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患者女性,32岁,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治疗2周后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较前上升5g/L。护士对其进行饮食指导时,应特别强调避免与铁剂同服的食物是:A.橙汁B.牛奶C.瘦肉D.菠菜答案:B解析:牛奶中含有较多的磷酸盐、钙盐,可与铁剂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影响铁的吸收。橙汁富含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瘦肉和菠菜(焯水后)是含铁丰富的食物,无需避免。2.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局部皮肤苍白,回抽无回血。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A.立即热敷B.停止注射并回抽药物C.局部注射解毒剂D.抬高患肢答案:B解析:化疗药物外渗时,首先应停止药物输注,回抽局部残留的药物(避免继续渗漏),然后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冷敷或热敷(如蒽环类药物需冷敷,长春碱类需热敷),最后可局部注射解毒剂(如硫代硫酸钠)。立即热敷可能加重组织损伤。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计数为15×10⁹/L,护士对其进行活动指导时,最恰当的建议是:A.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B.需绝对卧床休息C.可进行日常家务劳动D.可慢跑锻炼答案:B解析:ITP患者血小板<20×10⁹/L时,有自发性出血风险(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碰撞、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血小板(20-50)×10⁹/L时可适当限制活动,避免外伤;>50×10⁹/L时可正常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4.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9.5℃,最可能的感染部位是:A.肺部B.肛周C.皮肤D.口腔答案:B解析:再障患者因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肛周部位因粪便污染、黏膜薄弱,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尤其合并便秘时);其次为口腔、肺部。5.淋巴瘤患者行淋巴结活检后,护士观察到切口渗血不止,实验室检查示APTT延长、PT正常,最可能的原因是:A.血小板减少B.凝血因子Ⅷ缺乏(血友病A)C.凝血因子Ⅹ缺乏D.纤维蛋白原减少答案:B解析: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因子Ⅷ、Ⅸ、Ⅺ),PT(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Ⅶ、Ⅹ、Ⅱ、Ⅰ)。APTT延长、PT正常提示内源性凝血因子异常,最常见于血友病A(Ⅷ因子缺乏)。6.输血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头痛、腰痛、酱油色尿,首先考虑的是: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循环超负荷答案:C解析:溶血反应典型表现为头痛、腰痛、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寒战高热,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急性肾衰。发热反应以寒战高热为主;过敏反应以皮疹、呼吸困难为主;循环超负荷以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为主。7.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饮食指导中,错误的是:A.多吃新鲜绿叶蔬菜B.避免过度烹饪蔬菜C.每日补充动物肝脏D.长期饮用浓茶答案:D解析:浓茶中含有鞣酸,可抑制叶酸和维生素B₁₂的吸收,加重巨幼细胞性贫血。新鲜绿叶蔬菜(含叶酸)、动物肝脏(含维生素B₁₂)需多摄入;过度烹饪会破坏叶酸(水溶性),应避免。8.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服用伊马替尼(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期间,护士重点观察的不良反应是:A.脱发B.手足综合征C.水肿D.出血性膀胱炎答案:C解析:伊马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水肿(眼睑、下肢)、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脱发多见于化疗药物(如阿糖胞苷);手足综合征多见于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出血性膀胱炎多见于环磷酰胺。9.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出现骨痛,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A.局部热敷B.绝对卧床C.使用硬板床D.应用吗啡类止痛药答案:C解析:多发性骨髓瘤因骨质破坏易发生病理性骨折,需使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曲度),避免睡软床;疼痛时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非甾体类或阿片类),但需评估疼痛程度;绝对卧床会加重骨丢失,应鼓励适度活动(避免负重)。10.血友病患者关节腔出血的急性期,首要的护理措施是:A.热敷促进血肿吸收B.关节制动并抬高C.按摩减轻疼痛D.立即输注凝血因子答案:B解析:血友病关节腔出血急性期需制动(减少出血)、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冷敷(收缩血管止血);热敷和按摩会加重出血;输注凝血因子是根本治疗,但需在制动基础上进行。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关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口腔护理,正确的措施包括:A.每日用生理盐水或氯己定含漱液漱口B.牙龈出血时用硬毛牙刷刷牙C.出现溃疡时局部涂冰硼散D.进食后30分钟内避免漱口E.真菌感染时用制霉菌素甘油涂抹答案:ACE解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因血小板减少、化疗后黏膜损伤,易发生口腔感染或出血。应使用软毛牙刷(避免硬毛损伤牙龈);进食后需及时漱口(清除食物残渣);溃疡可用冰硼散或溃疡贴;真菌感染(如鹅口疮)用制霉菌素甘油。2.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A.进行性贫血B.皮肤瘀斑C.肝脾肿大D.反复感染E.胸骨压痛答案:ABD解析:再障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出血、感染),无肝脾淋巴结肿大(区别于白血病);胸骨压痛是白血病的典型体征。3.输血前需双人核对的内容包括:A.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B.血液种类、血型、血量C.血液有效期、包装是否完整D.交叉配血试验结果E.献血者姓名答案:ABCD解析:输血前需核对患者信息(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血液信息(种类、血型、血量、有效期、包装)、交叉配血结果(确保相容);无需核对献血者姓名。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健康指导内容包括:A.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B.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C.女性患者注意经期出血量D.出现头痛、呕吐时立即就医E.可接种活疫苗预防感染答案:ABCD解析:ITP患者需避免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定期监测血小板(评估出血风险);女性患者经期出血量多可能提示病情活动;头痛、呕吐可能是颅内出血先兆,需立即就医;活疫苗可能诱发免疫反应,加重血小板破坏,应避免。5.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要点包括:A.观察化疗药物的胃肠道反应B.鼓励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C.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D.脱发时指导佩戴假发或帽子E.出现手足麻木时继续化疗答案:ABCD解析:淋巴瘤化疗(如CHOP方案)常引起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骨髓抑制(需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损伤(需监测肝肾功能);多饮水可促进化疗药物代谢,减少肾损伤;脱发是常见副作用,需心理支持;手足麻木(周围神经毒性)可能由长春新碱引起,需报告医生调整剂量或停药。三、案例分析题(共65分)案例1(30分)患者男性,28岁,因“乏力、面色苍白3个月,加重伴鼻出血1周”入院。查体:T36.8℃,P102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贫血貌,双侧鼻腔可见血痂,四肢皮肤散在瘀点;胸骨压痛(+),肝肋下2cm,脾肋下3cm。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Hb65g/L,WBC25×10⁹/L(原始细胞占68%),PLT30×10⁹/L;骨髓象示原始粒细胞占85%,POX染色(+)。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型)。问题1:该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有哪些?(10分)答案:(1)有感染的危险:与白血病细胞浸润、化疗后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关;(2)有出血的危险:与血小板减少(30×10⁹/L)、白血病细胞浸润血管壁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贫血(Hb65g/L)导致组织缺氧有关;(4)疼痛:胸骨压痛,与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有关;(5)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如心脏毒性、肝肾功能损伤)。问题2:针对“有出血的危险”,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10分)答案:(1)休息与活动:血小板<50×10⁹/L时限制活动,<20×10⁹/L时绝对卧床,避免碰撞、用力擤鼻或挖鼻孔;(2)鼻腔护理:保持鼻腔湿润(生理盐水滴鼻),避免用力擤鼻,鼻出血时用1%麻黄碱棉球填塞或冰袋冷敷前额;(3)口腔护理:使用软毛牙刷,避免食用坚硬、刺激性食物,牙龈出血时用冷盐水漱口;(4)观察出血征象:监测皮肤瘀点/瘀斑变化,观察有无呕血、黑便(消化道出血)、头痛/意识改变(颅内出血);(5)避免医源性出血:注射后延长按压时间(5-10分钟),避免肌肉注射;(6)用药护理:遵医嘱输注血小板悬液(维持PLT>20×10⁹/L),避免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问题3:患者拟行DA方案化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化疗期间的护理重点是什么?(10分)答案:(1)静脉通路管理:选择中心静脉导管(PICC或CVC),避免外周静脉输注(柔红霉素为发疱性药物,外渗可致组织坏死);输注前确认回血通畅,输注后用生理盐水冲管;(2)胃肠道反应护理:化疗前30分钟给予止吐药(如昂丹司琼),指导少量多餐,避免油腻食物,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3)骨髓抑制护理:化疗后7-14天是骨髓抑制高峰期,需每日监测血常规,WBC<1.0×10⁹/L时入住层流病房,限制探视,严格无菌操作;(4)心脏毒性监测:柔红霉素可引起心肌损伤(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需监测心电图(Q-T间期延长)、射血分数(EF值),控制累计剂量(<550mg/m²);(5)阿糖胞苷不良反应护理:可引起小脑毒性(共济失调)、结膜炎,需观察有无步态不稳、视力模糊,必要时用可的松滴眼液;(6)水化与碱化:每日补液2000-3000ml,口服碳酸氢钠(维持尿pH>7),促进尿酸排泄(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案例2(35分)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皮肤瘀点、月经过多1年”入院。既往体健,无特殊用药史。查体:T36.5℃,P88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双下肢散在瘀点,无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Hb90g/L,WBC6.2×10⁹/L,PLT22×10⁹/L;骨髓象示巨核细胞增多(以幼稚型为主),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PAIg(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升高。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问题1:该患者贫血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请说明依据。(10分)答案:贫血的最可能原因为慢性失血(月经过多)。依据:(1)患者为中年女性,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慢性失血的常见原因);(2)血常规示Hb90g/L(中度贫血),WBC正常,PLT减少(ITP典型表现);(3)骨髓象巨核细胞增多但产板型减少(ITP特征),无其他造血异常(排除再障、白血病);(4)PAIg升高提示免疫性血小板破坏,与ITP诊断一致。问题2:若患者突发头痛、呕吐、意识模糊,应首先考虑何种并发症?需立即采取哪些护理措施?(15分)答案:首先考虑颅内出血。护理措施:(1)立即通知医生,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2)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输注血小板悬液(紧急提升PLT至50×10⁹/L以上);(3)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瞳孔、意识),观察有无抽搐、肢体瘫痪;(4)降低颅内压:遵医嘱静滴20%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滴)或呋塞米;(5)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刺激(减少搬动、声光刺激);(6)准备急救物品(吸引器、气管插管包、监护仪),必要时联系神经外科会诊。问题3:患者经治疗后PLT升至50×10⁹/L,准备出院。护士应给予哪些健康指导?(10分)答案:(1)用药指导:遵医嘱服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需逐渐减量),注意观察副作用(如满月脸、血糖升高、骨质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招考试题英语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 山西省三晋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无答案)
-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邵府镇邵府中心小学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 材料岗笔试题目大全及答案
- 2025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硕士招聘3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儿童医院修复体戴入与调整考核
- 沧州市中医院医患沟通记录与知情同意书质量评审试题
- 2025年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招聘教师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人民医院维护操作产品选择考核
- 武汉天河机场招聘笔试题及答案
- 湿陷性黄土湿陷量计算表
- 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生长点课件
- 因离婚给孩子申请改姓协议书
- 大众蔚揽保养手册
- 用车登记表(标准模版)
- 中共一大会址
- 01第一章-稻谷的加工汇总课件
- 六年级LOGO小海龟编程
- 驻足思考-瞬间整理思路并有力表达
- 【QC成果】提高预制梁吊装一次就位合格率201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