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发酵工程》专题 章末检测3_第1页
《第1章发酵工程》专题 章末检测3_第2页
《第1章发酵工程》专题 章末检测3_第3页
《第1章发酵工程》专题 章末检测3_第4页
《第1章发酵工程》专题 章末检测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PAGEPAGE1第1章发酵工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传统发酵常常是固体发酵或者是半固体发酵B.传统发酵利用的微生物一般为天然存在的单一菌种C.传统饮食中的酱油、醋、泡菜等可通过传统发酵获得D.传统发酵存在杂菌情况不明、过程控制缺乏标准等问题2.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洗净切好的新鲜蔬菜要进行加热消毒处理B.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C.用水密封泡菜坛的目的是隔绝空气中的氧气D.传统泡菜制作是利用天然乳酸菌来进行发酵的3.下列关于制作果酒的叙述,错误的是()A.酒精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B.果酒制作应选取含糖量较高的新鲜水果C.制作过程中将瓶盖拧松是为了让空气进入瓶内D.果酒制作利用的酵母菌存在于许多新鲜水果表面4.下列关于制作果醋的叙述,错误的是()A.果醋制作可以人工添加醋酸菌B.果醋发酵与果酒发酵的温度完全一致C.果醋制作可以在制成的果酒基础上进行D.需要对发酵瓶、榨汁机等器具进行消毒5.下列关于培养基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合适的培养基可实现分离、鉴定微生物等不同目的B.固体培养基中加入的琼脂能提供额外的碳源和氮源C.对有特殊生长条件需求的微生物要对培养基做调整D.无论是固体培养基还是液体培养基,配置时都要加水

6.下列关于无菌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紫外线照射30min是有效的灭菌方法B.灭菌所使用的物理、化学方法比较强烈C.消毒所使用的物理、化学方法比较温和D.湿热灭菌、干热灭菌和灼烧灭菌有不同的适用条件7.下列关于微生物纯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实验室中,可在非实验区域进食和喝水B.进行平板划线操作时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C.为了获取微生物的纯培养物,整个操作过程都要进行无菌操作D.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一般是由单个微生物繁殖形成的8.自然界中微生物数量繁多,种类庞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中既有原核生物也有真核生物B.选择培养基能允许某类微生物生长,而不利于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C.会感染人类的微生物所适应的生长环境与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差异较大D.对水生栖热菌耐高温DNA聚合酶基因的研究,能加深对其进化轨迹的认识9.某同学计划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尿素分解菌,关于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进行梯度稀释的时候每次吸取的菌液量是随意的B.从烧杯取出涂布器在火焰上灼烧后要放回烧杯中进行冷却C.选择培养基能允许特定种类微生物生长并抑制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D.涂布不同稀释倍数菌液的平板的培养时间应随菌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10.下列关于微生物数量测定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活菌数一般低于实际的活菌数B.利用显微镜进行直接计数时,可使用普通的载玻片完成计数C.平板划线法除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外,也常用于统计细菌数目D.应尽量选菌落数少的平板来统计,以确保一个菌落来自单个细菌1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产品可以是微生物细胞本身,也可以是微生物的代谢物B.为了严格控制各项发酵条件,发酵罐要配置不同种类的传感器C.为了保证发酵菌种的单一性,培养基和其接触的设备都需灭菌D.工业生产的装置只需要将实验室中相应装置放大对应倍数即可12.发酵工程有着多项优点,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进行发酵工程生产时排出的废弃物,对环境无害B.在农牧业上利用发酵工程可生产出微生物肥料、饲料和农药C.在医药工业上利用发酵工程不仅能提高药物产量,还能降低成本D.在食品工业上利用发酵工程既能生产传统发酵产品,也能生产食品添加剂二、非选择题13.请根据所学微生物培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培养基包括灭菌、添加营养物质和调节pH这三个步骤,其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____法对培养基及器皿进行灭菌。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无机盐。(3)培养微生物时,将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应对使用过的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_处理。14.酿酒过程操作不慎,所酿的酒可能变酸,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酿酒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产生的酒精来源于____________。(2)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由____________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若要对该菌进行初步分离纯化,采用平板划线法将其接种到__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经培养得到肉眼可见的____________。15.中国杏树的栽培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但人们对杏果的利用一直停留在鲜食果肉或杏仁上。研究人员不断创新开发,成功酿制出杏果酒,其色泽淡黄、果香浓郁、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酿制杏果酒时,若要检测杏果酒中酵母菌活菌的数量,一般采用____________法,此种方法最终计算得出的菌体数目往往比实际数目____________(填“偏多”或“偏少”)。(2)酿制杏果酒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温度过高果酒容易变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氧化硫硫杆菌(TT03)是一种化能自养细菌,它能将硫单质氧化为硫酸,常用于改良盐碱地,而盐碱地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影响改良效果。以下是有关硫酸锌对TT03产酸量影响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试剂与仪器:蒸馏水,两种浓度的硫酸锌溶液,液体培养基,恒温摇床等。(1)实验步骤第一步:在液体培养基中先加入等量硫单质,再分别加入等量蒸馏水和两种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并做好标记。第二步:对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_________。第三步:各组接种____________________后放入恒温摇床中培养7d。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如图所示。(2)分析回答①TT03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所需能量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②培养TT03的液体培养基与培养大肠杆菌的液体培养基,组成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分析上图可知,硫酸锌对TT03产酸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传统发酵中利用的微生物一般不是单一菌种。2.A解析:不应该对洗净切好的新鲜蔬菜进行加热消毒处理。3.C解析:制作过程中将瓶盖拧松是为了让瓶内气体释放出去。4.B解析:果醋发酵与果酒发酵的温度不同。5.B解析:固体培养基中加入的琼脂一般不提供额外的碳源和氮源。6.A解析:紫外线照射30min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7.A解析:在实验室中不能进食和喝水。8.C解析:会感染人类的微生物所适应的生长环境与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往往比较接近。9.C解析:进行梯度稀释的时候每次吸取的菌液量是计算好的。从烧杯取出涂布器在火焰上灼烧后不可放回烧杯中,避免引燃杯中酒精。涂布不同稀释倍数菌液的平板的培养时间应该一致。10.A解析:利用显微镜进行直接计数时,需要利用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平板划线法不适用于统计细菌数目。应选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进行统计。11.D解析:工业生产的装置不是简单地将实验室中相应装置放大即可。12.A解析:进行发酵工程生产时排出的废弃物中可能含有危害环境的物质。二、非选择题13.(1)添加营养物质、调节pH、灭菌(2)高压蒸汽灭菌碳源氮源(3)防止冷凝后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和破坏菌落灭菌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微生物培养的相关内容。14.(1)酵母菌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2)醋酸菌固体单菌落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发酵及培养等相关内容。15.(1)稀释涂布平板偏少(2)较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