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应用题训练集及解题策略一、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重要性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核心模块之一,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聚焦“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应用题训练,学生能:1.深化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如“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等核心模型);2.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从“问题”倒推“所需条件”,或从“条件”推导“结论”的思维链);3.提升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在购物、行程、工程等场景中的价值);4.发展建模能力(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算式或方程)。应用题的难度梯度明显,从低年级的“归一归总”到高年级的“分数百分数”“比例问题”,逐步提升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要求。二、核心解题策略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以下是4类通用策略,覆盖90%以上的应用题场景:(一)审题策略——精准提取关键信息方法:“三读审题法”初读:通读题目,圈出数字、单位、问题(如“3斤苹果”“12元”“买5斤需要多少钱”);再读:梳理“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关系(如“3斤12元”是“单一量”的线索,“5斤”是“新数量”,“多少钱”是“新总量”);精读:识别“陷阱”(如单位换算:“千米”与“米”、“小时”与“分钟”;或“增加了”与“增加到”的区别)。例:“小明跑了2千米,用时10分钟,平均每分钟跑多少米?”初读圈出:2千米、10分钟、平均每分钟跑多少米;再读关系:求“速度”,需用“路程÷时间”;精读陷阱:单位转换(2千米=2000米)。(二)建模策略——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方法:用“可视化工具”简化复杂关系1.线段图法(适用于分数、百分数、行程问题)步骤:将“总量”画为一条线段,按比例分割(如“用去1/4”则将线段分成4份,涂掉1份);例:“一根绳子长20米,用去1/4,还剩多少米?”画线段表示20米,分成4段,每段5米;用去1段(5米),剩余3段(15米)。2.列表法(适用于鸡兔同笼、盈亏问题)步骤:将已知条件列成表格,对比差异找规律;例:“鸡兔同笼,头10个,脚28只,鸡兔各几只?”列表格:鸡的数量兔的数量总脚数555×2+5×4=30646×2+4×4=28找到符合条件的组合(鸡6只,兔4只)。3.方程法(适用于复杂问题,如年龄问题、比例问题)步骤:设未知量为“x”,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例:“爸爸今年35岁,儿子今年5岁,多少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设“x年后”,列方程:35+x=3×(5+x);解得:x=10。(三)转化策略——将复杂问题简化为熟悉模型方法:将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已学过的模型例1:“工程问题”转化为“归一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本质是“单一量×数量=总量”);例2:“盈亏问题”转化为“差倍问题”(如“每人分5个苹果多3个,每人分7个少5个,求人数”,转化为“两次分配的差额8个,每人多分2个,求人数”);例3:“比例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如“速度比3:2,时间比2:3”,本质是“路程=速度×时间”的反比关系)。(四)验证策略——确保答案的合理性方法:用“逆推法”或“代入法”检查答案逆推法:从答案出发,倒推是否符合题目条件(如“买5斤苹果花20元,每斤4元,3斤则12元,符合原题”);代入法:将答案代入方程,看是否成立(如“10年后爸爸45岁,儿子15岁,45÷15=3,符合条件”)。三、常见应用题类型及训练集以下按“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的顺序,梳理10类高频应用题,每类包含核心数量关系、解题步骤、典型例题、训练题(基础+提高+拓展)。(一)归一问题(低年级)核心数量关系:单一量=总量÷数量;总量=单一量×数量。解题步骤:1.求“单一量”(如“每斤苹果的价格”“每天做的题数”);2.用单一量求“所求总量”。典型例题:妈妈买3斤苹果花了12元,买5斤苹果需要多少钱?步骤1:求单一量(每斤价格):12÷3=4(元/斤);步骤2:求5斤总量:4×5=20(元);答案:20元。训练题:基础:小明3天做了15道题,照这样计算,7天能做多少道题?(答案:35道)提高:工程队6天修了300米路,照这样计算,修完900米路需要多少天?(答案:18天)拓展: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20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驶35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答案:7小时)(二)归总问题(低年级)核心数量关系:总量=单一量×数量;单一量=总量÷数量。解题步骤:1.求“总量”(如“总钱数”“总题数”);2.用总量求“所求单一量”或“数量”。典型例题:小明每天做5道题,6天做完一本练习册。如果每天做6道题,多少天能做完?步骤1:求总量(练习册总题数):5×6=30(道);步骤2:求天数:30÷6=5(天);答案:5天。训练题:基础:每袋大米重5千克,8袋大米重多少千克?如果每袋重10千克,多少袋能装完这些大米?(答案:40千克;4袋)提高: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5小时到达目的地。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多少千米?(答案:75千米)拓展:工厂要生产一批零件,每天生产20个,15天完成。如果提前3天完成,每天需要生产多少个?(答案:25个)(三)植树问题(低年级)核心数量关系: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只栽一端:棵数=间隔数;封闭图形(如圆形):棵数=间隔数。典型例题: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侧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需要栽多少棵树?步骤1:求间隔数:20÷5=4(个);步骤2:求棵数:4+1=5(棵);答案:5棵。训练题:基础:在圆形花坛周围栽树,周长30米,每隔5米栽一棵,需要栽多少棵?(答案:6棵)提高:一条路长40米,每隔8米栽一棵(只栽一端),需要栽多少棵?(答案:5棵)拓展:在教学楼走廊两侧栽树,每侧长30米,每隔6米栽一棵(两端都不栽),需要栽多少棵?(答案:8棵)(四)行程问题(中年级)核心数量关系: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相遇问题:总路程=(速度1+速度2)×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1-速度2)×追及时间。典型例题(相遇问题):甲每小时走5公里,乙每小时走3公里,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后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公里?步骤1:计算速度和:5+3=8(公里/小时);步骤2:求总路程:8×2=16(公里);答案:16公里。训练题:基础: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15分钟,每分钟走80米,家到学校有多远?(答案:1200米)提高:A车每小时行60千米,B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答案:300千米)拓展:甲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追乙,乙先出发2小时,每小时走5公里,甲多久能追上乙?(答案:2小时)(五)工程问题(中年级)核心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解题技巧:通常将“工作总量”设为1(如“修一条路”设为1,“做一批零件”设为1)。典型例题:甲单独修一条路需要10天,乙单独修需要15天,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修完?步骤1:设工作总量为1;步骤2:求甲的效率:1÷10=1/10;乙的效率:1÷15=1/15;步骤3:求合作效率:1/10+1/15=1/6;步骤4:求合作时间:1÷1/6=6(天);答案:6天。训练题:基础:小明单独做家庭作业需要30分钟,小红单独做需要20分钟,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分钟?(答案:12分钟)提高: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20天,乙队单独做需要30天,甲队先做5天,剩下的由乙队做,需要多少天?(答案:22.5天)拓展:一项工程,甲乙合作需要12天,甲单独做需要20天,乙单独做需要多少天?(答案:30天)(六)鸡兔同笼问题(中年级)核心解题方法:假设法(假设全是鸡或全是兔,计算脚的差额,再调整)。数量关系:兔的数量=(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头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数量=总头数-兔的数量。典型例题:鸡兔同笼,有头10个,脚28只,鸡兔各多少只?步骤1:假设全是鸡,总脚数=10×2=20(只);步骤2:计算脚的差额:28-20=8(只);步骤3:每把一只鸡换成兔,脚增加2只,所以兔的数量=8÷2=4(只);步骤4:鸡的数量=10-4=6(只);答案:鸡6只,兔4只。训练题:基础:有5元和10元的人民币共12张,总金额85元,5元和10元各多少张?(答案:5元7张,10元5张)提高:停车场有自行车和汽车共20辆,总轮子数56个,自行车和汽车各多少辆?(答案:自行车12辆,汽车8辆)拓展:学校买了足球和篮球共15个,花了650元,足球每个40元,篮球每个50元,足球和篮球各买了多少个?(答案:足球10个,篮球5个)(七)分数百分数问题(高年级)核心数量关系:分量=总量×分率;总量=分量÷分率;分率=分量÷总量;百分数问题: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如25%=1/4),按分数问题解决。典型例题:一根绳子长20米,用去了1/4,用去了多少米?步骤1:确定“总量”(20米)和“分率”(1/4);步骤2:计算分量:20×1/4=5(米);答案:5米。训练题:基础:一本书有80页,小明看了30页,看了这本书的百分之几?(答案:37.5%)提高:商店里一件衣服打八折出售,售价160元,原价多少元?(答案:200元)拓展:某工厂去年生产机器1000台,今年比去年增产20%,今年生产多少台?(答案:1200台)(八)盈亏问题(中年级)核心数量关系:(盈+亏)÷两次分配的差=份数(如人数、物品数)。解题步骤:1.确定“盈”(多的数量)和“亏”(少的数量);2.计算两次分配的差;3.求份数;4.求总量。典型例题:老师给学生分苹果,每人分5个多3个,每人分7个少5个,求学生人数和苹果数量。步骤1:盈=3,亏=5;步骤2:两次分配的差=7-5=2;步骤3:学生人数=(3+5)÷2=4(人);步骤4:苹果数量=5×4+3=23(个);答案:学生4人,苹果23个。训练题:基础:小朋友分糖果,每人分4颗多6颗,每人分5颗少4颗,求小朋友人数和糖果数量。(答案:10人,46颗)提高:学校安排宿舍,每间住3人多10人,每间住5人少6人,求宿舍间数和学生人数。(答案:8间,34人)拓展:某班同学去划船,每船坐4人少1条船,每船坐6人多1条船,求船数和人数。(答案:5条船,24人)(九)年龄问题(高年级)核心数量关系:年龄差不变(如爸爸比儿子大30岁,10年后仍大30岁)。解题技巧:用“方程法”设未知数,利用年龄差不变列方程。典型例题:爸爸今年35岁,儿子今年5岁,多少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步骤1:设“x年后”,爸爸年龄=35+x,儿子年龄=5+x;步骤2:列方程:35+x=3×(5+x);步骤3:解方程:35+x=15+3x→2x=20→x=10;答案:10年后。训练题:基础:妈妈今年30岁,女儿今年6岁,多少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2倍?(答案:18年后)提高:爷爷今年70岁,孙子今年10岁,多少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9倍?(答案:5年前)拓展:甲今年20岁,乙今年10岁,当甲的年龄是乙的1.5倍时,两人各多少岁?(答案:甲30岁,乙20岁)(十)比例问题(高年级)核心数量关系:正比例:两种量的比值一定(如“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反比例:两种量的乘积一定(如“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解题步骤:1.确定比例关系;2.设未知数;3.列比例式;4.解方程。典型例题: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80米,15分钟到达。如果每分钟走100米,多少分钟到达?步骤1:确定“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步骤2:设“x分钟到达”,列比例式:80×15=100×x;步骤3:解方程:x=12;答案:12分钟。训练题:基础: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驶30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答案:5小时)提高: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每天生产50个,12天完成。如果要10天完成,每天需要生产多少个?(答案:60个)拓展: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3:2,走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比是多少?(答案:2:3)四、总结与训练建议(一)总结应用题的本质是“数量关系的应用”,掌握核心模型(如“归一”“行程”“分数”)是关键。解题时需:1.精准审题(圈关键词,避陷阱);2.建立模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区域送鲜花活动方案
- 蝴蝶翅膀活动方案
- 规范半日活动方案
- 营销活动拼团活动方案
- 装修签单活动策划方案
- 语文考试活动方案
- 路政培训活动方案
- 装修直播套餐活动方案
- 2025年低空经济网络安全防护与应急响应能力提升方案报告
- 2025年企业培训师考试《成人教育心理学》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10心理咨询专业伦理(新版)
-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 2025河南农商银行金融科技人才常态化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船舶建造合同协议样本
- 初中物理作业设计
- GB/T 45817-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陶瓷砖
-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山东师范大学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同步练习(含答案)
- DB44-T 2267-2021《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限额》-(高清现行)
- 顶管顶进施工方案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