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细胞生理专项习题集_第1页
高三生物细胞生理专项习题集_第2页
高三生物细胞生理专项习题集_第3页
高三生物细胞生理专项习题集_第4页
高三生物细胞生理专项习题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生物细胞生理专项习题集前言细胞生理是高中生物的核心板块,涵盖细胞膜与细胞器、细胞代谢(呼吸+光合)、细胞增殖、细胞分化与凋亡等内容,在高考中占比约30%~40%。其特点是概念密集、逻辑严谨、联系实际,既是基础也是难点。本习题集聚焦高频考点,精选经典题型,结合易错警示与解题技巧,旨在帮助学生突破认知误区,提升解题能力。第一章细胞膜与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统一考点梳理1.细胞膜:成分:脂质(主要为磷脂)、蛋白质(功能承担者)、糖类(信息交流)。结构: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为支架,蛋白质镶嵌/贯穿/覆盖,具有流动性)。功能:分隔环境、控制物质进出(选择透过性,取决于载体蛋白与磷脂层)、信息交流(激素、胞间连丝、受体)。2.细胞器:双层膜:线粒体(有氧呼吸主场所,半自主性)、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半自主性)。单层膜:内质网(蛋白质加工/脂质合成)、高尔基体(分泌蛋白修饰/细胞壁形成)、溶酶体(水解酶,细胞凋亡执行者)、液泡(调节内环境)。无膜: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游离/附着型)、中心体(动物/低等植物细胞分裂)。典型习题1.选择题(单选)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决定细胞膜的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仅取决于载体蛋白的种类C.糖蛋白仅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D.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2.选择题(多选)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DNA,是半自主性细胞器B.内质网通过囊泡与高尔基体联系,参与分泌蛋白加工C.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细胞器和病原体D.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所有细胞均含核糖体3.非选择题(分泌蛋白合成)下图为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①~④为细胞器),回答问题:(1)①~④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泌蛋白路径: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3)膜面积变化:减少的是________,增加的是________,不变的是________。(4)体现生物膜的________特点。解析与易错警示1.选择题(单选)答案:D解析:A项错误,细胞膜脂质主要是磷脂,而非胆固醇(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辅助成分);B项错误,选择透过性还与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性有关(如脂溶性物质易通过);C项错误,糖蛋白还具有保护/润滑作用(如消化道上皮细胞的糖蛋白);D项正确,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载体蛋白需移动才能运输物质)。易错警示:混淆“脂质主要成分”(磷脂)与“动物细胞膜特有成分”(胆固醇);忽略糖蛋白的其他功能。2.选择题(多选)答案:ABC解析:A项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含DNA/RNA,能自主复制转录,是半自主性细胞器;B项正确,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通过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二者通过囊泡联系;C项正确,溶酶体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细胞器(如线粒体衰老后被分解)和病原体(如细菌被吞噬后进入溶酶体);D项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核糖体(无细胞结构的病毒也无核糖体)。易错警示:误认为“所有细胞都有核糖体”(忽略成熟红细胞);忽略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3.非选择题答案:(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2)①→②→③→④(3)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4)流动性解析:分泌蛋白合成路径: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细胞膜(胞吐释放)。膜面积变化:内质网通过囊泡将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故内质网膜面积减少;高尔基体接受囊泡后再释放囊泡到细胞膜,故膜面积不变;细胞膜接受囊泡,故膜面积增加。易错警示:记错分泌蛋白路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混淆膜面积变化(内质网减少、细胞膜增加、高尔基体不变)。第二章细胞代谢: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考点梳理1.有氧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线粒体基质(第二阶段)、线粒体内膜(第三阶段)。反应式:\(C_6H_{12}O_6+6O_2+6H_2O\rightarrow6CO_2+12H_2O+能量\)。特点:需氧,产生大量能量(38ATP)。2.无氧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反应式(酵母菌):\(C_6H_{12}O_6\rightarrow2C_2H_5OH+2CO_2+能量\);(动物/乳酸菌):\(C_6H_{12}O_6\rightarrow2乳酸+能量\)。特点:不需氧,产生少量能量(2ATP)。3.光合作用:光反应(类囊体薄膜):水分解为\(O_2\)和\([H]\),合成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和还原剂)。暗反应(叶绿体基质):\(CO_2\)固定(\(CO_2+C_5\rightarrow2C_3\))、\(C_3\)还原(需ATP和\([H]\),生成有机物)。影响因素:光照强度、\(CO_2\)浓度、温度。典型习题1.选择题(单选)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B.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_2\)C.呼吸作用的底物只有葡萄糖D.线粒体是所有生物有氧呼吸的场所2.选择题(多选)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B.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进行C.光照强度不变,增加\(CO_2\)浓度,光合速率一定增加D.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O_2\),其中\(O_2\)来自水的分解3.非选择题(曲线分析)下图为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CO_2\)浓度适宜),回答问题:(1)A点表示________,此时光合速率________呼吸速率。(2)B点表示________,此时光合速率________呼吸速率。(3)若增加\(CO_2\)浓度,B点会向________移动。解析与易错警示1.选择题(单选)答案:A解析:A项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O_2\)结合生成水)产生的ATP最多(约34ATP);B项错误,无氧呼吸的产物还可能是乳酸(如动物、乳酸菌);C项错误,呼吸作用的底物还可以是脂肪、蛋白质等(如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再进入呼吸作用);D项错误,原核生物(如蓝藻)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易错警示:误认为“无氧呼吸产物只有酒精和\(CO_2\)”(忽略乳酸);忽略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场所。2.选择题(多选)答案:ABD解析:A项正确,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用于ATP合成);B项正确,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含光合色素和光反应酶),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含暗反应酶);C项错误,光照强度不变时,增加\(CO_2\)浓度,光合速率会增加,但当\(CO_2\)浓度达到饱和点后,光合速率不再增加;D项正确,光合作用的\(O_2\)来自水的分解(光反应阶段),有机物来自\(CO_2\)的固定和还原(暗反应阶段)。易错警示:忽略暗反应对光反应的反馈作用(如暗反应停止,光反应也会停止,因为没有ADP和Pi);误认为“增加\(CO_2\)浓度,光合速率一定增加”(忽略饱和点)。3.非选择题(曲线分析)答案:(1)呼吸速率;等于0(或“小于”,因为A点无光照,只有呼吸作用)(2)光补偿点;等于(3)右解析:(1)A点无光照,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故A点表示呼吸速率,此时光合速率为0,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2)B点是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植物不积累有机物,也不消耗有机物);(3)增加\(CO_2\)浓度,光合速率增加,故光补偿点(B点)会向右移动(需要更强的光照才能使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易错警示:混淆“光补偿点”(光合=呼吸)与“光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的光照强度);记错\(CO_2\)浓度对光补偿点的影响(增加\(CO_2\)浓度,光补偿点右移)。第三章细胞增殖: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考点梳理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完成的过程,包括间期(DNA复制、蛋白质合成)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2.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形成。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核膜核仁重建,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植物细胞形成细胞壁,动物细胞形成缢裂)。3.减数分裂:特点: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结果:产生4个精细胞或1个卵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典型习题1.选择题(单选)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间期DNA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加倍B.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C.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D.末期植物细胞通过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2.选择题(多选)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分裂两次3.非选择题(图像判断)下图为某细胞分裂时期的示意图(染色体数目为4),回答问题:(1)该细胞处于________分裂________期。(2)该细胞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3)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解析与易错警示1.选择题(单选)答案:B解析:A项错误,间期DNA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不变(染色体数目由着丝点数目决定),DNA数目加倍;B项正确,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C项错误,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如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后期为4N);D项错误,末期植物细胞通过形成细胞壁(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逐渐扩展为细胞壁)形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通过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易错警示:混淆“DNA数目”与“染色体数目”(DNA数目由复制与否决定,染色体数目由着丝点数目决定);记错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末期的区别(植物细胞形成细胞壁,动物细胞缢裂)。2.选择题(多选)答案:ABC解析:A项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项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如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为N,后期为2N);C项正确,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如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配子为N);D项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间期),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易错警示:记错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复制次数(一次)与分裂次数(两次);混淆“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特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3.非选择题(图像判断)答案:(1)有丝;后期(2)4;0(3)4解析:(1)该细胞有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故处于有丝分裂后期;(2)有丝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如体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后期有4对),故该细胞有4对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消失(染色单体是着丝点未分裂时的结构),故染色单体数目为0;(3)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如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后期为8),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4)。易错警示:混淆“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有丝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记错染色单体的存在时期(着丝点未分裂时存在,着丝点分裂后消失)。第四章细胞分化与凋亡:基因表达与生命历程考点梳理1.细胞分化:概念:相同细胞形成不同形态、结构、功能的细胞(如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本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转录的mRNA不同,翻译的蛋白质不同)。特点:持久性、稳定性、不可逆性(一般情况下)。2.细胞凋亡:概念: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如胚胎发育中的尾消失、手指形成)。意义:维持内环境稳定(如清除衰老细胞、病原体感染细胞)、促进个体发育(如器官形成)。3.细胞癌变:原因: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和抑癌基因(抑制细胞异常增殖)突变。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改变、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易扩散转移)。典型习题1.选择题(单选)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后,DNA发生改变B.细胞分化后,mRNA和蛋白质发生改变C.细胞分化的本质是细胞全能性的体现D.细胞分化是可逆的,如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2.选择题(多选)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与外界环境无关B.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命过程,如胚胎发育中的尾消失C.细胞凋亡过程中,溶酶体破裂释放水解酶,分解细胞自身结构D.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是凋亡是主动的,坏死是被动的3.非选择题(概念辨析)请简述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区别与联系。解析与易错警示1.选择题(单选)答案:B解析:A项错误,细胞分化后,DNA不变(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DNA相同);B项正确,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不同细胞的mRNA和蛋白质不同;C项错误,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如植物组织培养);D项错误,细胞分化一般是不可逆的(如神经细胞不能再分化为胚胎干细胞),但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是可逆的(已分化的细胞恢复为未分化的细胞)。易错警示:误认为“细胞分化后DNA改变”(其实不变);混淆“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全能性是细胞的潜能)。2.选择题(多选)答案:BCD解析:A项错误,细胞凋亡虽然由基因控制,但也受外界环境影响(如紫外线、毒素等可能诱导细胞凋亡);B项正确,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命过程,如胚胎发育中的尾消失(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C项正确,细胞凋亡过程中,溶酶体破裂释放水解酶,分解细胞自身结构(如细胞核、细胞器);D项正确,细胞凋亡是主动的(由基因控制),细胞坏死是被动的(由外界因素引起,如创伤、缺氧)。易错警示:认为“细胞凋亡与外界环境无关”(其实受外界环境影响);混淆“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主动vs被动)。3.非选择题(概念辨析)答案:区别:细胞分化:相同细胞形成不同形态、结构、功能的细胞,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全能性: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本质是细胞含有本物种全部遗传物质。联系:细胞分化是细胞全能性的基础(只有分化的细胞才能表现出全能性);细胞全能性是细胞分化的逆过程(已分化的细胞恢复为未分化的细胞,再发育成完整个体)。易错警示:混淆“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本质(基因选择性表达vs全部遗传物质);忽略二者的联系(细胞分化是基础,细胞全能性是逆过程)。综合提升:跨知识点习题典型习题(多选)下列关于细胞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流动性是其选择透过性的基础,与磷脂双分子层无关B.线粒体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