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与练习题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与练习题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与练习题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与练习题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与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与练习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基础知识是语文学习的基石,涵盖汉字、词语、句子、标点、文学常识等内容,需重点掌握易错点与高频考点。(一)汉字:形声、形近、多音字辨析1.知识点梳理形声字:由形旁(表义)和声旁(表音)组成,如“清”(氵+青)、“樱”(木+婴)。形近字:字形相近但意义不同,需通过形旁区分,如“辨”(分辨,从刀)、“辩”(辩论,从言)、“辫”(辫子,从纟);“燥”(干燥,从火)、“躁”(急躁,从足)。多音字:同一字形有不同读音,需结合语境判断,如“参”(cān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不齐)、“折”(zhé折断/shé折本/zhē折腾)。2.例题解析例: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眼花潦乱(2)迫不急待(3)再接再励(4)走头无路答案:(1)潦→缭(2)急→及(3)励→厉(4)头→投解析:“缭”指缠绕(眼花缭乱);“及”指等待(迫不及待);“厉”指猛烈(再接再厉);“投”指投奔(走投无路)。3.练习题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1)默守成规(2)因地治宜(3)相形见拙(4)名符其实(二)词语:近义词辨析、成语运用、词语感情色彩1.知识点梳理近义词辨析:从词义轻重、范围大小、搭配对象区分,如“观赏”(看景物)与“欣赏”(感受艺术);“抚养”(长辈对晚辈)与“赡养”(晚辈对长辈)。成语运用:注意感情色彩(褒/贬/中性)、适用语境、语法搭配,如“夸夸其谈”(贬义,浮夸)、“漠不关心”(中性,不跟宾语)、“妙笔生花”(褒义,文章好)。感情色彩:褒义(勇敢)、贬义(狡猾)、中性(桌子),需结合语境选择。2.例题解析例: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上课总是夸夸其谈,深受老师喜爱。B.他对这件事漠不关心,大家都很着急。C.小说情节抑扬顿挫,非常好看。D.他的书法妙笔生花,真是精彩。答案:B解析:A项“夸夸其谈”贬义;C项“抑扬顿挫”形容声音;D项“妙笔生花”形容文章。3.练习题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1)他(观赏/欣赏)着墙上的画,露出满意的笑容。(2)我们要(抚养/赡养)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3)他的行为(狡猾/机灵),让人不得不防。(三)句子:病句修改与句式变换1.知识点梳理常见病句:成分残缺(缺主语:“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道理”→删“通过”或“使”);搭配不当(“水平改进”→“水平提高”);语序不当(“克服并发现缺点”→“发现并克服”);前后矛盾(“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删“大概”或“左右”)。句式变换:陈述句改反问句(“他是好学生”→“难道他不是好学生吗?”);感叹句改陈述句(“这花多美啊!”→“这花很美。”)。2.例题解析例:修改病句“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和一顶蓝色帽子”。答案:“和”改为“戴着”(搭配不当,“穿”不能跟“帽子”)。3.练习题修改病句:(1)我们要养成认真预习。(2)这个问题对我印象很深刻。(四)标点:常见标点用法1.知识点梳理逗号(,):句子内部停顿(“今天天气好,我们去公园。”);句号(。):陈述句结束(“我喜欢读书。”);问号(?):疑问句结束(“你吃饭了吗?”);引号(“”):引用(“子曰:‘学而时习之。’”)或特定称谓(“‘神舟’飞船”);破折号(——):解释说明(“我最喜欢的水果——苹果。”)。2.例题解析例: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说:“我明天要去北京”。B.我们班有三个同学:小明、小红、小刚。C.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等。答案:B解析:A项句号在引号内;C项“……”与“等”重复。3.练习题给句子加标点:(1)妈妈说今天晚上吃红烧肉(2)公园里的花真多有牡丹月季菊花桃花(五)文学常识:重点作者与作品1.知识点梳理《论语》: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核心思想“仁”;曹操(东汉):《观沧海》(四言诗,壮志豪情);李白(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言绝句,思念友人);刘禹锡(唐):《陋室铭》(托物言志,安贫乐道);周敦颐(宋):《爱莲说》(托物言志,赞美高洁)。2.例题解析例: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孔子编写的儒家经典。B.《木兰诗》是唐代长篇叙事诗。C.《陋室铭》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思想。答案:C解析:A项《论语》由弟子编纂;B项《木兰诗》是北朝民歌。3.练习题填空:(1)《论语》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2)《观沧海》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代)的曹操。(3)《陋室铭》中表现安贫乐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古诗文是七年级重点,需掌握背诵默写、意象分析、情感把握等技巧。(一)背诵默写:重点篇目与理解性默写1.重点篇目《论语》十二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陋室铭》《爱莲说》(全文背诵)。2.理解性默写技巧抓关键词(“复习重要性”→“温故而知新”);结合意象(“游子思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例题解析例:《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新旧交替的哲理句:“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关键词“新旧交替”“哲理”)。4.练习题默写:(1)《论语》中“学与思结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思念友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文理解:意象、情感、手法1.知识点梳理意象:承载情感的事物(“杨花”→凄凉,“莲”→高洁);情感:通过意象判断(《观沧海》→壮志豪情,《天净沙·秋思》→游子思乡);手法:托物言志(《陋室铭》→陋室→安贫乐道)、借景抒情(《次北固山下》→海日→希望)。2.例题解析例:赏析《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答案:运用托物言志,通过“莲”的高洁,象征君子的质朴,表达作者对君子人格的赞美。3.练习题赏析《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三、现代文阅读技巧与练习(一)记叙文阅读:六要素、线索、人物形象1.知识点梳理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事件需完整);线索:贯穿全文的事物(《散步》→“散步”);人物形象:通过描写方法(外貌、语言、动作)概括(《散步》→母亲→慈祥)。2.例题解析例:《散步》中“母亲摸摸儿子的头,笑着说:‘我们走小路吧’”,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形象?答案: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慈祥、爱护儿子的形象。3.练习题阅读片段“爸爸接过我手里的书包,说:‘我来拿吧,你累了一天了。’他的背有点驼,手里的书包带勒得他的肩膀发红”,回答:(1)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2)表现了爸爸怎样的形象?(二)说明文阅读: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1.知识点梳理说明对象:文章介绍的事物(《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说明顺序:时间(《蝉》)、空间(《故宫博物院》)、逻辑(《中国石拱桥》);说明方法:举例子(“赵州桥”)、列数字(“50.82米”)、打比方(“桥洞像虹”)、作比较(“永定河发水时,这座桥没出事”)。2.例题解析例:《中国石拱桥》中“赵州桥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答案: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体现其设计的科学性。3.练习题阅读片段“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和池沼,大多是因地制宜,自出心裁。比如假山的堆叠,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回答:(1)说明对象是什么?(2)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四、作文指导与练习(一)审题技巧:抓关键词、明确文体1.知识点梳理抓关键词:题目中的核心词(《那一次,我懂了》→“懂了”);明确文体:记叙文(避免写成议论文);确定立意:通过事件表达的中心思想(《那一次,我懂了》→懂了妈妈的爱)。2.例题解析例:《妈妈的早餐》审题分析:关键词:“早餐”(需写与早餐相关的事件);文体:记叙文;立意:赞美妈妈的付出。3.练习题分析题目《我的好朋友》的审题要点:(1)关键词:__________;(2)文体:__________;(3)立意:__________。(二)结构安排:开头点题、中间详略、结尾升华1.知识点梳理开头:点题(“那一次,我懂了妈妈的爱”);中间:详写事件经过(妈妈做早餐的过程);结尾:升华主题(“妈妈的爱藏在平凡的小事里”)。2.例题解析例:《那一次,我懂了》结构:开头:点题(“那一次,我懂了妈妈的爱”);中间:详写妈妈做早餐的细节(揉眼睛、翻煎饼、手冻得通红);结尾:升华(“妈妈的爱藏在每一顿早餐里”)。3.练习题为《我的好朋友》设计结构:开头:__________;中间:__________;结尾:__________。(三)素材选择:日常小事、细节描写1.知识点梳理日常小事: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事件(妈妈的早餐、朋友的帮助);细节描写:通过动作、神态、语言使事件更生动(“妈妈的手冻得通红,把早餐递给我时笑着说:‘趁热吃’”)。2.例题解析例:《那一次,我懂了》素材:早上看到妈妈做早餐,头发乱了,眼睛有血丝,手冻得通红。细节描写:妈妈揉了揉眼睛,拿起锅铲翻煎饼,油星子在锅里跳着,她的手冻得通红,却笑着把早餐递给我。3.练习题为《我的好朋友》选择素材,并写出细节描写:素材:__________;细节描写:__________。五、参考答案与解析(节选)一、基础知识(一)汉字练习题:(1)默→墨(2)治→制(3)拙→绌(4)符→副(二)词语练习题:(1)欣赏(2)赡养(3)狡猾(三)句子练习题:(1)加“的习惯”(2)改为“我对这个问题印象很深刻”(四)标点练习题:(1):“。”(2),、、、(五)文学常识练习题:(1)仁(2)东汉末年(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二、古诗文(一)背诵默写练习题:(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古诗文理解练习题(《木兰诗》):运用环境描写,通过“朔气”“寒光”烘托战场的寒冷与艰苦,表现木兰的英勇。三、现代文(一)记叙文练习题:(1)动作、语言描写(2)爱护子女、责任感强(二)说明文练习题:(1)苏州园林里的假山和池沼(2)举例子;具体说明了假山堆叠的因地制宜。四、作文(一)审题练习题:(1)好朋友(2)记叙文(3)赞美朋友的品质(如真诚)(二)结构练习题(示例):(1)开头:“我的好朋友是小明,他是一个真诚的人”(2)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