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1页
河津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2页
河津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3页
河津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4页
河津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津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潮汐(xi)羁绊(jī)奔袭(xí)B.匀称(chèn)携带(xié)哺育(bǔ)C.摇曳(yè)纨绔(kuà)羁糜(jī)D.匀称(chèn)携带(xié)酝酿(nià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惟妙惟肖长途拔涉翻来覆去B.锲而不舍相形见拙按步就班C.历历在目再接再励气宇轩昂D.恍然大悟莫不关心人声鼎沸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明白了这个道理。B.他的演讲,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D.是否坚持锻炼身体,是能否拥有一个健康体魄的关键。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沁园春·雪》是毛泽东所作,是一首著名的词。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C.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D.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幅山水画,笔触细腻,意境深远,令人叹为观止。B.他在辩论赛中言辞犀利,逻辑严密,无懈可击。C.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临危不惧,沉着应对。D.他的解释如此荒谬,以至于让人匪夷所思。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他突然问我:“今天天气怎么样?”我说:“天气很好!”B.我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尤其是读历史类书籍。C.这个问题虽然很难,但是只要我们认真思考,就一定能够解决。D.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学生。7.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鲜花在阳光下竞相开放,像一个个美丽的笑脸。B.弯弯的月亮挂在夜空中,像一把银色的镰刀。C.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像两颗明亮的星星。D.路边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来,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8.下列句子中,对句子主干提取错误的一项是()A.他高声地朗读着课文。→他朗读课文。B.她认真地完成了作业。→她完成了作业。C.我们一起讨论了这个问题。→我们讨论了问题。D.老师耐心地解答了我们的疑问。→老师解答了疑问。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这篇文章写得很有见地。(见地:见解,主张)B.这座城市的历史非常悠久。(悠久:长久,久远)C.他的性格很开朗,总是乐呵呵的。(开朗:乐观,开朗)D.这件衣服的质地很好,很柔软。(质地:品质,素质)1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学习态度端正,成绩突飞猛进,真是令人刮目相看。B.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做事效率不高,总是差强人意。C.他虽然年纪小,但是知识面很广,真是有识之士。D.他这个人做事认真负责,总是尽善尽美。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出自《论语·为政》。2.“_________,可以横绝苍冥。”出自曹操的《观沧海》。3.李白《静夜思》中的诗句“_________,疑是地上霜。”描绘了床前明月光的美丽景象。4.杜甫《春望》中的诗句“_________,恨别鸟惊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乱的痛恨和对家人的思念。5.“_________,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出自《论语·公冶长》。三、默写题(每空1分,共10分)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2.__________,谁家玉笛暗飞声。3.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4.__________,不问收获,但问耕耘。5.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四、阅读理解(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共16分)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2)便舍船,从口入。______()(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4)乃大惊,问所从来。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复前行,欲穷其林。(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3.桃花源中的人们“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4.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桃花源中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共24分)走一步,再走一步马克·吐温那年我大约十三岁,住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乡村。夏天的一个炎热午后,我和小伙伴们去爬悬崖。我们沿着悬崖上蜿蜒的小路一直往上爬,越爬越高,越爬越险。当我们在悬崖顶上玩耍时,我突然发现,我独自一人落在最后。我低头往下看,只见悬崖深不见底,令人头晕目眩。我感到恐惧,手脚冰凉,完全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勇气。我转身往回走,但回头一看,来时的路已经消失了。我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就在这时,我看到了岩缝里的一棵小树。我爬到小树旁边,发现树上挂着一个生锈的梨子。我摘下梨子,咬了一口,突然感到一股勇气涌上心头。我想:“如果能爬到那棵小树,就一定能找到出路。”于是,我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每爬一步,就离悬崖顶更近一步。当我爬到小树时,我发现岩缝里还有一个更小的树。我又爬到那个小树旁边,发现还有一个更小的树。就这样,我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终于爬出了悬崖。回首望去,我发现自己已经走出了困境。我意识到,只要一步一步地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5.文章开头交代了“那年我大约十三岁,住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乡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6.文章中描写了“我”陷入困境后的心理活动,请结合原文分析。(6分)7.文章的标题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标题这样拟写有什么好处?(4分)8.这篇文章给了你怎样的启示?(6分)五、作文(60分)题目:_________要求:请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的文章。文章内容要积极向上,感情真挚,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简要答案:一、选择题1.B2.D3.B4.D5.B6.C7.A8.D9.D10.C二、填空题1.思而不学则殆2.飞流直下三千尺3.床前明月光4.感时花溅泪5.温故而知新三、默写题1.天涯若比邻2.谁家玉笛暗飞声3.落红不是无情物4.问渠那得清如许5.落红不是无情物四、阅读理解(一)1.(1)旁边(2)舍弃(3)整齐的样子(4)于是,就2.(1)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2)于是邀请他回家,摆了酒,杀了鸡,准备了饭菜。3.体现了作者对和平、宁静、没有战乱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4.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宁静、没有战乱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二)5.这样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