,加热到沸腾的时间不同,沸点不变。26.【答案】(1)A(2)秒表(3)碎冰粒;使冰受热均匀(4)状态(5)晶体;BC(6)酒精【解析】【解答】(1)组装实验仪器时,应该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高度先固定图中A部分。(2)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秒表测量时间,故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3)实验时,图甲试管里装有适量的碎冰,可以让冰块受热更均匀。(4)探究冰熔化的特点,需要记录各段时间内冰的状态和温度。(5)由图乙可知,BC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冰是晶体,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6)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50℃的环境里,酒精为液态,水银为固体,因此选择酒精温度计。【分析】(1)进行加热实验时,组装器材从下到上;
(2)探究熔化规律时,需要秒表测量时间;
(3)探究熔化规律时,选择小颗粒固体,可以受热均匀;
(4)他那就熔化规律时,需要观察固体的状态;(5)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
(6)温度计中的感温液的凝固点要低于所测量的低温。27.【答案】(1)小水珠(2)升华(3)水蒸气;凝华(4)(2)【解析】【解答】(1)“白雾”本质是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如果在瓶口上套一个气球,由于管内的干冰发生升华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气体,将气球掌起,所以气球会鼓起来。(3)干冰在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瓶子底部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底部外壁上,形成霜,是凝华现象。(4)将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玻璃管放入开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发行梅州市丰顺县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农发行运城市河津市2025秋招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宜宾市叙州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农发行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农发行昆明市西山区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国家能源巴马瑶族自治县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国家能源吉安市井冈山市2025秋招笔试资料分析题专练及答案
- 广州南沙区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30问及答案
- 军训第一天心得体会(合集15篇)
- 2025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自主公开招聘高层次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白鹿原名著导读读书分享
- 定密理论与实务3定密的依据课件
- 同济大学信纸
- 交通运输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台帐(参考)用表样表分享
- 建筑消能减震设计技术及工程实例讲解
- 电梯控制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国开电大《工程数学(本)》形成性考核作业5答案
- LS/T 1201-2020磷化氢熏蒸技术规程
- HY/T 053-2001微孔滤膜
- GB/T 4798.5-2007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5部分:地面车辆使用
- GB/T 4513-2000不定形耐火材料分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