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生物】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生物】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生物】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生物】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试卷一、单选题(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6分)1.将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B.“胰岛样”细胞与胰岛B细胞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情况相同C.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也相同D.骨髓干细胞与胰岛B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答案】D详解】A、“胰岛样”细胞由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二者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A错误;B、分析题意可知,将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胰岛样”由骨髓干细胞分化而来,则“胰岛样”细胞与胰岛B细胞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B错误;C、“胰岛样”细胞由骨髓干细胞分化形成,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二者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C错误;D、骨髓干细胞和胰岛B细胞是同一个体的不同类型细胞,基因组成相同,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表达情况不同,D正确。故选D。2.在一个多细胞的生物体内,存在着各种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具有差异的细胞,这是因为()A.细胞发生了变异 B.不同细胞的基因不同C.某些细胞失去了全能性 D.不同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地表达【答案】D【详解】A、形成多种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而不是变异的结果,A错误;B、不同体细胞的基因相同,B错误;C、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全能性会下降,但一般不会消失,C错误;D、不同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地表达,故形成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有差异的细胞,D正确。故选D。3.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2:1:2的时期是()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前期和末期【答案】A【分析】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2:1:2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详解】A、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细胞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都是2:1:2,A正确;B、后期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B错误;CD、后期和末期细胞中都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CD错误。故选A。4.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造血干细胞和幼红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但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B.网织红细胞的分化程度比幼红细胞高,表现出来的全能性也高C.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D.使用网织红细胞容易制备出纯净的细胞膜【答案】A【详解】A、图示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幼红细胞,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变,因此两种细胞所含的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但遗传物质相同,A正确;B、据图可知,网织红细胞已经不具有细胞核结构,不具有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C、成熟红细胞衰老后,其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没有控制凋亡的基因,C错误;D、网织红细胞虽然没有细胞核,但有各种具膜细胞器,利用网织红细胞无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D错误。故选A5.衰老细胞在生理功能上会发生明显变化,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水分减少B.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C.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减小,细胞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答案】D【详解】AC、衰老细胞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衰老细胞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AC正确;B、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累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B正确;D、衰老细胞的细胞核的体积增大,细胞体积变小,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D错误。故选D。6.番茄的红果色(R)对黄果色(r)为显性。以下关于鉴定一株结红果的番茄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通过与红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B.可通过与黄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C.不能通过该红果植株自交来鉴定D.不能通过与红果杂合子杂交来鉴定【答案】B【详解】A、与红果纯合子杂交,无论该红果植株是否纯合,后代均为红果,无法鉴定,A错误;B、该红果植株与隐性纯合子(黄果纯合子)杂交,若后代均结红果,则该红果植株为纯合子,若后代出现结黄果的植株,则该红果植株为杂合子,可以鉴定,B正确;C、该红果植株自交,若后代均结红果,则该红果植株为纯合子,若后代出现结黄果的植株,则该红果植株为杂合子,可以鉴定,C错误;D、与红果杂合子杂交,若后代均结红果,则该红果植株为纯合子,若后代出现结黄果的植株,则该红果植株为杂合子,可以鉴定,D错误。故选B。7.某种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直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黑色∶卷毛白色=1∶1∶1∶1。“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Dd B.Bbdd C.BbDD D.bbdd【答案】D【详解】只看直毛和卷毛这对相对性状,后代直毛:卷毛=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只看黑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黑色:白色=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综合以上可知“个体X”的基因型应为bbdd,ABC错误,D正确。故选D。8.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答案】C【详解】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A不符合题意;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B不符合题意;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这是实验现象,不是假说内容,C符合题意;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这是假说的内容之一,D不符合题意。故选C。9.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之一是()A.含X染色体的精子:含Y染色体的精子=1:1B.雌配子:雄配子=1:1C.含X染色体的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1:1D.X染色体上的基因:Y染色体上的基因=1:1【答案】A【详解】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个体(XX)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全部是X,雄性个体(XY)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雄配子X和Y,这两种雄配子与雌配子结合的机会也相等,所以产生的两种性别的个体比例为1:1,A正确;B、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不一样多的,如以人为例,男性一次可以产生几亿个精子,而女性一次一般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所以一般雄配子要远远多于雌配子,B错误;CD、在XY型性别决定中,雄性个体形成的配子中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而雌性个体形成的配子全部是X,没有Y,CD错误。故选A。10.果蝇的灰身基因对黑身基因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基因对白眼基因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纯合黑身红眼雌蝇与一只纯合灰身白眼雄蝇杂交得F1,F1再自由交配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2中会产生白眼雌蝇B.F1中无论雌雄都是灰身红眼C.F2中雄蝇的红眼基因都来自F1的父方D.F1中雌蝇都是灰身红眼,雄蝇都是灰身白眼【答案】B【分析】伴性遗传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上和性别相关联,叫做伴性遗传。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也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详解】A、假设体色由A/a控制,眼色由B/b控制,一只纯合黑身红眼雌蝇(aaXBXB)与一只纯合灰身白眼雄蝇(AAXbY)杂交,F1是AaXBXb、AaXBY,再自由交配,由于没有aXb的雄配子,F2中不产生白眼雌蝇,A错误;BD、F1是AaXBXb、AaXBY,都是灰身红眼,B正确,D错误;C、F2中雄蝇的红眼基因都来自F1的母方,C错误。故选B。11.某雄果蝇(2n=8)基因型为AaBb,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该雄果蝇某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互换,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两个分裂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图2所示时期的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均为8条B.图2所示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图2所示时期的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1条或2条X染色体D.与该精子来源于同一次级精母细胞的另一个精子的基因型是Ab或AB【答案】B【详解】A、图2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l,无染色单体,A错误;BC、图2含有8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且为分裂期的图像,故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和Y分离,且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0或2条X染色体,故图2所示时期的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2条X染色体,B正确,C错误;D、已知果蝇基因型为AaBb,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该雄果蝇某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互换,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若产生该精子时是A、a基因所在的片段发生互换,则形成Ab精子的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Aabb,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若是B、b基因所在的片段发生互换,则形成Ab精子的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AABb,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是AB,综合两种情况,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或AB,D错误。故选B。12.某小组用大小相同、标有D或d的小球和甲、乙两个布袋,开展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布袋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个布袋中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B.从甲、乙中各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统计次数越多,结果越接近DD:Dd:dd=1:2:1D.每次抓取小球前,需摇匀布袋,每次抓取后,不需要将小球放回布袋中【答案】D【详解】A、杂合子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模拟性状分离比的实验中,甲、乙布袋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个布袋中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A正确;B、由A项分析可知,两个布袋中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从甲、乙中各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正确;C、样本数据越多,实际值越接近理论值;统计次数越多,结果越接近DD:Dd:dd=1:2:1,C正确;D、为了保证雌雄配子中不同基因的配子出现的概率相同;每次抓取小球前,需摇匀布袋,每次抓取后,需要将小球放回布袋中,D错误。故选D。13.让某纯种紫花顶生豌豆与纯种白花腋生豌豆杂交,由于某种基因型的花粉败育,F2出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5∶3∶3∶1.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推测,用F1作为母本得到的测交后代的表型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答案】C【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分析题意,让某纯种紫花顶生豌豆与纯种白花腋生豌豆杂交,F2出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5∶3∶3∶1,是9∶3∶3∶1的变式,说明该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设相关基因是A/a、B/b,则F1基因型是AaBb,F1作为母本得到的测交与aabb杂交后代表型有4种。故选C。14.如图是雄性哺乳动物体内处于分裂某时期的一个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B.该细胞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配对C.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只产生2种基因型的精子D.A、a和D、d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四分体时期,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将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详解】A、图示雄性哺乳动物体内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大小相同,都是常染色体,所以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A正确;B、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四分体时期,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正确;C、由于该细胞发生互换,所以该细胞分裂完成后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精子,C错误;D、A、a和D、d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故选C。15.果蝇的体色分为灰体和黑体,眼色分为红眼和白眼,这两对相对性状由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其遗传机制,研究人员取纯合的灰体红眼雌果蝇和黑体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红眼。让F1随机交配,F2中灰体红眼:灰体白眼:黑体红眼:黑体白眼=9:3:3:1。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体色中的灰体和眼色中的红眼均为显性性状B.重新统计F2中黑体果蝇的性别可确定控制体色的基因的位置C.若F2黑体果蝇中既有雄性又有雌性,则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根据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杂交后代的眼色可判断果蝇的性别【答案】C【详解】A、亲本为纯合的灰体红眼雌果蝇和黑体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红眼,所以体色中的灰体和眼色中的红眼均为显性性状,A正确;B、黑体为隐性性状,若F2中黑体果蝇全为雄性,则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若F2中黑体果蝇有雌性也有雄性,且雌雄比例相当,则则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所以重新统计F2中黑体果蝇的性别可确定控制体色的基因的位置,B正确;C、F1全为灰体,若F2黑体果蝇中既有雄性又有雌性,则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时,F2黑体果蝇全为雄性,C错误;D、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杂交,后代红眼全为雌果蝇,白眼全为雄果蝇,后代的眼色可判断果蝇的性别,D正确;故选C。16.拉帕替尼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小分子酪氨酸酶抑制剂,为研究拉帕替尼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癌细胞(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HL60细胞培养液中加入0、10、15μmol/L拉帕替尼培养24h,检测细胞集落(每一个细胞集落均由单一细胞增殖而来)形成数量以确定细胞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如图A、B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10、15μmol/L拉帕替尼处理细胞后,细胞增殖能力增强B.拉帕替尼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且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C.15μmol/L拉帕替尼是促进HL60细胞凋亡的最佳浓度D.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拉帕替尼可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答案】D【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属正常死亡。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由图A可知,拉帕替尼处理后集落形成数量下降,说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A错误;B、图A显示拉帕替尼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且呈一定浓度依赖性,但未显示浓度大于15μmol/L时的抑制效果,B错误;C、15μmol/L拉帕替尼促进HL60细胞的凋亡效果高于10μmol/L,但不能确定就是最佳浓度,C错误;D、实验结果显示拉帕替尼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可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D正确。故选D。17.某卵原细胞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后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的变化是同步的B.GH段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1:2:2C.处于DE、FG、JK、PQ段的细胞中着丝粒已经分裂D.LM段表示受精作用,核DNA恢复到体细胞的含量【答案】AC【分析】题图分析:图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其中a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b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c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规律。【详解】A、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的变化是不同步的,核DNA含量随着间期完成而增加,而染色体数目的增加随着着丝粒分裂而实现,且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B、GH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此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1∶2∶2,B正确;C、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中代表着丝粒分裂的线段有BC、HI、OP,因此,处于DE、JK、PQ段的细胞中着丝粒已经分裂,C错误;D、LM段核DNA恢复到体细胞的含量,因此,该时段表示受精作用,D正确。故选AC。18.如图为1号家庭关于甲病的遗传系谱图,2号家庭关于乙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1号、2号家庭中Ⅰ2均为纯合子,两个家庭均不含对方的致病基因,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突变和交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若2号家庭再生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C.1号家庭中Ⅱ3与2号家庭Ⅱ4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4D.一两病兼患女性,其父亲只患乙病,该女性与一正常男性婚配,后代不患病的概率为1/4【答案】C【详解】A、1号家庭中Ⅰ2为纯合子;Ⅰ1、Ⅰ2患病,所生Ⅱ3不患病,根据有中生无为显性,Ⅱ3没有遗传I2的甲病致病基因,故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为A/a),2号家庭中Ⅰ2为纯合子;Ⅰ1、Ⅰ2不患病,所生Ⅱ3患病无中生有为隐性,Ⅱ3只遗传了来自Ⅰ1的乙病致病基因,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为B/b),A正确;B、2号家庭再生一个男孩的基因型为1/2XBY,1/2XbY,患病概率为1/2,B正确;C、两个家庭均不含对方的致病基因,则1号家庭Ⅱ3的基因型为XaBY,2号家庭Ⅱ4的基因型为1/2XaBXaB,1/2XaBXab,二者的后代只有XabY患病,概率为1/2×1/4=1/8,C错误;D、一两病兼患女性的父亲只患乙病不患甲病,则该女性的基因型为XAbXab,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XaBY,二者的后代的基因型有XAbXaB,XabXaB,XAbY,XabY,分别表现为只患甲病、正常、两病皆患、只患乙病,后代不患病的概率为1/4,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64分)19.如图1为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图解。如图2展示了一个动物细胞的生命历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A、B、C、D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________过程中。(2)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3)该图可以用来表示下列哪些生物的细胞重大生命活动?________(填写序号)。①噬菌体②酵母菌③乳酸菌④变形虫⑤海带⑥蚯蚓⑦玉米⑧蘑菇(4)①和②所示的过程,在生物学上分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②过程细胞内遗传物质不变,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5)下图为某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正常体细胞中有8对染色体)部分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细胞中无纺锤体B.A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C.B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D.B细胞与A细胞中核DNA数目相等(6)请说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哪些机制保证了遗传物质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准确传递:________。(说出2点即可)【答案】(1)A(2)细胞的衰老,酶的活性降低(3)⑤⑥⑦⑧(4)①.细胞增殖②.细胞分化③.基因的选择性表达(5)BD(6)DNA分子的复制、纺锤体的牵引、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分析】图2中①表示细胞增殖,②表示细胞分化,③表示细胞的衰老、癌变和死亡。【解析】(1)A、B、C、D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A细胞增殖过程中,该过程中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为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增加,随后再解螺旋变为染色质。(2)细胞衰老引起酶的活性降低,如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黑色素不能合成,导致老人出现白发。(3)该图涉及细胞分化,为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之一,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酵母菌、乳酸菌、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无细胞分化;⑤海带

⑥蚯蚓

⑦玉米

⑧蘑菇是多细胞生物,会发生细胞分化,故选⑤⑥⑦⑧。(4)图2中①表示细胞增殖,②表示细胞分化,③表示细胞的衰老、癌变和死亡。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5)AB、A细胞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类中期,该时期有纺锤体,A错误,B正确;C、B细胞着丝粒分类,染色体数量加倍,为8×2×2=32条染色体,C错误;D、B细胞与A细胞中核DNA数目相等,均是体细胞的2倍,D正确。故选BD。(6)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的复制、纺锤体的牵引、染色体的平均分配,保证了遗传物质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准确传递。20.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________。(2)图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________,图甲中的细胞①处于图乙________段,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细胞是________,图甲中处于图乙HI阶段的细胞是________。(3)现有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使用此药物后,细胞的分裂将停留在图乙中的________段。(4)若图丁表示减数分裂染色体与核DNA数目关系,则de段产生的原因_________。【答案】(1)次级精母细胞(2)①.c②.AB③.①②④.③④(3)CD(4)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解析】(1)甲图中的细胞来自同一个体,②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上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该个体是雄性个体,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2)图丙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图甲中,细胞①含有姐妹染色体单体,含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所以为有丝分裂中期,所以位于图乙中的AB段,图丙Ⅱ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4∶8∶8,图甲细胞①②中这三种物质的数量关系与该时期相符合,图乙中HI阶段同源染色体对数为0,所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图甲中③④属于该时期。(3)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着丝粒能够正常分裂,但细胞不能分裂,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细胞将停留在图乙中CD段。(4)依据图丁可知,de段染色体/DNA的比值由1/2→1,说明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21.果蝇在遗传学上常用作生物实验材料。如图表示果蝇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基因A、a分别控制果蝇的长翅、残翅,基因B、b分别控制果蝇的红眼、白眼。请分析回答(1)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其优点有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2)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填“雌”或“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该果蝇产生的正常配子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3)同时考虑基因A和a,基因B和b,图示果蝇最多能产生________种类型的配子,这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的结果。(4)果蝇的红眼、白眼由等位基因(B、b)控制,而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一只无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表型及比例如表。红眼白眼无眼雌蝇3/801/8雄蝇3/163/161/8据此分析:果蝇的有眼与无眼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5)现要确定某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用测交的方法来确定其基因型。请你写出该个体为杂合红眼雄果蝇的测交遗传图解:________(要求写出配子)【答案】(1)繁殖快、易饲养、相对性状明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等(2)①.雌②.4##四(3)①.44##四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4)有眼(5)【解析】(1)果蝇具有繁殖快、易饲养、相对性状明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等有点,因此常用作遗传学材料。(2)根据题图分析可知,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是雌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该果蝇产生的正常生殖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3条常染色体+X)。(3)根据题图分析可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说明由于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同时考虑基因A和a、基因B和b,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图示果蝇基因型为AaXBXb,最多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即AXB、AXb、aXB、aXb,这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4)据题意可知,由“1只无眼雌果蝇与1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说明在有眼与无眼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有眼。(5)据表可知,F2雌蝇中有眼(红眼):无眼=3:1,雄蝇中有眼:无眼=3:1,因此控制有眼与无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1雌雄果蝇均有眼,基因型均为Rr。F2中雌蝇均为红眼,红眼雄蝇:白眼雄蝇=1:1,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红眼与白眼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红眼。由“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RrXBY或RRXBY,若该个体为杂合红眼雄果蝇,则基因型为RrXBY,其测交遗传图解如下:22.XY型性别决定的某昆虫翻翅(翅膀上翘,无长、短之分)与正常翅(翅膀平展,有长、短翅两种类型)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长翅与短翅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均不在Y染色体上,所有配子活力相同。以一对翻翅昆虫为亲本杂交,F1雌、雄虫表型及比例无差异,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该昆虫长翅与短翅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F1中长翅雌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请从基因之间关系的角度解释翻翅昆虫中无长、短翅之分的原因: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