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范围本手册规定了汽车线束生产中冷压端子(含绝缘端子、非绝缘端子、防水端子等)与导线压接工序的操作要求、质量控制、安全规范及维护记录等内容。本手册适用于汽车线束制造企业的端子压接工序,涵盖乘用车、商用车等各类汽车线束的端子压接操作,不适用于热压端子或焊接端子。2术语与定义2.1冷压端子通过机械压力将金属端子与导线导体紧密压合,实现电气连接的端子类型,无需加热或焊接。2.2压接高度(CrimpHeight)端子压接后,导体压接筒区域的最大垂直高度(见图1),单位为毫米(mm),是衡量压接质量的关键参数。2.3压接宽度(CrimpWidth)端子压接后,导体压接筒区域的最大水平宽度,单位为毫米(mm)。2.4拉脱力(Pull-OutForce)在规定测试条件下,将导线从端子中拉脱所需的最小力,单位为牛顿(N),反映压接的机械强度。2.5绝缘支撑(InsulationSupport)端子上用于固定导线绝缘层的结构,防止绝缘层在使用中松动或移位。3前期准备3.1人员资质操作人员需经端子压接专项培训(内容包括:端子与导线匹配性、设备操作、质量标准、安全规范),通过理论与实操考核后持证上岗。检验人员需具备计量器具使用资质(如卡尺、拉力计),熟悉ISO6099、GB/T____等行业标准。3.2设备与工具检查压接机:开机前检查外观无破损、电源线无老化、接地良好;确认压力显示正常(误差≤±5%);模具型号与当前端子匹配(模具标识需与端子图纸一致)。模具:检查表面无磨损、裂纹或变形;清洁模具沟槽内的油污、金属碎屑(用毛刷或压缩空气);确认定位销与端子定位孔配合顺畅。辅助工具:剥线钳(需校准剥线长度)、镊子(用于调整导线位置)、卡尺(精度≥0.01mm)、拉力计(精度≥0.1N)、万用表(导通测试)。3.3材料确认端子:检查型号、规格(如端子编号、压接筒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表面无氧化、变形、裂纹或毛刺;包装完好(防止受潮)。导线:检查型号(如PVC绝缘导线、交联聚乙烯导线)、规格(导体直径、绝缘层厚度)、颜色符合BOM要求;绝缘层无破损、老化或沾污;导体无断丝(断丝率≤10%)、氧化或腐蚀。匹配性验证:将导线插入端子压接筒,确认导体完全进入压接筒(无露出),绝缘层进入绝缘支撑(无绝缘进入压接筒)。3.4环境要求工作区域温度:10℃-30℃;湿度:≤70%(避免潮湿环境导致端子氧化)。台面整洁:无杂物、油污或金属碎屑(防止导线绝缘层受损);照明充足(≥300lux),便于外观检查。4操作流程4.1导线预处理4.1.1剥线根据端子规格调整剥线钳的剥线长度(公式:剥线长度=端子压接筒长度+绝缘支撑长度,如端子压接筒长8mm、绝缘支撑长2mm,则剥线长度为10mm)。剥线时,将导线垂直放入剥线钳刀口,匀速闭合钳口,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导体断丝。剥线后检查:绝缘层切口平整,无撕裂或残留(用手轻扯绝缘层,确认不松动);导体无断丝(断丝数≤导体总根数的10%,如16根导体断1根允许,断2根需报废);导体表面无氧化(如有氧化,用0号砂纸轻擦去除)。4.1.2导线整理用镊子将导体理顺(避免扭曲或散开);去除导体表面的绝缘碎屑(用毛刷或压缩空气);确认绝缘层与导体的过渡处平整(无尖锐凸起)。4.2端子预装将整理好的导线插入端子的压接筒:导体部分:完全进入压接筒(末端与压接筒底部平齐,无露出);绝缘部分:进入端子的绝缘支撑(绝缘层末端与绝缘支撑底部平齐,无绝缘进入压接筒);用镊子调整导线位置,确保导线与端子轴线重合(无偏移)。4.3压接操作将预装后的端子与导线放入压接机模具:端子定位孔对准模具定位销(防止压接偏移);导线置于模具沟槽中央(避免压接时导线移位);启动压接机(按“启动”按钮),待滑块完全下行(压接到位)后,滑块自动回位;取出压接后的端子与导线(用镊子轻取,避免拉扯导线)。4.4压接后检查4.4.1外观检查(100%全检)用肉眼或放大镜(5-10倍)检查:压接筒:无裂纹、变形、毛刺或压痕(毛刺高度≤0.1mm);导线:无偏移(导线与端子轴线偏差≤0.5mm)、无断丝露出;绝缘层:无破损、无挤压变形(绝缘支撑完全包裹绝缘层);端子:无氧化、无表面损伤(如划痕)。4.4.2尺寸检查(按抽样计划)抽样计划:每批端子(≤500个)抽10个,若有1个不合格,加抽20个;若仍有不合格,全检。测量项目:压接高度:用卡尺测量压接筒中间位置的最大高度(见图1),公差≤±0.1mm(如设计值为2.5mm,允许范围2.4-2.6mm);压接宽度:用卡尺测量压接筒中间位置的最大宽度,公差≤±0.2mm(如设计值为4.0mm,允许范围3.8-4.2mm);绝缘支撑长度:测量绝缘支撑包裹绝缘层的长度,需≥绝缘层厚度的1.5倍(如绝缘层厚度为1.0mm,绝缘支撑长度≥1.5mm)。4.4.3性能检查(按抽样计划)拉脱力测试:用拉力计夹住端子(固定端)与导线(拉动端);以50mm/min的恒定速度拉动,直到导线从端子中拉脱;记录拉脱力值,需≥设计要求(如1.5mm²导线,拉脱力≥15N;2.5mm²导线,拉脱力≥25N)。电气导通性测试: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端子与导线导体的电阻,需≤0.1Ω(无断路)。5质量控制5.1检验标准5.1.1外观标准(GB/T____)缺陷类型允许范围不合格判定压接筒裂纹无有裂纹导线偏移≤0.5mm>0.5mm绝缘层破损无有破损毛刺高度≤0.1mm>0.1mm5.1.2尺寸标准(按设计图纸)端子规格压接高度(mm)压接宽度(mm)绝缘支撑长度(mm)小端子(≤2.5mm²)2.0±0.13.5±0.2≥1.5大端子(>2.5mm²)3.0±0.14.5±0.2≥2.05.1.3性能标准(参考ISO6099)导线规格(mm²)最小拉脱力(N)最大接触电阻(mΩ)0.58101.012101.515102.525104.035105.2检验方法外观:100%全检,用肉眼或放大镜检查。尺寸:用卡尺测量,记录每个样品的压接高度、宽度。拉脱力:用拉力计测试,记录每个样品的拉脱力值。导通性:用万用表(电阻档)测试,记录每个样品的接触电阻。5.3异常处理外观不合格(如压接筒裂纹、导线偏移):立即停机,检查模具是否磨损(如模具沟槽变宽),调整导线预装位置,重新压接验证。尺寸不合格(如压接高度超差):检查压接机压力是否正确(如压力过大导致压接高度过小),调整压力至规定值,重新压接验证。性能不合格(如拉脱力不够):检查导线是否完全进入压接筒(如剥线过短),调整剥线长度,重新压接验证。异常记录:将异常情况(如不合格类型、数量、原因)记录在《压接异常记录表》中,由工程师分析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如更换模具、调整工艺参数)。6安全规范6.1个人防护必须戴防护眼镜(防止压接时金属碎屑飞溅);必须戴防护手套(防止端子尖锐边缘划伤手);必须穿安全鞋(防止重物砸脚);禁止戴手套操作旋转部件(如压接机模具),防止手套被卷入。6.2设备操作安全开机前检查设备接地是否良好(防止触电);操作时保持手部远离模具(防止压手);停机后关闭电源(防止误操作);禁止修改压接机的参数(如压力、行程),如需修改,由工程师确认。6.3环境与材料安全工作区域保持整洁(避免杂物绊倒);端子与导线远离火源(防止绝缘层燃烧);废弃端子与导线放入指定容器(防止尖锐物品伤人)。6.4应急处理若发生压手事故,立即停机,用干净的布按压伤口,送医治疗;若发生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工具将患者脱离电源,送医治疗;若发生火灾,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灭电器火灾)。7设备维护与记录7.1设备维护日常维护(每日开机前):擦拭模具表面(用干净的布);检查模具有没有磨损、裂纹;检查压接机压力是否稳定。每周维护:给压接机的运动部件(如滑块、导轨)加润滑脂(用专用润滑脂);检查电源线有没有破损。每月维护:检查模具的定位销有没有松动(如有,拧紧);校准压接机的压力(用标准测力计);检查模具的磨损情况(如模具沟槽深度减少≥0.2mm,更换模具)。7.2记录管理记录内容:压接参数(如压力、剥线长度、压接高度);检验结果(如外观、尺寸、拉脱力、导通性);异常情况(如不合格类型、原因、处理措施);设备维护记录(如润滑、校准、更换模具)。记录要求:记录清晰、准确(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电子记录需备份(防止丢失);记录保存期限:≥1年(便于追溯问题)。8附则8.1手册修订当国家法规(如GB/T____)、行业标准(如ISO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业务流程重构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结构创新:电池材料性能优化与测试报告
- Module 5 Cartoons Unit 3 Language in use 说课稿 2025-2026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说课稿2 新人教版
- 2025年金融数据治理最佳实践及隐私保护技术案例分析报告
- 泰山版信息技术(2018)第五册 《第三单元 创作动画故事 10 笑脸送福表心愿》教学设计
- 2025年中国高分辨率音频扬声器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化学九年级科粤版 4.3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 2025年中国高纯磷化锌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钙-锌热稳定剂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汽车驾驶员(高级)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锂电池叠片机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应用流媒体服务拓展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幼儿园保健医考核试题及答案
- 乌兹别克语自学课件
- 《“盛世华诞”国庆主题》课件
- 2025年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检测卷
- 物流客服培训课件
- 川教版四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全册教案(及计划)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简称2023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报告:高科技行业ESG绩效与NGO监督
- 县级医疗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请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