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的发现》随堂作业_第1页
《电磁波的发现》随堂作业_第2页
《电磁波的发现》随堂作业_第3页
《电磁波的发现》随堂作业_第4页
《电磁波的发现》随堂作业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磁波的发现》随堂作业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关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场周围一定产生磁场,在磁场周围一定产生电场B.稳定的电场能产生稳定的磁场C.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答案:D解析: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要点是: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稳定的电场不会产生磁场,稳定的磁场也不会产生电场,A、B错误;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C错误;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电场,D正确。2.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只能在真空中传播B.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就是电磁波D.频率为750kHz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为400m答案:CD解析:电磁波不仅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还可以在介质中传播,A错误;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错误;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形成电磁波,C正确;根据c=\lambdaf,c=3×10^{8}m/s,f=750kHz=750×10^{3}Hz,则\lambda=\frac{c}{f}=\frac{3×10^{8}}{750×10^{3}}m=400m,D正确。3.下列设备中,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A.电饭煲B.电风扇C.手机D.电子钟表答案:C解析:电饭煲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A错误;电风扇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工作的,B错误;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C正确;电子钟表一般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等原理工作的,D错误。4.关于电磁波和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和机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电磁波和机械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C.电磁波是纵波,机械波是横波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答案:B解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A错误;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电磁波和机械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B正确;电磁波是横波,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C错误;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与介质有关,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D错误。5.某居住地A位于某山脉的一边,山脉的另一边P处建有一无线电波发射站,该发射站可发送频率为f_1的中波和频率为f_2的微波,已知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为c,则()A.该中波的波长\lambda_1=\frac{c}{f_1},微波的波长\lambda_2=\frac{c}{f_2},且\lambda_1\gt\lambda_2B.发射站发出的电磁波是经过干涉后到达居住地A处C.两种波的接收效果一样D.中波的接收效果更好,因为中波的波长较短,衍射现象不明显答案:A解析:根据\lambda=\frac{c}{f},可知中波波长\lambda_1=\frac{c}{f_1},微波波长\lambda_2=\frac{c}{f_2},因为f_1\ltf_2,所以\lambda_1\gt\lambda_2,A正确;发射站发出的电磁波是经过衍射后到达居住地A处,B错误;中波的波长较长,衍射现象明显,更容易绕过山脉到达A处,接收效果更好,C、D错误。6.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是纵波B.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电磁波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D.电磁波中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处处互相垂直答案:CD解析:电磁波是横波,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处处互相垂直,A错误,D正确;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错误;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电磁波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C正确。7.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A.稳定的电场B.变化的电场C.稳定的磁场D.变化的磁场答案:A解析: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A正确。8.下列关于电磁波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B.电磁波谱中,频率最高的是红外线C.可见光的波长比紫外线的波长短D.X射线的波长比γ射线的波长长答案:AD解析:电磁波谱中,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所以波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A正确;频率最高的是γ射线,B错误;可见光的波长比紫外线的波长长,C错误;X射线的波长比γ射线的波长长,D正确。9.手机间的通信过程中,从提高通信质量角度来看,移动通信网络中应该()A.减少基站密度B.基站天线应在低处架设C.适当增加基站密度,基站天线应在高处架设D.不需要考虑基站的设定答案:C解析:为了提高通信质量,应适当增加基站密度,以保证信号覆盖范围更广,基站天线应在高处架设,减少信号遮挡,C正确,A、B、D错误。10.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调制B.把信息加到载波上的过程叫调谐C.要通过电视看精彩的体育比赛,在使电视的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中,是将声音信号从高频信号中还原出来D.要通过电视看精彩的体育比赛,在使电视的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中,是将图象信号从高频信号中还原出来答案:D解析: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调谐,A错误;把信息加到载波上的过程叫调制,B错误;在电视的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中,是将图象信号从高频信号中还原出来,声音信号也同时被还原,C错误,D正确。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简述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要点,并举例说明其正确性。答案: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要点:(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例如,当磁铁上下移动时,穿过导体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导体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表明变化的磁场产生了电场。即使没有导体环,变化的磁场周围空间同样会产生电场(2分)。稳定的磁场不会产生电场;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电场(2分)。(2)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例如,当给电容器充电或放电时,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发生变化,在极板周围空间会产生磁场,小磁针会发生转动。稳定的电场不会产生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同频率周期性变化的磁场(2分)。举例说明:在一个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场逐渐减弱,磁场逐渐增强,这体现了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在电容器充电过程中,磁场逐渐减弱,电场逐渐增强,这体现了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4分)。我们周围有很多设备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请列举三个,并说明各利用了哪一类电磁波的什么特性。答案:(1)手机:利用了微波。微波的频率较高,能够携带大量信息,且微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较远的距离,适合用于移动通信,实现手机与基站之间的信号传输(3分)。(2)微波炉:利用了微波。微波能够使食物中的水分子发生共振,水分子振动加剧,从而产生热量,实现对食物的加热(3分)。(3)遥控器(如电视机遥控器):利用了红外线。红外线具有较强的方向性,且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通过发射不同编码的红外线信号,可以实现对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4分)。为什么说电磁波是一种物质?答案:首先,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这与常见的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不同,但它确实能够独立存在于空间中(3分)。其次,电磁波具有能量,例如太阳光(也是一种电磁波)照射到地球上,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这表明电磁波携带能量,能够对其他物体产生作用(3分)。再者,电磁波能产生干涉、衍射等波的特性,它是电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电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场物质,所以电磁波也被认为是一种物质(4分)。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某电台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f=500kHz,求该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lambda。答案:已知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频率f=500kHz=500×10^{3}Hz(3分)。根据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c=\lambdaf(3分),可得波长\lambda=\frac{c}{f}(3分)。将数值代入可得:\lambda=\frac{3×10^{8}}{500×10^{3}}m=600m(6分)。已知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s=3.84×10^{5}km,从地球向月球发射电磁波,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在地球上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答案: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