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现代汉语自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现代汉语自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现代汉语自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现代汉语自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现代汉语自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现代汉语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按步就班B.变本加利C.不可救药D.穿流不息答案:C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静谧(mì)干涸(gù)B.狡黠(xiá)惩罚(chěng)C.哽咽(yè)剽悍(piāo)D.星宿(sù)惬意(qiè)答案:C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说:“我今天很忙,不能去参加活动了。”B.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等。C.我们要学习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D.你是去打球呢?还是去跑步呢?答案:A4.下列词语中,与其他三项词性不同的一项是()A.美丽B.奔跑C.高兴D.非常答案:D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B.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C.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D.他完成了作业。答案:D6.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一项是()A.狡猾B.勇敢C.懒惰D.虚伪答案:B7.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B.择其善者而从之C.人之所欲D.下车引之答案:C8.下列词语中,与“安静”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宁静B.热闹C.喧哗D.吵闹答案:A9.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比喻)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偶)C.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排比)D.他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夸张)答案:AC10.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A.钢笔B.橡皮C.书本D.尺子答案:C11.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学而不思则罔B.择其善者而从之C.温故而知新D.敏而好学答案:A12.下列词语中,与“高兴”意思相反的一项是()A.开心B.难过C.愉快D.兴奋答案:B13.下列句子中,“于”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B14.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一项是()A.美丽B.跑步C.高兴D.非常答案:B1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他的脸像熟透了的苹果。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D.他完成了作业。答案:D16.下列词语中,与“宽敞”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狭窄B.宽阔C.矮小D.细长答案:B17.下列句子中,“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B.人不堪其忧C.其如土石何D.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答案:C18.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一项是()A.奔跑B.美丽C.高兴D.非常答案:B19.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比喻)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偶)C.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排比)D.他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夸张)答案:AC20.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A.苹果B.香蕉C.水果D.梨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属于双音节词的有()A.美丽B.高兴C.学习D.人民答案:ABCD2.下列句子中,属于主谓句的有()A.他来了。B.我喜欢读书。C.天气很好。D.大家都笑了。答案:ABCD3.下列词语中,属于贬义词的有()A.丑陋B.卑鄙C.勇敢D.善良答案:AB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有()A.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比喻)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比喻)C.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排比)D.他完成了作业。答案:ABC5.下列词语中,与“高兴”意思相近的有()A.开心B.愉快C.兴奋D.难过答案:ABC6.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有()A.学而时习之B.择其善者而从之C.人之所欲D.下车引之答案:C7.下列词语中,属于同一类的有()A.钢笔B.橡皮C.书本D.尺子答案:ABD8.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有()A.学而不思则罔B.择其善者而从之C.温故而知新D.敏而好学答案:A9.下列词语中,与“宽敞”意思相近的有()A.狭窄B.宽阔C.宽广D.狭小答案:BC10.下列句子中,“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有()A.择其善者而从之B.人不堪其忧C.其如土石何D.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答案:C11.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有()A.美丽B.高兴C.高大D.奔跑答案:AC12.下列句子中,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有()A.何陋之有B.吾谁与归C.宋何罪之有D.甚矣,汝之不惠答案:ABC13.下列词语中,与“安静”意思相反的有()A.宁静B.热闹C.喧哗D.吵闹答案:BCD1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有()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D.他完成了作业。答案:ABC15.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有()A.苹果B.香蕉C.水果D.梨答案:C16.下列句子中,“于”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有()A.舜发于畎亩之中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B17.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有()A.奔跑B.美丽C.高兴D.学习答案:AD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有()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B.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C.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D.他完成了作业。答案:BD19.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有()A.勇敢B.善良C.勤劳D.懒惰答案:ABC20.下列句子中,属于兼语句的有()A.老师叫小明去办公室。B.大家选他当班长。C.他有个妹妹很聪明。D.他完成了作业。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按步就班”没有错别字。()答案:×2.“干涸”的“涸”读音是“gù”。()答案:×3.“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等。”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答案:×4.“非常”是形容词。()答案:×5.“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这句话没有语病。()答案:×6.“勇敢”是贬义词。()答案:×7.“学而时习之”的“之”是代词。()答案:√8.“安静”和“宁静”意思相近。()答案:√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答案:√10.“钢笔、橡皮、书本、尺子”都属于文具类。()答案:√四、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的语言之一。答案:多2.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和()。答案:形声3.句子按结构可分为单句和()。答案:复句4.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答案:反复(或其他合理修辞手法)5.词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和()。答案:中性6.汉语的七大方言区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答案:粤方言7.句子的语气一般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答案:感叹句8.汉字的形体演变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等阶段。答案:楷书9.短语按功能可分为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和()。答案:形容词性短语10.汉语中的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和()。答案:副词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汉语的特点。答案:汉语没有形态变化。汉语语序虚词是主要语法手段。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汉语量词和语气词丰富。2.举例说明比喻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答案:明喻:“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快乐的状态。暗喻:“她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作用是将她比作夜空中最亮的星,突出了她的独特和重要。借喻:“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作用是用“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的隔阂,形象地表现出了隔阂之深。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论述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答案:促进语言交流:使人们能够更准确、顺畅地交流思想。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避免因语言不规范造成的信息误解和传递障碍。利于文化传承:规范的语言有助于文化的准确传承和发展。推动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