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海南省琼中县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海南省琼中县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海南省琼中县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海南省琼中县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海南省琼中县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4-2025学年海南省琼中县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由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爱国民主分子。这反映()A.全国人民空前团结 B.政协代表来源广泛C.社会各界高度认同 D.广大群众热情参与2.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最终壮烈牺牲。这一英勇事迹发生在()A.平型关大捷 B.孟良崮战役 C.挺进大别山 D.上甘岭战役3.下列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农产品产量表。表中农产品产量发生变化主要得益于()项目1950年1951年1952年粮食/万吨132131436916392棉花/万吨69.2103.1130.4A.推行地主土地所有制 B.国家重视工业化建设

C.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4.“它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便利了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国防。”下列哪一项与此内容相符合()A.长春汽车制造厂 B.武汉长江大桥

C.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D.鹰厦铁路5.人民币是中国的象征,其图案和纹饰记录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梦想。第三套人民币(1953年版)(如图)反映的时代梦想是()

A.民主法制,坚实保障B.改善交通,共同富裕C.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D.发家致富,科教兴国6.1954年3-6月,宪法起草委员会在北京等大城市组织8000多名代表提出了5900多条修改意见;宪法草案通过后,全国近1.5亿人提出了118万条意见。由此可知,这部宪法的制定()A.符合当时中国国情 B.反映了多党合作的特点

C.体现人民民主原则 D.充分吸收近代立法经验7.1952年南通大生纱厂率先进行改造。公私合营后仅一年,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了15.9%,利润较公私合营之前增加19%。这反映出社会主义改造()A.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B.促进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C.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D.改变了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8.读史之所以使人明智,是因为我们必须客观认识历史,懂得从过去的历史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你认为是下列哪一项()A.社会主义经济稳定发展 B.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C.成功与失败并行,经验与教训同在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9.《念奴娇•追思口口口》: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口口口”处最恰当的人物是()A.王进喜 B.焦裕禄 C.邓稼先 D.袁隆平10.如表为书籍《名家史学精讲——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目录(部分),其中第六讲的题目应为()第四讲建国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第五讲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第六讲_____

第七讲跨越世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创业艰难——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

C.历史转折——改革开放的缘起和进程 D.新时代——中国梦的提出与新的开局11.某同学在学习笔记中,记录了“安徽凤阳小岗村”“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农村生产力大解放”等关键词句。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2.对比我国1978-2002年各类性质企业占比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公有制经济已失去优越性 B.“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D.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13.以下三幅图片能够反映出我国()

A.农村经济改革逐步推开 B.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启 D.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14.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1987年会见外国友人时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经济特区。”这个经济特区于1988年建立,它是()A.深圳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海南经济特区15.他在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和“会议”分别是()A.邓小平中共十二大 B.江泽民中共十六大C.胡锦涛中共十七大 D.习近平中共十九大16.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对违反党纪的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这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中的()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17.如图是某同学所绘制的知识结构图。①处应填写的是()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18.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学习中搜集的资料,由此判断他探究学习的主题是()

A.经济建设 B.外交成就 C.国防建设 D.社会生活19.1970年我国科技领域取得某一重大成果后,新加坡《民报》曾这样评价:“从天外飞来的音波,不但震荡了举世的人心,也使美、苏两国闻之相顾失色。”根据报道可以推断此项科技成果应该是()A.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

C.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D.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20.野菜、粗粮、窝窝头这些之前曾吃过的食物在沉寂多年之后又被摆上餐桌,这是因为()A.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B.人们仍想过朴素的生活

C.当今食物还是缺乏 D.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7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者长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各民族之间,主要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以致民族问题往往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而难于处理……鉴于情况复杂,中国共产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正确的民族工作方针和政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材料二:如图所示

材料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反分裂国家法》(1)根据材料一,概括历史上民族问题复杂的原因,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的出发点。(2)根据材料二,写出图A、图B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并简述其与国家统一的关系。(3)根据材料三,指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并概括国家对统一的态度。(4)从民族政策、国家统一实践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材料简述其对“民族独立、祖国统一、富民强国”目标的作用。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新中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两个事件。一个是战争方式,其结果是东北仍然是中国人的,未受侵犯,中国的国际威信由此大为提高。一个是会议协商,它促使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摘编自《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材料二:基辛格告诉总理,尼克松已经决定,美国今年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席位,但不同意从联合国驱逐台湾的行动。总理马上正告基辛格,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定公开批驳。——摘自《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参与的“战争方式”和“会议协商”的外交事件,并分别简述这两个事件对中国的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所指“总理”的姓名,概括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并谈谈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给你带来的启示。

参考答案1.B2.D3.C4.C5.C6.C7.C8.C9.B10.C11.D12.C13.B14.D15.A16.D17.C18.C19.B20.D21.【小题1】原因:历史上反动统治者长期民族压迫,民族间存在隔阂,且民族问题常与宗教问题交织。出发点: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政治实际情况出发【小题2】图A对应的历史事件是香港回归祖国,图B对应的历史事件是澳门回归祖国。关系:香港、澳门回归后设立特别行政区,是“一国两制”实践成果,标志国家在统一大业上取得重大进展,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与统一【小题3】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态度: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统一。若“台独”分裂势力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发生将导致台湾分裂的重大事变,或和平统一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将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小题4】民族政策角度:正确民族政策消除民族隔阆,促进民族团结,为民族独立后国家稳定、富民强国奠定基础,保障各民族共同发展。国家统一实践角度:香港澳门回归践行“一国两制”,维护祖国统一,为富民强国营造和平环境,彰显国家统一对发展的重要性22.【小题1】事件:抗美援朝战争;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影响:抗美援朝战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万隆会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