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手术室专科护理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手术中无菌区域的定义是A.手术台边缘以上、器械车边缘以上区域B.手术台边缘以内、器械车边缘以内区域C.手术台边缘以上30cm、器械车边缘以上30cm区域D.手术台边缘以内30cm、器械车边缘以内30cm区域答案:B解析:无菌区域指手术台边缘以内(距边缘10cm内为相对无菌区)、器械车边缘以内的区域,超出此范围视为污染。2.关于手术衣的无菌范围,正确的是A.肩部以上、腰部以下、背部为无菌区B.胸前、腰部以上、肩部以下、肘部以上为无菌区C.整个前襟、sleeves至腕部为无菌区D.仅胸前20cm×20cm区域为无菌区答案:B解析:穿好无菌手术衣后,无菌区域为:颈以下、腰以上的胸前区,两侧腋前线之间,以及sleeves的肘上部分。背部、肩部以上、腰部以下为污染区。3.手术中传递锐器的正确方法是A.直接手对手传递B.用弯盘或传递钳转接C.将锐器尖端朝向术者传递D.持针器夹住缝针尾部1/3处传递答案:B解析:为避免职业暴露,锐器应使用弯盘或专用传递钳转接,禁止手对手传递;缝针应持针器夹住中后1/3处,尖端背向术者。4.腹腔镜手术中CO₂气腹压力的安全范围是A.5-8mmHgB.10-15mmHgC.16-20mmHgD.21-25mmHg答案:B解析:成人腹腔镜手术常规气腹压力为12-15mmHg(儿童8-12mmHg),过高可导致高碳酸血症、循环抑制等并发症。5.手术体位摆放时,预防压疮的关键措施是A.使用软枕垫于骨隆突处B.每2小时调整体位一次C.保持皮肤与衬垫紧密接触D.评估患者BMI后选择衬垫材质答案:A解析:压疮预防核心是分散压力,骨隆突处(如骶尾、足跟、肩胛)需使用硅胶垫、凝胶垫等减压材料;手术中无法频繁调整体位,需术前评估皮肤状态并做好预防性保护。6.无菌包打开后未使用,有效期为A.2小时B.4小时C.12小时D.24小时答案:D解析:无菌包在未被污染、未潮湿的情况下,打开后可保留24小时(集中供应中心灭菌包);若为临时打包,需标注开启时间并在24小时内使用。7.手术中发生低体温(<36℃)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手术室温度过低(<22℃)B.输入未加温的液体(>500ml)C.麻醉导致血管扩张D.手术时间短于1小时答案:D解析:低体温常见原因包括环境温度低(理想22-25℃)、大量输入冷液体(>500ml需加温至37℃)、麻醉抑制体温调节、体腔暴露散热(手术时间越长风险越高)。8.巡回护士核对患者身份时,最可靠的依据是A.患者自述姓名B.病历夹姓名C.腕带信息+患者陈述D.家属确认答案:C解析:根据患者安全目标,需使用两种以上身份识别方式(如腕带+患者自述),昏迷/儿童患者需家属参与,但最终以腕带+病历核对为准。9.手术器械清点的“三查七对”中,“三查”指A.术前、术中、术后B.开腹前、关腹前、关腹后C.铺巾前、切皮前、缝合前D.器械台整理时、传递时、回收时答案:B解析:器械清点遵循“三查七对”:开腹(体腔)前、关腹(体腔)前、关腹(体腔)后各查一次;核对器械名称、数量、完整性、功能状态、特殊器械(如缝针、刀片)。10.电刀负极板的最佳放置位置是A.距离手术部位5cm内B.肌肉丰富、血管丰富的平坦部位(如大腿)C.骨隆突处(如骶尾)D.金属植入物附近答案:B解析:负极板需放置于肌肉/脂肪丰富、皮肤清洁干燥、远离手术野及金属植入物的部位(如大腿前侧、臀部),避免骨隆突、瘢痕、毛发区,以确保电流均匀分散。11.无菌持物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A.可夹取油纱布B.浸泡深度为钳轴上2-3cmC.取放时钳端向上D.干燥保存时每4小时更换答案:D解析:无菌持物钳不可夹取油纱布(污染溶液);浸泡保存时需浸没钳轴上2-3cm(或持物镊的1/2);取放时钳端向下;干燥保存(如手术室)每4小时更换一次。12.手术中发生空气栓塞的典型表现是A.血压升高、心率加快B.呼气末CO₂分压升高C.心前区“水轮样”杂音、血氧饱和度骤降D.切口渗血增多答案:C解析:空气栓塞时,大量空气进入静脉系统,阻塞右心室流出道,听诊可闻及心前区“磨轮样”杂音,同时出现低氧血症(SpO₂↓)、低血压、心律失常等。13.骨科手术中使用骨水泥时,护士需重点观察A.患者体温变化B.骨水泥聚合反应热C.患者血压及氧饱和度D.器械是否被骨水泥污染答案:C解析:骨水泥单体释放可导致血管扩张、低血压(“骨水泥反应”),同时聚合产热可能损伤周围组织,但循环抑制是最危险的并发症,需密切监测BP、SpO₂。14.新生儿手术时,手术室温度应维持在A.22-24℃B.25-28℃C.29-32℃D.33-35℃答案:B解析: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手术室温度需提高至25-28℃,使用保温毯、暖箱等维持核心温度36.5-37.5℃,避免低体温。15.手术中怀疑器械包湿包,正确的处理是A.烘干后使用B.重新灭菌后使用C.用无菌巾包裹后使用D.检查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合格则使用答案:B解析:湿包视为污染,即使化学指示卡合格也不可使用,需重新清洗、包装、灭菌。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1.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包括A.患者术前皮肤准备(剃毛vs剪毛)B.手术时间(>3小时)C.术中无菌操作规范程度D.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空腹>8mmol/L)答案:ABCD解析: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患者因素(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肥胖)、术前准备(剃毛增加细菌定植)、手术因素(时间长、无菌操作不严)、环境因素(空气中细菌数超标)。2.手术体位摆放的原则包括A.充分暴露手术野B.维持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稳定C.避免神经血管受压D.骨隆突处使用减压垫答案:ABCD解析:体位摆放需遵循:暴露术野、固定稳妥、保护神经血管(如臂丛神经避免外展>90°)、维持呼吸循环(避免压迫胸腹)、预防压疮(减压垫)。3.无菌技术操作中,正确的行为有A.无菌包掉落地面后,检查外包装无破损可继续使用B.无菌手套破损时,立即更换C.传递无菌物品时,保持在腰部以上D.无菌单下垂超过手术台边缘30cm答案:BCD解析:无菌包掉落地面视为污染,不可使用;手套破损需立即更换;无菌物品需在视线内、腰部以上传递;无菌单下垂≥30cm以扩大无菌区域。4.手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的禁忌证包括A.恶性肿瘤手术(如肝癌)B.空腔脏器破裂(如肠穿孔)C.术中出血<500mlD.血液被细菌/羊水污染答案:ABD解析:自体血回输禁忌:血液受恶性细胞、细菌、羊水、消化液污染;严重溶血;术中出血<500ml(无需回输)一般不作为绝对禁忌,需结合患者情况。5.巡回护士的职责包括A.术前核对患者信息及手术物品B.调节手术间温度、湿度C.监督手术人员无菌操作D.记录术中出血量、尿量答案:ABCD解析:巡回护士负责患者安全(核对、体位)、环境管理(温湿度)、无菌监督(纠正违规)、术中记录(出入量、用药)、与麻醉医生/术者协作。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手术患者皮肤准备的规范流程及注意事项。答案:(1)流程:术前1日或当日进行;(2)方法:首选剪毛(电动剪),避免剃毛(减少皮肤损伤);若需剃毛,应在手术开始前2小时内进行;(3)范围:超过手术切口四周15-20cm;(4)注意事项:①检查皮肤完整性(有无皮疹、破损);②清洁皮肤(肥皂水清洗,感染伤口需消毒);③避免刮破皮肤(剃毛刀需无菌);④毛发稀疏部位(如面部)可不备皮;⑤骨突处、脐部等隐蔽部位重点清洁。2.列举5种常见手术体位及其易发生的并发症。答案:(1)仰卧位:压疮(骶尾、足跟)、臂丛神经损伤(上肢外展>90°)、下肢深静脉血栓(长时间制动);(2)侧卧位:腓总神经损伤(腓骨小头受压)、腋下血管神经损伤(腋垫位置不当)、眼面部受压(未保护);(3)俯卧位:眼球受压(导致失明)、胸腹部受压(影响呼吸循环)、足背压疮;(4)截石位:腓总神经损伤(腘窝受压)、大腿后侧压疮、静脉回流障碍(下肢水肿);(5)坐位(神经外科):空气栓塞(头高位静脉开放)、低血压(血液淤积下肢)。3.试述手术中发生器械遗漏的应急处理流程。答案:(1)立即暂停手术,通知术者、麻醉医生;(2)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重新双人清点(包括手术野、吸引器瓶、纱布垫、缝针等);(3)若仍未找到,启动“器械遗漏应急预案”:①拍摄X线/超声定位(明确是否在体腔内);②报告科主任、医务科;③若确认在体内,立即取出并记录;④若不在体内,检查手术间环境(地面、器械车缝隙等);(4)所有过程详细记录(时间、参与人员、处理措施),并上报不良事件;(5)术后填写《手术器械清点异常报告表》,分析原因(如清点不规范、器械管理漏洞)。4.简述腹腔镜手术中护士需重点观察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答案:(1)高碳酸血症:因CO₂吸收过多,表现为PetCO₂↑(>45mmHg)、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处理:降低气腹压力(10-12mmHg)、增加通气量、监测血气;(2)皮下气肿:CO₂渗入皮下,表现为术区周围皮肤肿胀、捻发感;处理:降低气腹压力、按摩促进吸收,严重时暂停手术;(3)戳卡出血:穿刺时损伤血管,表现为戳卡周围渗血、腹腔内积血;处理:压迫止血、电凝止血,必要时开放手术;(4)气体栓塞:CO₂进入血管,表现为SpO₂↓、心前区杂音、低血压;处理:立即停止注气、头低左侧卧位、纯氧吸入、高压氧治疗;(5)器械故障(如镜子模糊):处理:使用防雾剂(37℃生理盐水浸泡)、备用镜子更换。5.说明手术安全核查的“三方核查”内容及时点。答案:(1)三方人员: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2)核查时点及内容:①麻醉实施前(第一核查):患者身份(姓名、ID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知情同意、过敏史、术前准备(备血、影像学资料);②手术开始前(第二核查):手术物品准备(器械、耗材、特殊药品)、无菌状态(手术衣、手套、器械包)、患者体位(暴露、固定、保护);③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第三核查):手术标本(名称、数量、标识)、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器械敷料清点结果、患者皮肤状态(有无压疮、损伤)、去向(PACU/病房)。四、案例分析题(15分)患者,男,68岁,体重85kg,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入室时T38.5℃,HR95次/分,BP135/85mmHg,SpO₂98%。手术进行至分离阑尾系膜时,术者发现创面渗血明显,血压降至90/55mmHg,HR110次/分,SpO₂95%。问题:1.此时巡回护士应采取哪些配合措施?2.若渗血发展为活动性出血(出血量>500ml),需追加哪些护理措施?答案:1.巡回护士配合措施:(1)立即通知麻醉医生,协助监测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护、每5分钟测BP);(2)加快输液速度(遵医嘱输入晶体液/胶体液),维持有效循环;(3)调整手术床体位(头低足高位15°,促进回心血量);(4)传递吸引器及时清理术野,保持视野清晰;(5)准备止血器械(双极电凝、止血纱、缝合针线);(6)检查气腹压力(若过高可降至10mmHg,减少对循环的影响);(7)记录出血时间、量及处理措施(精确测量吸引器瓶内血量+纱布称重)。2.活动性出血(>500ml)的追加措施:(1)启动大出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输液反应处理课件
- 移动借贷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广东江门台山大湾控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福鼎市消防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水产废弃物环保处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影票在线选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输卵管造影科普课件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5G通信模组在智能物流行业的适配性分析报告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筑室内外绿化设计评估报告
- 2025年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设备投资成本与效益分析报告
- 山东省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课件
- GB/T 44621-2024粮油检验GC/MS法测定3-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脂肪酸酯
- 餐饮加盟协议合同书
- 知道网课智慧《睡眠医学(广州医科大学)》测试答案
- 糖尿病医疗广告宣传指南
- T CEC站用低压交流电源系统剩余电流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 python程序设计-说课
- ISO15614-1 2017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中文版)
- 国际金融(第七版)全套教学课件
- JJG 677-2006光干涉式甲烷测定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