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卫类医学检验(中级)相关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_第1页
2025年医卫类医学检验(中级)相关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_第2页
2025年医卫类医学检验(中级)相关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_第3页
2025年医卫类医学检验(中级)相关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_第4页
2025年医卫类医学检验(中级)相关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医卫类医学检验(中级)相关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2025年医卫类医学检验(中级)相关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1)【题干1】血涂片制作中,瑞氏染色法的最佳染色时间为染色后立即加入1%伊红溶液浸泡30秒,正确吗?【选项】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瑞氏染色法需先加入亚甲蓝染色3分钟,再加伊红染色1分钟,直接加入伊红会缩短染色时间导致细胞核呈浅蓝色而非深紫色,影响细胞形态观察。【题干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时,常用的分离血清的离心条件是?【选项】A.1500rpm,10分钟;B.3000rpm,5分钟;C.4000rpm,8分钟;D.5000rpm,12分钟【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需快速分离血清,4000rpm离心8分钟可平衡血细胞下沉与血清上清速度,避免溶血。过高速离心(如5000rpm)易导致血清蛋白变性。【题干3】血涂片中出现豪普氏小体(Pappenheimerbodies)最可能提示哪种疾病?【选项】A.系统性红斑狼疮;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贫血;D.糖尿病【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豪普氏小体是骨髓中未成熟粒细胞的核质分离异常,常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特征为核膜完整但核质比例严重失调,与溶血性贫血的核碎裂(Döhle小体)鉴别。【题干4】微生物鉴定中,凝固酶试验用于区分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如凝固酶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依据是?【选项】A.产生β-内酰胺酶;B.溶血素类型;C.耐药性差异;D.菌落形态【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凝固酶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水解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凝块,而凝固酶阴性菌(如表皮葡萄球菌)虽能溶血但无法形成凝固酶相关凝块,此试验是临床分离和鉴定的重要依据。【题干5】血常规检测中,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⁹/L时,应优先考虑哪种检查?【选项】A.血涂片分类计数;B.凝血功能检测;C.凝血因子筛查;D.肝功能检测【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血小板减少症需首先通过血涂片排除假性减少(如血小板聚集过度),同时结合形态学评估是否存在巨核细胞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如DIC)或肝功能障碍(如肝硬化)是继发因素需后续排查。【题干6】抗核抗体(ANA)检测中,间接免疫荧光法(IF)检测ANA谱的特异性高于间接血凝法(IHA)吗?【选项】A.是;B.否【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IF法通过荧光标记二抗检测细胞核特异性抗原,可区分不同抗体亚型(如Sm、dsDNA),而IHA法依赖抗体与红细胞凝集,易受交叉反应影响,特异性约80%-90%低于IF法的95%以上。【题干7】血气分析仪检测pH值时,若样本出现冰点下降,应如何处理?【选项】A.立即重测;B.加入防冻剂;C.确认样本是否溶血;D.更换电极【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溶血样本中血红蛋白会降低冰点,导致pH值读数偏高(因血红蛋白的缓冲作用),需用去溶血剂处理后再检测,同时观察血气参数是否异常(如PO₂升高提示溶血)。【题干8】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功能时,TSH检测中常用的校准品浓度范围是?【选项】A.0.1-10mIU/L;B.5-50mIU/L;C.10-100mIU/L;D.50-500mIU/L【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TSH检测采用低浓度校准品(0.1-10mIU/L)覆盖亚临床甲减(5-10mIU/L)和甲亢(>40mIU/L),高浓度校准品(如50-500mIU/L)用于垂体瘤等过量分泌病例,需根据仪器校准范围选择。【题干9】血涂片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核染色质细腻、分叶减少)最常见于哪种情况?【选项】A.感染性疾病;B.出血性疾病;C.肝炎;D.糖尿病【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核左移提示中性粒细胞成熟障碍或加速释放,常见于急性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分叶减少(<5叶)与核异质(染色质不均匀)是典型表现,需结合白细胞总数升高判断。【题干1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时,常用染色方法是?【选项】A.煌焦油蓝染色;B.煌绿染色;C.醋酸洋红染色;D.亚甲蓝染色【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煌焦油蓝(新亚甲蓝)染色法可特异性结合网织红细胞的RNA,使未成熟红细胞呈蓝绿色,成熟红细胞透明无色,通过显微镜计数或分析仪自动识别,是国际公认的检测方法。【题干11】微生物鉴定中,API20E系统通过20个特异性培养基检测细菌的代谢特征,其中用于检测β-内酰胺酶的培养基是?【选项】A.CFA;B.O/F;C.VPM;D.TEC【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VPM培养基含头孢呋辛钠,β-内酰胺酶阳性菌可水解该抗生素,导致培养基变黄;CFA(凝固酶试验)用于葡萄球菌鉴定,O/F(氧化发酵)试验评估糖代谢类型,TEC(tellurite)检测氧化酶活性。【题干12】血涂片细胞计数中,网织红细胞计数的稀释倍数通常是?【选项】A.1:200;B.1:50;C.1:100;D.1:500【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网织红细胞体积较大且染色深,需稀释至1:200以获得100-200个细胞视野计数,避免计数过多导致误差,同时保证显微镜油镜(100×)下计数区域(20×20网格)的准确性。【题干1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蛋白时,常用的分离血清方法是?【选项】A.3000rpm离心5分钟;B.4000rpm离心8分钟;C.5000rpm离心10分钟;D.6000rpm离心12分钟【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需快速分离血清,4000rpm离心8分钟可平衡血清上清速度与血红蛋白下沉,避免溶血(如5000rpm可能破坏脂蛋白层)。总蛋白检测对溶血敏感,需严格分离。【题干14】血气分析仪检测样本时,若电极保存不当导致pH电极电位漂移,最明显的异常是?【选项】A.PO₂读数升高;B.PCO₂读数降低;C.pH值波动;D.电极寿命缩短【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pH电极对H⁺浓度敏感,电位漂移会导致pH值持续偏高或偏低(如保存液失效时pH电极基线不稳),而PO₂和PCO₂电极漂移表现为相对稳定但绝对值误差,需定期校准电极。【题干15】微生物鉴定中,氧化酶试验用于区分氧化酶阳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和氧化酶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的主要依据是?【选项】A.是否水解过氧化氢;B.是否产过氧化氢酶;C.是否产生黄色色素;D.是否凝固酶阳性【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氧化酶试验检测的是黄素单核苷酸(FMN)对过氧化氢的氧化能力,阳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可催化H₂O₂分解为H₂O和O₂,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无此反应,与过氧化氢酶(分解H₂O₂为H₂O和O₂₂)试验结果不重叠。【题干16】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时,若样本存在溶血,最可能出现的异常是?【选项】A.MCV升高;B.Hb值降低;C.RDW升高;D.WBC值升高【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溶血样本中血红蛋白被破坏为胆绿素,导致Hb值假性降低(如正常值130-170g/L降至80-100g/L),同时MCV可能因红细胞破坏而降低,RDW因异型红细胞增多而升高,但Hb值异常最显著。【题干17】微生物鉴定中,K-B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的敏感质控菌是?【选项】A.大肠埃希菌ATCC25922;B.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C.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D.肺炎克雷伯菌ATCC4352【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K-B法使用氨苄西林克拉维酸钾(AMC)作为测试药,其敏感质控菌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MIC≤16μg/mL),而其他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需使用苯唑西林)或非肠杆菌科细菌需特殊药敏纸片。【题干1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时,若样本中胆固醇酯酶活性异常升高,最可能出现的错误是?【选项】A.TCHL升高;B.HDL-C降低;C.TC降低;D.胆固醇氧化酶法干扰【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胆固醇酯酶(CE)活性升高会加速胆固醇酯(CE)分解为游离胆固醇(FC),而化学法检测总胆固醇(TC)时使用的胆固醇氧化酶(COD)只能催化FC的氧化,导致TC假性降低(正常值3.0-5.2mmol/L),需用化学法或直接法(如酶法)检测。【题干19】血涂片分类计数中,若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如>40%),最可能提示哪种疾病?【选项】A.病毒性感染;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系统性红斑狼疮;D.肝炎【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淋巴细胞比例>40%常见于急性病毒感染(如流感、手足口病),其机制为Th1细胞激活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WBC>100×10⁹/L)以粒细胞为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可见异型淋巴细胞但比例通常<10%。【题干20】微生物鉴定中,Vitek2系统检测大肠埃希菌的API20E生化反应中,若Urea试验阳性,提示该菌具有哪种特性?【选项】A.氧化酶阴性;B.氨基酸脱羧酶阴性;C.水解七叶内酯;D.氧化酶阳性【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Urea试验阳性(产脲酶)提示菌种可能为Proteusmirabilis或Klebsiellapneumoniae,而大肠埃希菌通常为阴性。但若API20E系统检测显示Urea阳性,需结合其他试验(如水解七叶内酯试验)确认是否为Klebsiella属。2025年医卫类医学检验(中级)相关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2)【题干1】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结构与阴性菌的主要区别是?【选项】A.含磷壁酸B.外膜结构C.肽聚糖层较薄D.脂多糖外层【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含磷壁酸(Teichoicacid),而阴性菌具有外膜和脂多糖(LPS)。选项B为阴性菌特征,C和D描述不正确。【题干2】免疫比浊法检测的指标是?【选项】A.白蛋白B.免疫球蛋白C.血肌酐D.维生素C【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免疫比浊法通过抗原-抗体复合物浊度变化测定免疫球蛋白水平,白蛋白常用双缩脲法,血肌酐为酶法,维生素C无特异性比浊反应。【题干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主要干扰因素是?【选项】A.溶血B.脂血C.样本稳定性D.温度控制【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脂血会干扰胆红素、甘油三酯等检测,溶血影响血红蛋白及肌酐,样本稳定性影响酶活性,温度控制属设备参数。【题干4】血涂片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常见于?【选项】A.轻度感染B.急性病毒感染C.严重细菌感染D.慢性炎症【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核左移(核染色质细颗粒状)反映粒细胞成熟加速,常见于急性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感染),而病毒感染多伴核右移。【题干5】CRP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是?【选项】A.化学发光法B.荧光偏振法C.免疫比浊法D.胶体金法【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CRP免疫比浊法灵敏度与特异性高,临床应用广泛;化学发光法用于超敏检测,荧光偏振法多用于类风湿因子。【题干6】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无法检测的指标是?【选项】A.白细胞计数B.血小板分布宽度C.血红蛋白浓度D.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需专用分析仪(如BC-3000),常规五分类仪仅提供MPV、RDW-C等参数。【题干7】分子诊断技术中,PCR扩增的关键引物是?【选项】A.特异性引物B.通用引物C.简并引物D.随机引物【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PCR需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扩增目标序列,通用引物用于全基因组扩增(如16SrRNA),简并引物用于未知序列,随机引物用于cDNA文库。【题干8】血气分析仪校准主要使用气体是?【选项】A.标准缓冲液B.高浓度CO₂气体C.混合气体(5%CO₂)D.氧气标准【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校准需混合气体(如5%CO₂、95%N₂),标准缓冲液用于校准pH电极,高浓度CO₂仅校正pCO₂。【题干9】血涂片瑞氏染色中,细胞核染成紫红色的试剂是?【选项】A.亚甲蓝B.苏木精C.伊红D.结晶紫【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瑞氏染色步骤:苏木精初染(核蓝),伊红复染(质红),亚甲蓝用于核仁染色(如Leishman染色)。【题干1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常用的数据库是?【选项】A.16SrRNA基因库B.全基因组序列库C.蛋白质组数据库D.代谢通路数据库【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16SrRNA基因库用于细菌鉴定,全基因组用于系统发育分析,蛋白质组数据库(如UniProt)和代谢通路库(KEGG)辅助功能分析。【题干11】血涂片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最常见于?【选项】A.细菌感染B.病毒感染C.再生障碍性贫血D.类风湿关节炎【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导致核染色质松散呈“空泡状”,细菌感染时核左移;再生障碍性贫血伴核左移,类风湿关节炎无特异性改变。【题干1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试剂稳定性主要与哪种成分有关?【选项】A.酶活性B.辅酶浓度C.防腐剂种类D.pH缓冲液【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辅酶(如NAD+、辅酶A)易氧化失活,需添加抗氧化剂;防腐剂(如叠氮钠)抑制微生物,pH缓冲液维持反应环境。【题干13】血涂片晚幼红细胞特征是?【选项】A.核染色质细腻B.核仁明显C.细胞质嗜碱性增强D.中央淡染区扩大【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晚幼红细胞(杆状核)特征为中央淡染区扩大(约1/3),核仁明显(幼红细胞),嗜碱性增强(早幼红细胞)。【题干14】全自动微生物培养系统常用的培养基是?【选项】A.血琼脂平板B.麦康凯琼脂C.巧克力琼脂D.半固体琼脂【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巧克力琼脂含血液,适合需V因子和X因子的细菌(如脑膜炎球菌);血琼脂用于需铁源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题干15】CRP与PCT在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主要区别是?【选项】A.检测方法B.敏感度C.升高时间D.热稳定性【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CRP升高早(4-6小时),持续1-3天;PCT升高晚(12-24小时),持续7-10天,对细菌感染更特异。【题干16】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液主要校正?【选项】A.白细胞计数B.血红蛋白浓度C.血小板计数D.红细胞压积【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校准液(如质控血)用于校正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需分光光度法单独校准,血小板和红细胞压积通过稀释法校正。【题干17】血涂片碱性磷酸酶染色主要用于?【选项】A.区分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B.检测HIV病毒C.观察细胞分化成熟D.评估溶血程度【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碱性磷酸酶(ACP)阳性见于单核细胞(强阳性)和中性粒细胞(弱阳性),用于鉴别两者;溶血细胞ACP阴性。【题干1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清洗程序主要针对?【选项】A.光学系统B.试剂线C.样本杯D.电极表面【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电极表面(如光学生产线)需清洗避免交叉污染,试剂线清洗防止残留影响检测,样本杯清洗减少残留影响计数。【题干19】血涂片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常见于?【选项】A.化疗后B.慢性炎症C.骨髓增生异常D.维生素缺乏【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核分叶过多(>5叶)提示骨髓增生异常(如MDS),维生素缺乏(如B12)伴核分叶减少。化疗后可能出现核左移。【题干2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选项】A.16SrRNA测序B.全基因组测序C.质谱分析D.宏基因组测序【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16SrRNA测序用于细菌鉴定(分辨率90%以上),全基因组测序用于高级分类(分辨率>99%),质谱分析(如MALDI-TOF)为快速鉴定,宏基因组测序用于环境样本。2025年医卫类医学检验(中级)相关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3)【题干1】血常规检测中,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超过7%)通常提示哪种病理状态?【选项】A.感染性疾病B.出血倾向C.脾功能亢进D.慢性炎症【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是细菌感染(尤其是化脓性感染)的典型表现,其比例超过7%时需结合白细胞总数及形态学判断感染类型。选项C脾功能亢进会导致白细胞减少,D慢性炎症可能表现为淋巴细胞比例升高。【题干2】血清转氨酶活性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不包括以下哪项?【选项】A.肝细胞损伤B.酒精性肝病C.药物性肝炎D.胰腺炎【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转氨酶(ALT、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和心肌细胞中,肝细胞损伤(A、C)或酒精代谢(B)均可导致其释放升高。胰腺炎(D)主要引起淀粉酶、脂肪酶升高,与转氨酶无直接关联。【题干3】革兰氏阳性球菌中,可引起链球菌感染且能通过抗生素治疗的是?【选项】A.金黄色葡萄球菌B.痢疾杆菌C.大肠杆菌D.铜绿假单胞菌【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A)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可通过溶血素等毒素致病,但对青霉素敏感。B为革兰氏阴性杆菌,C、D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或假单胞菌属,均不属正确选项。【题干4】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时,主要利用哪种抗原-抗体反应特性?【选项】A.沉淀反应B.拜耳反应C.荧光反应D.补体结合反应【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免疫比浊法基于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引起浊度变化,属于沉淀反应(A)。B拜耳反应为凝集反应,C为间接免疫荧光法,D需补体参与。【题干5】血涂片检查中,下列哪种细胞形态提示早期感染?【选项】A.碎细胞B.空泡细胞C.异形淋巴细胞D.裂叶细胞【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异形淋巴细胞(C)在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出现,具有核质比例增大、染色质粗糙等特征。A为溶血后细胞,B为巨幼样变,D为成熟红细胞分叶过多。【题干6】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最可能提示哪种凝血因子缺乏?【选项】A.II因子B.V因子C.VIII因子D.IX因子【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PT检测依赖于外源性凝血途径,PT延长表明凝血因子II(凝血酶原)或IX、X缺乏,其中因子II缺乏最直接导致PT延长。VIII因子(C)和IX因子(D)属于内源性途径相关。【题干7】PCR扩增中,引物设计的关键要求不包括?【选项】A.产物长度50-300bpB.Tm值差异>5℃C.避免引物二聚体D.3'端无互补碱基【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引物Tm值差异应<5℃以保证同步扩增。产物长度50-300bp(A)、避免二聚体(C)、3'端无互补碱基(D)均为正确要求。【题干8】细菌培养中,选择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是?【选项】A.营养琼脂B.血琼脂C.巧克力琼脂D.巧克力琼脂加亚硫酸盐【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营养琼脂(A)为通用培养基,适合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生长。B血琼脂用于链球菌,C巧克力琼脂含血清适合快厌氧菌,D亚硫酸盐琼脂用于铜绿假单胞菌。【题干9】尿液试纸检测蛋白尿时,最敏感的蛋白是?【选项】A.白蛋白B.尿激酶C.转运蛋白D.蛋白酶【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白蛋白(A)分子量小、带负电荷,易通过肾小管滤过膜形成蛋白尿。转运蛋白(C)为肾小管分泌蛋白,蛋白酶(D)可能被肾小管重吸收。【题干10】染色体核型分析中,"45,XY,-21,+22"提示哪种遗传病?【选项】A.唐氏综合征B.先天性愚型C.脐带绕颈D.21三体【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核型表示男性(XY)缺失21号染色体(-21)并额外获得22号染色体(+22),为21三体综合征(D)。A、B为同一疾病的不同命名,C为围产期并发症。【题干11】荧光标记的T细胞亚群检测中,CD4+细胞主要参与?【选项】A.细胞因子分泌B.免疫球蛋白生成C.细胞毒性作用D.补体激活【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CD4+细胞(辅助性T细胞)通过分泌IL-2等细胞因子激活其他免疫细胞(A)。CD8+细胞(C)介导细胞毒性,B为B细胞功能,D与补体系统相关。【题干12】血气分析仪校准中,标准气体应包含?【选项】A.零气(21%O₂)B.标准化二氧化碳气体C.氧含量与体温等效气体D.负压调节装置【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校准需使用氧含量与体温(37℃)等效的标准气体(C),零气(A)用于校正仪器零点,B为二氧化碳浓度标准,D为设备部件。【题干13】骨髓细胞学检查中,增生极度活跃的骨髓象常见于?【选项】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多发性骨髓瘤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以原始粒细胞(Ⅰ级)和早幼粒细胞(Ⅱ级)为主。A为淋巴细胞异常增生,C为浆细胞浸润,D为红细胞系增生。【题干14】血清铁蛋白检测中,参考范围(μg/L)为?【选项】A.20-200B.50-300C.30-300D.10-100【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血清铁蛋白正常参考值为20-200μg/L(A),是评估体内铁储存量的敏感指标。选项B、C、D为干扰范围,需结合总铁结合力等指标综合判断。【题干15】微生物鉴定中,16SrRNA基因测序的目的是?【选项】A.鉴定种属B.研究进化关系C.检测抗生素敏感性D.确定培养特性【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16SrRNA基因测序(A)是微生物种属鉴定的金标准,B为系统发育分析,C需药敏试验,D依赖培养特性观察。【题干16】尿液微量白蛋白检测中,最常用的试验是?【选项】A.免疫比浊法B.ELISA法C.联苯胺法D.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免疫比浊法(A)特异性高、操作简便,是尿液白蛋白检测的首选方法。B用于血清蛋白定量,C为定性试验,D检测尿液中离子浓度。【题干17】凝血酶原复合物时间(PTC)延长提示?【选项】A.凝血因子V缺乏B.凝血因子X缺乏C.凝血因子Ⅱ缺乏D.凝血因子Ⅷ缺乏【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PTC检测依赖内源性凝血途径,PTC延长表明凝血因子V(A)、Ⅷ(D)、Ⅺ或Ⅻ缺乏。凝血因子Ⅱ(C)参与外源性途径,X(B)为共同途径因子。【题干18】荧光素标记的DNA探针用于?【选项】A.PCR扩增B.基因芯片检测C.SouthernblottingD.荧光原位杂交【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使用荧光标记探针(D)定位染色体特定区域。PCR(A)需引物,基因芯片(B)采用寡核苷酸阵列,Southernblotting(C)依赖放射性探针。【题干19】血涂片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杆状核>10%)提示?【选项】A.慢性炎症B.病毒性感染C.溶血性贫血D.脾功能亢进【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杆状核增加)是急性感染(B)的早期表现,提示细菌感染或炎症反应。A为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为红细胞破坏,D为骨髓增生低下。【题干20】染色体核型分析中,"47,XX,+21"的疾病名称是?【选项】A.先天性愚型B.21三体综合征C.18三体综合征D.13三体综合征【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核型"47,XX,+21"表示女性(XX)多出一条21号染色体,为21三体综合征(B)。A为旧称,C、D分别对应18号和13号染色体三体。2025年医卫类医学检验(中级)相关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4)【题干1】Westgard质控规则中,要求连续3次检测值在均值±2倍标准差范围内方可判定合格的是?【选项】A.R4sB.R10sC.Gr&RBD.MR-4s【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R4s规则用于检测单个失控,当连续3次结果在均值±2SD范围内时判定合格。R10s要求10次结果在均值±10SD内(实际应用中不常用)。Gr&R评估精密性,MR-4s为多规则组合。选项C中的B应为R5s,此处选项设计存在笔误,但根据常规考试设置应选择A。【题干2】抗凝血剂肝素钠与EDTA的血液标本在室温下保存最适宜的时间是?【选项】A.4小时B.8小时C.12小时D.24小时【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肝素钠抗凝血剂标本在室温下保存不超过8小时,EDTA抗凝血剂可保存12-24小时。超过保存时间会导致溶血和K+、Na+浓度假性升高。选项C适用于EDTA标本但不符合题干条件。【题干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葡萄糖时,常用酶法检测原理中,需加入的辅酶不包括?【选项】A.葡萄糖氧化酶B.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C.NAD+D.磷酸吡哆醛【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葡萄糖氧化酶法(GOD)主要依赖葡萄糖氧化酶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6-磷酸,同时生成H2O2。磷酸吡哆醛(维生素B6)是脱氢酶的辅酶,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属于另一个检测体系(如己糖激酶法)。选项B属于干扰项。【题干4】血涂片瑞氏染色中,染料媒染剂的主要成分是?【选项】A.碘化钾B.碘化汞C.硫代硫酸钠D.硫酸铜【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瑞氏染色使用亚甲基蓝作为碱性染料,媒染剂为碘化汞(卢戈氏碘液),通过形成汞-碘复合物增强核质对比。碘化钾是碘液中的成分,硫代硫酸钠用于脱碘处理,硫酸铜与血涂片染色无关。【题干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误差的主要来源不包括?【选项】A.样本量不足B.红细胞叠层现象C.仪器计数孔偏移D.试剂pH值异常【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红细胞叠层(叠堆)和计数孔偏移是机械故障导致的主因。样本量不足(<20μL)影响计数准确性,但试剂pH异常属于系统性误差,通常通过定期校准避免。选项D不符合实际常见故障类型。【题干6】血清钾浓度测定中,溶血标本导致的结果偏差是?【选项】A.高值B.低值C.不变D.偶然升高【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溶血使红细胞内K+(浓度约140mmol/L)释放到血清中,导致测值假性升高。血清K+正常范围3.5-5.0mmol/L,溶血可使结果超过7mmol/L。选项B是干扰项,常见于肌酐测定干扰。【题干7】血涂片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常见于?【选项】A.感染性疾病B.肝炎C.贫血D.糖尿病【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核左移(核分裂象增多)反映骨髓造血活性增强,常见于急性感染(细菌性更显著)。选项B(肝炎)多引起淋巴细胞增多,选项C(贫血)以红细胞减少为主,选项D(糖尿病)与血涂片改变关联性弱。【题干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清洗程序主要针对?【选项】A.光学系统B.流路管道C.试剂线D.计数器【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流路管道清洗(在线清洗)是防止交叉污染的关键步骤,使用强酸强碱交替冲洗。光学系统(A)需用纯水清洗,试剂线(C)用专用清洗剂,计数器(D)与血细胞分析仪结构不同。【题干9】血气分析仪校准使用的高温气腔温度设定范围是?【选项】A.25℃±1℃B.35℃±1℃C.37℃±1℃D.42℃±1℃【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标准校准气体温度设定为37℃,模拟生理体温条件。高温气腔(如校准气体干燥)可能设定为42℃,但常规校准使用37℃。选项B(35℃)接近体温但非标准值,选项D为异常高温设定。【题干10】抗凝血剂柠檬酸钠与血浆生化检测的匹配比例是?【选项】A.1:9B.1:10C.1:12D.1:15【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柠檬酸钠抗凝剂常用1:9或1:10比例,1:9比例(9mmol/L)对凝血酶原时间(PT)影响较小,适合多数生化检测。1:10比例(10mmol/L)可能延长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选项C和D为干扰项。【题干11】血涂片Giemsa染色中,染料媒染剂的主要成分是?【选项】A.碘化钾B.硫代硫酸钠C.碘化汞D.亚甲基蓝【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Giemsa染色使用亚甲基蓝作为主染料,媒染剂为卢戈氏碘液(碘化汞钾)。硫代硫酸钠用于脱色处理,碘化钾是碘液中的辅助成分。选项D为主染料而非媒染剂。【题干1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试剂空白的检测方法是?【选项】A.零标准管B.试剂对照C.空白血清D.仪器内置程序【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现代全自动生化仪通过内置算法自动计算试剂空白,无需手动添加零标准管。试剂对照(B)用于检测试剂污染,空白血清(C)仅用于质控。选项A在分光光度计时代常见,但现为过时方法。【题干13】血清淀粉酶检测中,溶血标本的影响是?【选项】A.结果假性升高B.结果假性降低C.无影响D.结果波动【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红细胞内淀粉酶浓度约5-40U/L,溶血可使血清淀粉酶升高3-10倍(正常值<200U/L)。肌红蛋白升高也可能干扰,但主要影响为淀粉酶假性升高。选项B常见于胆红素检测干扰。【题干14】血涂片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常见于?【选项】A.慢性感染B.恶性肿瘤C.肝炎D.贫血【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核右移(核分裂象减少)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常见于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或化疗后。选项A(慢性感染)多伴核左移,选项C(肝炎)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选项D(贫血)无特异性核象改变。【题干1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鞘流系统主要功能是?【选项】A.均匀分布血液B.防止溶血C.控制流速D.消除叠层【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鞘流系统通过形成稳定鞘流层控制单个细胞通过计数孔的速度,确保计数准确性。选项A为前稀释管功能,选项B依赖溶血杯设计,选项D通过优化进样体积解决。【题干16】血清钾浓度测定中,样本保存不当导致的结果偏差是?【选项】A.高值B.低值C.不变D.偶尔升高【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样本保存超过2小时,K+与容器内壁铝离子发生反应,导致假性降低。冰冻保存可避免此问题。选项A常见于溶血,选项C为正确保存情况。【题干17】血涂片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选项】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C.肝炎D.贫血【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嗜碱性粒细胞增多(>5%)是慢粒(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典型表现,可能与MCV降低、血小板增多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相关。选项B(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选项C和D无特异性关联。【题干1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定标曲线斜率异常(>1.10或<0.90)提示?【选项】A.试剂失效B.光学系统故障C.流路堵塞D.样本溶血【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定标曲线斜率反映检测系统的灵敏度,>1.10或<0.90提示吸光度读数异常,常见于光路污染(如比色皿清洁问题)、光源老化或光电转换器故障。选项A(试剂失效)会导致曲线整体偏移而非斜率异常,选项C(流路堵塞)影响吸光度稳定性而非斜率。【题干19】血涂片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测(NAP)结果升高提示?【选项】A.慢性炎症B.急性感染C.肿瘤D.贫血【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NAP积分升高(>100-150)提示慢性炎症状态,如类风湿关节炎、结核等。急性感染时NAP积分正常或降低。选项B(急性感染)与NAP降低相关,选项C(肿瘤)需结合其他指标,选项D(贫血)无直接关联。【题干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清洗液选择依据是?【选项】A.试剂成分B.标本类型C.仪器品牌D.检测项目【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清洗液需与试剂兼容,避免化学反应(如EDTA与钙螯合)。不同检测项目(如尿素/肌酐)要求不同清洗程序,但核心依据是试剂成分。选项B(标本类型)影响清洗频率而非清洗液选择,选项C(品牌)属于干扰项。2025年医卫类医学检验(中级)相关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篇5)【题干1】溶血试验中,检测抗人球蛋白成分的实验是()【选项】A.红细胞脆性试验B.抗人球蛋白试验C.温度敏感试验D.自溶试验【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溶血试验中,抗人球蛋白试验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IgG抗体,用于诊断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病。其他选项:A为检测红细胞膜结构缺陷;C为检测膜表面蛋白异常;D为评估红细胞保存质量。【题干2】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最常见的原因是()【选项】A.维生素K缺乏B.肝功能不全C.蛋白C缺乏D.凝血因子VIII缺乏【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维生素K参与Ⅱ、Ⅶ、Ⅸ、Ⅹ凝血因子的合成,其缺乏会导致PT延长。B选项肝功能不全可能影响凝血因子合成,但非直接导致PT显著延长;C选项蛋白C缺乏导致APTT延长;D选项凝血因子VIII缺乏主要影响APTT。【题干3】ABO血型鉴定中,抗A抗B血清应分别与()进行反应【选项】A.A型红细胞和B型红细胞B.A型红细胞和O型红细胞C.B型红细胞和O型红细胞D.O型红细胞和A型红细胞【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ABO血型系统中,抗A血清与A型红细胞结合,抗B血清与B型红细胞结合。O型红细胞无A、B抗原,无法与抗A或抗B血清反应。【题干4】细菌内毒素检测的常用方法不包括()【选项】A.鲎试验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免疫比浊法D.火焰光度法【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鲎试验(A)、免疫比浊法(C)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均为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火焰光度法则用于检测钾离子浓度,与内毒素无关。【题干5】血糖检测中,下列物质可能导致假性升高的是()【选项】A.尿胆红素B.葡萄糖-6-磷酸酶C.肌红蛋白D.荧光黄【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葡萄糖-6-磷酸酶可将糖原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检测假性升高。尿胆红素(A)与葡萄糖氧化酶法无干扰,肌红蛋白(C)可能干扰分光光度法,荧光黄(D)可能干扰荧光法。【题干6】制作血涂片时,错误的操作步骤是()【选项】A.血涂片不宜过厚B.血液与载玻片呈45°角接触C.涂片末端宽度约1.5cmD.自然干燥后使用瑞氏染液染色【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瑞氏染色需在干燥、固定的血涂片上完成,染色前需自然干燥或酒精快速固定,而非直接染色。【题干7】抗核抗体(ANA)检测中,间接免疫荧光法(IF)的原理是()【选项】A.抗核抗体直接标记荧光素B.病人血清与荧光标记的抗原结合C.病人血清与二抗结合后标记荧光素D.阳性结果表现为均匀微弱荧光【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间接法中,患者血清与未经标记的抗原结合后,通过荧光标记的二抗显色,阳性结果为均匀细颗粒状荧光。选项A为直接法,B为直接标记抗原,D描述错误。【题干8】尿潜血试验假阳性的常见原因包括()【选项】A.尿葡萄糖B.肌红蛋白C.血红蛋白D.亚甲基蓝【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肌红蛋白在尿液中浓度升高(如心肌损伤)可能导致假阳性。尿葡萄糖(A)和血红蛋白(C)不会干扰铁氰化钾法检测,亚甲基蓝(D)可能干扰分光光度法。【题干9】血细胞比容(HCT)正常参考值范围是()【选项】A.30%-50%B.38%-48%C.35%-45%D.40%-50%【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成人男性HCT为38%-48%,女性为35%-45%。选项A、B、D均未准确区分性别差异。【题干10】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的实验室干预措施不包括()【选项】A.补充维生素KB.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C.使用肝素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