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陕西省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地理学科专业知识试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昼夜更替B.时区的划分C.地球公转D.恒星东升西落2.在地球仪上,纬线长度最长的纬度是?()A.0°纬线B.30°纬线C.60°纬线D.90°纬线3.关于经线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C.经线是半圆形D.经线相交于北极点和南极点4.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大约是多少度?()A.23.5°B.66.5°C.90°D.0°5.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周期是?()A.一天B.一个月C.一年D.四年6.四季的形成是由于?()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地球形状D.太阳大小7.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的月份是?()A.3月B.6月C.9月D.12月8.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A.炎热干燥B.温和湿润C.寒冷干燥D.温和干燥9.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A.温度变化B.气压变化C.水汽含量D.颜色变化10.平流层的主要作用是?()A.形成云雾B.阻挡紫外线C.引起天气变化D.形成风11.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A.氧气和氮气B.氢气和氧气C.氮气和二氧化碳D.氧气和二氧化碳12.下列哪种现象是温室效应的结果?()A.海平面上升B.降水增多C.极地冰盖融化D.以上都是13.风的形成是由于?()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气压差异D.水汽差异14.海陆风的形成是由于?()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海陆气压差异15.下列哪种气候类型分布在赤道附近?()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6.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显著的原因是?()A.地形影响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气压带风带影响D.太阳直射点移动17.下列哪种地形是内力作用形成的?()A.山脉B.盆地C.河谷D.海滩18.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风化作用D.变质作用19.下列哪种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A.峰林B.沙丘C.河谷D.峡谷20.地质年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地层岩性B.古生物化石C.地质构造D.地震活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包括?()A.昼夜更替B.时区的划分C.地球公转D.恒星东升西落E.地球形状22.纬线的主要特征包括?()A.指示南北方向B.圆形C.长度相等D.半圆形E.指示东西方向23.经线的主要特征包括?()A.指示南北方向B.圆形C.长度相等D.半圆形E.指示东西方向2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包括?()A.四季的形成B.昼夜更替C.时区的划分D.太阳直射点的移动E.地球自转25.大气的垂直分层包括?()A.平流层B.对流层C.中层D.热层E.外层26.大气的主要作用包括?()A.保护地球B.形成天气C.传播声音D.阻挡紫外线E.引起地震27.气候要素包括?()A.气温B.降水C.风D.湿度E.雾2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A.地形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洋流E.大气环流29.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包括?()A.形成山脉B.引起降水差异C.导致气温差异D.形成盆地E.引起风力差异30.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堆积作用E.地壳运动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31.地球是球形的。()3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33.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34.经线是半圆形的。()35.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36.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37.四季的形成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38.北极圈内会出现极夜现象。()39.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40.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横线上。)4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_________,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_。42.纬线指示_________方向,经线指示_________方向。43.赤道的纬度度数是_________,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度数是_________。44.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其中平流层能_________。45.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46.风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_造成的,海陆风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_造成的。47.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气候,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显著的原因是_________。48.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_,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_。49.流水侵蚀作用可以形成_________,风力侵蚀作用可以形成_________。50.地质年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51.简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52.简述大气垂直分层的特征。53.简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54.简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55.简述流水侵蚀作用和风力侵蚀作用的特点。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体现在昼夜更替、时区的划分和恒星东升西落上。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不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A解析:纬线是圆圈,赤道(0°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短。3.D解析:经线是半圆形,并且相交于北极点和南极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长度都相等。4.B解析: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大约是66.5°,这个夹角导致了地球的四季变化。5.C解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周期是一年,这是地球公转的周期。6.B解析:四季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各地接收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7.B解析: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的月份是6月,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8.C解析: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由于纬度高,接受太阳辐射少。9.A解析: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温度变化,从地面向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10.B解析:平流层的主要作用是阻挡紫外线,其中的臭氧层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11.A解析: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12.D解析: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增多、极地冰盖融化,以上都是温室效应的结果。13.C解析:风的形成是由于气压差异,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风。14.C解析:海陆风的形成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空气上升,海洋升温慢,空气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空气下沉,海洋降温慢,空气流向陆地形成陆风。15.A解析: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16.B解析: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显著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季风。17.A解析:山脉是内力作用形成的,主要是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18.C解析: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19.C解析:河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侵蚀河床,形成河谷。20.B解析:地质年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古生物化石,不同地质年代的古生物化石种类不同。二、多项选择题21.ABD解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体现在昼夜更替、时区的划分和恒星东升西落上。22.BC解析:纬线是圆圈,长度相等,指示东西方向。23.ACD解析:经线是半圆形,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24.AD解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主要体现在四季的形成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上。25.ABD解析: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温度变化,从地面向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26.ABCD解析:大气的主要作用包括保护地球、形成天气、传播声音和阻挡紫外线。27.ABCD解析: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风、湿度、雾等。28.ABCDE解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形、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洋流和大气环流。29.BCE解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引起降水差异、导致气温差异和引起风力差异上。30.ABCD解析: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三、判断题31.√解析:地球是球形的,这是地理学的基本常识。32.√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这是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33.√解析: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这是纬线的基本特征。34.√解析:经线是半圆形的,这是经线的基本特征。35.√解析: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这是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36.√解析: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这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一。37.×解析:四季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各地接收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38.√解析:北极圈内会出现极夜现象,这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之一。39.√解析: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这是南极洲的基本气候特征。40.√解析: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这是地理学的基本常识。四、填空题41.一天一年解析: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42.东西南北解析: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43.0°23.5°解析:赤道的纬度度数是0°,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度数是23.5°。44.温度变化吸收大部分紫外线解析: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温度变化,平流层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45.氧气氮气解析: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46.气压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风的形成是由于气压差异造成的,海陆风的形成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47.热带雨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赤道附近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显著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8.地壳运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解析: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49.河谷沙丘解析:流水侵蚀作用可以形成河谷,风力侵蚀作用可以形成沙丘。50.古生物化石五、简答题51.简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解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体现在昼夜更替、时区的划分和恒星东升西落上。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不同部位造成的;时区的划分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一定,而地球表面不同经度的地方接受太阳照射的时间不同,为了方便生活和工作,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时区;恒星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52.简述大气垂直分层的特征。解析: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温度变化,从地面向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对流层是地球大气的最底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云雾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字化金融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智能化行业智能汽车发展趋势与应用展望报告
- 成人教育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奢侈品行业奢侈品消费心理与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河源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考试真题
- 园林古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案
- 经济开发区排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城市集中供热提升改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燃气工程竣工验收与运营维护方案
- 湄潭县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外市电安全培训课件
- 《锂电池的制造工艺》课件
- 生物试剂库存管理办法
- 海上风电场安全监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 渠道考试题及答案
- 村级财务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美术基础 课件全套 第1-5章 美术简介 -中国民间美术
- 2025年青少年法制知识竞赛题库
- 2025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 《中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GNSS测量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
- 公安部门大数据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