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采制样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采制样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采制样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采制样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采制样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采制样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根据GB/T475-2008《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当一批煤的最大粒度为50mm时,每个子样的最小质量应为()。A.1.5kgB.2.0kgC.2.5kgD.3.0kg2.下列关于采样单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采样单元是从一批煤中划分出来的独立采样部分B.火车运输时,每节车厢可作为一个独立采样单元C.船舶运输时,每舱煤应作为一个采样单元D.汽车运输时,每辆汽车应作为一个独立采样单元3.制样过程中,使用二分器缩分时,煤样需()。A.直接倒入二分器一侧B.沿二分器长度方向均匀撒入C.集中倒入二分器中部D.分多次少量倒入4.全水分煤样制备时,若煤样水分较高,需在()下干燥至恒重。A.45±5℃B.50±5℃C.60±5℃D.105±5℃5.测定存查煤样的灰分时,若两次测定结果分别为25.32%和25.58%,则其重复性限为()。A.0.20%B.0.30%C.0.50%D.0.70%6.下列哪项不是影响采样精密度的主要因素?()A.子样数B.子样质量C.采样工具D.化验设备7.煤样缩分时,若原始煤样质量为20kg,要求缩分后保留5kg,至少需要缩分()次(每次缩分比为1/2)。A.2B.3C.4D.58.人工采取火车顶部煤样时,当煤量为300t(最大粒度≤25mm),应划分的子样数为()。A.18个B.20个C.22个D.24个9.制样室的地面应使用()材料,以避免煤样污染。A.水泥B.瓷砖C.钢板D.木质10.对于褐煤和高挥发分烟煤,测定全水分时应采用()方法。A.一步法(空气干燥)B.两步法(先破碎至3mm,再干燥)C.快速干燥法D.微波干燥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选项,错选、漏选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商品煤采样精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灰分≤20%时,精密度为±1%(绝对值)B.灰分>20%时,精密度为±2%(绝对值)C.精密度是指单次采样与实际平均值的最大允许偏差D.精密度需通过增加子样数或提高子样质量来保证2.制样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的误差来源包括()。A.煤样混合不均匀B.缩分时煤样洒落C.破碎时煤样损失D.干燥温度过高导致水分流失3.全水分煤样的采取要求包括()。A.单独采取或从一般分析煤样中分出B.采样后立即密封,避免水分损失C.若煤样量不足,可减少子样数但需保证代表性D.对于易风化煤种,需在48小时内完成测定4.下列关于二分器的使用规范中,正确的有()。A.二分器格槽宽度应为煤样最大粒度的2.5倍以上B.缩分前需检查二分器各格槽是否通畅C.缩分时煤样需一次性全部通过二分器D.缩分后保留的煤样应从两侧交替收集5.采样方案设计时需考虑的因素包括()。A.煤的品种和粒度分布B.运输方式(火车、汽车、船舶)C.批量大小D.检测项目(如灰分、全硫等)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填“√”,错误填“×”)1.采样时,若遇到大块矸石或黄铁矿,应直接舍弃以避免影响灰分测定结果。()2.制样过程中,破碎到一定粒度后需全部通过筛子,未通过部分应继续破碎,不得丢弃。()3.存查煤样的保存时间应至少为2个月,若有质量争议可延长至6个月。()4.火车顶部采样时,子样点应均匀分布在车厢对角线上,且首尾两点距车角0.5m。()5.全水分煤样的质量应不小于2kg(最大粒度≤13mm)或1kg(最大粒度≤6mm)。()6.缩分比是指缩分后煤样质量与缩分前煤样质量的比值,通常为1/2或1/4。()7.采样精密度与煤的均匀程度无关,仅取决于子样数和子样质量。()8.测定空气干燥基水分时,若煤样干燥后质量增加,说明干燥温度过高导致氧化,需重新测定。()9.船舶采样时,由于舱内煤堆分层明显,应按上、中、下三层布点,每层子样数相等。()10.制样室应配备防尘设备,避免煤样之间的交叉污染。()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采样精密度与子样数、子样质量的关系,并说明如何通过调整这两个参数提高精密度。2.制样过程中,“破碎-筛分-混合-缩分”四个步骤的作用分别是什么?3.全水分煤样与一般分析煤样的制备要求有何不同?为什么?4.人工采取汽车顶部煤样时,若批量为150t(最大粒度≤50mm),请说明具体的布点方法和子样数计算依据。5.当存查煤样的化验结果与原始报告存在争议时,应如何处理?需注意哪些关键环节?五、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1.某批原煤(灰分Ad=28%)采用火车运输,共10节车厢,每节装煤60t,最大粒度为50mm。根据GB/T475-2008,计算该批煤应采取的子样总数及每个子样的最小质量。2.原始煤样质量为40kg,最大粒度为25mm,需制备成粒度≤0.2mm的一般分析煤样。已知各阶段缩分后的保留质量要求如下:-粒度≤13mm时,保留质量≥6kg;-粒度≤6mm时,保留质量≥3kg;-粒度≤3mm时,保留质量≥0.7kg;-粒度≤0.2mm时,保留质量≥0.1kg。假设每次缩分比为1/2,计算至少需要缩分几次,并说明各阶段的破碎和缩分步骤。六、案例分析题(11分)某煤矿向电厂供应一批混煤,双方按GB/T475-2008采样,电厂化验灰分为24.5%,煤矿留存样化验灰分为23.8%,差值为0.7%。电厂认为煤矿作弊,要求复检;煤矿认为是采样误差,拒绝赔偿。问题:(1)根据标准,灰分测定的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分别是多少?(2)判断双方结果的差值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说明理由。(3)若复检,应如何确保结果的有效性?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GB/T475-2008规定,最大粒度50mm时,子样最小质量为2.5kg(对应表1)。2.答案:B解析:火车运输时,若批量≤1000t,每节车厢作为一个采样单元;若批量>1000t,需划分多个采样单元(每单元≤1000t)。3.答案:B解析:二分器缩分时,煤样需沿长度方向均匀撒入,避免偏析(GB/T474-2008)。4.答案:A解析:全水分煤样干燥温度为45±5℃(GB/T211-2017,防止低变质煤氧化)。5.答案:B解析:灰分≤20%时重复性限为0.2%,>20%时为0.3%(GB/T212-2008)。6.答案:D解析:采样精密度与子样数、子样质量、采样工具(如规格)相关,化验设备影响的是测定误差。7.答案:B解析:20kg→10kg(1次)→5kg(2次),但实际需保留≥5kg,故需2次?不,20→10(1次),10→5(2次),所以2次即可保留5kg,选A?但原题可能计算错误。正确应为20×(1/2)^n≥5→n≥2(20×1/2²=5),故答案A(但可能题目设定为3次,需再核对)。(注:经修正,正确计算为20×(1/2)^2=5,故需2次,选A。原题可能存在笔误,此处以标准为准。)8.答案:A解析:300t≤1000t,灰分>20%时子样数为18个(GB/T475-2008表2,灰分>20%对应18个子样)。9.答案:C解析:制样室地面需用钢板或不吸附煤的材料,避免污染(GB/T474-2008)。10.答案:B解析:褐煤和高挥发分烟煤需两步法(先破碎至3mm,再干燥),防止爆燃(GB/T211-2017)。二、多项选择题1.答案:A、D解析:灰分≤20%时精密度±1%,>20%时±1.5%(GB/T475-2008),B错误;精密度是多次采样结果的标准差,C错误。2.答案:A、B、C、D解析:混合不均、洒落、破碎损失、干燥过度均会引入误差(GB/T474-2008)。3.答案:A、B解析:全水分煤样需单独采取或从一般样中分出(A正确);采样后立即密封(B正确);子样数不可减少(C错误);易风化煤需尽快测定,但无48小时强制要求(D错误)。4.答案:A、B、C解析:二分器格槽宽度≥2.5倍最大粒度(A正确);需检查通畅(B正确);煤样一次性通过(C正确);保留煤样应从同一侧收集(D错误)。5.答案:A、B、C、D解析:采样方案需考虑煤种、运输方式、批量、检测项目(GB/T19494-2004)。三、判断题1.×(矸石需计入子样,否则影响灰分代表性)2.√(未通过部分需继续破碎,不得丢弃,GB/T474-2008)3.×(存查样保存至少2个月,争议时可延长至6个月,但标准未强制,实际通常3个月)4.√(火车顶部采样点距车角0.5m,对角线分布,GB/T475-2008)5.√(最大粒度≤13mm时全水分样≥2kg,≤6mm时≥1kg,GB/T19494-2004)6.√(缩分比为保留质量与原始质量比,通常1/2或1/4,GB/T474-2008)7.×(精密度与煤的均匀程度相关,越不均匀需更多子样)8.√(干燥后质量增加可能因氧化,需重新测定,GB/T212-2008)9.√(船舶采样分上、中、下三层,每层子样数相等,GB/T475-2008)10.√(制样室需防尘,避免交叉污染,GB/T474-2008)四、简答题1.答:采样精密度与子样数呈正相关(子样数越多,精密度越高),与子样质量呈正相关(子样质量越大,代表性越强)。根据公式P=±(K√A)/√n(P为精密度,K为常数,A为灰分,n为子样数),增加子样数n或提高子样质量(确保每个子样能代表该点煤质)可降低P值,提高精密度。2.答:破碎:减小煤样粒度,便于后续处理;筛分:确保煤样粒度符合要求,避免大颗粒影响代表性;混合:消除煤样偏析,使各部分均匀;缩分:减少煤样质量,保留代表性部分,满足制样需求。3.答:全水分煤样需密封保存,避免水分损失,制备时尽量缩短时间,干燥温度低(45±5℃);一般分析煤样需空气干燥至恒重(105-110℃),并破碎至0.2mm。原因:全水分测定需保留原始水分,高温或长时间暴露会导致水分蒸发;一般分析煤样需除去外在水分,便于后续项目测定。4.答:批量150t≤1000t,最大粒度50mm,灰分按>20%计(默认)。子样数=18个(GB/T475-2008表2)。布点方法:每辆汽车作为一个采样单元(若汽车数量少,需划分单元),子样点均匀分布在车厢表面,避开边缘0.3m,每车布点3-5个(根据汽车数量调整),总子样数18个。5.答:处理步骤:(1)确认存查样密封状态及保存条件;(2)双方共同委托第三方复检;(3)复检时使用同一台设备,按标准重新制样化验。关键环节:存查样的代表性(采样时是否符合要求)、保存期间是否受潮或污染、复检操作是否规范(如破碎、缩分、干燥步骤)。五、计算题1.解:(1)批量=10×60=600t≤1000t,按一个采样单元。(2)灰分Ad=28%>20%,子样数n=18个(GB/T475-2008表2)。(3)最大粒度50mm,子样最小质量=2.5kg(表1)。总子样数18个,每个子样质量≥2.5kg。2.解:(1)原始煤样40kg,最大粒度25mm,需破碎至≤13mm(保留≥6kg)。40kg→破碎至≤13mm,保留质量≥6kg,需缩分次数:40×(1/2)^n≥6→n≥3(40×1/8=5<6,n=4时40×1/16=2.5<6?错误,实际应计算:40→20(1次)→10(2次)→5(3次),5<6,需4次:40×(1/2)^4=2.5kg<6kg,说明需调整缩分比。正确方法:破碎至≤13mm后,保留质量≥6kg,原始40kg,直接缩分至6kg需缩分次数:40×(1/2)^n≥6→n=2(40×1/4=10≥6),故缩分2次,保留10kg(≥6kg)。(2)破碎至≤6mm,保留≥3kg:10kg→缩分1次(5kg≥3kg)。(3)破碎至≤3mm,保留≥0.7kg:5kg→缩分2次(5×1/4=1.25≥0.7kg)。(4)破碎至≤0.2mm,保留≥0.1kg:1.25kg→缩分1次(0.625kg≥0.1kg)。总缩分次数:2(≤13mm)+1(≤6mm)+2(≤3mm)+1(≤0.2mm)=6次。(注:实际操作中可能合并步骤,此处按标准保留质量要求计算。)六、案例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