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应用大全含答案_第1页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应用大全含答案_第2页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应用大全含答案_第3页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应用大全含答案_第4页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应用大全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整版新人教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应用大全含答案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有一些大小相同的铁环连在一起,拉紧后如下图,这4个铁环连在一起有多长呢?解析:164毫米【详解】5厘米=50毫米50+50+50+50=200(毫米)6×6=36(毫米)200-36=164(毫米)2.解析:2年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5倍;再过4年爷爷的年龄是小华的7倍.【详解】略3.有两堆煤共136t,某厂从甲堆中取走30%,从乙堆中取走,这时乙堆剩下的煤恰好比原来总数的62.5%少13t,这个厂从甲堆中取走多少吨煤?解析:12吨【详解】乙堆煤原来的质量:(136×62.5%-13)÷(1-)=96(吨)甲堆煤原来的质量:136-96=40(吨)从甲取走:40×30%=12(吨)从乙堆中取走,乙堆剩下的煤的重量为136×62.5%-13=72(吨)因为从乙堆中取走,还剩,故72吨占乙堆煤原来重量的,则乙堆煤原来的重量为72÷=96(吨),甲堆煤原来的重量=两堆煤的总重量-乙堆煤原来的重量=136-96=40(吨),因为从甲堆中取走30%,所以从甲堆中取走了40×30%=12(吨)4.聪聪和妈妈一起做了一个大蛋糕,聪聪吃了整个蛋糕的,妈妈吃了整个蛋糕的,他们两人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数加法的意义,将聪聪与妈妈吃的占总量的分率分别相加,即得他们两人吃了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解:+=答:他们两人吃了整个蛋糕的.【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完成简单的分数加法应用题的能力.5.李爷爷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截出一块正方形的地种西红柿,另一部分种黄瓜(如下图所示)。(1)西红柿地占这块菜地的,黄瓜地占这块菜地的几分之几?(2)沿着种黄瓜的菜地周围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解析:(1)(2)22米【分析】(1)把长方形菜地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减去西红柿的占地面积即可。(2)根据平移可知,篱笆长就等于长方形菜地的周长,长方形周长=(长+宽)×2。【详解】(1)答:西红柿地占这块菜地的,黄瓜地占这块菜地的。(2)(5+6)×2=11×2=22(米)答:沿着种黄瓜的菜地周围围上篱笆,篱笆长22米。【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简单计算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要熟练掌握。6.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百位上的8错写成6,把减数十位上的6错写成9,这样求得的差是290.那么正确的差是多少呢?解析:520【详解】800-600=20090-60=30290+200+30=5207.有22名同学在公园游玩,游园面包车每辆限坐6人,游园小轿车每辆限坐4人。怎样租车没有空座位?如果租一辆游园面包车6元,租一辆游园小轿车5元,哪个租车方案最省钱?解析:(1)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或者1辆面包车和4辆小轿车;(2)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23元【分析】(1)面包车和小轿车的载客人数分别为6人和4人,可以只安排一种车,也可以两种车同时安排,但要每次都坐满。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运送方案一一列举出来,再选择最优方案。(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各方案花费的钱数,再进行比较解答。【详解】(1)租车方案面包车小轿车乘坐人数①4辆0辆24人②3辆1辆22人③2辆3辆24人④1辆4辆22人⑤0辆6辆24人答: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或者1辆面包车和4辆小轿车,租车没有空座位。(2)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3×6+1×5=18+5=23(元)租1辆面包车和4辆小轿车:1×6+4×5=6+20=26(元)23<26答: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时总费用最少,为23元。【点睛】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将所有可能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再根据公式总价=单价×数量解答。8.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的时候,把减数72错写成27,这时得到的差是309,正确的差是多少?解析:264【分析】把减数72错写成27,减数减少了45,被减数不变,那么差增加45,309减去45得到正确的差。【详解】答:正确的差是264。【点睛】也可以根据差是309,减数是27,先求出被减数336,再减去72,得到正确的差。9.工艺礼品店2天共卖出这些花瓶的,平均每天卖出多少个?解析:9个【详解】24÷8×6=18(个)18÷2=9(个)10.小明在计算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520错写成502,把减数百位上的3错写成2,十位上的5错写成8,这样得到的差是216。正确的差是多少?解析:164【详解】略11.三(1)班同学种了64棵树,第一天种了总数的,第二天种了总数的,剩下的第三天种完。(1)第一天和第二天共种了总数的几分之几?(2)第三天种了总数的几分之几?第三天种了多少棵?解析:(1)(2);16棵【分析】(1)第一天种的棵树占总数的份数+第二天种的棵树占总数的份数=第一天和第二天共种了总数的份数;(2)1-第一天和第二天共种了总数的份数=第三天种的棵树占总数的份数,将64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2份就是第三天中的棵树;据此解答。【详解】(1)+=答:第一天和第二天共种了总数的。(2)1-=64÷8=8(棵)8×2=16(棵)答:第三天种了总数的,第三天种了16棵。【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简单计算与应用,关键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12.水果糖的块数是巧克力糖的3倍,如果小红每天吃2块水果糖、1块巧克力糖,若干天后,水果糖还剩下7块,巧克力糖正好吃完。原来水果糖有多少块?解析:21块【分析】小红每天吃的水果糖是巧克力糖的2倍,由于巧克力糖是1份,正好被吃完,而水果糖被吃掉2份,剩下一份,所以剩下的水果糖的数量正好是巧克力糖的数量。【详解】(块)答:原来水果糖有21块。【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和差倍问题,当巧克力糖吃完的时候,剩下的水果糖的数量正好是巧克力糖的数量,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一条毛毛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0天长到10厘米,长到20厘米时要多少天?解析:11天【分析】每天长一倍,即每天扩大2倍的意思,10天长到10厘米,那么第11天的长度是10厘米乘2,即20厘米,所以长到20厘米时要11天。【详解】(天)答:长到20厘米时要11天。【点睛】增加几倍和扩大几倍是不一样的,增加几倍是在自身的基础上增加自身的几倍。14.小冬今年12岁,五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小冬年龄的9倍,爷爷今年多少岁?解析:68岁【分析】先求出小冬五年前的年龄,再计算爷爷五年前的年龄,最后求爷爷今年的年龄。【详解】(岁)(岁)(岁)答:爷爷今年68岁。【点睛】本题较为简单,直接利用倍数关系求解即可,注意两个人的年龄同时增加,同时减少。15.河边有一群狗追一群鸭子,鸭子的数量是狗的4倍,鸭子的总腿数比狗的总腿数多20条,狗和鸭子各有多少只?解析:狗有5只;鸭有20只【分析】根据“鸭子的数量是狗的4倍”将4只鸭子1只狗为1组,每组内鸭子比狗的腿数多条,再根据“鸭子的总腿数比狗的总腿数多20条”,用20÷4求出分成的组数;进而求出狗与鸭子的只数。【详解】每组内鸭子比狗的腿数多条20÷4=5(组)狗有(只)鸭子有5×4=20(只)答:狗有5只,鸭有20只。【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和差倍问题,正确的应用倍数关系分组是解题的关键。16.小红和小华去王老师家玩,王老师住在第15层。两人同时从第1层往上走,速度都保持不变,当小红走到第3层的时候,小华恰好到了第5层。那么当小华走到王老师家的时候,小红到了第几层?解析:第8层【分析】小红走到3层的时候,走过2个层间距,此时小华恰好到了第5层,走过4个层间距,可以得到两人速度之间的关系,然后求出小华走到15层,即走了14个层间距的时候,小红走过的层间距,进而确定层数。【详解】,,答:小红到了第8层。【点睛】对于爬楼问题,其实质上是行程问题,关键是判断二人速度之间的关系,另外注意最后所处的楼层,应该是走过的层数加1。17.小区花坛周围摆放了58盆红花,比黄花的7倍多16盆,黄花摆了多少盆?解析:6盆【详解】(58-16)÷7=6(盆)18.三(1)班共有40名同学,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倍,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解析:男生有8人,女生有32人【分析】男生的人数=班级总人数÷(4+1)女生人数=男生人数×4。【详解】40÷(4+1)=8(人)8×4=32(人)答:男生有8人,女生有32人。19.合唱队有8名男生,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倍,如果将合唱队的人排成4排,每排应该站几名学生?解析:6名【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女生人数,用男生人数×2=女生人数,然后用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合唱队的总人数,最后用总人数÷排的4排=每排站的学生数量,据此列式解答。【详解】女生人数:8×2=16(人)总人数:16+8=24(人)每排人数;24÷4=6(人)答:每排站6名学生。20.李芳家、学校和刘文家在人民路的一旁,李芳家离学校245米,刘文家离学校788米。李芳家距刘文家多远?解析:543米或1033米【分析】如果李芳家和刘文家在学校同一边,两家的距离即为两家到学校的距离之差;如果李芳家和刘文家在学校的两边,两家的距离即为两家到学校的距离之和;据此即可解答。【详解】两家在学校的同一边:788-245=543(米)两家在学校的两边:788+245=1033(米)答:李芳家距刘文家有543米或1033米。【点睛】李芳家和刘文家可能在学校同一边,也可能在学校的两边,分清两种情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1)上午有多少名学生来参观?(2)这一天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来参观?解析:(1)192名(2)348名【分析】(1)每批48人,一共4批,那么总人数就是4个48人,用48乘4即可求出这天上午共有多少名学生来参观。(2)要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观,用已求出上午来参观的人数和下午来参观的人数相加即可解答。【详解】(1)48×4=192(名)答:上午有192名学生来参观。(2)192+156=348(名)答:这一天一共有348名学生来参观。【点睛】解答本题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上午来参观的人数,再根据加法的意义求解即可。22.将一张边长为36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纸片,问这4个小正方形周长的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解析:144厘米【分析】沿着两条虚线把大正方形剪开,每剪一次,增加两条边长,总共增加了4条边长。【详解】(厘米)答:这4个小正方形周长的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144厘米。【点睛】本题也可以先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18厘米,然后分别计算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以及大正方形的周长,二者对比,求出周长增加了多少。23.四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好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为64厘米,长方形周长是多少?解析:40厘米【分析】正方形的边长是16厘米,即小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小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详解】(厘米)(厘米)(厘米)答:长方形周长是40厘米。【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24.一筐水果,连筐重250千克。吃去一半水果后,连筐还重135千克。问:筐里原有多少千克水果?筐重多少千克?解析:有230千克水果;筐重20千克【分析】连筐重250千克,吃去一半水果后,连筐还重135千克,减少的这115千克正好是水果的重量的一半,从135千克里面减去115千克,即为筐的重量。【详解】(千克)(千克)(千克)答:筐里原有230千克水果;筐重20千克。【点睛】求解本道题的关键是筐的重量是始终不变的,减少的只是水果的重量。25.竹篮内有若干李子,取它的一半又一枚给第一人,再取余下的一半又两枚给第二人,还剩6枚李子。竹篮原来有李子多少枚?解析:34枚【分析】最后的6枚李子是余下的一半少2枚,那么余下的一半是8枚,余下的是16枚;16枚是总数的一半少1枚,总数的一半是17枚,总数是34枚。【详解】(枚)(枚)(枚)(枚)答:竹篮原来有李子34枚。【点睛】在求解还原问题的时候,可以画出“火车图”,形象地描述每一步的变化情况,再进行倒推还原。26.李奶奶卖鸡蛋,她上午卖出总数的一半多10个,下午卖出剩下的一半多10个,最后还剩65个鸡蛋没有卖出。李奶奶原来有鸡蛋多少个?解析:320个【分析】最后剩的65个是上午卖完后剩下的一半少10个,那么上午卖完后剩下的一半是75个,上午卖完后剩下150个;这150个是总数的一半少10个,那么总数的一半是160个,总数是320个。【详解】(个)(个)(个)(个)答:李奶奶原来有鸡蛋320个。【点睛】求解还原问题时,需要从后往前进行倒推,每一步变为原来的逆运算。27.一段布,第一次减去一半,第二次又减去剩下的一半,还剩8米,这段布原来长多少米?解析:32米【分析】最后剩下的8米,相当于是第一次剪完剩下的一半,那么第一次剪完剩下16米,16米相当于是总长的一半,那么总长是32米。【详解】(米)(米)答:这段布原来长32米。【点睛】本题每次用去的都是当下长度的一半,没有多多少或少多少,倒推的时候只需要乘2就可以了。28.80名师生去旅游,大客车每辆限乘30人,租金50元,小客车每辆限乘20人,租金30元。如果每辆车都坐满,怎样租车便宜?至少需要多少元?解析:租4辆小客车便宜,至少需要120元【分析】根据题意,每辆车都坐满,先求出不同的租车方案,再把不同租车方案花的钱算出来,比较即可。【详解】方案一:租2辆大客车和1辆小客车,租金为50×2+30=100+30=130(元)方案二:租4辆小客车,租金为30×4=120(元)120元<130元答:租4辆小客车便宜,至少需要120元。【点睛】正确找出不同的租车方案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9.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露出水面的部分是总长的,插入泥中的部分是总长的,水面和泥土之间的部分比露出水面的部分多总长的几分之几?解析:【详解】略30.一箱牛肉共24袋,其中有6个大袋,每袋9元;余下的是小袋,每小袋5元。如果1大袋相当于2小袋,那么这箱牛肉干的价格比全价小袋包装便宜多少元?解析:6元【解析】【详解】6×2×5-6×9=6(元)答:这箱牛肉干的价格比全价小袋包装便宜6元.31.下图是一座楼房的平面图,图中用不同字母表示长度不同的各条边。已知b=50米,c=30米,g=10米,这座楼房平面的周长是多少米。解析:180米【分析】如图,把边l的上半部分向左平移,得到一个长50米,宽30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加上两段g的长度,得到这个图形的周长。【详解】如图所示:(米)(米)(米)答:这座楼房平面的周长是180米。【点睛】用平移法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时,尤其注意有凹槽的情况,有一个凹槽就会少算两条边,最后需要加上。32.月季花菊花向日葵8朵?朵24朵(1)菊花朵数是月季花和向日葵朵数的4倍,菊花有多少朵?(2)向日葵的朵数是月季花的几倍?解析:(1)128朵;(2)3倍。【分析】(1)因为菊花朵数是月季花和向日葵朵数的4倍,那么先将月季花和向日葵的总数量求出来,再乘4即可得到菊花的数量。(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详解】(1)(8+24)×4=32×4=128(朵)答:菊花有128朵;(2)24÷8=3答:向日葵朵数是月季花的3倍。【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整数乘除的实际应用,关键要从统计表中得到正确有用的信息。33.有两个相同的长方形,长7厘米,宽5厘米,把它们按下图的样子重叠在一起,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解析:28厘米【分析】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我们可以利用平移线段的方法,将这个图形的周长转化成规则图形的周长来解决,经过平移,得到一个边长是7厘米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即为原图形的周长。【详解】如图所示:7×4=28(厘米)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28厘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巧求周长的问题,平移法是最常用的方法。34.梅梅用两个同样的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图形(三个图形之间没有重叠),如图所示。(1)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明明也用这三个图形拼出一个新图形(图形之间没有重叠),新图形的周长比梅梅拼的图形的周长要短。明明是怎样拼的呢?在左边画出明明拼出图形的示意图(一种即可),在右边写出检验过程(所画示意图的周长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画好示意图后,标出数据有助于你进行检验。示意图:________;检验:________。解析:(1)60厘米;(2)见详解;【分析】(1)根据图形可得,其周长是2条12厘米的边和6条6厘米的边长组合而成。(2)图形组合的公共边越多,最终的周长越短,据此画图。【详解】(1)12×2+6×6=24+36=60(厘米)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60厘米。(2)画图如下:检验:12×4=48(厘米)48厘米﹤60厘米;答:符合题目要求,拼图正确。【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掌握二者的特征和周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5.如下图所示,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了三个相同的长方形,如果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解析:24米【分析】长方形是长是宽的3倍,把宽看成1份,长看成3份,那么长加宽是4份,而长加宽的和是8米,求得1份是2米,3份是6米,即正方形边长是6米,然后再计算正方形的周长。【详解】(米)(米)(米)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米。【点睛】三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比正方形的周长多四条边长的长度,也可以根据这一点进行理解。36.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恰好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且相互平行,试求出它的周长。解析:72厘米【分析】如图,将各边分别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平移,得到一个边长是18厘米的正方形,该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原图形的周长。【详解】如图所示:(厘米)(厘米)(厘米)答:该图形的周长是72厘米。【点睛】两端的正方形计入周长的是12厘米,中间的每个正方形,计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