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方案_第1页
学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方案_第2页
学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方案_第3页
学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方案_第4页
学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青少年因处于性活跃期、防范意识薄弱,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发群体。据国家疾控中心数据显示,近年来15-24岁青少年艾滋病新增病例占比呈上升趋势,学校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艾滋病防治知识普及、态度引导与行为干预的重要责任。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四五”行动计划》要求,强化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防控体系,特制定本活动方案。二、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宣传,使学生艾滋病防治核心知识(如传播途径、预防方法、检测渠道)知晓率达到95%以上;2.态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零歧视”理念,对艾滋病患者的接纳度提升至80%以上;3.行为目标:促进学生形成健康性行为(如正确使用安全套、拒绝共用注射器),降低感染风险;4.氛围目标:营造“人人关注防艾、人人参与防艾”的校园文化,推动艾滋病防治融入学校日常教育。三、活动主题与时间地点(一)活动主题“青春无‘艾’,守护未来”——202X年学校艾滋病防治宣传周(主题诠释:以“青春”为核心,强调青少年是防治重点;“无‘艾’”传递防控目标;“守护未来”突出教育的长远价值。)(二)活动时间202X年11月28日-12月4日(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前后,形成持续宣传效应)(三)活动地点1.线下:校园操场、教学楼大厅、食堂门口、班级教室;2.线上:学校公众号、视频号、班级微信群、校园论坛。四、活动内容设计结合青少年认知特点,采用“知识普及+互动体验+同伴教育+关爱行动”四位一体模式,实现“入眼、入耳、入心”的宣传效果。(一)**启动仪式:拉开防艾宣传序幕**(11月28日14:30-15:30操场)1.领导致辞:校长宣读《校园防艾倡议书》,强调“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2.红丝带传递:由校领导、疾控中心专家、学生代表共同传递红丝带,象征“防艾责任共担”;3.集体宣誓:全体学生跟随领誓人宣读“青春无艾”誓词(如“拒绝高危行为,守护健康底线;尊重艾滋患者,传递人间温暖”);4.签名承诺:设置“青春无‘艾’签名墙”,学生用马克笔写下防艾承诺(如“我会正确使用安全套”“我不会歧视艾滋病患者”)。(二)**知识普及:构建科学认知体系**1.专题讲座:权威解读防艾知识(11月29日15:00-16:30阶梯教室)邀请当地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专家担任讲师,内容聚焦: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明确“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大途径,澄清“日常接触不传播”的误区);预防方法(正确使用安全套、拒绝共用注射器、避免不安全文身/拔牙);检测与治疗(强调“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性,介绍学校周边的艾滋病检测点)。互动环节:设置“知识问答”,答对者赠送防艾宣传手册(含安全套使用指南)。2.班级主题班会:深化认知(11月30日班会课)由班主任主导,结合《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读本》,开展“防艾小课堂”:观看公益短片(如《假如我是艾滋病患者》);讨论“如果身边有艾滋病患者,我该怎么做?”;学生分享“我知道的防艾小知识”。3.线上知识竞赛:扩大覆盖(12月1日-12月3日学校公众号)依托微信小程序开展“防艾知识挑战赛”,题目涵盖核心知识点(如“以下哪种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A.共用餐具B.无保护性行为”);设置奖项:得分前20名的学生颁发“校园防艾小达人”证书及奖品(如防艾主题笔记本、红丝带徽章)。(三)**互动体验:增强参与感与代入感**1.“艾”的真相:漫画与情景剧展(11月28日-12月4日教学楼大厅)面向学生征集防艾主题漫画(如《小红的故事:一次无保护性行为的代价》)、情景剧剧本(如《同桌的秘密:如何对待艾滋病同学》);评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防艾知识。2.“安全套使用体验”工作坊(12月2日16:00-17:30食堂门口)由校医或疾控中心志愿者指导学生练习“安全套正确使用方法”(使用模型演示);发放“安全套试用装”(用隐私袋包装),附“使用说明卡”,消除学生对安全套的尴尬感。3.“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12月3日15:00-16:00教室)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现在的行为影响未来的健康,我会后悔吗?”,写下对未来自己的防艾承诺(如“未来的我,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学校将信件密封保存,一年后返还学生,强化行为约束。(四)**同伴教育:发挥青少年引领作用**1.同伴教育志愿者培训(11月中旬德育处)选拔10-15名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好的学生(涵盖各年级),由疾控中心专家进行培训,内容包括:艾滋病核心知识;同伴沟通技巧(如如何用朋友的语气讲解防艾知识);隐私保护原则(如不泄露同学的个人信息)。2.“防艾小讲师”进班级(12月1日-12月4日班级)同伴教育志愿者进入各班,开展15分钟的“迷你讲座”,内容包括:自己学习防艾知识的感悟;身边的案例(如“同学的朋友因为不安全文身感染艾滋病”);呼吁大家“拒绝高危行为,守护青春”。(五)**关爱行动:传递“零歧视”理念**1.“给艾滋病患者的一封信”(12月4日14:00-15:00教室)引导学生写下对艾滋病患者的鼓励话语(如“你和我们一样,值得被爱”“我们一起对抗病魔”);学校将信件收集后,寄给当地艾滋病防治机构,由其转交给患者,传递校园温暖。2.“零歧视”主题海报设计大赛(11月28日-12月3日)面向学生征集“零歧视”主题海报,要求体现“尊重、包容、关爱”的理念;评选优秀海报在校园宣传栏展示,营造“无歧视”的校园氛围。五、实施步骤(一)筹备阶段(10月中旬-11月中旬)1.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德育处主任、校医、班主任代表任组员,负责活动统筹;2.制定详细方案:结合学校实际,确定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及分工;3.培训准备:联系疾控中心专家,开展同伴教育志愿者培训;4.物资准备:购买红丝带、宣传手册、安全套试用装、奖品等物资;5.宣传预热:通过学校公众号、班级群发布活动预告,吸引学生参与。(二)实施阶段(11月28日-12月4日)按活动内容有序开展,每日安排专人负责现场协调、拍照录像,确保活动顺利进行。(三)总结阶段(12月中旬)1.资料整理:收集活动照片、视频、学生作品、问卷调查结果等资料;2.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反馈、教师评价等方式,评估活动成效(详见“六、效果评估”);3.总结上报:撰写活动总结报告,上报教育部门及疾控中心;4.成果展示:将优秀作品、活动亮点通过学校公众号、校园宣传栏展示,扩大宣传效应。六、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成立由校领导、德育处、校医、班主任组成的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如德育处负责活动统筹,校医负责专业指导,班主任负责班级活动组织)。(二)经费保障申请专项经费,用于物资购买(如红丝带、宣传手册、奖品)、专家讲座费用、同伴教育志愿者培训费用等。(三)师资保障邀请当地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专家、校医担任讲师,确保知识传递的权威性;选拔优秀学生作为同伴教育志愿者,增强宣传的亲和力。(四)宣传保障1.校园媒体:通过学校公众号、视频号、校园广播、宣传栏发布活动信息,展示活动成果;2.社会媒体:联系当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报道活动情况,扩大社会影响力。七、效果评估(一)评估方法1.问卷调查:活动前(11月中旬)、活动后(12月中旬)分别开展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与态度问卷调查,对比分析知晓率、接纳度变化;2.参与率统计:统计各活动的参与人数(如签名墙参与人数、知识竞赛参与人数),评估活动覆盖面;3.反馈收集:通过学生留言、教师评价、家长反馈等方式,了解活动的满意度及改进建议;4.长期跟踪:活动结束后6个月,通过班主任随访、学生自我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行为变化(如是否正确使用安全套、是否拒绝高危行为)。(二)评估指标指标类型具体指标目标值知识知晓率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率≥95%态度转变对艾滋病患者的接纳度≥80%行为干预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比例≥70%活动参与率宣传周活动参与率≥90%满意度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85%八、注意事项1.隐私保护:在活动中避免涉及具体艾滋病患者的个人信息,保护患者隐私;2.语言通俗:讲解防艾知识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