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兽医传染病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传染病的基本特征?A.具有特定的病原微生物B.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C.感染后可产生特异性免疫D.所有病例均表现典型临床症状答案:D解析: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病原特异性、传染性、流行性及免疫性,但并非所有病例均表现典型症状(如隐性感染)。2.猪瘟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垂直传播(胎盘感染)B.消化道和呼吸道水平传播C.媒介昆虫叮咬传播D.交配传播答案:B解析:猪瘟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污染的饲料、饮水(消化道)或飞沫(呼吸道)实现水平传播,垂直传播仅见于妊娠母猪感染导致的胎传。3.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的致病因子是?A.朊病毒(Prion)B.副黏病毒C.分枝杆菌D.立克次体答案:A解析:疯牛病由朊病毒引起,其本质是异常折叠的朊蛋白(PrPSc),无核酸结构,传统灭活方法难以破坏。4.鸡新城疫病毒的主要致病机制是?A.产生外毒素破坏肠黏膜B.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并诱导细胞融合C.直接溶解红细胞导致贫血D.破坏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答案:B解析:新城疫病毒(副黏病毒科)通过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蛋白吸附宿主细胞,融合蛋白(F)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导致呼吸道上皮细胞融合形成合胞体,引发炎症和坏死。5.布鲁氏菌的主要致病特性是?A.产生强致死性外毒素B.胞内寄生并逃避宿主免疫清除C.引发急性败血症D.破坏关节软骨导致跛行答案:B解析:布鲁氏菌为胞内寄生菌,可侵入巨噬细胞并抑制溶酶体融合,在胞内增殖,导致慢性感染和反复发热(波浪热)。6.口蹄疫病毒的血清型数量(2023年最新统计)是?A.2个血清型B.7个血清型C.15个血清型D.20个以上血清型答案:B解析:口蹄疫病毒(FMDV)属小RNA病毒科,目前确认有O、A、C、SAT1、SAT2、SAT3和Asia1共7个血清型,各型间无交叉保护。7.犬细小病毒(CPV)的主要靶细胞是?A.肠黏膜上皮细胞和骨髓造血细胞B.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C.肺泡巨噬细胞D.神经胶质细胞答案:A解析:CPV通过粪口途径感染,经血流到达肠黏膜隐窝上皮细胞(快速分裂细胞)和骨髓造血干细胞,导致出血性肠炎和白细胞减少。8.下列哪种动物传染病属于我国一类动物疫病?A.猪支原体肺炎B.鸡传染性支气管炎C.非洲猪瘟D.犬瘟热答案:C解析:我国《一类动物疫病名录》(2021年修订)包括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17种,均为对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危害极大的传染病。9.鸭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病变是?A.肝脏肿大、出血点或坏死灶B.胰腺出血坏死C.法氏囊水肿出血(“紫葡萄样”)D.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答案:A解析:鸭病毒性肝炎(DHV)主要侵害雏鸭,肝脏是主要靶器官,表现为肝肿大、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坏死灶,俗称“花斑肝”。10.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诊断方法是?A.细菌分离培养(麦康凯培养基)B.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C.病毒核酸检测(PCR)D.血清学ELISA检测抗体答案:B解析: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缓慢(需2-8周),临床常用结核菌素皮内试验(PPD试验),通过检测迟发型超敏反应(IV型)判断感染状态。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感染谱(InfectionSpectrum)答案:指病原微生物感染宿主后,从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到显性感染(典型症状)的一系列不同表现形式,包括无症状携带、轻症、重症及死亡等,反映宿主-病原相互作用的结果。2.媒介传播(Vector-borneTransmission)答案:指病原微生物通过节肢动物(如蚊、蜱、蝇)或其他非宿主生物(如蚯蚓)作为媒介,机械性携带(体表或消化道)或生物性增殖(在媒介体内发育/繁殖)后传播给易感宿主的过程,如乙脑病毒通过库蚊传播。3.免疫逃避(ImmuneEvasion)答案:病原微生物通过基因突变(如流感病毒抗原漂移)、抗原伪装(如曼氏血吸虫模拟宿主抗原)、抑制补体激活(如某些细菌分泌C3转化酶抑制剂)或干扰宿主免疫应答(如HIV破坏CD4+T细胞)等方式,逃避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的能力。4.潜伏感染(LatentInfection)答案:病原微生物感染宿主后,在体内持续存在但不表现临床症状,仅在宿主免疫功能下降时重新激活并增殖致病的状态,如伪狂犬病病毒在猪三叉神经节的潜伏感染。5.生物安全(Biosecurity)答案:通过物理隔离(如养殖场围墙)、消毒(如过硫酸氢钾复合物)、人员管理(如换衣换鞋)、引种检疫等措施,防止病原微生物传入/传出养殖区域,降低动物感染和疾病传播风险的综合防控体系。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答案:(1)来源:外毒素由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如霍乱弧菌)分泌;内毒素为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脂多糖(LPS),细菌死亡裂解后释放。(2)化学本质:外毒素多为蛋白质(不耐热,60-80℃30分钟失活);内毒素为脂多糖(耐热,160℃2-4小时失活)。(3)毒性:外毒素毒性极强(如肉毒毒素LD50=1ng/kg),有组织特异性(如破伤风毒素作用于神经细胞);内毒素毒性较弱,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发热、DIC)。(4)抗原性:外毒素抗原性强,可脱毒制成类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内毒素抗原性弱,不能制成类毒素。2.列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的主要流行病学特点。答案:(1)宿主特异性:主要感染猪,不同年龄猪均易感,妊娠母猪和仔猪最敏感。(2)传播途径:水平传播(接触分泌物、精液、污染的器械)、垂直传播(胎盘感染导致流产)、空气传播(短距离气溶胶,≤3km)。(3)流行特征:常呈地方流行性,新疫区爆发急性型(高流产率、仔猪死亡率>80%),老疫区多为亚临床型或慢性型。(4)病毒变异:PRRSV(动脉炎病毒科)基因组易变异(尤其是ORF5编码的GP5蛋白),存在美洲型(VR-2332株)和欧洲型(Lelystad株)两大基因型,我国以美洲型为主(如JXA1、GDr180株)。3.简述禽流感病毒(AIV)的致病力分型依据及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的典型症状。答案:(1)致病力分型依据:①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IVPI>1.2为高致病性(如H5N1、H7N9),0.4-1.2为低致病性(如H9N2),<0.4为非致病性。②血凝素(HA)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高致病性AIVHA裂解位点含多个碱性氨基酸(如-R-R-K-K-R-),可被宿主广泛存在的弗林蛋白酶(furin)切割活化;低致病性仅含1-2个碱性氨基酸(如-R-G-R-),需局部蛋白酶(如呼吸道胰酶样酶)切割。(2)HPAI典型症状:急性型:体温升高(43℃以上)、精神沉郁、采食量骤降;头部肿胀(眼周、肉垂水肿)、鸡冠发绀;呼吸道症状(咳嗽、啰音);腹泻(绿色稀便);产蛋鸡产蛋率骤降(>50%),软壳蛋、畸形蛋增多;死亡率高达50%-100%。4.简述非洲猪瘟(ASF)的实验室确诊方法及注意事项。答案:(1)确诊方法:①病原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72基因),灵敏度高(可检测10拷贝/μL),是OIE推荐的金标准;抗原检测(ELISA或胶体金试纸条,检测p30、p54抗原)。②病毒分离:取脾、淋巴结等病料接种猪单核巨噬细胞,观察细胞病变(CPE)或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病毒抗原。(2)注意事项:①采样时需严格生物安全(穿戴防护服、手套,避免交叉污染),病料应低温(4℃或-20℃)保存运输。②PCR检测需设置阴阳性对照,避免假阳性(如扩增产物污染)或假阴性(核酸提取失败)。③病毒分离需在BSL-3实验室进行(ASF病毒为一类病原),操作人员需经专业培训。5.简述动物传染病防控中“五早”原则的具体内容及意义。答案:(1)“五早”原则:①早发现:通过日常巡查(观察采食、精神状态)、定期检测(如抗体监测、病原筛查)及时识别疑似病例。②早发现疑似一类疫病(如非洲猪瘟)需2小时内向当地动物疫控机构报告,不得瞒报、迟报。③早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如猪瘟的脾脏梗死)结合实验室检测(PCR、血清学)快速确诊。④早隔离:将病畜与健康群物理隔离(如单独圈舍),限制人员、车辆流动,防止扩散。⑤早处理:对确诊病例按规定扑杀(如一类疫病)、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对同群动物紧急免疫(如口蹄疫)或监测。(2)意义:“五早”是切断传播链的关键措施,可降低疫情扩散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如非洲猪瘟爆发期每头病猪直接损失约3000元),同时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如人兽共患病)。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论述猪瘟(CSF)的致病机制、病理变化及综合防控策略。答案:(1)致病机制:猪瘟病毒(CSFV,黄病毒科)通过口、鼻侵入,首先在扁桃体、咽后淋巴结复制(24-48小时),随后入血形成病毒血症,扩散至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脾、骨髓、淋巴结)及血管内皮细胞。病毒感染导致:①免疫抑制:破坏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降低抗体水平(如中和抗体滴度<1:8时失去保护)。②血管损伤:病毒直接感染血管内皮细胞,诱导TNF-α、IL-6等促炎因子释放,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微血栓形成(DIC)。③细胞凋亡:病毒非结构蛋白NS5A激活caspase-3,诱导淋巴细胞、肠上皮细胞凋亡。(2)病理变化:①急性型:全身出血(皮肤、黏膜针尖状出血点);脾脏边缘梗死(特征性病变,暗红色楔形坏死灶);淋巴结“大理石样”出血(皮质与髓质交替出血);肾脏表面“麻雀卵”样出血点(肾皮质点状出血);盲肠、结肠黏膜“纽扣状溃疡”(圆形隆起坏死灶,中心凹陷)。②慢性型:胸腺萎缩(重量<正常1/3);回肠末端淋巴滤泡增生(“淋巴集结肿”);生长发育迟缓(僵猪)。(3)综合防控策略:①疫苗免疫: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仔猪首免25-30日龄(1头份),二免60-65日龄(2头份);母猪每胎次前免疫(2-4头份),确保母源抗体水平(阻断值S/P≥2.0时保护率>90%)。②生物安全:引种前检测CSFV抗原/抗体(阴性方可引入);定期消毒(2%氢氧化钠、过硫酸氢钾复合物);人员、车辆进场需消毒(如火碱池浸泡轮胎)。③监测与净化:规模化猪场每季度检测抗体(阻断ELISA),淘汰抗体阴性猪(S/P<0.2);种猪场开展病原监测(PCR检测),建立无猪瘟核心群。④疫情处置: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实验室确诊后扑杀全群(一类疫病),污染场地彻底消毒(空栏42天以上),周边3公里范围加强免疫(紧急接种)。2.论述人兽共患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因素及防控措施(以布鲁氏菌病为例)。答案:(1)传播风险因素:①宿主因素:布鲁氏菌(Brucella)自然宿主包括牛、羊、猪(牛种菌、羊种菌、猪种菌),带菌动物通过乳汁、精液、流产胎儿排出大量细菌(10^6-10^8CFU/mL)。②接触方式:职业暴露(兽医、养殖户、屠宰工)直接接触病畜分泌物(如接产时未戴手套);食用未消毒乳制品(如生牛奶、奶酪)或未煮熟的肉类(如涮羊肉时间不足);实验室操作(分离培养时气溶胶暴露)。③环境因素:养殖场卫生条件差(粪便堆积、污水横流),细菌在土壤中存活2-3个月,在水中存活1-4个月,增加间接接触风险。④公共卫生意识:部分地区居民缺乏防护知识(如不戴口罩处理流产胎儿),基层兽医诊疗不规范(共用注射器导致交叉感染)。(2)防控措施(以布鲁氏菌病为例):①畜间防控:-检疫与净化:种畜引入前检测虎红平板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阳性畜淘汰;规模场每半年检测一次,建立无布鲁氏菌病畜群。-免疫接种:牛使用S19弱毒疫苗(犊牛4-8月龄免疫,剂量10^9CFU),羊使用M5-90疫苗(皮下注射10^9CFU),免疫期3-5年。-生物安全:流产胎儿、胎盘需焚烧(深度≥2米),污染场地用10%石灰乳或次氯酸钠(有效氯5000ppm)消毒;养殖区与生活区隔离(距离≥500米)。②人间防控:-职业防护: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试题模拟卷及答案
- 2025企业单位临时工劳动合同模板【正式】
- 甘孜养护工考试题及答案
- 福清物理中考试题及答案
- 动火作业关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历年中考英语常考250例语法汇编 (珍藏版)
- 中国聚乙烯醇水凝胶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电工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 电厂管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德格消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车间落地品管理办法
- 培训机构续费沟通
- 《往事依依》课堂实录
- 软笔书法课件横的写法
- 精益物流课件
- SYH公司爬坡生产:产能学习曲线构建与应用探索
- 《液冷数据中心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
- 水质采样监测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中小学组)题库及答案
- 不动产登记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 房屋设备设施保养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