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知识要点归纳与考试重点总结_第1页
昆虫学知识要点归纳与考试重点总结_第2页
昆虫学知识要点归纳与考试重点总结_第3页
昆虫学知识要点归纳与考试重点总结_第4页
昆虫学知识要点归纳与考试重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虫学知识要点归纳与考试重点总结一、基础概念:昆虫的定义与分类地位昆虫学(Entomology)是研究昆虫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分类及与人类关系的学科,是动物学的重要分支。理解昆虫的核心特征及分类地位是学习昆虫学的起点。(一)昆虫的核心特征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Insecta),其区别于其他节肢动物的关键特征可总结为“三体段、六足、四翅(通常)”:1.身体分节与分段:体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图1);2.附肢特化:胸部具3对足(六足亚门的命名来源),是昆虫的运动中心;3.翅的存在:多数成虫具2对翅(如蝴蝶、蜜蜂),部分类群退化为1对(如蝇类,后翅变为平衡棒)或无翅(如跳蚤、蚂蚁中的工蚁);4.其他特征:头部具1对触角(感觉器官)、复眼(主要视觉器官)及口器(取食器官);腹部无行走附肢,末端具外生殖器。(二)昆虫与其他节肢动物的区别昆虫与节肢动物门其他纲(如蛛形纲、甲壳纲、多足纲)的核心差异见表1:特征昆虫纲蛛形纲(蜘蛛、蝎子)甲壳纲(虾、蟹)多足纲(蜈蚣、马陆)体分段头、胸、腹头胸部、腹部头胸部、腹部头部、躯干部足数量3对(6条)4对(8条)≥5对多对(每体节1-2对)翅有(通常2对)无无无触角1对无2对1对考试重点:昆虫的核心特征(三体段、六足)是判断题、选择题的高频考点;与其他节肢动物的区别常以比较题形式出现。二、形态结构:昆虫的身体构造与功能适应昆虫的形态结构高度适应其生存环境(如陆地、空中、寄生),各体段的器官特化是理解其生物学特性的关键。(一)头部:感觉与取食中心头部由6个体节愈合而成,是昆虫感知外界(触角、复眼、单眼)和取食(口器)的核心区域。1.触角:结构:由柄节、梗节、鞭节三部分组成(鞭节是感觉器官的主要载体);类型与功能:丝状(蝗虫):感知触觉与嗅觉;棒状(蝴蝶):感知花的气味;刚毛状(蜻蜓):感知空气振动;膝状(蜜蜂):精确感知气味(如花蜜);具芒状(蝇类):感知化学物质(如食物气味)。2.复眼与单眼:复眼:由许多小眼(ommatidium)组成,能感知光线强度、颜色及运动(如蜜蜂能识别紫外线,蛾类能感知月光);单眼:仅能感知光线强弱(如蝗虫的3个单眼),无成像功能。3.口器:口器的类型决定了昆虫的取食方式,是昆虫分类与防治的重要依据(表2):口器类型结构特点代表昆虫取食方式防治策略咀嚼式上颚发达(用于切割、磨碎)蝗虫、天牛、菜青虫取食固体食物(叶片、木材)胃毒剂(如敌百虫)刺吸式上颚、下颚特化为“口针”,喙状结构蚜虫、蚊子、蝽象吸食植物汁液或动物血液内吸剂(如吡虫啉)虹吸式下颚外颚叶特化为卷曲的“喙”蝴蝶、蛾子吸食花蜜趋化性诱杀(如糖醋液)舐吸式下唇特化为“唇瓣”(用于舐吸)苍蝇吸食液体或半固体食物粘虫板(如黄板)嚼吸式兼具咀嚼(上颚)与吸食(喙)功能蜜蜂咀嚼花粉、吸食花蜜生物防治(如保护天敌)(二)胸部:运动中心胸部由前胸、中胸、后胸三部分组成,每节具1对足,中胸与后胸通常具翅(图2)。1.足:结构: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组成;类型与功能:步行足(蝗虫):适合行走;跳跃足(蝗虫后足):腿节发达,用于跳跃;捕捉足(螳螂前足):胫节具刺,用于捕捉猎物;游泳足(龙虱后足):扁平如桨,用于游泳;携粉足(蜜蜂后足):胫节具“花粉筐”,用于携带花粉。2.翅:翅是昆虫适应空中生活的关键结构,其类型是昆虫分类的重要依据(表3):翅类型结构特点代表昆虫功能膜翅薄而透明,翅脉明显蜜蜂、蜻蜓飞行鞘翅坚硬角质化,无翅脉甲虫前翅保护后翅与腹部鳞翅翅面覆盖鳞片(色彩鲜艳)蝴蝶、蛾子飞行+伪装(如枯叶蝶)半鞘翅基部角质、端部膜质蝽象前翅保护+飞行覆翅革质,覆盖后翅蝗虫前翅保护+辅助飞行平衡棒后翅退化为小棒状蝇类、蚊子保持飞行平衡(三)腹部:生殖与代谢中心腹部由10-11个体节组成(部分类群愈合),无行走附肢,末端具外生殖器(繁殖器官),侧面具气门(呼吸器官)。1.外生殖器:雌虫:通常为产卵器(如蝗虫的瓣状产卵器、蜜蜂的螫针);雄虫:通常为交配器(如蛾类的抱握器)。2.气门与呼吸系统:昆虫通过气管系统呼吸,气门是气管与外界的通道(通常每腹节1对),可调节开闭(如蝗虫的气门在干旱时关闭,防止水分散失)。3.其他器官:马氏管:排泄器官(位于中肠与后肠之间),负责排出代谢废物(如尿酸);脂肪体:储存营养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相当于昆虫的“肝脏”。考试重点:口器类型(尤其是咀嚼式、刺吸式)、翅类型(鞘翅、鳞翅、膜翅)、足类型(跳跃足、捕捉足)是形态结构部分的核心考点,常以选择题、简答题形式出现(如“简述刺吸式口器的结构与适应意义”)。三、生物学特性:昆虫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物学特性是昆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生殖、发育、生活史及行为,是理解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治的基础。(一)生殖方式:多样性与适应性昆虫的生殖方式因类群而异,主要包括:1.两性生殖:最常见,需雌雄交配(如蝗虫、蝴蝶);2.孤雌生殖:无需交配,雌虫直接产受精卵(如蚜虫、蜜蜂的雄蜂);3.多胚生殖:1个卵发育为多个胚胎(如赤眼蜂,适应寄生生活);4.幼体生殖:幼虫期即可生殖(如瘿蚊,加速种群增长)。(二)发育与变态:从卵到成虫的转变昆虫的发育过程需经历变态(metamorphosis),即从卵到成虫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的变化。根据变态程度,分为:1.完全变态(Holometabola):发育阶段: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特点:幼虫与成虫形态差异大(如蝴蝶幼虫为毛毛虫,成虫为蝴蝶)、生活习性不同(幼虫取食叶片,成虫吸食花蜜);代表:鳞翅目(蝴蝶、蛾子)、鞘翅目(甲虫)、膜翅目(蜜蜂)、双翅目(苍蝇)。2.不完全变态(Hemimetabola):发育阶段: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特点:若虫与成虫形态相似(如蝗虫若虫与成虫均为绿色,具咀嚼式口器)、生活习性相同(均取食叶片);代表:直翅目(蝗虫、蟋蟀)、半翅目(蝽象、蚜虫)、蜻蜓目(蜻蜓)。(三)生活史:世代与年生活史1.世代(Generation):昆虫从卵到成虫的一个完整发育周期(如菜青虫完成1代需20-30天);2.年生活史(AnnualLifeCycle):昆虫在1年内的发育过程,包括世代数(如蚜虫1年可发生10-20代)、越冬虫态(如蝗虫以卵越冬)、越冬场所(如菜青虫以蛹在土壤中越冬);3.滞育(Diapause)与休眠(Dormancy):滞育: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停止发育状态(即使环境适宜也不恢复),如家蚕的卵滞育(需低温处理解除);休眠:由环境因素(如干旱、低温)引起的暂时停止发育(环境适宜后恢复),如蝗虫在干旱时休眠。(四)行为习性:趋性、拟态与社会行为1.趋性(Taxis):昆虫对刺激的定向反应(表4):趋性类型刺激源代表昆虫应用趋光性光线蛾类、金龟子黑光灯诱杀趋化性化学物质蜜蜂(花蜜)、苍蝇(食物)糖醋液诱杀趋温性温度蚊子(人体温度)电热诱蚊器2.拟态(Mimicry)与保护色(ProtectiveColoration):拟态:昆虫模仿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的形态(如竹节虫模仿树枝、枯叶蝶模仿枯叶);保护色:昆虫体色与环境一致(如蝗虫的绿色体色、沙漠蝗虫的黄色体色)。3.社会行为(SocialBehavior):部分昆虫(如蜜蜂、蚂蚁)具有社会性,群体内有明确分工:蜂王(蜂后):负责产卵;雄蜂:负责交配;工蜂:负责采集食物、喂养幼虫、建造蜂巢。考试重点: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区别(发育阶段、形态差异)、滞育与休眠的区别(诱因、可逆性)、趋性的类型与应用(如黑光灯诱杀)是生物学特性部分的核心考点,常以简答题、论述题形式出现(如“论述完全变态对昆虫适应环境的意义”)。四、分类系统:昆虫纲的主要类群与识别昆虫纲是动物界最大的纲,约占动物总数的60%,目前已知约100万种。分类的核心是根据形态特征(如翅类型、口器类型)划分“目”(Order),以下是昆虫纲主要目的特征与代表(考试高频考点):(一)鞘翅目(Coleoptera)——“甲虫”地位:昆虫纲第一大目(约40万种);特征:前翅鞘质(坚硬,保护后翅)、后翅膜质;咀嚼式口器;完全变态;代表:天牛(危害树木)、瓢虫(捕食蚜虫,天敌)、金龟子(危害作物根系)、甲虫(如独角仙)。(二)鳞翅目(Lepidoptera)——“蝴蝶与蛾子”地位:昆虫纲第二大目(约20万种);特征:翅面覆盖鳞片(色彩鲜艳);虹吸式口器;完全变态;代表:菜青虫(幼虫,危害蔬菜)、蝴蝶(成虫,传粉)、蛾子(如棉铃虫,危害棉花)。(三)双翅目(Diptera)——“蝇、蚊、虻”特征:仅具1对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刺吸式或舐吸式口器;完全变态;代表:蚊子(传播疟疾、登革热)、苍蝇(传播痢疾)、牛虻(叮咬家畜)、果蝇(遗传学模式生物)。(四)膜翅目(Hymenoptera)——“蜜蜂、蚂蚁、胡蜂”特征:翅膜质(透明,翅脉明显);咀嚼式或嚼吸式口器;完全变态;代表:蜜蜂(传粉、产蜜)、蚂蚁(社会性昆虫)、胡蜂(捕食害虫)、赤眼蜂(寄生害虫卵,天敌)。(五)半翅目(Hemiptera)——“蝽象、蚜虫”特征:前翅半鞘质(基部角质、端部膜质);后翅膜质;刺吸式口器;不完全变态;代表:蝽象(危害水稻)、蚜虫(吸食植物汁液,害虫)、蝉(吸食树汁,鸣虫)。(六)直翅目(Orthoptera)——“蝗虫、蟋蟀、蝼蛄”特征:前翅覆翅(革质,覆盖后翅);后翅膜质;咀嚼式口器;不完全变态;代表:蝗虫(危害作物,如沙漠蝗)、蟋蟀(鸣虫)、蝼蛄(危害作物根系,“地下害虫”)。考试重点:主要目的特征(如鞘翅目的鞘翅、鳞翅目的鳞片、双翅目的平衡棒)、代表昆虫(如瓢虫属于鞘翅目、蜜蜂属于膜翅目)是分类部分的核心考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如“请写出下列昆虫所属的目:菜青虫()、蚊子()、瓢虫()”)。五、生态与应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既有益虫(传粉、天敌、资源),也有害虫(危害作物、传播疾病),理解其生态角色是合理利用与防治的基础。(一)昆虫的生态角色1.传粉者(Pollinator):约75%的被子植物依赖昆虫传粉(如蜜蜂传粉的作物占全球作物的35%);3.天敌(NaturalEnemy):如瓢虫捕食蚜虫、赤眼蜂寄生菜青虫卵,是生物防治的核心;4.害虫(Pest):如蝗虫危害作物、蚊子传播疾病,是人类的主要防治对象。(二)昆虫与人类的利害关系1.益虫:传粉昆虫:蜜蜂、蝴蝶;天敌昆虫:瓢虫、赤眼蜂、草蛉;资源昆虫:家蚕(产丝)、蜜蜂(产蜜)、紫胶虫(产紫胶)、胭脂虫(产胭脂红)。2.害虫:农业害虫:蝗虫、蚜虫、菜青虫、棉铃虫;医学昆虫:蚊子(传播疟疾、登革热)、苍蝇(传播痢疾)、跳蚤(传播鼠疫);林业害虫:天牛(危害树木)、松毛虫(危害松树)。(三)害虫防治的基本原则与策略害虫防治的核心是控制种群数量(而非彻底消灭),遵循“综合防治(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原则,即结合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协调使用,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防治效果(表5):防治方法具体措施优点缺点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深耕翻土、清除杂草、选用抗虫品种环保、持久见效慢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赤眼蜂)、使用生物农药(如Bt毒素)环保、对天敌安全受环境影响大(如温度)物理防治黑光灯诱杀、黄板诱杀、人工捕捉无农药残留效率低(如人工捕捉)化学防治使用农药(如吡虫啉、拟除虫菊酯)见效快、效率高污染环境、杀死天敌、导致抗药性考试重点:昆虫的生态角色(如传粉者、天敌)、害虫防治的基本原则(IPM)、主要防治方法(如生物防治的例子)是生态与应用部分的核心考点,常以论述题、应用题形式出现(如“请设计一套针对蚜虫的综合防治方案”)。六、考试重点提示与答题技巧(一)高频考点归纳1.基础概念:昆虫的核心特征(三体段、六足)、与其他节肢动物的区别;2.形态结构:口器类型(咀嚼式、刺吸式)、翅类型(鞘翅、鳞翅、膜翅)、足类型(跳跃足、捕捉足);3.生物学特性: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区别、滞育与休眠的区别、趋性的类型与应用;4.分类系统:主要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直翅目)的特征与代表昆虫;5.生态与应用:昆虫的生态角色(传粉者、天敌)、害虫防治的基本原则(IPM)、主要防治方法(如生物防治)。(二)答题技巧与注意事项1.选择题:注意关键词(如“完全变态”的关键词是“蛹期”,“鞘翅目”的关键词是“鞘翅”);排除法(如选项中“蜘蛛属于昆虫纲”可直接排除,因蜘蛛属于蛛形纲)。2.简答题:分点作答(如“简述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区别”,可分“发育阶段”“形态差异”“代表类群”三点);用专业术语(如“若虫”而非“幼虫”,“滞育”而非“休眠”)。3.论述题:联系实际(如“论述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性”,需说明单一化学防治的缺点——污染环境、杀死天敌、导致抗药性,再说明综合防治的优点——环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