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试卷类型:A富平县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检测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3.所有题目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请按照题目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5.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积累和运用(24分)班级建设以“奋进新征程·共筑家国梦”为主题的文化墙,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笔耕韶华】下面是“优秀习作展”专栏遴选作品(片段),请协助完成文字审校工作。时代画卷铺展,斑斓色彩里跃动着奋斗者的足迹。新征程的浪潮击荡起万千豪情,我们当以实干为笔,写好青春答卷。祖国母亲的殷切呼唤,是前行路上最温暖的指引。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让我们怀揣对未来的憧景,在新时代的赛道上,以小我之力,共筑伟大的家国梦想。1.请确认作品中加点字的读音。(只填序号)(1)斑斓(A.nánB.lán)()(2)殷切(A.yīnB.yān)()2.作品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1)击荡________(2)憧景________【答案】1.①.B②.A2.①.激②.憬【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1)斑斓:bānlán,意思是色彩灿烂绚丽的样子,非常灿烂多彩。又指生活多姿多彩。故选B。(2)殷切:yīnqiè,深厚而恳切。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字形。(1)击荡——激荡:因受冲击而动荡;冲击使动荡。(2)憧景——憧憬:向往。【诗风文韵】3.下面是同学们为“诗文天地”专栏共创的内容,请你补全空缺的部分。诗文是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炬,点燃奋进征程的希望之光。(1)“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木兰翻山越岭,不远万里奔往前线,展现出保家卫国的担当;(2)“________,________”(《望岳》),杜甫不满足于遥望泰山,而志在登顶,一览盛景,表现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气概;(3)“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王安石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用无私奉献诠释着家国情怀;(5)“________,惟吾德馨”(《陋室铭》),刘禹锡托物言志,安贫乐道。这些经典汇聚成磅礴的精神力量,感召着青年一代奋楫扬帆、乘风破浪。【答案】①.万里赴戎机②.关山度若飞③.会当凌绝顶④.一览众山小⑤.不畏浮云遮望眼⑥.自缘身在最高层⑦.化作春泥更护花⑧.斯是陋室【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戎、凌、遮、缘、陋”等字词容易写错。【墨屏丹心】你所在的小组负责绘制同主题黑板报,下面是同桌搜集的材料,请帮忙解决其中的问题。①4月30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结果,陕西省有19人获奖。②科研工作者曹晓宇自立自强、攻坚克难;职业农民薛强用科学技术为粮食增产、为土地增效;运动员王子露刻苦训练,用汗水浇灌梦想……③新征程上,他们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④陕西青年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在推进强国建设的伟业中展现________、贡献________。4.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按照短语结构类型划分,第②句中加点的“攻坚克难”“刻苦训练”分别属于________短语、________短语。6.请根据材料内容,将下列语句按正确的次序填写在第④句中的横线处。(只填序号)A.青春力量B.青春作为【答案】4.[示例]在“评选结果”后面加上“揭晓”。5.①.并列②.偏正6.BA【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第①句句子中“评选结果”这一表述,从语义逻辑看,前面缺少能体现其状态的谓语动词,导致句子成分残缺。所以需要在“评选结果”后加上“揭晓”,让句子完整表意,即“4月30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结果揭晓,陕西省有19人获奖”。【5题详解】本题考查短语结构类型。①攻坚克难:“攻坚”和“克难”意思相近,都是指克服困难、攻破难关,二者地位平等,相互并列,所以“攻坚克难”属于并列短语。②刻苦训练:“刻苦”用来修饰“训练”,表明“训练”的方式是“刻苦”的,前一个词对后一个词起修饰、限制作用,符合偏正短语“修饰语+中心语”的结构特点,所以“刻苦训练”属于偏正短语。【6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衔接。从语义逻辑和表达习惯看,“展现”常搭配体现行为、表现的内容,“青春作为”强调青年实际做出的行动、成果,与“展现”适配;“贡献”常搭配具体的能量、助力,“青春力量”突出青年能付出的积极作用,和“贡献”契合。所以先“展现青春作为”,再“贡献青春力量”。故依次填入B、A。【典册寻光】7.班级在教室后墙安装了小书架,请同学们结合“奋进新征程·共筑家国梦”文化墙建设主题各自推荐一本适合上架的书籍。老舍在《骆驼祥子》中通过祥子命运的发展变化,表达了对社会的思考,体现了家国情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以家国情怀铸就钢铁之志。请你从这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相关内容进行推荐。【答案】[示例一]我推荐《骆驼祥子》。祥子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后,从一个勤劳、善良、有梦想的青年,逐渐堕落成一个自私、懒惰、狡猾的行尸走肉。老舍通过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批判,体现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注。[示例二]我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在朱赫来等人的引导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从事革命的过程中,他经历了诸多磨难,但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祖国的热爱,最终克服了这些磨难,并在艰苦的环境和残酷的斗争中,炼就了钢铁般的意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名著推荐语。《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代表作,最初于1936年发表在杂志《宇宙风》。《骆驼祥子》描写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此小说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还有一些老北京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它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自传体小说。小说讲述保尔·柯察金在革命战火中成长的经历:从顽皮少年到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他因战争致残、失明,却以笔为武器,在病榻上继续投身革命事业,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作答此题,围绕“奋进新征程・共筑家国梦”,从所选名著中挖掘与个人奋斗、家国情怀相关的内容。结合内容,选取书中人物的关键经历或情节,分析其体现的精神与主题的契合点。清晰阐述书籍如何能激励同学们在新征程中为家国梦努力,呼应文化墙建设主题。示例一:我推荐《骆驼祥子》。祥子最初怀揣买车梦想,拼命拉车,展现出底层人民的奋进力量。虽最终被黑暗社会吞噬,但他的挣扎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让我们深知当下新征程的珍贵,激励我们为家国梦拼搏,避免历史重演。示例二:我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在身体残疾后,仍以顽强意志投身革命文学创作,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他的“钢铁精神”告诉我们,在新征程中,面对困难要坚毅,为共筑家国梦贡献力量。二、阅读(4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4月24日傍晚,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二十号飞船,搭载着3名航天员顺利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位于陕西的多家航天院所为神舟二十号飞船发射提供强力支撑。在本次发射任务中,航天科技五院西安分院载人航天工程团队为神舟二十号飞船研制了中继终端、天线网络、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等重要产品。中继终端________,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________,天线网络________。中继终端是地面对载人航天器进行测控和通信的重要设备,它通过中继卫星建立航天器与地面的通信链路,承担着航天员与地面语音、视频、发邮件,科学实验数据下传以及整舱遥测传输等功能,为飞船和地面之间提供一条实时的信息传输“太空天路”。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是航天员与飞船交互的关键软件。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上的所有分系统参数内容都要通过数管分系统转发到飞船仪表上来显示。隶属于仪表与照明分系统的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可以将复杂的参数变成航天员可以一眼读懂的文字、图形和动画。飞船上10余副天线的信号接收和发送都是通过天线网络为其提供信号通路的,当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通信信号要通过天线网络时,首先要对信号进行分路或合成,并对信号的杂波进行过滤,然后转换为可接收或发送的信号。天线网络还将在后续航天员返回地面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摘编自《陕耀苍穹映神舟!住陕多家科研院所为神舟二十号飞船发射提供强力支撑》,2025.4.25“西部网”)【材料二】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航天员、西安交通大学校友陈冬执行过神舟十一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时隔两年再次担任指令长,此次将三度飞天。此前,陈冬曾回到母校,为学弟学妹带来“梦想的力量”。陈冬说:“其实航天离我们并不遥远,航天员的任务就是用双手去完成许多人的理想,为国家,也为人民。每一个航天员都是英雄,无论上天还是不上天,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祖国航天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摘编自《陕西高校为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任务贡献力量》,2025.4.24“中国教育新闻网”)【材料三】此次神舟二十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55年的辉煌历程。每一次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都是中国航天技术不断进步的体现。未来,中国航天将继续在空间站建设、深空探测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为人类探索宇宙贡献更多力量。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从发射到对接,从实验到任务执行,每一个环节都展现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卓越与成熟。随着空间站功能的不断完善,中国航天事业正迈向新的高度,为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注入更多动力。(摘编自《中国航天再创辉煌:神舟二十号成功发射开启空间站新篇章》,2025.4.25“中国报告大厅”)8.请把下面三个语句按正确的顺序分别填写在【材料一】横线上。(只填序号)①让复杂参数“一眼看懂”②用“小身板”蕴藏着“大能量”③是地面与航天器之间机敏又忠诚的“通信使者”9.假如你是陈冬的学弟学妹,需要在“弘扬航天精神汇聚青春力量”讲座上发言,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航天人员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二十号飞船,搭载着陈冬、陈中瑞、王杰3名航天员顺利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B.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通信信号要通过天线网络时,首先要对信号进行过滤,然后转换为可接收或发送的信号。C.陈冬是西安交通大学校友,执行过神舟十一号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三度飞天是其首次担任飞行乘组指令长。D.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答案】8.③①②9.[示例]①勇于担当。陈冬为国家、为人民三度飞天,我们也应该将个人理想融入集体或国家需要;②团结协作。航天员们的共同努力换来祖国航天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也应该学会合作;③创新突破。航天技术人员不断寻求创新突破,追求进步,我们也应该大胆创新,积极探索。10.A【解析】【导语】材料以神舟二十号发射为核心,通过三则互补文本构建立体化航天叙事:材料一解析中继终端等关键设备,聚焦技术支撑;材料二以航天员陈冬为触点,赋予科技人文温度;材料三展现中国航天迭代发展,立足历史维度。三则材料形成“技术-人物-历史”递进结构,既显科技实力,又彰精神传承,升华至人类探索宇宙的宏大主题。【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第一空:结合材料一第三段“中继终端是地面对载人航天器进行测控和通信的重要设备,它通过中继卫星建立航天器与地面的通信链路,承担着航天员与地面语音、视频、发邮件,科学实验数据下传以及整舱遥测传输等功能”可知,中继终端的核心功能是建立地面与航天器的通信链路,“通信使者”的比喻与其功能契合,故第一空填③;第二空:结合材料一第四段“隶属于仪表与照明分系统的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可以将复杂的参数变成航天员可以一眼读懂的文字、图形和动画”可知,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的作用是将复杂参数转化为易读形式,“让复杂参数‘一眼看懂’”直接体现其功能,故第二空填①;第三空:结合材料一第五段“飞船上10余副天线的信号接收和发送都是通过天线网络为其提供信号通路的,当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通信信号要通过天线网络时,首先要对信号进行分路或合成,并对信号的杂波进行过滤,然后转换为可接收或发送的信号。天线网络还将在后续航天员返回地面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可知,线网络虽体积不大(10余副天线),却承担信号分路、合成、过滤等关键任务,“小身板”蕴藏“大能量”的表述贴合其特点,故第三空填②。【9题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的提炼与概括。材料二中,陈冬提到“每一个航天员都是英雄,无论上天还是不上天,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祖国航天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这句话直接点明了航天事业的成功并非个体功劳,而是团队协作的结果——无论是登上太空的航天员,还是地面科研、保障人员,都在各自岗位上为同一目标付出。这种精神体现在生活中,如同班级筹备运动会时,有人负责训练、有人安排后勤、有人设计宣传,虽分工不同,但缺一不可,最终的成绩正是集体协作的成果。据此可提炼出航天人员的团结协作精神。材料三第一段提到中国航天“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走过了55年的辉煌历程”,55年的技术积累与突破,正是一代代航天人持续奋斗、不断寻求创新突破的证明。据此可提炼出航天人员的创新突破精神。材料二中提到陈冬“执行过神舟十一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时隔两年再次担任指令长,此次将三度飞天”,“三度飞天”的背后,是长期的训练、反复的准备,以及对航天事业的担当;材料二中陈冬明确表示“航天员的任务就是用双手去完成许多人的理想,为国家,也为人民”,直接诠释了航天工作的初心:个人使命与国家、人民的需求紧密相连。材料三提到中国航天“为人类探索宇宙贡献更多力量”,将视野从国家扩展到人类共同事业,体现了更宏大的担当。据此可提炼出航天人员的胸怀家国的担当精神。【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B.结合材料一第五段“当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通信信号要通过天线网络时,首先要对信号进行分路或合成,并对信号的杂波进行过滤,然后转换为可接收或发送的信号”可知,选项表述不全面;C.结合材料二“航天员、西安交通大学校友陈冬执行过神舟十一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时隔两年再次担任指令长,此次将三度飞天”表明陈冬并非首次任指令长;D.结合材料三第一段“此次神舟二十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知,此次神舟二十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是“即将进入”;故选A。(二)(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赵当门卫明前茶①老赵应聘当门卫前,这个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老小区的物业公司快干不下去了。小区老龄化严重,老人们又挑剔,经常到门卫室来举证,说物业疏于管理,服务不周到。他们也不等门卫师傅解释,就自作主张地说:②“今年的物业费我可不交了,等你们整改完再说。”③老赵应聘时,物业经理不得不把丑话说在前头,每位门卫师傅要负责收两栋小高层的物业费。收不上来,就有可能降工资。④老赵憨笑,承诺说:“独居老人既挑剔,又没耐心,都是可以理解的。儿女都在远处,生活上遇到难事,没有人能几分钟内就冲过去帮忙,也难怪他们着急。反正我看守大门,也没别的事,能为他们做点小事,就尽量多做点。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就不信打动不了他们。”物业经理笑道:“老赵,等你跟2幢102室的老太太打过交道,就知道滋味了。她今年的物业费还没交呢,天天到门卫室旁边的长椅上坐着晒太阳,就像来视察工作的。能让她满意,可不简单。”⑤老赵很快就领教了这位徐老太太的威力。她看到老赵在为送来的快递重新编号,并拍照放在业主群里,通知人家来拿,便嗔怪道:“你做事也不动动脑筋。上层的快递架嘛,要放分量轻的,中等分量的放在最底下。和胳膊平齐的中间这一层,应该放最重的。你把大箱子放在顶上,小个子的人拿起来多吃力,万一砸到脑袋怎么办?”⑥到了秋天,大院里的果树结出了累累的果实,老赵扛了木梯上树去摘,准备分发给业主。老太太在树下高声交代:“你这小老弟也是憨,这果树,又没人追肥,又没人疏果,哪有果园里的果子好吃?咱这果子胜在新鲜,应当连枝带叶剪下来,送给那些腿脚不好、不能出门的老人家插瓶,让他们看看秋天的景致。”老赵一想,也对呀,这金灿灿的柿子,这半青半红的石榴,这麻皮金黄的香橼,剪下来送给独居老人,真是个好主意呢。他一边站在木梯上修剪,一边大声赞美:“当过护士长的老姐姐就是不一样啊,懂得老人家还需要精神生活。”⑦这一说,老太太倒不好意思了,她跟老赵倾诉:“这些果树,一开花就会招来马蜂,我在自家门口都被马蜂蜇过两次了。我以前跟物业吵了多少次,让他们把我家门口这些招马蜂的果树都锯掉。如今看来,是我狭隘了。”⑧老赵惊讶道:“咱们这个院里有马蜂窝?在哪里?”老太太拉着老赵往前走,引导他往上看。果然,在一棵直插云霄的老槐树上,赫然筑有一只排球大小的马蜂窝。老赵说:“这马蜂窝看上去安营扎寨有些年头了,那硬度好比糊了水泥,铲除确实很费脑筋呢。”⑨听老赵这么说,徐老太太的心又凉了半截。没想到,隔了两天,就听见一阵敲门声,开门一看,老赵穿得像电影里的侠客,斗笠外面罩着一层白纱,老赵戴着手套,穿着胶靴,衣袖和裤脚都用鞋绳牢牢扎紧。一个被沸水浇淋过的马蜂窝,就装在老赵提的竹篮里。⑩这天半夜,老赵正打算在门卫室里和衣打盹儿,就听见一阵慌张猛烈的敲门声,开门一看,是徐老太太。她的裤管都湿了一大截,一脸惊惶地大声说:“小老弟,你快来帮帮我,我家水管破了。”老赵连外套也没穿,操起一个大铁钩就冲了出去,他知道,第一件事,应该去关老太太家的总水阀。老式的总水阀都集中装在地下,上面装着类似窨井盖的大铁板,撬起来可要一把力气。撬起后,老赵不得不双膝跪地,打开强光手电去摸索,揣度哪个水阀是徐老太太家的。处理完毕,老赵又替老太太扫出厨房一地的水来。徐老太太千恩万谢。⑪这下,徐老太太对物业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她不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了字,助力整个单元住户更换新水管的计划,还把她家今明两年的物业费一并交了。她攥着老赵的手说:“小老弟,要不是你帮忙,我这橱柜都要被水泡发霉了……”⑫回握着老太太冰冷的手时,老赵也感慨万千,在这双青筋毕露、皮包骨头的手上,他依稀感知到自家已逝的老娘那股子倔强又孤单的气息。他的鼻头同样一酸。(选自2025年第4期《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11.本文围绕老赵担任门卫的经历展开,请梳理主要事件,完成下面的情节概括。老赵应聘门卫,接受收物业费任务并承诺用心服务(1)________________老赵摘果子分发给业主,徐老太太向他提出建议(2)________________老赵收到求助,帮徐老太太解决了水管破漏问题12.请结合语境,回答下面的问题。(1)徐老太太对老赵从“高声交代”到“倾诉”,有着怎样的心理转变?(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3.老赵是如何化解徐老太太对物业的抵触情绪并取得其对物业工作支持的?请结合小说内容概括分析。14.这篇小说可以作为下面哪个单元的补充阅读材料?请结合单元导读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虽然平凡,也可能有缺点,但他们身上又常常闪耀着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第四单元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答案】11.①.老赵摆放快递不够合理,被徐老太太嗔怪、指导②.老赵听徐老太太倾诉马蜂问题,成功铲除马蜂窝12.(1)“高声交代”体现徐老太太起初对老赵工作的审视和挑剔;“倾诉”表明她在老赵积极回应建议、努力做好工作后,开始认可老赵,心理从质疑转变为信任。(2)运用了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老赵为铲除马蜂窝充分准备过的装束,表现了老赵诚心、认真为业主解决难题的工作态度,突出了他热心、负责、可靠的个人品质。13.①虚心接纳意见:诚心接受徐老太太对其工作的建议,满足业主被尊重的心理需求;②切实解决问题:冒险铲除困扰徐老太太的马蜂窝,消除安全隐患;③及时排忧解难:深夜收到徐老太太的求助,毫无拖延,快速帮忙解决问题,服务周到。14.[示例一]我认为可以作为第三单元的补充阅读材料。第三单元聚焦于平凡人物身上闪耀着的优秀品格光辉,文中老赵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区门卫,却工作踏实、认真、耐心,富有同情心,有奉献精神,徐老太太虽有挑剔的缺点,但被老赵感化后积极配合物业工作,体现了人性向善,与第三单元的选文特点相符。[示例二]我认为可以作为第四单元的补充阅读材料。第四单元强调中华美德的现实价值,文中老赵迎难而上,主动铲除马蜂窝,还在深夜第一时间帮助徐老太太解决困难,热心清扫积水,体现出敬业奉献、助人为乐的中华美德,徐老太太对物业的态度转变,也印证了中华美德的感召力,与第四单元的选文特点相符。【解析】【导语】这篇小说以老赵当门卫的经历为线,勾勒出平凡人的温暖。老赵用真诚化解徐老太太的挑剔:纳建议、除马蜂、修水管,于细微处见敬业与善意。徐老太太从抵触到信任的转变,印证人心换人心。故事没有波澜壮阔,却以日常小事显人性微光,恰如生活本身,于平凡中藏着向善的力量。【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第⑤段“她看到老赵在为送来的快递重新编号,并拍照放在业主群里,通知人家来拿,便嗔怪道:‘你做事也不动动脑筋。上层的快递架嘛,要放分量轻的,中等分量的放在最底下。和胳膊平齐的中间这一层,应该放最重的。你把大箱子放在顶上,小个子的人拿起来多吃力,万一砸到脑袋怎么办?’”可知,老赵在摆放快递时,因未考虑不同身高业主的取用方便,被徐老太太嗔怪并给予指导。由此可知,第一个空应填:老赵摆放快递不够合理,被徐老太太嗔怪、指导。结合第⑦段“老太太跟老赵倾诉:‘这些果树,一开花就会招来马蜂,我在自家门口都被马蜂蜇过两次了……’”、第⑧段“在一棵直插云霄的老槐树上,赫然筑有一只排球大小的马蜂窝”、第⑨段“隔了两天……一个被沸水浇淋过的马蜂窝,就装在老赵提的竹篮里”可知,徐老太太向老赵倾诉马蜂蜇人及家门口果树招马蜂的问题,并指出老槐树上的马蜂窝,之后老赵成功将其铲除。由此可知,第二个空应填:老赵听徐老太太倾诉马蜂问题,成功铲除马蜂窝。【12题详解】(1)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结合第⑥段“老太太在树下高声交代:‘你这小老弟也是憨……应当连枝带叶剪下来,送给那些腿脚不好、不能出门的老人家插瓶’”可知,“高声交代”时,徐老太太是以审视的态度对老赵的做法提出要求,带有挑剔意味;结合第⑦段“这一说,老太太倒不好意思了,她跟老赵倾诉:‘这些果树,一开花就会招来马蜂……’”可知,在老赵认可并采纳她的建议后,她态度软化,开始向老赵倾诉困扰,体现出对老赵的认可与信任。由此可知,徐老太太的心理从最初的质疑、挑剔转变为后来的信任。(2)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作用。结合第⑨段“老赵穿得像电影里的侠客,斗笠外面罩着一层白纱,老赵戴着手套,穿着胶靴,衣袖和裤脚都用鞋绳牢牢扎紧”可知,这句话详细描写了老赵铲除马蜂窝时的衣着打扮,属于外貌描写。这些装束是为应对马蜂蜇伤做的充分准备,生动展现了老赵为解决业主难题的用心与认真,突出了他热心负责、可靠踏实的品质。由此可知,该句通过外貌描写,达到了上述表达效果。13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第⑥段“老太太在树下高声交代:‘你这小老弟也是憨,这果树,又没人追肥,又没人疏果,哪有果园里的果子好吃?咱这果子胜在新鲜,应当连枝带叶剪下来,送给那些腿脚不好、不能出门的老人家插瓶,让他们看看秋天的景致。’老赵一想,也对呀,这金灿灿的柿子,这半青半红的石榴,这麻皮金黄的香橼,剪下来送给独居老人,真是个好主意呢。他一边站在木梯上修剪,一边大声赞美:‘当过护士长的老姐姐就是不一样啊,懂得老人家还需要精神生活’”可知,老赵诚心接受徐老太太关于给独居老人送果枝的建议,并积极采纳且真诚赞美,满足了业主被尊重的心理需求。由此可知,老赵通过虚心接纳意见化解了徐老太太的抵触情绪。结合第⑦段“老太太跟老赵倾诉:‘这些果树,一开花就会招来马蜂,我在自家门口都被马蜂蜇过两次了。我以前跟物业吵了多少次,让他们把我家门口这些招马蜂的果树都锯掉。如今看来,是我狭隘了’”、第⑧段“老赵惊讶道:‘咱们这个院里有马蜂窝?在哪里?’老太太拉着老赵往前走,引导他往上看。果然,在一棵直插云霄的老槐树上,赫然筑有一只排球大小的马蜂窝”、第⑨段“没想到,隔了两天,就听见一阵敲门声,开门一看,老赵穿得像电影里的侠客,斗笠外面罩着一层白纱,老赵戴着手套,穿着胶靴,衣袖和裤脚都用鞋绳牢牢扎紧。一个被沸水浇淋过的马蜂窝,就装在老赵提的竹篮里”可知,老赵在得知徐老太太被马蜂蜇伤且老槐树上有马蜂窝后,做好充分准备冒险将其铲除,消除了安全隐患。由此可知,老赵通过切实解决问题取得了徐老太太对物业工作的支持。结合第⑩段“这天半夜,老赵正打算在门卫室里和衣打盹儿,就听见一阵慌张猛烈的敲门声,开门一看,是徐老太太。她的裤管都湿了一大截,一脸惊惶地大声说:‘小老弟,你快来帮帮我,我家水管破了。’老赵连外套也没穿,操起一个大铁钩就冲了出去,他知道,第一件事,应该去关老太太家的总水阀。老式的总水阀都集中装在地下,上面装着类似窨井盖的大铁板,撬起来可要一把力气。撬起后,老赵不得不双膝跪地,打开强光手电去摸索,揣度哪个水阀是徐老太太家的。处理完毕,老赵又替老太太扫出厨房一地的水来”可知,老赵在深夜收到徐老太太关于水管破裂的求助后,毫无拖延,迅速赶到并帮忙解决问题,服务十分周到。由此可知,老赵通过及时排忧解难赢得了徐老太太的信任与支持。【1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拓展探究。作答此题,先分析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读核心内容,再结合小说中老赵和徐老太太的人物特点、行为表现,判断小说与哪个单元的选文特点更契合。结合小说中老赵作为普通门卫,踏实认真、热心助人,徐老太太从挑剔到配合的转变可知,两人虽平凡,却展现出优秀品格与向善的特质,这与第三单元聚焦平凡人物优秀品格、引导向善的特点相符;同时,老赵的敬业奉献、助人为乐也体现了中华美德,徐老太太的转变印证了美德的感召力,这与第四单元展现中华美德及时代呼唤的特点相符。示例一:我认为可以作为第三单元的补充阅读材料。第三单元关注平凡人物身上的优秀品格,文中老赵作为普通门卫,工作认真耐心、热心助人,徐老太太虽有挑剔的缺点,但被感化后配合物业,体现了人性向善,符合第三单元特点。示例二:我认为可以作为第四单元的补充阅读材料。第四单元展现中华美德及时代呼唤,文中老赵的敬业奉献、助人为乐体现了中华美德,徐老太太的态度转变印证了美德的感召力,符合第四单元特点。(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晋陶渊明独爱菊()(2)濯清涟而不妖()(3)香远益清()(4)陶后鲜有闻()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C.何陋之有(《陋室铭》) D.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8.作者写自己爱莲,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答案】15.①.只②.洗③.更加④.听说16.A17.(1)(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挺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2)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很多了。18.菊和牡丹对莲有衬托作用,用菊正衬,用牡丹反衬,突出莲的高洁等品质,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解析】【导语】《爱莲说》以花喻人,托物言志。周敦颐通过对比菊、牡丹、莲的品性,凸显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象征君子品格。文章结构精巧,先铺陈众花之爱,再点明己志,最后以反问收束,深化主题。【15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独:只。(2)句意为: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濯:洗。(3)句意为: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益:更加。(4)句意为: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闻:听说。【16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助词,的。A.助词,的;B.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翻译;C.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D.代词,指用雕板印刷书籍;故选A。【17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1)句中的“蔓(横生藤蔓)、枝(旁生枝茎)”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宜(应当)、众(人很多)”几个词是重点词语。【1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的写法。结合“晋陶渊明独爱菊”“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知,陶渊明爱菊象征隐逸,与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入世高洁形成品格呼应,但莲更具积极入世的君子品格。因此,菊对莲起到正衬作用;结合“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可知,牡丹象征世人的世俗追求,反衬出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和质朴,强化莲不慕荣利的特质。因此,写牡丹起到对莲的反衬作用;最后“噫!”字转折,通过“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叩问“同予者何人”,凸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志节。【点睛】参考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四)(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9.前两句中的“古人”和“来者”分别指的是什么人?20.诗歌运用了哪种情感表达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9.“古人”指燕昭王那样的明君和他招纳的贤士良臣;“来者”指后来的明君贤臣。20.运用了直抒胸臆情感表达方式,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解析】【导语】《登幽州台歌》篇幅简短却意境雄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人”是燕昭王等礼贤明君,“来者”为后世贤明之主。“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登台望天地辽阔,直抒胸臆,将个人怀才不遇的孤寂,融入时空浩渺,尽显苍凉悲壮,引发千古共鸣。【1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句。(1)古人:从历史背景和诗歌表意出发,“古人”指像燕昭王这类古代赏识、重用贤才的明君,以及他们身边辅佐的贤士良臣。陈子昂登台,追念古代明主贤臣相遇相知、共图大业的场景,感慨自己难遇这样的机遇。(2)来者:“来者”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指后世可能出现的、能赏识人才、任用贤能的明君贤臣。诗人渴望在时代中得遇伯乐,却深知未来难料,体现出对自身际遇的无奈与对贤明时代的憧憬。这两个词,借对历史与未来人物的指代,铺垫出诗人孤独、怀才不遇的情感基调。【20题详解】本题考查表达方式及情感。(1)诗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把诗人登台后,面对天地广阔,自己却怀才不遇、孤独寂寥的情绪抒发出来,没有借助景物、事件等间接抒情,属于直抒胸臆。(2)诗人陈子昂登台远眺,想到“前不见古人(古代赏识贤才的明君),后不见来者(后世可能赏识自己的贤君)”,在悠悠天地间,自己空有才华却无人赏识、无处施展,由此生发出生不逢时的惆怅,以及怀才不遇的孤寂、落寞,借直抒胸臆,将这种深沉的情感强烈呈现。三、作文(5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夜色浓郁,月色冷清,万籁俱寂。总有那么一个夜晚,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却难以入眠。脑海里的思绪如同走马灯一样,跑个不停。也许,想起了今天和好朋友闹的小矛盾;也许,想起了睡前与父母的争吵;也许,想起了课堂上老师对你的鼓励……请以“被月光照亮的心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