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意见_第1页
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意见_第2页
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意见_第3页
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意见_第4页
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意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意见

今年以来,连续遭受了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给全乡人民群众的财

产和农业、基础设施等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万元。

为了及时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奋力夺取抗灾自救、灾后重建工作的

全面胜利,按照县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的实施

意见》和县委政府办公室《关于暴雨洪灾毁损住房重建补助办法的通

知》文件,现就抗灾自救和重建家园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贯彻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的指

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灾后重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

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作为一项严

肃的政治任务来抓,确保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工作取得实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

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抓四结合”(即一手抓灾

后重建,一手抓经济发展;灾后重建与防灾减灾避灾相结合,与新农

村建设相结合,与争创全省“三级联创”示范县相结合,与“富民惠

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相结合)的要求,切实搞好抗灾自救、

重建家园的各项工作中。

(二)目标任务。全民总动员,奋战三个月,打一场生产自救重

建家园攻坚战,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受灾户早日恢复正常的生

产生活秩序,确保受灾群众“五有”、“二不”(即有饭吃、有水喝、

有衣穿、有房住、有医疗,不病倒、不饿倒),确保房屋重建户十月

底前迁入新居。

(三)基本原则。坚持“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安排”,继

续把防灾、抗灾、救灾工作一抓到底,争取抗灾救灾工作取得全面胜

利;坚持自力更生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广泛发动群众、组织

群众,教育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群众生产自救重

建家园的主体作用,加大项目争取、信贷支持力度,形成多元化的投

入格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逐级公示的原则,救灾款物发放、

房屋重建补助标准实行乡、村、社逐级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二、突出重点,精心部署,全力以赴抓好抗灾自救重建家园

的各项工作

(一)及时排查险情隐患。各村和相关部门要深入受灾户、深入

一线、深入基层,对水库、山坪塘、毁损水渠、河道、农村住房、学

校、山体滑坡等灾害隐患点加强排查,建立预警机制,发现险情要及

时妥善处置。国土部门和各村要对被洪水淹没和已经发生地质灾害地

段的周围住户进行监测,特别是对重点险段要安排专人24小时监控,

对受到潜在地质威胁的住房,要会同有关部门提出避让、安置方案。

(二)奋力抓好灾区生产自救工作。一是切实搞好农业生产。

全力抓好恢复农业生产工作,围绕县政府“223355”目标思路开

展工作,全乡今年生产自救和晚秋生产任务是:再生稻100亩、秋洋

芋2500亩、秋红苕500亩、秋玉米350亩、秋大豆150亩、秋菜3500

亩,家畜4000头,家禽40000只,人平增粮50斤,人平增收50元

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要切实抓好大春田间管理,着力搞好田间

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确保现有农作物增产增收;对因洪灾造成无收成

的农作物要及时改种;要督促各村社抓好晚秋生产,制定好晚秋生产

计划,重点抓好秋洋芋、秋红苕、秋玉米、冉生稻、秋菜的生产,保

证晚秋作物种子的供应,确保人均增种2分粮2分菜。

(三)大力实施房屋重建工作。

一是要明确责任。受灾群众住房重建工作实行乡党政领导牵头,

落实村社、机关干部帮扶责任,明确房屋重建的实施主体是受灾户,

工作发动主体是村社(社区),责任主体是驻村,联系片的工作组。

建设部门负责重建房屋的户型设计、集镇规划、房屋质量检测和监督

工作,建设、国土、水利、交通等部门和乡村干部共同负责房屋重建

选址工作,逐户落实选址方案,做到一避(避开泥石流和滑坡),二

让(让开水路、让开低洼地段),三高(高地、高坡、高处选址,抬

高基脚),要确保在一周内选好址。

二是要明确时间进度。要采取项目管理的办法,倒排工期,实行

倒计时,各村每十天向乡党委、政府报告一次受灾群众住房建设情况,

党委、政府对各村受灾群众住房重建工作实行目标考核,对领导重视、

措施得力、效果较好、按时完成任务的村给予表扬,不能按期完成任

务的村,支部、村委会、驻村联系户干部,向党委、政府作出检查,

并通报批评,追查责任。

三是要量力而行。对重建户要充分考虑当地住房整体水平和群众

部门证明、地税部门审查属实,涉及地税的一律免征。

(五)关于电力方面。电力部门要确保受灾农房改建、重建、迁

建用电所需,将受灾群众用电设施及时架设、安装到新建房屋,井安

装好用户表,只收取材料成本价,免收工时费、增容费。

凡受灾农房改建、重建、迁建,在城市(镇)规划区外的,可在

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后凭民政部门证明到相关部门办理完善相关手续,

并享受以上优惠政策,在城镇规划区内的必须服从统一规划,受灾户

申请后,民政、建设、国土等部门集中联合办公,简化程序,及时办

结相关手续。

四、重建补助的对象

今年“6.18”、“7.5”、“7.18”暴雨洪灾中住房全部垮塌户、

地质灾害避让户、危房不能居住户、部分毁损户。

五、重建补助的标准

(-)住房全部垮塌户:每户补助1500元,并按家庭人口每人

补助500元。

(二)地质灾害避让户:每户补助1200元,并按家庭人口每人

补助200元。

(三)危房不能居住户:每户补助1000元,并按家庭人口每人

补助100元。

(四)房屋部分毁损户(通过维修、加固能居住的):每户补助

300元。

(五)鼓励购买城镇住房和农村闲置住房或投亲靠友居住,同等

享受上述建房补助资金。

六、重建补助的办法

先修建,竣工后,由建房户申请验收,经验收合格后,一次性兑

现应享受的补助资金。

七、重建奖惩的措施

(-)在20*年10月31日前建成(购买)住房,并搬进新居的

全额享受上述建房补助资金,另奖励每户搬家费300元。

(二)在20*年11月30日前建成(购买)住房,并搬进新居的

享受上述建房补助资金的90%o

(三)在20*年12月31日前建成(购买)住房,并搬进新居的

享受上述建房补助资金的80%o

(四)在20*年12月31日后建成(购买)住房的户原则上不享

受上述建房补助资金。

八、重建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调查核实,张榜公布。各级干部必深入村社,逐户调查核

实受灾实际情况,实事求是,锁定建房补助对象,由村委会张榜公布,

无异议后,再由乡人民政府张榜公布,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

群众的监督,确保灾情真实,对象准确。

(二)本人申请,登记造册。各受灾户在住房重建竣工后,向乡

人民政府申请验收,乡人民政府对申请户登记造册,并向县级有关部

门提出验收申请。

(三)严格审查,对照验收。村委会对建房补助对象,先实地对

照初审,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分别签字,加盖村委会公章。乡人民政

府和联系乡的县级部门依照名册深入村社按照要求对照验收,乡主要

领导和联系乡的部门领导分别签字,住房重建核灾组再抽查核实认定

住房重建完成情况。

(四)集体审批,银行直发。乡人民政府对建房补助对象的核查、

验收实行集体审批,严禁搞“一言堂”,优亲厚友。联系乡的县级部

门要主动监督,县民政局把关审批,不准提高补助标准,放宽条件,

延后时间,县电视分要对外宣传补助情况。在确定了补助对象和住房

重建竣工验收合格后,由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审查确定,按照“受灾户

申请,群众评议并公示,乡人民政府审核上报,核灾组核灾,县民政

部门审批,县财政直接通过农村信用社打卡直发灾民手中”的程序发

放补助资金。

九、严肃纪律,民主监督。

监督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坚决杜绝以权谋私,弄虚作假、平均

分配、挪作它用等现象,凡灾民以欺骗手段领取建房补助资金,除如

数追回所领补助资金外,还要追究相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确保资金

正确使用,对象准确,补助标准得当。

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毁损住房重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各级干部务必站在

讲政治、讲和谐、对党、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紧

迫感和责任感,把受灾群众住房重建工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

切实加强领导,分类指导,责任到。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