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答应用题练习题55带答案解析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1)某大酒店里有一种方圆两用餐桌(即外圆中方)。请你借助圆规等学具,选择相对合理数据画出这种方圆两用桌的桌面模形(要保留作图痕迹),并将正方形外的部分涂上阴影。(提示:在圆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2)如果圆桌的直径是1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用黑、白两种正方形的瓷砖拼成大的正方形图形,要求中间用白瓷砖,四周一圈用黑瓷砖。(如图所示)(1)填写下列表格。想一想,这些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大正方形每边的块数3黑瓷砖块数8(2)如果所拼的图形中,用了64块白瓷砖,那么,黑瓷砖用了多少块?3.二进制时钟是一种“特殊的时钟”,它用4行6列24盏灯来表示时间(图1)竖着看,从左到右每两列为一组,每列依次表示时、分、秒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每列从下往上的灯依次表示1、2、4、8(表示灯亮,○表示灯熄灭,灯灭代表0),同一列中多盏灯同时亮,要把它们各自表示的数加起来得到对应的数。例如,图1中最右侧一列,从下往上第一、二、三盏灯是,分别表示数字1、2、4,1+2+4=7,此时这列灯表示数字7,按照这样的表示方法,请在图2的括号里写出此时时钟表示的时刻。图3是雯雯同学上午进入校门的时刻,请涂出二进制时钟上的显示。4.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然后返回.去时在B站停车,而返回时B站不停.去时的车速是每小时48km.(1)A站到C站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返回时的车速是每小时行多少千米?5.一本故事书有180页,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如果第二天看的相当于第一天的,第二天看了多少页?(2)如果第一天与第二天看的页数比是5:4,第二天看了多少页?(3)如果第二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多少页?6.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共700棵,桃树与梨树的比是2:3,梨树与苹果树的比是4:5.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各多少棵?7.观察算式的规律:,,,,……。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________)。用规律计算:(________)。8.下图是由两个正方形和一个圆组成的,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圆周率取3.14)9.如下图,图(1)与图(2)外面是两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只是里面的涂色部分不一样。如果图(1)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是,求图(2)中涂色部分的面积。(单位:)10.六年级举行“小制作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六(2)班交了多少件?11.下图中的阴影部分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重叠而成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0平方米,若以O点为圆心,分别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作半径,画出一个圆环,这个圆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2.小明放一群鸭子,已知岸上的只数与水中的只数比是3:4,现在从水中上岸9只后,岸上的只数是水中的,这群鸭子有多少只?13.小方桌的边长是1米,把它的四边撑开就成了一张圆桌(如图),圆桌的面积比原来小方桌的面积多多少平方米(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14.六年级举行体操和拔河比赛,参赛人数占全年级的40%,参加体操比赛的占参赛总人数的,参加拔河比赛的占参赛总人数的,两项都参加的有12人,全年级共有多少人?15.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上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某书店这天在图书定价的基础上降价20%出售某种图书,售价每本19.2元。已知该图书的进价为图书定价的50%,则降价后每卖一本书可以盈利多少元?16.甲乙两船同时从A码头出发,沿着同一条航线匀速向相距280千米的B码头航行,4小时后导航系统显示两船相距20千米。已知甲船的速度是乙船的87.5%,求甲乙两船的速度。(列方程解答)17.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长的20%,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挖72米,这时已挖的部分与未挖部分的比是4∶3,这条水渠长多少米?18.佳惠超市按商品标价的80%进行促销。光明小学在此超市按促销价购买了200支钢笔,共付2040元。(1)每支钢笔的标价是多少元?(2)如果每支钢笔超市的进价是8.5元,问超市是在进价基础上加价百分之几将这200支钢笔卖给光明小学的?19.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遇。相遇后两车仍按原来的速度前进,当它们相距378千米时,甲车行了全程的,乙车行了全程的75%,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0.实验小学六年级有男生120人,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3∶5,六年级学生总人数恰好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0%,实验小学有学生多少人?21.规定:如图1中,方格里的数表示在其周围8个方格中共有多少个△。即以“1”为中心,在它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1个△;以“2”为中心,在它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2个△;以“3”为中心,在它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3个△;依此类推。按上述规定,在如图2中一共可以画12个△。现在已经画好了其中的2个,请你在合适的空格中补上其余的10个。22.如图所示,大圆不动,小圆贴合着大圆沿顺时针方向不断滚动。小圆的半径是,大圆的半径是。(1)当小圆从大圆上的点出发,沿着大圆滚动,第一次回到点时,小圆的圆心走过路线的长度是多少厘米?(2)小圆未滚动时,小圆上的点与大圆上的点重合,从小圆滚动后开始计算,当点第10次与大圆接触时,点更接近大圆上的点()。(括号里填、、或。)23.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6厘米,高为5.2厘米,分别以、、三点为圆心,6厘米长为半径画弧,求这三段弧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取3.14)24.实验小学举行科技大赛,五年级上交作品15件,六年级比五年级多交。两个年级共交了多少件作品?25.涛涛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第二天读了这本书的,这时还剩95页没有读。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26.打一份稿件,小红需要8小时,小明需要10小时,两人合作打了4小时,还剩5000个字,这份稿件一共有多少个字?27.六(1)班女生人数比全班人数的多2人,男生有22人,全班有多少人?28.一只猴子摘了一堆桃子,第一天它吃了这堆桃子的七分之一,第二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六分之一,第三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五分之一,第四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四分之一,第五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三分之一,第六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二分之一,这时还剩12个桃子。那么第一天和第二天所吃桃子的总数是多少个?29.一个书架上下两层共有图书450本,如果将上层书增加它的,下层书增加它的,这时上、下两层图书的本数就一样多.这个书架原来上、下层各有图书多少本?30.一个水池早晨放满了水,上午用去这池水的,下午又用去25升,这时水池的水比半池水还多2升,这个水池早晨用去了多少水?31.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15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和B,甲在A仓库、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转向帮助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货物同时搬完,问丙帮助甲、乙各多少时间?32.小明有一本书,已看的和未看的是1:5,又看了30页,这时已看的和未看的是1:2,这本书共有多少页?33.公园里有一个圆形花圃(如图),直径20米,花圃中的绿地面积是254.34平方米,花圃中石子路的宽度是多少米?<5分>3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2小时后在途中相遇,这时甲车正好行了全程的,已知乙车每小时行36千米,A、B两地间公路长多少千米?35.用一根240厘米的铁丝制作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5∶3∶4,求这个长方体框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6.如图,长方形的长AD与宽AB的比为5∶3,E、F为AB边上的三等分点,某时刻,甲从A点出发沿长方形逆时针运动,与此同时,乙、丙分别从E、F出发沿长方形顺时针运动。甲、乙、丙三人的速度比为4∶3∶5,他们出发后12分钟,三人所在位置的点的连线第一次构成长方形中最大的三角形,那么再过多少分钟,三人所在位置的点的连线第二次构成最大三角形?37.一辆卡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甲、乙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卡车到达乙城后立即返回,客车到达甲城后也立即返回,已知卡车和客车的速度比为,两车第一次相遇地点距离第二次相遇地点24千米,求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38.甲乙两城相距45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城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已知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是,那么快车比慢车总共多行驶了多少千米?39.一条长120厘米长铁丝,焊接成一个长、宽、高比是3∶2∶1的长方体(接头处忽略不计),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0.小红和小兰都积攒了一些零用钱,她们所积攒的零用钱的比是5:3.在“支援灾区,奉献爱心”的捐款活动中,小红捐了26元,小兰捐了10元,这时她们剩下的钱数相等.小红原来有多少钱?4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当两车在途中相遇时,甲、乙两车所行的路程比为8:7.相遇后,两车立即返回各自的出发地,这时甲车把速度提高了25%,乙车速度不变.当甲车返回A地时,乙车距B地还有小时的路程.(1)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A、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42.妈妈买来一些水果糖,小华吃掉一半后又多吃了两粒,第二天也是这样吃了剩下的一半再多吃两粒,第三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再多吃两粒,第四天打开糖盒时,里面只有4粒了,妈妈究竟买了多少粒水果糖?43.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遇后继续前进,当两车又相距70千米时,甲行驶了全程的75%,乙离A地的路程与已行驶的路程比是1∶2,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4.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两车在离中点20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20%,求A、B两地间的路程。45.淘气和奇思都是集邮爱好者,淘气收集了各种邮票63张,奇思收集的邮票数比淘气少。(1)画图表示淘气和奇思的邮票张数之间的关系。(2)奇思比淘气少多少张邮票?46.当图中两块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时,的值应该是多少?(单位:)47.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6∶5,后来又增加了5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正好是全班的一半。原来参加数学竞赛的女生有多少人?48.商店购进一批自行车,购入价为每辆420元,卖出价为每辆500元,当卖出自行车的多20辆时,已获得全部成本,当自行车全部卖完时,共盈利多少元?49.弹簧秤在正常的范围内称物体,称2千克的物体,弹簧全长为12.5cm,称8千克的物体,弹簧全长为14cm。那么当弹簧全长为15cm时,所称物体的质量为多少千克?50.水果店运来一批橘子,第一天卖出总数的40%,第二天卖出140千克,剩下的与卖出的重量比是1:3,这批橘子重多少千克?【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1)(2)0.285平方米【详解】略2.(1)4,5,6,712,16,20,24(2)36块【分析】(1)大正方形每边的块数每增加1块,所用的黑瓷砖块数就增加4块;(2)白瓷砖的总块数是每个边上的块数的平方,而黑瓷砖的总数量是白瓷砖一边的数量加1的四倍。【详解】(1)大正方形每边的块数增加1块,所用的黑瓷砖数就增加4块;(2)64=8×8;(8+1)×4=9×4=36(块);答:黑瓷砖用了36块。【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找到规律,再根据规律来求解。3.图2(19:47:26);图3【分析】(1)同一列中多盏灯同时亮,要把它们各自表示的数加起来得到对应的数,注意灯灭表示0,那么图2左侧第1列代表1,第2列代表1+8=9,也就是19时;第3列表示4,第4列表示1+2+4=7,也就是47分;第5列表示2,第6列表示2+4=6,也就是26秒;(2)图3是左侧第1列是0,所以不涂;第2列是7,从下往上涂代表数字1、2、4的灯亮;第3列代表数字4的灯亮,其它灯灭;第4列代表数字1、8的灯亮;第5列代表数字1、4的灯亮,其它灯灭;第6列代表数字2、4的灯亮,其它灯灭。【详解】据分析可得,图2代表(19:47:26);图3是:故答案为:图2(19:47:26);图3是。【点睛】本题考查数与形,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理解同一列中多盏灯同时亮,要把它们各自表示的数加起来得到对应的数的概念。4.(1)432千米(2)72千米【解析】【详解】(1)48×(4+5)=432(千米)(2)432÷6=72(千米)5.(1)25页(2)24页(3)30页【解析】【详解】(1)180××=30×=25(页)答:第二天看了25页.(2)180××=30×=24(页)答:第二天看了24页.(3)180×(﹣)=180×=30(页)答:第二比第一天多看30页.6.桃树160棵,梨树240棵,苹果树300棵【解析】【详解】解:因为桃树与梨树的比是(2×4):(3×4)=8:12梨树与苹果树的比是(4×3):(5×3)=12:15所以桃树、梨树、苹果树的比是:8:12:15所以700÷(8+12+15)=700÷35=20(棵)桃树:20×8=160(棵)梨树:20×12=240(棵)苹果树:20×15=300(棵),答:果园里有桃树160棵,梨树240棵,苹果树300棵7.n2−(n−1)2=n+n+1210【分析】观察题目给出的算式,发现前一个数都比后一个数大1,而且前一个数的平方减去后一个数的平方最终等于前数加后数,由此可得到规律。【详解】(1)n2−(n−1)2=n+n+1(2)=20+19+18+17+……+2+1=20×10+10=200+10=210【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找到规律然后利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8.26平方厘米【分析】根据图意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圆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36=6×6,即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cm,也正是圆的直径;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是6cm,小正方形的面积是6×6÷2=18(平方厘米)。据此解答即可。【详解】36=6×63.14×(6÷2)2-6×6÷2=3.14×9-18=28.26-18=10.26(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26平方厘米。【点睛】本题属于求圆与组合图形面积的问题,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明确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构成的,然后看是求几种图形的面积和还是求面积差,然后根据面积公式解答即可。9.300平方米【分析】根据圆环的面积S=π(R2-r2),图(1)中涂色部分是一个圆环的面积,已知圆环的面积,据此求出大圆和小圆的半径平方之差,进而求出大圆的半径。大圆直径是正方形的边长,图(2)中涂色部分的面积就是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据此解答。【详解】235.5÷3.14+5×5=75+25=100(平方米)10×10=100(平方米)大圆的半径是10米。10×2=20(米),5×2=10(米)20×20-10×10=400-100=300(平方米)答:图(2)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是300平方米。【点睛】此题考查阴影部分的面积计算,求出大圆的直径是解题关键。10.40件【分析】由于六(2)班比六(1)班多交,所以可利用乘法求出六(2)班交了多少件。【详解】==(件)答:六(2)班交了40件。【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用乘法。11.6平方米【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而圆环的面积=π(大圆半径2-小圆半径2),大圆半径=大正方形的边长,小圆半径=小正方形的边长,所以大圆半径2=大正方形的面积,小圆半径2=小正方形的面积,所以圆环的面积=π×阴影部分的面积,据此作答即可。【详解】解:设大正方形边长为R,小正方形边长为r,则S阴=R2-r2=40(m2)S圆环=π(R2-r2)=125.6(m2)答:这个圆环面积是125.6平方米。12.567只【详解】3:4=9÷(-)=9÷(-)=9÷=567(只)答:这群鸭子有567只.13.57平方米【解析】【分析】如图,连接正方形的对角线,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每一条直角边都是圆的半径;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正方形面积的,由于正方形的面积是1×1=1平方米,所以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平方米,即r2÷2=,可求得r2是,进而求得圆桌的面积,再求出面积差.【详解】连接正方形的对角线,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下图:每一条直角边都是圆的半径;正方形的面积:1×1=1(平方米)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平方米即:r2÷2=,r2=;圆桌的面积:3.14×r2=3.14×=1.57(平方米);1.57﹣1=0.57(平方米);答:圆桌的面积比原来小方桌的面积多0.57平方米.14.200人【分析】设参加比赛总人数为x人,则参加体操比赛的有x人,参加拔河比赛的有x人,两项都参加的有12人。用参加体操的加上参加拔河的减去都参加的12人,得到参赛总人数。据此列方程解方程,求出参赛总人数,最后利用参赛总人数除以40%,得到全年级总人数。【详解】解:设参加比赛总人数为x人。x+x-12=xx+x-x=12x=12x=12÷x=8080÷40%=200(人)答:全年级共有20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简易方程的应用,能根据题意正确列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5.2元【分析】某书店这天在图书定价的基础上降价20%出售某种图书,说明售价是定价的1-20%=80%,每本19.2元,据此求出定价;书的进价为图书定价的50%,求出书的进价,最后求盈利即可。【详解】19.2-19.2÷(1-20%)×50%=19.2-12=7.2(元)答:降价后每卖一本书可以盈利7.2元。【点睛】本题考查百分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定价、售价、进价之间的关系。16.甲船35千米/时,乙船40千米/时【分析】设乙船速度是x千米/时,则甲船速度是87.5%x千米/时,乙船速度×时间-甲船速度×时间=20千米,列出方程求出乙船速度,乙船速度×87.5%=甲船速度。【详解】解:设乙船速度是x千米/时,则甲船速度是87.5%x千米/时。4x-87.5%x×4=204x-3.5x=200.5x=20x=4040×87.5%=35(千米/时)答:甲船速度是35千米/时,乙船速度是40千米/时。【点睛】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整体数量×部分对应百分率=部分数量。17.420米【分析】第一天挖了全长的20%,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挖72米,此时两天挖好两个全长的20%多72米,已挖的部分与未挖部分的比是4∶3,已经挖好的部分占全长的,则72米对应的分率是全长的去掉两个20%,用分量÷分率即可求出全长。【详解】72÷(-20%-20%)=72÷=72×=420(米)答:这条水渠长420米。【点睛】要分析找准单位“1”的量及72米所对应的分率。18.(1)12.75元(2)20%【分析】(1)用总价除以钢笔数量,求出每支钢笔售价,再用每支钢笔的售价除以它占原标价的百分率,求出每支钢笔标价;(2)先算出每支钢笔的售价,再用售价比进价多的部分除以进价,求出超市是在进价基础上加价百分之几将这200支钢笔卖给光明小学的。【详解】(1)2040÷200÷80%=10.2÷80%=12.75(元)答:每支钢笔的标价是12.75元。(2)(2040÷200-8.5)÷8.5=1.7÷8.5=20%答:超市是在进价基础上加价百分之二十将这200支钢笔卖给光明小学的。【点睛】本题考查百分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按80%进行促销是指售价占标价的百分之八十。19.1080千米【分析】由题可知,甲乙相遇并且拉开378千米的距离,相当于走了一个全程加378米,所以378米占全程的75%+-1,用378÷(75%+-1)即可求出全程。【详解】378÷(75%+-1)=378÷(0.75+0.6-1)=378÷0.35=1080(千米)答:A、B两地相距1080千米。【点睛】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求出378米相当于全程的几分之几,用分量÷分率=总量求出全程的长度。20.960人【分析】六年级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3∶5,说明男生人数是六年级人数的,据此求出六年级人数,再用六年级人数除以占全校学生人数的百分率,求出全校学生人数即可。【详解】(人)答:实验小学有学生960人。【点睛】本题考查按比例分配、百分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21.见详解【分析】根据题意,“1”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1个△;“2”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2个△;“3”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3个△,由此根据图中的两个三角形,进而画出其它的三角形。【详解】如图:【点睛】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规律,再由规律解决问题。22.(1)50.24厘米(2)B【分析】(1)当小圆从大圆上的点A出发,沿着大圆滚动,第一次回到点A时,小圆的圆心走过路线的长度是半径为6+2=8厘米的圆一周的长度;(2)小圆的半径是2cm,大圆的半径是6cm,则小圆滚动3圈后才能回到A点,这个过程中M点与大圆接触3次;M第9次与大圆接触时,小圆又回到A点,小圆第10次与大圆接触时,是走了大圆一周的,即12.56厘米,更接近于B点。【详解】(1)2×3.14×(2+6)=2×3.14×8=50.24(厘米)答:小圆的圆心走过路线的长度是50.24厘米。(2)根据分析可得,当点M第10次与大圆接触时,点M更接近大圆上的点B。【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周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圆的运动轨迹。23.32平方厘米【分析】根据题干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每个角的度数都是60°,那么图中就出现了3个半径为6厘米,圆心角为60°的扇形;这三段弧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三个扇形的面积之和﹣2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由此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解决问题。【详解】一个小扇形的面积是:×3.14×62=×3.14×36=18.84(平方厘米)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6×5.2÷2=15.6(平方厘米)这三段弧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18.84×3﹣15.6×2=56.52﹣31.2=25.32(平方厘米)答:这三段弧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25.32平方厘米。【点睛】此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式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根据题干,将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转化成求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4.33件【分析】六年级比五年级多交,说明六年级作品占五年级作品的,据此求出六年级作品数量,最后求两个年级共交了多少件作品即可。【详解】=15+18=33(件)答:两个年级共交了33件作品。【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六年级作品数占五年级作品数的几分之几。25.150页【分析】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第二天读了这本书的,都是以这本书为单位“1”,那么还剩下这本书的,量率对应求单位“1”。【详解】(页)答:这本故事书共有150页。【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数除法应用题,在用量率对应求单位“1”时,量和分率一定要相互对应。26.50000个【分析】先计算两人4小时完成了几分之几,求出剩下的5000字占全部的几分之几,再求出总的字数。【详解】(个)答:这份稿件一共有50000个字。【点睛】量率对应求单位“1”,在分数除法应用题中广泛应用,但量和率一定要对应。27.60人【分析】将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2刚好是全班人数的1-,用男生人数÷对应分率即可。【详解】(22+2)÷(1-)=24÷=60(人)答:全班有60人。【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到部分数量以及对应分率。28.24个【分析】根据部分数量÷部分对应分率=整体数量,从剩下的12个桃子开始,依次÷对应分率,求出总数量,总数量×第一天吃的对应分率=第一天吃的个数,(总数量-第一天吃的个数)×第二天吃的对应分率=第二天吃的个数,第一天吃的个数+第二天吃的个数即可。【详解】12÷(1-)÷(1-)÷(1-)÷(1-)÷(1-)÷(1-)=12÷÷÷÷÷÷=84(个)84×=12(个)(84-12)×=72×=12(个)12+12=24(个)答:第一天和第二天所吃桃子的总数是24个。【点睛】关键是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求整体用除法,求部分用乘法。29.上层200本,下层250本【详解】解:设上层书架原有x本书,则下层书架原有(450﹣x)本,得(1+)x=(450﹣x)×(1+)x=(450﹣x)×x=585﹣xx=585x=200450﹣200=250(本)答:原来上层书架有图书200本、下层书架有图书250本.30.18升【解析】【分析】把这池水的体积看作单位“1”,若下午用去25+2=27升,那么此时剩余的水的体积与用去水的体积相等,也就是用去水的体积占这池水体积的,先求出这池水体积的比上午用去水的体积多的分率,也就是27升水占这池水体积的分率,再依据分数除法意义,求出这池水的体积,最后依据分数乘法意义即可解答.【详解】(25+2)÷(﹣)×=27×=90×=18(升)答:这个水池早晨用去了18升水.31.3小时,5小时【分析】把一个仓库的货物量看作单位“1”,甲乙丙搬完两个仓库也就是完成了2个单位量,设他们搬完货物花了x小时,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列方程即可解答。【详解】解:设他们搬完两个仓库货物花了x小时。(++)×x=2x=2x=8(1-×8)÷=÷=3(小时)8-3=5(小时)答:丙帮助甲搬运了3小时,帮乙搬运了5小时。【点睛】把一个仓库的货物量看作单位“1”,甲乙丙搬完两个仓库也就是完成了2个单位量,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2.180页【详解】30÷()=30÷=180(页)答:这本书共有180页。33.1米【详解】254.34÷3.14=81(平方米)因为9×9=81所以绿地的半径是9米。<2分>20÷2-9=1(米)<3分>答:花圃中石子路的宽度是1米。考察学生对圆环面积以及其内圆半径和外圆半径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找到正确的突破口进行解答。34.120km【详解】答:A、B两地间公路长120千米.35.7500立方厘米【分析】这是求长方体体积的题目,240厘米是这个长方体的总棱长,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4条高,用240÷4=60(厘米),这是1条长+1条宽+1条高的和,再把60厘米进行按比分配,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长方体的体积即可。【详解】240÷4=60(厘米)60×=25(厘米)60×=15(厘米)60×=20(厘米)25×15×20=375×20=7500(立方厘米)答:这个长方体框架的体积是7500立方厘米。【点睛】本题考查按比分配问题,明确长、宽、高的比是5∶3∶4分配的总量指的是1条长+1条宽+1条高的和是解题的关键。36.28分【分析】长方形内最大的三角形等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这样的三角形一定有一条边与长方形的某条边重合,且另一个顶点恰好在该长方形的对边上。所以只要讨论三人中有两个人在长方形的顶点上的情况,因为长方形的长AD与宽AB的比为5∶3,所以将长方形的长5等份,宽3等份,将其周长分为16段,又因为甲、乙、丙三人的速度比为4∶3∶5,所以他们所行的路程比也是4∶3∶5,设甲走4段用1个单位时间,那么一个单位时间内乙、丙分别走3段、5段,由于4、3、5两两互质,所以在非整数单位时间内甲、乙、丙三人最多有一人走了整数段,所以只考虑整数单位时间。然后对到达顶点的情况一一列举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单位时间点,再根据第一次构成长方形中最大的三角形的时间是12分钟,从而求出一个单位时间相当于多少分钟,根据列表知道第二次构成最大三角形需要几个时间单位,求出再过多少分钟,三人所在位置的点的连线第二次构成最大三角形,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将长方形的长为5等份,宽为3等份,那么长方形的周长为16段,设甲走4段用1个单位时间,那么一个单位时间内乙、丙分别走3段、5段,根据分析又知道只有整数单位时间才符合题意,所以只考虑整数单位时间,所以三人到达顶点的情况列表如下:甲单位时间246810121416……地点CACACACC……乙单位时间23101118192627……地点DCBADCBA……丙单位时间23101118192627……地点CBADCBAD……通过列表可知2个单位时间时,甲和丙重合,不满足条件,3个单位时间时,甲在AD上,三人第一次构成最大的三角形,所以一个单位时间为12÷3=4(分);10个单位时间的时候甲、乙、丙分别在C、B、A点上,第二次构成最大的三角形,4×10-12=40-12=28(分)答:再过28分钟,三人所在位置的点的连线第二次构成最大三角形。【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行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长方形内最大的三角形等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37.84千米【分析】两车第一次相遇后到第二次相遇,这之间一共行驶了两倍的两城市之间的距离长度,已知卡车与客车的速度比是4∶3,即路程比是4∶3,则两车的路程差是,用24除以路程差,就是两倍的城市距离,再除以2即可。【详解】24÷()÷2=24÷÷2=84(千米)答:甲、乙两城相距84千米。【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多次相遇问题的理解能力及其比的应用,关键是找出数量对应的分率。38.90千米【分析】根据题意,3小时相遇,可以根据总路程除以3,即可求得两辆汽车的速度和。再根据速度比是,计算出两车行驶的路程,求差即可。【详解】450÷3=150(千米)150×=90(千米);90×3=270(千米)150×=60(千米);60×3=180(千米)270-180=90(千米)答:快车比慢车总共多行驶了90千米。【点睛】本题也可以根据比例知识求解:速度比是,则相同时间内行驶的路程比也是。39.750立方厘米【分析】长方体有12条棱,4条长、4条宽、4条高的长度之和就是棱长总和,也就是铁丝的长度,先求出1条长、宽、高的和;长、宽、高比是3∶2∶1,把长看作3份,宽看作2份,高看作1份,则长、宽、高的和看作6份,据此解答即可。【详解】(厘米)(厘米)(厘米)(厘米)(立方厘米)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750立方厘米。【点睛】本题考查按比例分配、长方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40.40元【分析】因为她们剩下的钱数相等,所以小红比小芳多捐的钱数等于原来小红比小芳多攒的钱数,求出1份的钱数,即可求出小红原来的钱数.【详解】26﹣10=16(元)16÷(5﹣3)=8(元)8×5=40(元);或:(26﹣10)÷(5﹣3)×5=16÷2×5,=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选购家居建材合同细节不容忽视
- 高三哲学考试题及答案
- 风险管理自考试题及答案
- 豆蔻镇考试题目及答案
- 调剂学考试题及答案太原
- 2025标准合同范本:买卖合同模板
- 地球毁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德州物理中考试题及答案
- 德云女孩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导电材料项目商业计划书
- GB/T 43449-2023法庭科学毒物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 申请开办美食街的申请书
- 美国RAZ分级读物目录整理
- 《北京市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表》(非居住)
- 化疗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讲解课件
- 二年级上册数学100以内加减口算(打印版)
-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班主任专业化和家长资源开发韩似萍
- 【2019年整理】渠明清时期迁入姓氏探源
- Breakingpoint-PerfectStorm-使用手册中文版
- 高中化学 选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从分子内到分子间探究生命和生活的奥秘-配合物与超分子 第一课时 初探配合物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