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乡村社会长期存在的乡约制度,是基层社会进行自我治理的基本形式。乡约的存在,充分体现了古代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民众自身力量的智慧。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乡里制度的萌芽。最初的乡里,是一种自然存在的村落形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乡里制度逐渐具备了基层组织的性质。秦朝实行郡县制,将乡里制度纳入国家行政体制。汉代乡里制度进一步发展,在基层设乡、里两级,乡里官员由政府任命。这一时期,乡里制度与国家政治制度紧密结合,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乡约的正式产生,始于北宋。范仲淹创立义庄,进行乡村宗族制度建设,这对后世乡约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随后,吕大钧兄弟在陕西蓝田制定了《吕氏乡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乡约。《吕氏乡约》的内容主要包括“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个方面,它强调了道德教化和邻里互助,具有很强的民间性和自治性。此后,乡约逐渐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明代是乡约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王阳明在南赣地区推行乡约,他将乡约与保甲制度相结合,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同时,王阳明强调乡约的道德教化作用,通过乡约来引导民众遵守道德规范。在他的推动下,乡约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清代乡约制度更加成熟。清政府对乡约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制定了统一的乡约范本,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乡约的内容也更加丰富,除了道德教化和邻里互助外,还涉及到法律宣传、社会秩序维护等方面。乡约的执行也更加严格,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乡约的实施。乡约制度在古代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乡约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引导民众遵守社会公德,减少了社会冲突和纠纷。其次,乡约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它强调邻里互助和团结,增强了乡村社会的凝聚力。此外,乡约还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通过定期的宣讲和教育活动,提高了民众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然而,乡约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方士绅的参与和推动,缺乏广泛的民众基础。而且,乡约制度的执行往往受到地方势力的影响,难以保证其公正性和有效性。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秦时期的乡里是自然存在的村落形式,不具备基层组织的性质,直到秦朝才被纳入国家行政体制。B.《吕氏乡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它强调道德教化和邻里互助,具有很强的民间性和自治性。C.明代王阳明将乡约与保甲制度相结合,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使乡约制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D.清代乡约制度更加成熟,主要体现在清政府对乡约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乡约内容比明代更加丰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了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乡约制度从先秦到清代的发展历程,使读者对乡约制度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B.文章在论述乡约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列举了范仲淹、王阳明等人物的事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C.文章最后一段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乡约制度进行了评价,既肯定了其积极作用,也指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D.文章在论述乡约制度的作用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介绍乡约制度的作用,然后分别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乡村和谐发展和道德教化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最后总结全文。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约制度的发展与国家政治制度密切相关,随着国家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乡约制度也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完善。B.乡约制度在古代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乡村和谐发展和提高民众的道德素质。C.由于乡约制度缺乏广泛的民众基础,且执行受到地方势力的影响,因此在现代社会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D.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乡约制度,既要肯定其在古代社会的积极作用,也要认识到其存在的局限性。(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老井》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一口老井。老井的井口很大,井口的石头已经被岁月磨得光滑无比。井边的青苔,像是给老井披上了一层绿色的绒毯。老井是村里人的生命之源。每天清晨,天还蒙蒙亮,村里的男女老少就会提着水桶来到井边打水。井里的水清澈见底,甘甜可口。村民们用这井水做饭、洗衣、灌溉农田。村里有一位老人,大家都叫他井伯。井伯一辈子都守着这口老井。他每天都会早早地来到井边,清理井边的杂物,查看井水的水位。在他的心里,老井就像是他的亲人一样。有一年,村里遭遇了大旱。几个月都没有下一滴雨,地里的庄稼都旱死了,村里的水源也越来越少。老井的水位也在不断下降,眼看着井水就要干涸了。村民们心急如焚,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井伯看着日益干涸的老井,心里十分焦急。他四处打听找水的方法,还亲自到山里去寻找水源。但是,他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一滴水。一天夜里,井伯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看到老井的井底有一条巨大的蟒蛇。蟒蛇告诉他,只要他能找到三颗千年灵芝,放在井里,井水就会重新满起来。井伯醒来后,决定按照梦里的指示去做。他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毅然踏上了寻找千年灵芝的征程。他翻山越岭,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一个陡峭的悬崖上找到了三颗千年灵芝。井伯小心翼翼地把灵芝带回了村里,放进了老井里。奇迹出现了,井水开始慢慢上涨,没过多久,老井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村民们欢呼雀跃,纷纷感谢井伯。从那以后,老井又成了村里人的生命之源。井伯依然每天守着老井,直到他慢慢地老去。多年后,村里通了自来水。村民们再也不用到井边打水了。老井渐渐被人们遗忘了,井口也被杂草和落叶掩盖了起来。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开发商。他看中了这片土地,想要在这里建一座工厂。当他看到那口被遗忘的老井时,觉得它影响了工厂的建设。于是,他决定把老井填平。村民们听说了这件事,都纷纷表示反对。但是,开发商财大气粗,根本不听村民们的意见。他雇了一群工人,开始填井。就在工人们准备把第一车土倒进井里的时候,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紧接着,一道巨大的闪电划过天空,一声巨响震得地动山摇。工人们被吓得扔下工具,四处逃窜。开发商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脸色苍白。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以为是自己得罪了神灵。于是,他赶紧停止了填井的工作,离开了这个村子。老井又一次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虽然它已经不再是村里人的主要水源,但是,它在村民们的心里,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对老井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通过描写井口的石头、井边的青苔等,营造了一种古朴、宁静的氛围,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奠定了基础。B.井伯在村里遭遇大旱时,四处寻找水源,后来又按照梦里的指示找到千年灵芝,使老井恢复生机,这体现了井伯善良、勇敢、有责任感的品质。C.小说中描写开发商要填井,村民们反对但无效,最后因为奇怪的自然现象开发商停止填井,这一情节主要是为了增添小说的神秘色彩。D.小说以老井为线索,围绕老井展开了一系列故事,如村民打水、遭遇大旱、井伯找灵芝、开发商填井等,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5.请简要分析井伯这一人物形象。(5分)6.小说结尾老井又保住了自己的生命,这一结局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学也迎来了黄金时代。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4.6亿人,网络文学作品数量超过2800万部。网络文学以其丰富的题材、多样的形式和便捷的传播方式,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网络文学的题材非常广泛,涵盖了玄幻、奇幻、武侠、仙侠、都市、言情、历史、科幻等多个领域。不同题材的网络文学作品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例如,玄幻题材的作品以其奇幻的想象和精彩的情节吸引了大量读者;言情题材的作品则以细腻的情感和浪漫的故事打动了众多女性读者。网络文学的形式也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文字小说外,还有漫画、有声小说等衍生形式。这些衍生形式进一步扩大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例如,漫画将文字小说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更加直观形象;有声小说则让读者可以通过听书的方式享受网络文学作品,增加了阅读的便利性。材料二:然而,网络文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存在内容低俗、抄袭等现象。内容低俗的作品往往包含大量的色情、暴力、恐怖等不良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会对读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也会影响网络文学的整体形象。抄袭现象也比较严重,一些作者为了追求利益,抄袭他人的作品,这不仅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也破坏了网络文学的创作环境。此外,网络文学的质量参差不齐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网络文学的门槛较低,大量的作者涌入网络文学领域,导致作品数量众多,但质量却良莠不齐。一些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受到了读者的追捧,但也有很多作品缺乏深度和内涵,只是简单的情节堆砌。材料三:为了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府加强了对网络文学的监管,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对网络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审核和管理。同时,加强了对抄袭等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了网络文学的创作环境。行业协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行业协会制定了行业规范和标准,引导网络文学作者树立正确的创作观念,提高作品的质量。此外,行业协会还组织了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为网络文学作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网络文学平台也在积极采取措施。一些大型网络文学平台加强了对作品的审核和筛选,提高了入驻门槛,鼓励作者创作优质作品。同时,平台还通过各种方式推广优秀作品,让更多的读者能够看到高质量的网络文学作品。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截至2020年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庞大,作品数量众多,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其本身丰富的题材、多样的形式及便捷的传播方式。B.网络文学题材广泛,玄幻、言情等不同题材的作品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体现了网络文学的多元化特点。C.网络文学的衍生形式如漫画、有声小说等,使网络文学更具直观性和便利性,进一步提升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D.政府、行业协会和网络文学平台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是为了打击网络文学中的抄袭现象,维护创作环境。8.请根据材料二,概括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分)9.结合材料三,谈谈如何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5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张衡传》(节选)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衡少善属文属:连缀B.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奇怪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素常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应验11.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验之以事C.以精铜铸成D.因以讽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到三辅一带游学,后来进入京城,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和六艺。B.张衡不羡慕当时的权贵,所担任的官职多年得不到升迁,他离开太史令的职位五年后又重新担任这一职务。C.张衡制造的候风地动仪是用精铜铸成的,仪器的外形像一个酒尊,上面装饰着篆文、山龟、鸟兽等图形。D.当候风地动仪的一条龙机关发动而人们没有感觉到地震时,京师的学者都责怪张衡的地动仪没有应验,后来证实了地动仪的神奇。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2)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昔闻”“今上”把时间跨度很大的愿望和现实联系起来,体现了诗人登楼时的感慨。B.颔联“坼”“浮”两个字炼得极好,“坼”字写出了洞庭湖的广阔,“浮”字写出了湖水的动荡。C.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和年老多病,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D.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同情。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3)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名句是“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引擎。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信息技术革命,科技创新无时无刻不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更是成为了国家竞争的核心力量。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铁、5G通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技术创新,让世界为之惊叹。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仅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还存在着差距。我们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创新。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科研机构要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同时,全社会也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17.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四大发明”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他是我们班的“小姚明”。B.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C.“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孩子们都很开心。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仅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B.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C.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但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而且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D.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但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9.请根据文段内容,概括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__________________,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__________________。“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__________________。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近日,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宣布,他们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该研究所的科研团队通过多年的努力,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量子计算机芯片。这种芯片具有更高的运算速度和更低的能耗,将为量子计算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有人说:“生活只有眼前的苟且,哪有什么诗和远方。”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A(B项,《吕氏乡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乡约;C项,明代王阳明推动乡约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清代乡约制度才发展到成熟阶段;D项,清代乡约制度更加成熟体现在多个方面,不只是规范化管理和内容丰富。)2.D(文章在论述乡约制度的作用时,采用的是总分结构,没有“总”的总结。)3.C(乡约制度虽然存在局限性,但在现代社会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非没有存在的价值。)(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4.C(这一情节主要是为了突出老井在村民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守护,而不是单纯为了增添神秘色彩。)5.①善良、有责任感:把老井当作亲人,每天守护老井,清理杂物,查看水位;在大旱时四处找水,还按照梦里指示找灵芝救老井。②勇敢、坚韧:不顾年迈身体,翻山越岭,历经千辛万苦寻找千年灵芝。(每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6.①从情节上看,与前文开发商要填井形成对比,使情节有了转折,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②从人物塑造上看,突出了村民对老井的深厚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守护,深化了井伯等人物形象。③从主题上看,强调了老井象征的传统文化和乡村记忆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每点2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7.D(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措施不仅是为了打击抄袭现象,还包括规范内容、提高质量、促进健康发展等多个方面。)8.①内容低俗:包含色情、暴力、恐怖等不良内容,危害读者身心健康,影响网络文学形象。②抄袭严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破坏创作环境。③质量参差不齐:大量作者涌入,作品数量多但缺乏深度和内涵。(每点1分,答全得4分)9.①政府加强监管:出台政策法规,审核管理内容,打击侵权行为。②行业协会发挥作用:制定规范标准,引导作者树立正确观念,组织培训交流活动。③网络文学平台积极作为:加强审核筛选,提高入驻门槛,推广优秀作品。(每点2分,答全得5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B(奇:意动用法,以……为奇)11.D(A、B、C项“以”都是“用”的意思;D项“以”是“来”的意思)12.B(“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是因为他不慕当世,并非多年得不到升迁是因为其他原因。)13.(1)虽然他的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虽”“骄尚”“从容”“俗人”各1分,句子通顺1分)(2)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地动”“振龙”“机发”“衔”各1分,句子通顺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C(颈联主要表达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无依的孤独寂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