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黑龙江省禁毒知识应知应会竞赛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的日期是()。A.2007年12月29日B.2008年1月1日C.2008年6月1日D.2008年10月1日答案:C解析:2007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并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2.下列哪种毒品属于新型毒品()。A.海洛因B.吗啡C.冰毒D.鸦片答案:C解析:新型毒品是相对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属于新型毒品;而海洛因、吗啡、鸦片都属于传统毒品。3.发现吸贩毒情况,想向公安机关举报应拨打电话号码()。A.114B.119C.120D.110答案:D解析:110是公安机关受理报警、求助和投诉的电话,发现吸贩毒情况应拨打110向公安机关举报;114是查询电话号码的服务热线;119是火警电话;120是急救电话。4.青少年最容易因为哪些原因而染上毒品()。A.好奇心驱使,盲目从众B.好面子C.朋友的怂恿或心理障碍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青少年好奇心强,容易受好奇心驱使尝试新鲜事物,盲目从众跟随他人吸毒;有的青少年为了所谓的“好面子”,不好意思拒绝他人递来的毒品;朋友的怂恿、自身存在心理障碍等也都可能导致青少年染上毒品。5.以下哪种行为是违法行为()。A.吸烟B.喝酒C.服食“摇头丸”D.喝可乐答案:C解析:“摇头丸”是毒品的一种,服食毒品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吸烟、喝酒、喝可乐在正常情况下属于个人的生活行为,并不违法。6.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A.大麻B.鸦片C.可卡因D.冰毒答案:B解析: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进行销毁,史称“虎门销烟”。7.有一类毒品既有兴奋作用又有致幻作用,以下是这类毒品代表的是()。A.氟硝安定B.三唑仑C.LSDD.摇头丸答案:D解析:摇头丸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服食后会出现摇头晃脑的重复动作;氟硝安定、三唑仑主要是镇静催眠作用;LSD是麦角酸二乙酰胺,是一种强烈的致幻剂,主要以致幻作用为主。8.下面哪种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A.冰毒B.摇头丸C.可卡因D.海洛因答案:D解析:冰毒、摇头丸、可卡因都属于兴奋剂类毒品,它们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海洛因是阿片类毒品,主要作用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9.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期限为三年,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A.社区戒毒B.强制隔离戒毒C.限期戒毒D.社区康复答案: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期限为三年。10.第一次将毒品犯罪规定为国际犯罪的公约是()。A.《麻醉药品单一公约》B.《海牙鸦片公约》C.《日内瓦禁毒公约》D.《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答案:D解析:《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第一次将毒品犯罪规定为国际犯罪。11.下列属于合成毒品的是()。A.大麻B.迷幻蘑菇C.“K粉”D.鸦片答案:C解析:“K粉”即氯胺酮,是人工合成的毒品;大麻、迷幻蘑菇属于天然毒品;鸦片是从罂粟中提取的传统毒品。12.毒品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依赖性B.非法性C.危害性D.治疗性答案:D解析:毒品具有依赖性、非法性和危害性三个基本特征,毒品对人体有极大危害,不具有治疗性。13.以下哪种检测方式是目前最常用的吸毒检测方式()。A.血液检测B.尿液检测C.毛发检测D.唾液检测答案:B解析:尿液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吸毒检测方式,操作相对简便、成本较低,能快速检测出近期是否吸毒。14.下列选项中属于毒品的是()。A.香烟B.茶叶C.杜冷丁D.酒精答案:C解析:杜冷丁即盐酸哌替啶,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麻醉药品,非法使用时属于毒品;香烟、茶叶、酒精不属于毒品范畴。15.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A.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B.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C.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D.以上选项都是答案:D解析:青少年防止吸毒需要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避免因不良心态而沾染毒品;同时要保持理性,不听信毒品能治病、解脱烦恼等错误言论。16.以下哪种毒品被称为“俱乐部毒品”()。A.海洛因B.冰毒C.摇头丸D.鸦片答案:C解析:摇头丸通常在娱乐场所(俱乐部等)被滥用,因此被称为“俱乐部毒品”;海洛因、鸦片是传统毒品;冰毒虽然也是新型毒品,但“俱乐部毒品”主要指摇头丸这类常出现在娱乐场所的毒品。17.戒毒人员应当在()接受社区戒毒。A.居住地B.户籍所在地C.抓获地D.案发地答案:B解析:根据相关规定,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18.我国目前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是()。A.无业人员B.青少年C.流动人口D.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群答案:B解析: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好奇心强、辨别是非能力弱,容易受到毒品的侵害,所以是我国目前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19.当发现有人可能正在吸毒或实施涉及毒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时,应该()。A.尽快离开,确保安全情况下报警B.事不关己C.好奇上前去看个究竟D.马上阻止其违法犯罪行为答案:A解析:当发现有人可能正在吸毒或实施涉及毒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时,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快离开并报警,不能事不关己,也不能好奇上前或贸然阻止,以免给自己带来危险。20.以下不属于毒品的基本特征的是()。A.医用性B.成瘾性C.危害性D.非法性答案:A解析:毒品的基本特征是成瘾性、危害性和非法性,毒品不具有医用性,虽然有些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在医疗上有使用价值,但非法滥用时就成为毒品。21.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A.管制B.禁止生产C.许可和查验制度D.登记制度答案:A解析: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管制,严格规范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以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22.下列毒品中,不属于天然毒品的是()。A.大麻B.冰毒C.鸦片D.可卡因答案:B解析:大麻、鸦片、可卡因都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毒品;冰毒是人工合成的毒品。23.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A.应当处罚B.可以处罚C.不予处罚D.从轻处罚答案: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不予处罚。24.以下哪种不属于毒品原植物()。A.罂粟B.古柯C.大麻D.茶叶答案:D解析:罂粟、古柯、大麻是常见的毒品原植物,分别可以提炼出鸦片、可卡因、大麻脂等毒品;茶叶不属于毒品原植物。25.社区戒毒的期限为()。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答案:C解析: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自报到之日起计算。26.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禁毒主要是人民政府的责任B.禁毒主要是公安机关的责任C.禁毒与自己无关D.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答案:D解析: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27.以下哪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吸毒()。A.吸烟B.好奇心驱使尝试毒品C.饮酒D.喝浓茶答案:B解析:好奇心驱使尝试毒品是导致吸毒的重要原因之一;吸烟、饮酒、喝浓茶本身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吸毒,但吸烟可能是不良行为的开端,增加接触毒品的风险,但相比之下,直接尝试毒品的行为更容易导致吸毒。28.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对举报有功人员以及在禁毒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A.表彰B.奖励C.表彰和奖励D.表扬答案:C解析: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对举报有功人员以及在禁毒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29.戒毒人员在()等方面不受歧视。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当在这些方面对戒毒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A.入学B.就业C.享受社会保障D.以上选项都是答案:D解析: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当在这些方面对戒毒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30.我国的禁毒方针是()。A.打击为主,预防为辅B.“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C.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D.禁吸、禁贩、禁制、禁种毒品答案:C解析:我国的禁毒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二、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共15题)1.以下属于毒品对家庭的危害的是()。A.家庭经济破产B.家庭关系破裂C.子女教育问题D.对社会造成危害答案:ABC解析:吸毒会耗费大量钱财,导致家庭经济破产;吸毒者的行为和性格会发生改变,破坏家庭关系,导致家庭关系破裂;吸毒者往往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影响子女的成长和发展。而对社会造成危害是毒品对社会层面的影响,不属于对家庭的危害。2.以下哪些是合成毒品()。A.冰毒B.摇头丸C.K粉D.麻古答案:ABCD解析:冰毒(甲基苯丙胺)、摇头丸、K粉(氯胺酮)、麻古(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都属于人工合成的毒品。3.毒品的危害有哪些方面()。A.危害个人,包括身体和精神危害B.危害家庭C.危害社会D.危害国家答案:ABCD解析:毒品对个人会损害身体健康、导致精神障碍;对家庭会造成经济损失、家庭关系破裂等;对社会会引发犯罪、影响社会稳定;对国家会影响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等,所以毒品在多方面都有危害。4.预防吸毒的有效措施有()。A.远离特殊人群、特殊场所、特殊嗜好B.毒品知识的教育,认清毒品的危害C.不结交社会上的吸毒人员D.养成良好的行为,心理品质答案:ABCD解析:远离特殊人群(如吸毒人员)、特殊场所(如毒品交易场所)、特殊嗜好(如不良的追求刺激的嗜好)可以减少接触毒品的机会;了解毒品知识,认清毒品危害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结交吸毒人员能避免受到毒品诱惑;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心理品质能提高自身的抵抗力。5.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A.经营许可制度B.生产许可制度C.运输许可制度D.储存管理制度答案:ABCD解析: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等环节都实行严格的许可和管理制度,以确保其合法、安全地使用。6.以下属于常见毒品原植物的是()。A.罂粟B.古柯C.大麻D.烟草答案:ABC解析:罂粟可提炼出鸦片等毒品,古柯是可卡因的原植物,大麻也是常见的毒品原植物;烟草不属于毒品原植物。7.吸毒成瘾的因素有()。A.生理因素B.心理因素C.社会因素D.环境因素答案:ABCD解析:生理因素如人体对毒品产生的依赖性;心理因素如好奇、追求刺激、逃避现实等;社会因素如不良的社交圈子、社会风气等;环境因素如容易接触到毒品的环境等,都可能导致吸毒成瘾。8.下列属于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是()。A.非法持有毒品B.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C.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D.容留他人吸毒答案:ABCD解析:非法持有毒品、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容留他人吸毒都违反了我国的禁毒法律法规,属于毒品违法犯罪行为。9.社区戒毒的执行主体是()。A.城市街道办事处B.乡镇人民政府C.公安机关D.司法行政部门答案:AB解析:社区戒毒由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执行,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等予以配合。10.禁毒工作的“四禁并举”是指()。A.禁吸B.禁贩C.禁制D.禁种答案:ABCD解析:禁毒工作的“四禁并举”即禁吸、禁贩、禁制、禁种,全面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从源头上减少毒品的危害。11.下列哪些途径可能会传播艾滋病()。A.共用注射器吸毒B.母婴传播C.性传播D.一起吃饭答案:ABC解析:共用注射器吸毒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性传播也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一起吃饭不会传播艾滋病。12.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的特征表现为()。A.低龄化趋势明显B.以贩养吸现象突出C.多为结伙犯罪D.涉毒犯罪手段多样答案:ABCD解析:近年来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部分青少年为了获取吸毒资金,以贩养吸现象突出;他们多以结伙形式进行犯罪活动;涉毒犯罪手段也日益多样,如利用网络进行毒品交易等。13.以下哪些是戒毒的方法()。A.自然戒断法B.药物戒断法C.替代递减法D.强制戒毒法答案:ABCD解析:自然戒断法是指强制中断吸毒者的毒品供给,使其在痛苦中戒断毒瘾;药物戒断法是使用药物减轻戒断症状;替代递减法是用其他药物逐渐替代毒品,减少用量直至戒除;强制戒毒法是通过行政强制措施,对吸毒成瘾人员进行集中戒毒。14.下列关于毒品危害的描述,正确的是()。A.毒品会导致身体疾病B.毒品会影响正常的精神活动C.毒品会降低人的免疫力D.毒品会破坏家庭关系答案:ABCD解析: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会引发各种身体疾病,影响正常的精神活动,导致精神障碍;还会降低人的免疫力,使人更容易患病;同时,吸毒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破坏家庭关系。15.国家鼓励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A.禁毒技术B.禁毒装备C.禁毒理念D.禁毒方法答案:AB解析:国家鼓励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禁毒技术和禁毒装备,以提高禁毒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0题)1.吸食毒品是个人行为,不应该受到处罚。()答案:×解析:吸食毒品是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摇头丸主要出现在慢摇吧、迪厅等娱乐场所,青少年应尽量远离这些场所。()答案:√解析:摇头丸通常在娱乐场所被滥用,青少年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应尽量远离这些容易接触到毒品的场所。3.种植罂粟用于自己治病,不犯法。()答案:×解析:罂粟是毒品原植物,即使种植用于自己治病也是违法的。根据法律规定,非法种植罂粟不满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新型毒品对人体主要有兴奋、抑制或致幻的作用。()答案:√解析:新型毒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兴奋类、抑制类和致幻类,对人体分别有兴奋、抑制或致幻的作用。5.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6.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答案:√解析: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负有教育和保护的责任,应当对其进行毒品危害教育,防止其沾染毒品或参与毒品违法犯罪活动。7.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答案:√解析: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毒品违法犯罪行为,都有义务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8.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当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9.海洛因对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起抑制作用,不会上瘾。()答案:×解析:海洛因是阿片类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起抑制作用,且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10.国家对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实行管制。禁止非法种植罂粟、古柯植物、大麻植物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可以用于提炼加工毒品的其他原植物。()答案:√解析:国家对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实行严格管制,禁止非法种植罂粟、古柯、大麻等毒品原植物,以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四、简答题(共2题)1.简述毒品的危害。答案:毒品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个人的危害:-身体危害:损害身体健康,引发各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降低身体免疫力,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如艾滋病、肝炎等。-精神危害:导致精神障碍,出现幻觉、妄想、抑郁、焦虑等症状,影响正常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严重时可能导致精神分裂。-对家庭的危害:-经济负担:吸毒需要耗费大量钱财,会使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甚至导致家庭破产。-家庭关系破裂:吸毒者的行为和性格会发生改变,对家庭成员冷漠、暴力,破坏家庭和谐,导致家庭关系破裂。-子女教育问题:吸毒者往往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对社会的危害:-犯罪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二十一章 电磁波及其作用》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 2025年小学统考道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外科出科护理试卷及答案
- 海航网络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社区笔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昌平高考地理题库及答案
- 以往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化学与计算科学伦理联系试题
- 化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素养全球视野评价试题
- 古诗抄写考试题及答案
- 保险基础知识培训
- 口腔药品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教育系统学校中层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含答案)
- 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
- J17J177 钢丝网架珍珠岩复合保温外墙板建筑构造
- 酒店账单-水单-住宿
- 手游经典案例《王者荣耀》的营销分析
- SEPIC主要参数设计软件
- GB/T 24002.1-2023环境管理体系针对环境主题领域应用GB/T 24001管理环境因素和应对环境状况的指南第1部分:通则
-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5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第2讲 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 2023年自考全国10月财务管理学试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