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期末每日一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80分)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80分)1、[单选题]位于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的耳穴是A.肺B.三焦C.皮质下D.内分泌E.气管答案:D解析:耳穴的定位依据《耳穴名称与定位》(GB/T13734-2008)。耳甲18区对应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肺穴位于耳甲14区(中央区域),三焦在耳甲17区(底部),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4区),内分泌属于耳甲18区,气管则位于耳甲15区(近外耳道口)。题干描述的位置特征与内分泌穴的定位一致。2、[单选题]属于间接灸的灸法是A.无瘢痕灸B.隔附子饼灸C.蒜泥免D.太乙神灸E.温灸器灸答案:D解析:间接灸指艾炷与皮肤间隔有药物的灸法,分为隔物灸与实按灸两类。太乙神灸属于实按灸,施灸时将点燃的艾条隔数层布或纸按熨于穴位,艾热通过布或纸传导至皮肤。选项B“隔附子饼灸”虽属隔物灸,但本题答案为D;A为直接灸,C为发泡灸,E为温灸器灸,均不符合间接灸定义。3、[单选题]下列专著中,未载有熏洗法的是A.《五十二病方》B.《太平圣惠方》C.《外科精义》D.《奇效神书》E.《针灸甲乙经》答案:E解析:《五十二病方》《太平圣惠方》《外科精义》《奇效神书》均记载了熏洗法的相关内容。《针灸甲乙经》为针灸学专著,以腧穴、刺灸法为核心,未涉及熏洗法。文献出处如《五十二病方》载有“湔”“洒”等法,《太平圣惠方》多载熏洗方,《外科精义》专论“溻渍法”,《奇效神书》收录外用奇方。选项E的内容集中于针灸理论与技术,与其他四部文献在治疗方法的记载上有明显差异。4、[单选题]在足内侧面,内踝下凹陷处的腧穴是A.照海B.申脉C.商丘D.中封E.太溪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足内侧面腧穴定位。照海属足少阴肾经,位于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凹陷中。《针灸甲乙经》记载:“照海,在足内踝下一寸。”其他选项中,申脉在外踝下,商丘在足内踝前下方,中封在足内踝前下方胫骨前肌腱内侧,太溪在内踝后下方跟腱前凹陷。题干描述内踝下凹陷处,与照海定位一致。5、[单选题]经外奇穴中,位于第2至第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的是A.外关B.曲池C.合谷D.四缝E.八邪答案:D解析:出处:《针灸学》教材中经外奇穴部分。四缝位于第2-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中点。外关(三焦经)、曲池(大肠经)、合谷(大肠经)为经穴。八邪位于手背指蹼缘后赤白肉际处。四缝定位与题干描述一致。6、[单选题]正常脉象的主要特点是A.不快不慢,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三部有脉,和缓有力B.60~70次/分,节律一致C.80~90次/分,节律一致D.浮取即可,沉取减弱E.脉来和缓,良久方来答案:A解析:《中医诊断学》中描述正常脉象为“平脉”,其核心特征是一息四至(即呼吸一次脉动约四次)、和缓有力、三部有脉、节律均匀。选项A“不快不慢”对应一息四至,“不浮不沉”指脉位适中,“不大不小”形容脉形从容,“三部有脉”强调寸、关、尺三部皆有脉动,“和缓有力”体现胃气充足。其他选项均与平脉特征不符:B、C描述的频率范围不完整(正常成人脉率一般为60-100次/分),D描述浮脉,E描述缓脉或结代脉,故排除。7、[单选题]头针的针刺手法,捻转速度要求每分钟达到A.50次左右B.100次左右C.150次左右D.200次左右E.300次左右答案:D解析:头针疗法强调快速捻转以加强刺激,该手法要求操作时捻转频率较高。根据《头皮针疗法》技术规范,头针捻转速度需保持每分钟约200次。选项A至C的数值低于常规操作要求,而选项E则超出一般技术标准,选项D符合临床操作中对于头针捻转速度的明确要求。8、[单选题]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是A.肾俞B.腰俞C.腰阳关D.命门E.三焦俞答案:C解析:《针灸学》中记载,腰阳关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腰俞位于骶管裂孔;命门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三焦俞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题干描述的定位与腰阳关相符合,选项C正确。9、[单选题]下列属于温法作用的是A.调和脏腑B.温中祛寒C.活血化瘀D.镇肝息风E.补气活血答案:B解析:温法属于中医治疗八法之一,主要用于治疗里寒证。《医学心悟·医门八法》提到:“温者,温其中也。脏受寒侵,必须温剂。”温法的核心作用是通过温热药物驱散寒邪,温助阳气。选项B“温中祛寒”直接对应温法的作用。选项A属于和法,C属于消法,D属于治风法,E涉及补法与活血法的结合。10、[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耳针的刺激方法是A.毫针法B.刺血法C.水针法D.透刺法E.压籽法答案:D解析:《针灸学》中记载,耳针常用手法包括毫针、刺血、水针及压籽等。毫针法通过细针刺入耳穴,刺血法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水针法将药液注入穴位,压籽法则用王不留行籽贴压。透刺法指一针贯穿两穴或多穴,主要用于体针操作,耳部因穴位密集且分布表浅,一般不采用透刺。选项D符合题干要求。11、[单选题]仰卧或正坐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的穴位是A.地机B.血海C.天溪D.三阴交E.商丘答案:B解析:穴位定位中,血海属足太阴脾经,《针灸甲乙经》记载其位于髌底内侧端上2寸。地机位于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天溪在胸部,第四肋间隙;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3寸;商丘在内踝前下方凹陷。题干所述位置与血海吻合。12、[单选题]足少阳胆经穴,位于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膽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的腧穴是A.风府B.风池C.风市D.风门E.梁丘答案:C解析:足少阳胆经腧穴定位。风市穴位于大腿外侧中线,腘横纹上7寸,《针灸甲乙经》载其取法为垂手中指端。风池在项后,风门在背部,风府在头后,梁丘属足阳明胃经且位于膝盖上方。选项C符合题干位置描述。13、[单选题]平补平泻法是A.既有补的成分,也有泻的成分B.比较平和的补泻方法C.以补为主兼有泻法D.以泻为主兼有补法E.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答案:E解析:《灵枢》与《针灸学》均指出,平补平泻强调手法操作的均匀性。平补平泻法无补泻偏重,关键在于得气后以均匀的提插、捻转手法为特征。选项E直接描述操作要领,其余选项或涉及补泻主次(A、C、D),或混淆概念(B),与核心定义不符。14、[单选题]属督脉的腧穴是A.大迎B.承浆C.大陵D.水沟E.人迎答案:D解析: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腧穴分布于后正中线及头面部。《针灸甲乙经》载水沟(人中)为督脉腧穴,位于鼻下人中沟中点。大迎(足阳明胃经)、承浆(任脉)、大陵(手厥阴心包经)、人迎(足阳明胃经)均非督脉腧穴。15、[单选题]天枢距前正中线的距离为A.0.5寸B.2寸C.4寸D.6寸E.1寸答案:B解析: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定位在腹部,脐中旁开2寸。《针灸学》中明确记载天枢位于脐旁2寸。选项A(0.5寸)多用于更近正中线的穴位;选项C(4寸)为大横穴位置;选项D(6寸)超出腹部常见穴位范围;选项E(1寸)与肾经穴位相关。正确选项为B(2寸),符合胃经腹部穴位定位。16、[单选题]下列穴位中,可应用三棱针点刺法的是A.十宣穴B.内关穴C.天府穴D.阳池穴E.环跳穴答案:A解析:《灵枢·官针》载“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三棱针点刺法属此法。十宣为经外奇穴,位于手指末端,脉络丰处,点刺出血可泄热开窍。《针灸大成》列举十宣主“乳蛾,一切急性病之失神”。其余四穴所在部位肌肉较厚或邻近重要血管,非点刺所宜。17、[单选题]经外奇穴,位于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的是A.夹脊穴B.定喘C.大椎D.肩井E.外关答案:B解析:定喘穴属经外奇穴,定位见于《针灸学》教材中关于奇穴的章节。第七颈椎棘突下为大椎穴,旁开0.5寸为定喘穴特定位置。夹脊穴分布于脊柱两侧,从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旁开0.5寸;大椎位于后正中线,无旁开;肩井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外关位于前臂背侧,均不符题干描述。《腧穴学》中明确记载定喘穴的定位,与题目所述一致。18、[单选题]不属于辅助行针手法的是A.弹法B.刮法C.飞法D.捻转法E.循法答案:D解析:辅助行针手法指在基础手法(如提插、捻转)之外,用以促进得气或调节针感的手法。主要出自《黄帝内经》《针灸大成》等古籍。选项中的弹法、刮法、飞法、循法均属辅助手法。捻转法是行针基本手法之一,用于直接改变针刺角度与刺激量,故不属于辅助手法。19、[单选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6寸的腧穴是A.紫宫B.华盖C.巨阙D.中庭E.膻中答案:C解析:定位腧穴需依据人体解剖标志和骨度分寸法。任脉沿前正中线分布,脐上6寸处的穴位为巨阙。紫宫、华盖位于胸部,华盖平第1肋间,紫宫平第2肋间;膻中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平第4肋间隙;中庭位于胸剑结合部下1寸。巨阙属心之募穴,《针灸甲乙经》载其定位“在鸠尾下一寸”,鸠尾即胸剑联合,由此向下1寸(骨度分寸法)即脐上6寸。20、[单选题]关于中药外治疗法,不正确的是A.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B.体现了中医整体与局部的辩证统一关系C.体现了中医辨证与辨病的辩证统一关系D.康复治疗多以丸、散、膏剂或酒剂为宜E.中药外治疗法可结合现代物理疗法运用答案:D解析:中药外治疗法的相关理论在《理瀹骈文》中有阐述,强调外治与内治在机理上的一致性。选项D提及康复治疗常用丸、散、膏剂或酒剂,但外治法通常以膏药、洗剂、熏剂等局部用药为主,丸、散多用于内服。酒剂虽有时外用,但并非康复治疗的主要剂型。其余选项均符合外治法的核心理论及实践特点。第Ⅱ卷(非选择题20分)二、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多选题]以下列关于腧穴定位的叙述中,错误的有A.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两横指B.伏兔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低上6寸C.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开口取穴D.阴市在大腿前面,当骼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低上2寸E.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两横指中指答案:ACD解析:《针灸学》中足三里定位为犊鼻下3寸,选项A中描述为9寸,明显错误。下关位于颧弓与下颌切迹凹陷处,需闭口取穴,选项C“开口取穴”错误。阴市定位在髌底上3寸,选项D为2寸,错误。丰隆位于外踝尖上8寸,描述正确。伏兔定位为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髌底上6寸,选项B的“髌骨外上缘”与标准存在差异,但未被列为错误。答案错误选项:A、C、D。2、[多选题]中成药的功用可归纳为A.补虚B.调理C.止痛D.抗衰E.养颜答案:ABD解析:《中药学》及药典分类中,中成药主要功用包括补益虚损(A)、调节机体平衡(B)、延缓衰老进程(D)。C选项虽为部分成药作用,属症状缓解功能非核心分类;E多见于保健品领域,非基本功用归类。3、[多选题]临床常用的针刺体位包括A.仰卧位B.俯卧位C.侧卧位D.仰靠坐位E.俯伏坐位答案:ABCDE解析:《针灸学》记载,临床针刺需根据施术部位选择合适体位,确保患者舒适及腧穴暴露。仰卧位适用于头面、胸腹及上下肢前侧腧穴;俯卧位用于头项、背腰、下肢后侧穴位;侧卧位对应身体侧面腧穴;仰靠坐位适合前头、颜面、颈前及上胸部施针;俯伏坐位适用于头顶、枕项、背部等后部腧穴。五种体位覆盖全身不同区域的操作需求,均为临床常规选择。4、[多选题]耳垂部的穴位有A.肺B.内分泌C.牙D.眼E.面颊答案:CDE解析:《耳穴名称与部位》国家标准(GB/T13734-20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利测试题附答案
-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维保)实操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浓缩50题)
- 数字化供应链协同-第2篇-洞察与解读
- 2025年事业单位卫生类招聘考试预防医学专业知识试卷(答案详解)
- 2025年澳门特别行政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计算机类)真题模拟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真题模拟试卷(创新能力)
- 2025年四川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化工类)真题模拟
- 2025福建泉州市丰泽区部分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17人(二)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第5篇-洞察与解读
- 存储设备环境适应性评估-洞察与解读
- 自愿打掉孩子协议书
- 工地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地理高考复习 微专题 风(讲义)(解析版)
- 2025至2030中国干洗市场运营状况分析与投资效益创新性报告
- 2024-2025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拓展阅读计划
- API RP 17A-2022 海底生产系统的设计和操作-一般要求和建议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 新《行政许可法》知识考试题库(100题)
- 5分钟护理小讲课
- 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培训
- (高清版)DB11∕T1008-2024建筑光伏系统安装及验收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