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_第1页
学校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_第2页
学校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_第3页
学校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_第4页
学校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编制依据本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十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3〕12号)等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旨在规范校园消杀工作,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学校校园内所有公共区域及设施的常态化消杀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行政楼、卫生间、电梯、快递收发点、垃圾中转站等。临时隔离场所、涉疫区域的应急消杀工作需参照本方案执行。三、组织架构及职责(一)消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全面负责消杀工作统筹部署)副组长:分管后勤副校长、分管卫生副校长(协助组长落实消杀工作,负责协调后勤保障与卫生防控)成员:后勤主任、校医、各年级主任、保洁组长、安保组长职责:1.制定并修订校园消杀实施方案;2.统筹协调消杀人员、物资、设备等资源;3.监督检查消杀工作落实情况;4.处置消杀工作中的突发问题。(二)执行小组1.消杀执行组:由后勤主任牵头,保洁团队、校医组成(可外聘专业消杀公司协助)职责:负责日常消杀作业,执行重点区域、应急场景的消杀任务;做好消杀记录。2.物资保障组:由后勤副主任牵头,后勤采购人员组成职责:负责消杀物资(消毒剂、设备、防护用品)的采购、存储、发放;定期盘点物资库存。3.监督检查组:由分管卫生副校长牵头,校医、年级主任组成职责:检查消杀工作质量(如消毒液浓度、覆盖范围);核查消杀记录;督促问题整改。四、消杀原则1.科学精准: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人员密度、污染风险,选择合适的消杀方式(如喷雾、擦拭、紫外线照射)和消毒剂;避免过度消杀。2.全面覆盖:确保校园内所有公共区域无遗漏,重点关注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课桌)、人员聚集场所(如食堂、教室)。3.规范操作:消杀人员需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及操作流程作业;做好个人防护。4.动态调整:根据疫情形势(如周边疫情爆发)、季节变化(如夏季蚊虫增多),及时调整消杀频率和方法。五、重点区域及消杀要求(一)教学区域(教学楼、教室、实验室)1.消杀频率:每日上课前、放学后各1次;实验室使用后立即消杀。2.消杀范围:教室(课桌、椅子、讲台、黑板槽、门窗把手、地面)、走廊(扶手、墙面、地面)、实验室(实验台、仪器设备、试剂瓶、地面)。3.消杀方法:物体表面: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地面: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拭;实验室仪器:用75%乙醇擦拭(避免接触电源)。4.注意事项:教室消杀后需通风30分钟以上,再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消杀前需清理残留试剂,避免与消毒液发生反应。(二)生活区域(学生宿舍、教师公寓)1.消杀频率:每周2次(如遇疫情升级,每日1次);学生离校后全面消杀。2.消杀范围:宿舍(床栏杆、衣柜把手、桌面、地面、卫生间)、公共区域(走廊、楼梯扶手、洗漱间、洗衣机房)。3.消杀方法: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水龙头):用75%乙醇擦拭;地面、墙面: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拭或喷雾;卫生间(马桶、便池、地面):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冲洗)。4.注意事项:宿舍消杀时需提醒学生将个人物品(如衣物、书籍)收至衣柜内;避免消毒液接触皮肤和黏膜。(三)餐饮区域(食堂、餐厅、小卖部)1.消杀频率:每日开餐前、餐后各1次;食材加工区每4小时消杀1次。2.消杀范围:操作间(灶台、切菜板、冰箱把手、水池、地面)、就餐区(餐桌、椅子、餐具回收台、地面)、小卖部(货架、收银台、门把手)。3.消杀方法:操作间: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灶台、切菜板需先清洗油污);就餐区:餐桌、椅子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餐具:采用高温消毒(100℃煮沸15分钟)或餐具消毒机消毒(符合国家卫生标准)。4.注意事项:食堂消杀后需通风30分钟以上;餐具消毒后需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密闭容器中。(四)公共区域(图书馆、体育馆、快递收发点)1.图书馆:消杀频率:每日闭馆后1次;消杀范围:书架、书桌、椅子、借阅台、地面;消杀方法:书架、书桌用75%乙醇擦拭;地面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拭;书籍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每平方米1.5W,照射30分钟)。2.体育馆:消杀频率:每次使用后1次;消杀范围:器材(篮球架、跑步机、哑铃)、地面、更衣室;消杀方法:器材用75%乙醇擦拭;地面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拭;更衣室用紫外线灯照射。3.快递收发点:消杀频率:每日上午、下午各1次;消杀范围:快递货架、取件台、门把手、地面;消杀方法: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快递包裹需对外包装进行喷雾消毒)。(五)特殊区域(临时隔离室、发热门诊)1.消杀频率:每日2次;每次使用后立即终末消毒。2.消杀范围:隔离室(床、床头柜、体温计、地面、墙面)、发热门诊(诊疗台、听诊器、血压计、地面)。3.消杀方法:物体表面: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地面: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拭;空气:采用过氧化氢喷雾消毒(浓度3%,作用60分钟)或紫外线灯照射(每平方米1.5W,照射60分钟)。4.注意事项:隔离室消杀需由专业人员操作;消杀后需封闭2小时以上,再通风30分钟。六、消杀流程及操作规范(一)准备工作1.人员防护:消杀人员需穿防护服、戴一次性手套、N95口罩、护目镜(必要时戴面屏);操作前检查防护装备完整性。2.物资准备:根据消杀区域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液、乙醇)、设备(喷雾器、擦拭布、紫外线灯);提前配制消毒液(现配现用,避免长时间放置)。3.环境准备:清理消杀区域内的杂物(如垃圾、积水);关闭门窗(喷雾消毒时)。(二)操作流程1.喷雾消毒:适用范围:地面、墙面、空气流通较差的区域;操作方法:将消毒液装入喷雾器(喷头朝上,距离表面30-50cm),均匀喷雾(每平方米喷____ml);覆盖所有表面后,关闭门窗作用30分钟,再通风。2.擦拭消毒:适用范围: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操作方法: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拧至不滴水)反复擦拭表面;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抹布擦拭干净。3.紫外线消毒:适用范围:空气、书籍、衣物;操作方法:将紫外线灯悬挂在房间中央(距离地面2-2.5m),关闭门窗照射30-60分钟;照射后通风30分钟。(三)操作规范1.消毒液浓度需符合要求(如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____mg/L),避免浓度过高损伤物品或过低影响效果;2.消杀时需避开师生员工,避免消毒液接触皮肤、黏膜或呼吸道;3.酒精消毒时需远离明火,避免大面积喷洒(如用酒精擦拭代替喷雾);4.消杀后需做好记录(见附件1《校园消杀记录表》),包括消杀时间、区域、消毒剂名称及浓度、操作人员、备注(如特殊情况)。七、物资保障(一)物资清单类别具体物品消毒剂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75%乙醇、过氧化氢消毒液(3%)消杀设备喷雾器(手动/电动)、擦拭布(一次性/棉质)、紫外线灯(移动式/固定式)防护用品防护服(一次性)、手套(丁腈/乳胶)、N95口罩、护目镜、面屏其他量杯、搅拌棒、消毒记录册、警示标识(如“正在消杀,请勿进入”)(二)采购与存储1.采购:由物资保障组负责,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如医疗器械公司、化工产品公司);确保消毒剂在有效期内,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如含氯消毒液需有“消”字号备案)。2.存储:消毒剂需存储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远离食品、饮料、儿童接触区域;酒精需单独存储(远离火源),采用防爆容器;防护用品需存储在清洁、干燥的仓库,避免受潮变质。(三)发放与盘点1.发放:根据消杀任务需求,由后勤主任审批后发放;领取人需签字登记(见附件2《消杀物资领取记录表》)。2.盘点:每周盘点1次物资库存,确保库存充足(如消毒剂储备量不少于1个月的使用量);及时补充短缺物资。八、监督与评估(一)监督检查1.日常检查:监督检查组每日抽查1-2个区域(如教室、食堂),检查内容包括:消杀记录是否完整(如时间、浓度、操作人员);消杀效果是否达标(如表面是否有残留污渍、消毒液气味是否明显);操作人员是否规范(如是否穿防护装备、是否避开师生)。2.专项检查:每月开展1次全面检查,覆盖所有区域;重点检查特殊区域(如隔离室、快递点)的消杀情况。(二)评估改进1.每月召开消杀工作会议,由领导小组听取执行组、监督检查组汇报;2.分析消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物资短缺、操作不规范),制定整改措施(如增加物资采购频次、加强人员培训);3.根据疫情变化(如新型变异株出现)或上级要求,及时修订本方案(如调整消杀频率、更换消毒剂)。九、应急处置(一)涉疫区域消毒1.当校园内出现阳性病例或密切接触者时,立即启动应急消杀流程:封闭涉疫区域(如教室、宿舍),禁止人员进入;通知专业消杀公司(如疾控中心指定机构)进行终末消毒;消毒后需经疾控中心评估合格,方可重新开放。(二)意外情况处理1.消杀人员接触消毒液后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如皮炎平);症状严重者送医。2.消毒液误服:立即饮用大量清水(如1000ml),催吐;送医时携带消毒液包装(以便医生对症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