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4-2025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四十一中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1.如图排列出了南北朝至五代十国时期的朝代顺序,其中与①处王朝密切相关的史实是()
A.罢黜百家,兴办太学 B.南下灭陈,统一全国
C.政权频繁更迭,动荡不安 D.前期繁盛,后期藩镇割据2.隋朝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由此可见,大运河的开凿()A.带来垦田面积的大幅增长 B.导致政权分立局面的出现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和发展 D.成为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3.与此前的选官制度相比,隋朝确立的这一制度“把取士的重心由地方官手里移到了朝廷手里,以文化统一助成了历史中国的政治统一。”据此可知,这一制度()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推动了教育发展 D.扩大了选官范围4.《尚书•五子之歌》中说,“伟大的祖先曾有明训,人民可以亲近而不可看轻;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就安宁”。唐太宗下列做法最符合这一认识的是()A.完善三省六部制,有效行政 B.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C.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D.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5.唐代,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等活动;女性日常服饰的等级性没有那么严格,倾向于流行什么就穿什么。这说明,唐朝时期()A.妇女得到解放 B.尚武风气盛行一时C.文学艺术繁荣 D.社会风气开放包容6.读图,下列项中,与下示知识结构图最符合的主标题是()
A.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 B.宋朝繁华的都市生活
C.明朝突出的科技成就 D.清朝成熟的商业网络7.如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使者的场景。该图可用于研究()A.宗教绘画的风格 B.唐与突厥的友好关系
C.民族政策的践行 D.贞观时期的中外交往8.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9.他曾多次拒绝高官厚禄,倡导医德,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所撰医学著作特以“千金”命名。他是()A.张仲景 B.贾思勰 C.孙思邈 D.李时珍10.初中历史课程强调“以中外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基本线索,突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1.宋仁宗时期,北宋政府在南方驻扎禁军195营,在北方的河北、河东、陕西三地驻扎禁军743营。这种部署意在()A.强化中央集权 B.削弱武将兵权 C.节约军费开支 D.应对边防压力12.唐朝末年到五代十国时期,武将跋扈、兵变篡权以及地方割据一方成为地方顽疾,危害社会安宁。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北宋采取的政策是()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 C.均田免赋 D.闭关锁国13.王安石变法期间,政府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与以上内容相符合的是()A.限制官僚特权,增加政府收入 B.官僚地主无法隐瞒土地、逃避赋税
C.满足农民土地需求,促进农业发展 D.增加赋税收入,解决了财政危机14.不论以魏为正统,或以蜀为正统,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国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意在强调()A.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儒家思想的正统性 D.民族隔阁完全消失15.如图是博物馆展出的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的货币。通过货币的款式和内容,我们可以获得的史料信息是()
A.契丹党项女真族高超的工艺水平 B.当时北方商路畅通边界贸易频繁
C.两宋与辽西夏金的岁币议和关系 D.少数民族与汉族经济文化的联系16.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与其“统一”直接相关的是()A.西夏建立 B.辽宋议和 C.金军南下 D.元灭南宋17.请归纳下面思维导图的主题。元朝()
A.创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 B.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C.因地制宜地治理辽阔疆域 D.限制大规模的人口流动18.如表中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①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政权②蒙古军进军西夏,西夏灭亡③蒙古灭金,形成与南宋直接对峙的局面A.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B.奠定元朝建立统一的基础
C.有利于宋朝政权的稳固与管理 D.对元朝的疆域进行了有效管辖19.“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主要是指()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B.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江西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20.北宋东京城内,晚间有夜市营业至三更,到五更早市又开张;在繁华热闹之处,买卖甚至通宵达旦。据此可知,北宋时期()A.纸币广泛流通 B.海外贸易发达 C.经济重心南移 D.城市商业繁荣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21.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民族融合,汉族与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统治集团是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产物,它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国家亦是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唐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如唐高祖之母为鲜卑的独孤氏,唐太宗之母是鲜卑族窦氏,皇后长孙氏亦是鲜卑人。李唐统治集团与少数民族接触、融合,更容易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并充分认识到民族间问题之所在,发展进步的民族观,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澶州之战示意图
材料三:共议戮兵,复论通好……助军旅之货,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资治通鉴》卷五十八材料四:北宋与辽、西夏并立,但相互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南宋时在宋金和议后,宋金双方开始了以榷场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商品交换活动。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交流做出卓越贡献。(1)结合材料一分析概括唐朝推行开明民族政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交往的方式有哪些?(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认识?22.宋元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经济都有着迅速发展,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得到选拔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对于任何前代甚至近代社会来讲,都是惊人的。——【美】墨菲《亚洲史》材料二: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陆游集》材料三: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1)根据材料一中历史背景判断材料中的平民最有可能以何种方式实现“社会地位升迁”。(2)材料二中的“故都”指的是哪里?材料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3)由材料三可知,元朝统一全国后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并依据材料三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
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B符合隋朝时期的特点,B符合题意;罢黜百家,兴办太学与西汉时期汉武帝的措施有关,排除A;政权频繁更迭,动荡不安不符合隋朝的特点,排除C;前期繁盛,后期藩镇割据与唐玄宗有关,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统一。隋朝的统一是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隋朝的统一。2.【答案】C【解析】A.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大运河在运输方面的作用,没有提及带来垦田面积的大幅增长,排除A项;
B.大运河的开凿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并非导致政权分立局面的出现,排除B项;
C.据题干“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C项正确;
D.大运河的开凿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百姓的负担,题干中并未体现大运河成为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大运河,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以大运河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3.【答案】A【解析】据题干“把取士的重心由地方官手里移到了朝廷手里,以文化统一助成历史中国的政治统一”并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科举制促进了民族交融,排除B;题干材料不能反映科举制推动了教育发展,排除C;题干材料不能体现科举制扩大了选官范围,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科举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4.【答案】B【解析】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这直接体现了对人民的重视,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符合民本思想,B正确。完善三省六部制,有效行政,这主要是关于政治制度的完善,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与民本思想无关,A错误。简法轻刑,修订法律,主要涉及的是法律方面的调整,侧重于司法和社会秩序,没有直接体现对人民作为国家根本的重视,C错误。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说的是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与民本思想中对人民是国家根本的认识不直接相关,D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的治国理念。题干中强调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才安宁,体现了民本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的治国理念,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答案】D【解析】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题干材料说明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开放包容。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唐朝时期妇女得到解放,排除A;题干材料不能反映唐朝时期尚武风气盛行一时,排除B;题干材料不能体现唐朝时期文学艺术繁荣,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唐朝的社会风气,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唐朝的社会风气,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开放包容。6.【答案】A【解析】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纺织业品种繁多,丝织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唐朝时期,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著名。越窑的青瓷,胎质稀薄,釉色晶莹,人们赞美它“类玉”“类冰”。邢窑的白瓷,有“类雪”“类银”的称誉。唐朝时,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故题干知识结构图最符合的主标题是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A项正确;题干知识结构图体现的是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而不是宋朝繁华的都市生活,排除B项;题干知识结构图体现的是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而不是突出的科技成就,排除C项;明朝题干知识结构图体现的是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而不是清朝成熟的商业网络,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知识结构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知识结构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的相关史实。7.【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是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的见证,也是唐蕃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的见证,C项正确;《步辇图》是人物画,不是宗教题材绘画,排除A项;《步辇图》反映的是唐与吐蕃的友好关系,排除B项;《步辇图》反映的是民族关系,不是中外交往,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隋唐绘画艺术,掌握《步辇图》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本题主要考查隋唐绘画艺术,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对外交流,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由于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所以唐朝的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但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还是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对外交往奠定了必要的政治前提,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有利于促进中外交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C选项错误;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也有利于促进中外交往,但也不是根本原因,因此排除D选项。
故选B。9.【答案】C【解析】孙思邈认为人的生命非常宝贵,比千金还贵重,用一剂药方去救治病人,(这种行为)所体现的德行超过千金。他将自己的医学著作命名为“千金”,突出了他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医者道德的重视,体现了他秉持医德至上的理念,C符合题意;题干中孙思邈的这句话以及著作命名,并没有涉及到张仲景的相关内容,排除A;贾思勰是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排除B;李时珍是明朝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唐朝医学的发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医学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0.【答案】C【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由于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所以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民族关系融洽,对外友好往来。隋唐时期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故C符合题意;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排除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排除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明清时期,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宋仁宗时期调派大量禁军驻扎在北部和西北部边疆一线,这主要是为了应对辽和西夏造成的边防压力,D项正确;北宋通过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的调动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北宋武将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定期换防驻地,削弱了武将兵权,排除B项;重视北部边防并不能节约军费开支,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本题主要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2.【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唐朝末年到五代十国时期危害社会安宁”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建立后,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武将权力过大的教训,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加强中央集权,有效地防止了武将跋扈和兵变篡权的情况发生,B项正确;从所学知识可知,休养生息主要是在汉初实行以恢复经济,排除A项;从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免赋是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提出的口号,排除C项;从所学知识可知,闭关锁国是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13.【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这项措施是根据土地好坏收田赋,使得官僚地主无法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了政府的收入,B项正确;题干体现的内容是核实土地所有者,根据土地好坏收田赋,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但没有体现限制官僚特权,排除A项;核实土地所有者和根据土地好坏征收田赋,不是给农民分田,无法满足农民土地需求,排除C项;通过此项政策有利于增加赋税收入,但是由于北宋积贫积弱,依靠这一措施无法解决了财政危机,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史实。1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当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可知,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然处于敌国对立的状态,但少数民族政权并未被排除在中国之外,说明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增强,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民族隔阂完全消失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宋、辽、西夏时期的民族关系,准确解读材料信息。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宋、辽、西夏时期的民族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5.【答案】D【解析】材料仅以货币来说明工业水平高超,以偏概全,排除A项;
北方此时战争也较多,说贸易频繁,商路通畅不准确,排除B项;
材料涉及的是少数民族的货币,没有宋朝的货币,不能体现两宋与辽西夏金的岁币议和关系,排除C项;
根据图片可知,契丹、西夏、金朝的货币与中原王朝的货币相似。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与宋并峙的民族政权,吸收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也坚持统治民族的主体意识。两宋期间,与辽、夏、金及蒙元之间的民族战争几乎伴随始终。既有战争也有民族交流,因此说明少数民族与汉族经济文化的联系,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关系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关系等知识。16.【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于大都。元朝建立后,维续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政权并立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1038年,西夏建立,1227年,大蒙古国灭掉西夏政权,排除A项;辽宋议和即1004年的澶渊之盟,排除B项;金军南下攻打南宋,宋金和议后形成金与南宋对峙的局面,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元朝统一的过程。
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建立与统一,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17.【答案】C【解析】元朝在西域、台湾、西藏等地区设立不同的机构进行管辖,体现了因地制宜治理辽阔疆域的特点,C项正确;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元朝在东北地区设立辽阳行省,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人口流动与否,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统治,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统治,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答案】B【解析】“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政权”“蒙古军进军西夏,西夏灭亡”“蒙古灭金,形成与南宋直接对峙的局面”这些反映的是蒙古族崛起,并为奠定元朝建立统一的基础,B符合题意;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是蒙古灭金,排除A;有利于宋朝政权的稳固与管理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行省制度的实行对元朝的疆域进行了有效管辖,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蒙古族崛起与元朝的统一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元朝的建立和统一的相关史实。19.【答案】C【解析】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那时候,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据“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主要是指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选项AB属于宋代“农业革命”,选项D属于宋代“手工业革命”,选项C属于宋代“商业革命”,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商业革命”、交子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的“商业革命”、交子的相关史实。20.【答案】D【解析】据题干“北宋东京城内,晚间有夜市营业至三更,到五更早市又开张;在繁华热闹之处,买卖甚至通宵达旦”可知,北宋时期出现早市、夜市,这说明北宋时期城市商业繁荣。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与纸币、海外贸易无关,排除AB;题干材料不能反映经济重心南移,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宋代的社会生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北宋时期城市商业繁荣。21.【答案】【小题1】原因:唐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李唐统治集团与少数民族接触、融合,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发展进步的民族观。正确处理好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统治者巩固统治必须应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小题2】方式:战争;签订和约(盟约);发展贸易(贸易往来)【小题3】认识: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和平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解析】(1)据材料“唐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可得出唐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据材料“李唐统治集团与少数民族接触、融合,更容易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并充分认识到民族间问题之所在,发展进步的民族观”可得出李唐统治集团与少数民族接触、融合,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发展进步的民族观。再结合所学唐朝时期疆域和巩固统治的需要可知,唐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正确处理好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统治者巩固统治必须应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2)据材料二“澶州之战示意图”可知,宋辽之间发生战争,交往的方式是战争;据材料三“共议戮兵,复论通好……助军旅之货,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可知,宋辽签订澶渊之盟,签订和约(盟约);据材料二“相互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边界开设贸易场所”“宋金双方开始了以榷场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商品交换活动”可知,方式是发展贸易(贸易往来)。
(3)据上述材料“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民族融合,汉族与其他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对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认识是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据材料一、三、四可知,和平是民族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绩效评估管理工具
- (正式版)DB15∕T 3352-2024 《饲用燕麦草产品储运规范》
- 滴滴考试题目及答案
- 土地流转监管服务协议
- (正式版)DB15∕T 3256-2023 《胡萝卜抗根腐病水平室内鉴定技术规程》
- 《初三物理电磁学基础概念解析教案》
- 大专初考试题及答案
- 固定资产折旧与估价计算工具
- 销售自动化流程模板及使用指南
- 企业运营成本控制标准及分析方法
- 2006WHO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
- (新版)初级磨工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 JCT 2387-2024《改性聚苯乙烯泡沫复合装饰制品》
- 发电厂发电机原理与结构
- 人才服务可行性方案
- (高清版)DZT 0004-2015 重力调查技术规范(150 000)
- 打扫卫生的社会实践报告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测试题
- 市政污水管道施工组织设计
- 服装陈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