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生物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_第1页
中考生物生物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_第2页
中考生物生物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_第3页
中考生物生物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_第4页
中考生物生物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生物生物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类人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A.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 B.人比类人猿高等C.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D.现代类人猿将来可以进化成人2.“生命重于一切!”新冠病毒疫苗应用于临床前为确保安全性须在动物中进行药物实验。现有一种新药要应用于临床,为使实验效果比较接近于人,你认为应选择的动物是()A.猕猴 B.长臂猿C.黑猩猩 D.森林古猿3.下列哪项可以做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祖先”这一观点的理由()A.二者生活环境相似 B.二者形态结构有相似之处C.二者行走方式相同 D.二者智力发展水平比较接近4.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叶猴 B.猕猴 C.森林古猿 D.狒狒5.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是()①制造工具②使用工具③有复杂的语言④直立行走⑤大脑具有语言中枢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6.人类生殖过程大致为:精子进入体内,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发育成胚胎,直至分娩,此过程依次经过图中的结构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②③④③②7.如图为男、女主要性器官发育趋势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卵巢,它能产生卵细胞B.②为卵巢,它是胚胎发育的场所C.①为睾丸,它能分泌雄性激素D.②为睾丸,它能输送精子8.成年男性两侧输精管被结扎后,在生理上表现为()A.不产生精子,有第二性征 B.产生精子,没有第二性征C.产生精子,有第二性征 D.不产生精子,没有第二性征9.胎儿通过脐带与胎盘相连,胎盘的主要作用是(

)A.胎儿连接母体的器官 B.母体的器官C.胎儿的器官 D.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10.人体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及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A.卵巢、输卵管、子宫 B.卵巢、卵巢、子宫C.子宫、输卵管、卵巢 D.卵巢、子宫、子宫11.下表各选项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的关系的是()A.A B.B C.C D.D12.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⑦氧气;A.①⑥⑦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⑤13.小恩同学由于身体肥胖,开学以来一直吃素,可他并未因此而患夜盲症。这是因为()A.维生素A可由维生素B1转化而来B.植物性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C.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D.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维生素A14.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特别是青少年,正在长身体,每天都应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B.蛋白质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C.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却是人体必需从食物中摄取的有机物D.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也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15.有的学生吃饭总爱偏食,导致体内缺少维生素A和含钙的无机盐,据你判断此类学生可能会患A.夜盲症、佝偻病 B.贫血、大脖子病C.干眼症、坏血病 D.夜盲症、贫血16.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的测定结果如表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食物名称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质量/g111①水/mL30303030温度上升/℃60508045A.实验中,①应该为1B.黄豆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C.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D.从实验结果可看出,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17.比较花生仁、核桃仁、小麦仁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实验示意图,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做出比较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C.为获得较准确的测量结果,应在温度计温度不再升高时记录D.为让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应设置重复组,实验结果取最高值18.小刚为了探究食品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往下列食品中滴加加碘的淀粉溶液,能出现褪色反应的是()A.豆浆 B.鱼汤 C.鲜橙汁 D.牛奶19.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常见种子所含能量”的实验,相关内容如表格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食物名称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质量(克)20m2020水(毫升)30303030温度上升(℃)2.21.43.11.3注:1ml水温度每升高1℃需要吸收4.2×10-3千焦的热量A.实验中,m的数值应该为20,经计算1克黄豆所含能量约为8.82焦B.大米含能量相对较少是因为含脂肪少C.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进行重复实验,并尽可能减小误差D.多种原因导致测得的食物热价一般比实际热价高20.将花生种子在白纸上挤压,可以看到纸上留下油迹,这说明花生中含有()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脂肪二、实验探究综合题21.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②号试管的“?”处应加入__。(2)三支试管都要放在__℃的温水中5~10min,以保证唾液淀粉酶的最大活性。(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有作用,应选用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4)实验结果是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为蓝色,原因是馒头碎屑中的__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了。22.如图所示是某地男生和女生身高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曲线说明了青春期身体发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图可知男孩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是(____)A.10.5B.12.5C.8.5D.13(3)从图中可知女孩发育__________男孩。(填“早于”或“晚于”)(4)经调查发现在身高突增的年龄段里,性器官也迅速发育,男性是由于_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起作用,女性是由于_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起作用。(5)专家建议青少年要多吃含__________丰富的食品,因为它是人体细胞生长的主要原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人和猿的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近,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详解】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人和猿的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近,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C符合题意。故选C。2.C解析:C【分析】现代类人猿中有: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与人类最相似,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详解】现代类人猿中有: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与人类最相似,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而猕猴、长臂猿、森林古猿与黑猩猩相比,同人类的形态结构相似较少,亲缘关系较远。因此我们选择代替人类做实验的动物,最好选择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的现代类人猿:黑猩猩。故选C。3.B解析:B【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详解】A.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人类以陆栖生活,生活环境不能作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祖先的证据,A错误。B.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着许多相近的体质特征,如人和现代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说明二者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B正确。C.现代类人猿虽能下地但不能直立行走,人类可以直立行走,二者的行走方式不同,C错误。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智力发展水平不接近,现代类人猿的大脑和智力还远逊于人类,D错误。故选B。4.C解析:C【分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的祖先,即森林古猿,森林古猿一部分下地生活,经漫长的历史年代进化为人,另一部分生活在森林中,逐步进化成现代类人猿。【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熟记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5.B解析:B【分析】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详解】①制造工具,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②使用工具,其它高等动物有的也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黑猩猩用树枝取食蚂蚁,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③⑤人类大脑具有语言中枢,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只有人类才有复杂的语言。④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故选B。【点睛】解题关键是熟记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6.D【分析】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及附属性腺等。图中①卵巢,②阴道,③子宫,④输卵管,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详解】人类生殖过程大致解析:D【分析】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及附属性腺等。图中①卵巢,②阴道,③子宫,④输卵管,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详解】人类生殖过程大致为:精子经过②阴道,再经过③子宫,在④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在③子宫内发育,最后通过②阴道分娩。所以依次经过②③④③②。D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7.C【解析】【分析】女孩约在9-11岁进入青春期,男孩约在11-13岁进入青春期,在发育上男孩一般比女孩晚两年,因此,图①表示睾丸的发育,②表示卵巢的发育。【详解】由分析可知,①表示睾丸的发解析:C【解析】【分析】女孩约在9-11岁进入青春期,男孩约在11-13岁进入青春期,在发育上男孩一般比女孩晚两年,因此,图①表示睾丸的发育,②表示卵巢的发育。【详解】由分析可知,①表示睾丸的发育,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而②表示卵巢的发育,A、D错误;C正确;②表示卵巢,卵巢能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而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B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青春期发育的特点,结合分析图形灵活解答。8.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男性结扎方面的知识,据此答题。【详解】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输精管是输送精子的器官,因此输精管被结解析: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男性结扎方面的知识,据此答题。【详解】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输精管是输送精子的器官,因此输精管被结扎仅能说明不能排出精子,不会影响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性激素,因此也不会影响男性的第二性征。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9.D【详解】试题分析:胚胎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脐带起到了连接母体与胎儿的作用,胎盘的主要作用是胎儿与母体解析:D【详解】试题分析:胚胎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脐带起到了连接母体与胎儿的作用,胎盘的主要作用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10.A【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各有不同的功能。【详解】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有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的作用;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输送卵子及受解析:A【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各有不同的功能。【详解】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有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的作用;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输送卵子及受精完成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子宫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可见A符合题意。【点睛】结合图形记忆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1.B【详解】试题分析:左图中关系是:Ⅰ包括Ⅱ、Ⅲ、Ⅳ;Ⅱ和Ⅲ是并列关系,Ⅲ和Ⅳ是包含关系,据此答题。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等,A不符合题意;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胃、小肠、大肠属于并列关系,B不符合题意;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和隔肌不属于包含关系,C不符合题意;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淀粉身体糖类,蛋白质和糖类是并列关系,D符合题意。12.C【分析】食物中营养物质分为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详解】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所以,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故选C。13.C【分析】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从而有助于预防人患夜盲症。【详解】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维生素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人体会患夜盲症,即傍晚看不清东西,维生素A在动物的肝脏中含量丰富,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维生素A,但是玉米、胡萝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经常食用胡萝卜等植物性食物也可以有助于预防夜盲症,故选C。14.D【分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糖类、水、无机盐、维生素。【详解】A.脂肪是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错误。B.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物,错误。C.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种类很多,其中大多数是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的,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它们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患病,错误。D.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也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正确。故选D。15.A【分析】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和无机盐,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详解】无机盐对人体也很重要,如果缺乏,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如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缺少维生素C会造成坏血病;缺少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因此,缺少维生素A会造成夜盲症,缺钙会造成佝偻病,故选A。【点睛】牢记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是解题的关键。16.B【分析】可以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详解】A.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因此实验中,①应该为1,A不符合题意。B.黄豆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而糖类才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B符合题意。C.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计重复组,也就是同一个实验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几次。如果重复组的实验数据十分相近,则说明这个实验结果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C不符合题意。D.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的温度上升,由于实验中食物的质量相同,水的体积也相同,因此水的温度上升可以衡量食物的能量。因为核桃仁对应的温度上升数值最大,所以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D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的重点是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实验。17.D【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测量食物中的能量我们一般用燃烧的方法来测定。【详解】A、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释放的热量多,水温高,A正确。B、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热量,给锥形瓶加罩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B正确。C、为获得较准确的测量结果,应在温度计温度不再升高时记录,表明水分已经充分吸收热量,C正确。D、为让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应设置重复组,实验结果取平均值,D错误。【点睛】科学探究中要注意遵循对照原则、重复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18.C【分析】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久置时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维生素C能够把碘还原为碘离子,碘能淀粉溶液变蓝,而碘离子不能使淀粉变色。【详解】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在食物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证明食物中有淀粉。维生素C能使蓝色加碘的淀粉溶液褪成无色。鲜橙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所以往鲜橙汁中滴加加碘的淀粉溶液,能出现褪色反应。【点睛】维生素C能使蓝色加碘的淀粉溶液褪成无色这一重要特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D【解析】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食品的质量必须相同,因此实验中,①应该为20,据表中数据可见:1克黄豆所含的热量=(30×1.4×4.2)÷20=8.82焦,A正确;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大米主要成分是淀粉,含能量相对较少是因为含脂肪少,B正确;要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多测几次,以减小误差,提高可信度,C正确;部分热量散失到周围环境中;食物燃烧不充分,有些热量没有被释放出来;加热过程中试管也吸收一部分热量等,多种原因导致测得的食物热价一般比实际热价低,D错误。20.D【分析】种子的成分如下图:,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烧,而无机物是不含碳的,熔点高,不易燃烧。不同种子的成分有所差异。二、实验探究综合题21.2mL清水37①③①淀粉【分析】(1)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的方法步骤:确定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消化酶解析:2mL清水37①③①淀粉【分析】(1)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的方法步骤:确定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3)淀粉首先在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4)实验中馒头碎屑是模拟了口腔中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了口腔中舌的搅拌,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详解】(1)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唯一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在①号试管中加的是2毫升唾液,因此在②号试管的“?”处应加入2毫升清水。(2)唾液淀粉酶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