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某建设项目位于平原地区,排放的污染物为SO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计算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时,SO₂的小时平均质量浓度标准值应选用()。A.0.50mg/m³B.0.15mg/m³C.0.25mg/m³D.0.06mg/m³答案:A解析: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SO₂的1小时平均质量浓度二级标准值为0.50mg/m³,在计算大气环境评价等级时应选用此值。2.某河流断面间河段长1.5km,断面间直线距离为1km,河段平均比降为0.2%,该河段长度及弯曲系数分别为()。A.1.5km,1.5B.1.5km,1.33C.1km,1.5D.1km,1.33答案:A解析:河段长度为断面间河段的实际长度,即1.5km。弯曲系数是指河段长度与断面间直线距离之比,所以弯曲系数=1.5÷1=1.5。3.某工厂车间产生含油废水,处理工艺为“隔油池+气浮池”,已知隔油池的去除率为60%,气浮池的去除率为50%,则该处理工艺对含油废水的总去除率为()。A.70%B.80%C.90%D.100%答案:B解析:设原废水中含油量为1,经过隔油池后剩余油量为1×(1-60%)=0.4,再经过气浮池后剩余油量为0.4×(1-50%)=0.2。则总去除率=(1-0.2)÷1×100%=80%。4.采用类比法进行建设项目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时,关于类比对象的选择,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背景相同,即区域具有一致性B.类比的项目建设方式与拟建项目完全相同C.类比项目已经建成并产生了实际的生态影响D.类比对象与拟建项目的工程规模应相差不多答案:B解析:类比对象选择时,生态背景相同、类比项目已建成并产生实际生态影响、工程规模相差不多都是合理的要求。但类比的项目建设方式不一定要与拟建项目完全相同,只要在关键环节和生态影响机制上具有相似性即可。5.某噪声源位于空旷场地中,距离噪声源10m处测得A声级为80dB(A),若忽略空气吸收等因素的影响,距离噪声源20m处的A声级为()dB(A)。A.74B.77C.80D.83答案:A解析:对于点声源,在自由声场中,距离增加一倍,声压级衰减6dB(A)。从10m到20m距离增加了一倍,所以80-6=74dB(A)。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有()。A.SO₂B.NOₓC.PM₁₀D.VOCs答案:ABCD解析: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包括SO₂、NOₓ、PM₁₀、PM₂.₅、VOCs等。这些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水环境现状调查中,点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包括()。A.排放方式B.排放规律C.排放口的位置D.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答案:ABCD解析:点污染源调查需要了解排放方式(如连续排放、间歇排放等)、排放规律(包括排放时间、排放周期等)、排放口的位置以及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等信息,以便全面掌握点污染源对水环境的影响。3.生态现状调查的方法有()。A.资料收集法B.现场勘查法C.遥感调查法D.专家和公众咨询法答案:ABCD解析:资料收集法可获取区域生态的历史和现有资料;现场勘查法能直接观察和记录生态现状;遥感调查法可快速获取大面积的生态信息;专家和公众咨询法能借助专业知识和当地居民的经验来了解生态情况。4.下列关于声环境影响预测的说法,正确的有()。A.预测范围应与评价范围相同B.应考虑建设项目声源对预测点的所有影响C.应预测建设项目在不同阶段的声环境影响D.预测时应考虑地形、地物等对声波传播的影响答案:ABCD解析:声环境影响预测范围通常与评价范围一致,要考虑声源对预测点的所有影响,包括直接传播和反射等。同时要预测建设项目不同阶段(施工期、运营期等)的声环境影响,并且地形、地物等会对声波传播产生影响,预测时需要予以考虑。5.环境风险评价中,源项分析的内容包括()。A.最大可信事故的发生概率B.危险物质的泄漏量C.危险物质的泄漏时间D.危险物质的泄漏途径答案:ABCD解析:源项分析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环节,需要确定最大可信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危险物质的泄漏量、泄漏时间和泄漏途径等信息,为后续的风险预测和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三、简答题1.简述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和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₁₀%来确定。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采用估算模型计算项目排放的各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Ci和相应的占标率Pi,Pi计算公式为Pi=(Ci/C₀i)×100%,其中Ci为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C₀i为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然后,确定评价等级:当Pmax≥80%且D₁₀%≥5km时,评价等级为一级;当其他条件下,若Pmax≥10%,评价等级为二级;当Pmax<10%或D₁₀%<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时,评价等级为三级。2.简述废水处理中生物处理法的原理及分类。生物处理法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为营养源,通过自身的生长和繁殖,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氨等无机物。生物处理法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大类: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由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活性污泥)来处理废水,常见的有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等;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对废水进行处理,如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由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等气体。厌氧生物处理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常见的工艺有厌氧消化池、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等。3.简述生态影响预测的基本内容。生态影响预测的基本内容包括:(1)生态系统整体性影响预测:分析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如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变化。(2)生物群落影响预测:预测建设项目对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的影响,包括物种组成、种群数量、分布范围等的变化,以及对珍稀濒危物种和关键物种的影响。(3)生态系统敏感保护目标影响预测:评估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程度和范围。(4)生态恢复与补偿预测:预测生态恢复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以及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方式,以减轻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5)生态影响的累积效应预测:考虑建设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叠加影响,分析生态影响的累积效应及其可能带来的长期后果。4.简述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准备阶段:研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划等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现场踏勘,确定评价等级、范围和工作重点。(2)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开展声环境现状调查,收集声环境背景资料,监测现状噪声水平,评价声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3)预测评价阶段:进行声源分析,确定声源的类型、位置、强度等参数;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和方法,预测建设项目在不同阶段的声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结果是否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和相关要求。(4)对策措施阶段:根据预测评价结果,提出减少声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如合理布局、声源降噪、隔声屏障设置等,并分析其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5)结论阶段:总结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包括声环境现状评价结论、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对策措施的有效性结论等,编制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四、计算题1.某建设项目排放的SO₂源强为100kg/h,采用估算模型计算得到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为0.05mg/m³,SO₂的1小时平均质量浓度二级标准值为0.50mg/m³。试计算该项目SO₂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并确定其大气环境评价等级。解:首先计算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已知Ci=0.05mg/m³,C₀i=0.50mg/m³。根据Pi=(Ci/C₀i)×100%,可得Pi=(0.05÷0.50)×100%=10%。由于Pi=10%,在10%≤Pmax<80%且无法确定D₁₀%的情况下,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2.某河流流量为10m³/s,上游断面污染物A的浓度为2mg/L,有一支流汇入,支流流量为2m³/s,污染物A的浓度为5mg/L。假设完全混合,求混合后断面污染物A的浓度。解:根据完全混合模式,混合后污染物浓度计算公式为:C=(Q₁C₁+Q₂C₂)/(Q₁+Q₂)其中Q₁为河流流量,C₁为河流上游断面污染物浓度,Q₂为支流流量,C₂为支流污染物浓度。将Q₁=10m³/s,C₁=2mg/L,Q₂=2m³/s,C₂=5mg/L代入公式得:C=(10×2+2×5)/(10+2)=(20+10)/12=2.5mg/L所以混合后断面污染物A的浓度为2.5mg/L。五、案例分析题某新建化工项目位于工业园区内,项目主要生产工艺为原料经反应釜反应生成产品,同时产生废气和废水。废气主要污染物为SO₂、NOₓ和VOCs,废水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₅)和氨氮。项目拟建设废气处理设施对废气进行处理,废水经预处理后接入园区污水处理厂。(1)请分析该项目废气处理设施的选择原则。废气处理设施的选择原则如下:①针对性原则:根据废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对于SO₂,可采用吸收法,如石灰石-石膏法等;对于NOₓ,可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等;对于VOCs,可采用吸附法、催化燃烧法、生物处理法等。②高效性原则:处理设施应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确保废气达标排放。要根据项目的废气排放浓度和排放标准,选择能够满足处理要求的设备和工艺。③经济性原则:综合考虑处理设施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选择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同时,要考虑处理设施的占地面积、能耗等因素。④可靠性原则:处理设施应具有稳定可靠的运行性能,能够适应项目生产过程中的波动和变化。要选择技术成熟、质量可靠的设备和工艺,并配备完善的监测和控制系统。⑤环境友好性原则:处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二次污染的产生,如吸收剂的选择应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避免产生新的污染物。(2)请分析该项目废水预处理的主要目的和可能采用的预处理工艺。废水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有:①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杂质,防止其对后续处理设备和管道造成堵塞和磨损。②调节废水的水质和水量,使其符合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进水要求,保证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③降低废水中某些污染物的浓度,减轻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可能采用的预处理工艺有:①格栅:用于去除废水中的较大漂浮物和悬浮物,保护后续处理设备。②沉砂池:去除废水中的砂粒等无机颗粒物,防止其在后续处理过程中沉积。③调节池:对废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使废水的流量和浓度相对稳定。④中和池:调节废水的pH值,使其达到合适的范围,有利于后续生物处理。⑤气浮法:对于含有油类和较轻悬浮物的废水,可采用气浮法去除。⑥水解酸化池: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条件。(3)请简述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风险识别:识别项目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涉及的危险物质,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等,确定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类型,如火灾、爆炸、泄漏等。②源项分析:确定最大可信事故的发生概率、危险物质的泄漏量、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铁乘务考试题及答案
- 高级理赔员考试题及答案
- 翻译方言考试题目及答案
- 法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 对口机械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定制礼品钥匙扣合作开发合同
- 2025年黄桃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电竞教练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堆肥处理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普通民房租赁合同样本
- JT-T-1221-2018跨座式单轨轨道桥梁维护与更新技术规范
-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考试题与答案
- 皮肤生理结构课件
- 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
- 2016年4月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自媒体内容创作中的法律风险与合规问题
- JJG 976-2024透射式烟度计
- 2021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 宁夏绿电园区方案
- 设立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商业计划书
- 四川大学2000年471有机化学(含答案)考研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