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价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设置裸地对照、秸秆覆盖、地膜覆盖、有机肥覆盖等处理组,系统测定了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量、温度等物理性质指标,同时监测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生物量及产量等生长发育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措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促进玉米生长发育,但各有优劣。地膜覆盖增温保墒效果显著,利于玉米早期生长;秸秆覆盖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机肥覆盖则在提升土壤肥力方面表现突出。本研究结果为合理选择农田覆盖措施、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关键词覆盖措施;土壤物理性质;玉米;生长发育;影响评价一、引言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物理性质直接影响作物根系生长、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其生长发育与土壤环境密切相关。在农业生产中,采用覆盖措施是改善土壤环境、调节土壤水热状况、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不同的覆盖材料和覆盖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存在差异。例如,地膜覆盖能够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度,促进作物早熟增产;秸秆覆盖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机肥覆盖则有助于提升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然而,目前对于不同覆盖措施在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方面的综合效果尚缺乏系统的对比研究。因此,开展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的评价研究,对于优化农田覆盖技术、提高玉米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试验在[具体试验地点]进行,供试玉米品种为[品种名称]。覆盖材料包括玉米秸秆(粉碎后长度约5-10cm)、普通聚乙烯地膜(厚度0.008mm)、腐熟有机肥(经过充分堆沤发酵)。(二)试验设计试验设置4个处理组,分别为:CK(裸地对照):不进行任何覆盖处理,常规耕作;SM(秸秆覆盖):播种后将粉碎的玉米秸秆均匀覆盖于土壤表面,覆盖量为3000kg/hm²;PM(地膜覆盖):播种后覆盖普通聚乙烯地膜,地膜覆盖度为80%;OM(有机肥覆盖):播种后将腐熟有机肥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覆盖量为15000kg/hm²。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20m²(长5m,宽4m),随机区组排列。(三)测定指标与方法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在玉米不同生育期(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成熟期),每个小区选取3个样点,取0-20cm土层土样进行测定。土壤孔隙度:根据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假设土壤密度为2.65g/cm³),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土壤含水量:采用烘干法,在上述相同样点和生育期,取0-20cm土层土样,测定土壤含水量。同时,使用土壤水分传感器(型号[具体型号])连续监测土壤含水量变化。土壤温度:使用地温计(型号[具体型号]),在每天的8:00、14:00、20:00测定0-5cm、5-10cm、10-15cm土层的土壤温度,取平均值作为当日土壤温度。玉米生长发育指标测定株高:在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成熟期,每个小区随机选取10株玉米,使用卷尺测量从地面到植株最高点的垂直距离。茎粗:在上述相同植株上,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玉米茎基部(地面以上10cm处)的直径。叶面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每个小区随机选取5株玉米,采用叶面积仪(型号[具体型号])测定单株叶面积。生物量:在玉米成熟期,每个小区随机选取5株玉米,分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分别杀青(105℃,30min)后,于75℃烘干至恒重,称量干物质重量,计算单株生物量和小区生物量。产量:玉米成熟后,每个小区全部收获,脱粒后称重,计算小区产量,进而换算成公顷产量。(四)数据分析采用Excel2019进行数据整理和初步计算,使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ANOVA)和多重比较(Duncan法,P<0.05),分析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差异。三、结果与分析(一)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土壤容重和孔隙度从表1可以看出,在整个生育期内,各覆盖处理的土壤容重均显著低于裸地对照(P<0.05)。其中,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容重降低最为明显,在成熟期较裸地对照降低了12.3%,其次为有机肥覆盖处理和地膜覆盖处理,分别降低了9.8%和7.5%。土壤孔隙度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容重相反,各覆盖处理的土壤孔隙度均显著高于裸地对照(P<0.05)。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孔隙度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为52.6%,较裸地对照提高了15.2个百分点。这表明秸秆覆盖和有机肥覆盖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为土壤通气透水创造良好条件。生育期处理土壤容重(g/cm³)土壤孔隙度(%)苗期CK1.45±0.03a42.3±1.2aSM1.32±0.02b48.6±1.5bPM1.36±0.02bc46.8±1.3bcOM1.34±0.02b47.5±1.4b拔节期CK1.48±0.03a41.5±1.3aSM1.35±0.02b47.8±1.4bPM1.38±0.02bc46.2±1.2bcOM1.36±0.02b47.0±1.3b大喇叭口期CK1.50±0.03a40.8±1.2aSM1.37±0.02b47.2±1.3bPM1.40±0.02bc45.6±1.1bcOM1.38±0.02b46.5±1.2b抽雄期CK1.52±0.03a40.2±1.1aSM1.39±0.02b46.8±1.2bPM1.42±0.02bc45.2±1.0bcOM1.40±0.02b46.0±1.1b灌浆期CK1.55±0.03a39.5±1.0aSM1.41±0.02b46.3±1.1bPM1.44±0.02bc44.8±1.0bcOM1.42±0.02b45.5±1.0b成熟期CK1.58±0.03a38.8±0.9aSM1.39±0.02b52.6±1.3bPM1.46±0.02c46.3±1.1cOM1.43±0.02b48.7±1.2b土壤含水量图1展示了不同覆盖措施下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在整个生育期内,各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裸地对照。地膜覆盖处理在玉米生长前期(苗期-大喇叭口期)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这是由于地膜覆盖有效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了良好的保墒作用。随着玉米生长进入中后期,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逐渐上升并超过地膜覆盖处理,在灌浆期和成熟期,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3.5%和22.8%,较裸地对照提高了6.2和5.5个百分点。这是因为秸秆覆盖能够拦截降水,增加土壤入渗,同时秸秆分解后形成的腐殖质有助于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土壤温度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如图2所示。地膜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在玉米苗期,0-5cm土层的平均土壤温度较裸地对照提高了3.2℃,在整个生育期内地膜覆盖处理的土壤温度始终高于其他处理。秸秆覆盖和有机肥覆盖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玉米生长前期,二者的土壤温度略低于裸地对照,而在生长后期,由于秸秆和有机肥的分解吸热作用减弱,土壤温度逐渐接近裸地对照。(二)不同覆盖措施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株高和茎粗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各覆盖处理的株高和茎粗均高于裸地对照。地膜覆盖处理的玉米株高和茎粗在生长前期增长迅速,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这得益于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作用,为玉米早期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覆盖和有机肥覆盖处理的玉米株高和茎粗增长加快,在成熟期与地膜覆盖处理的差异逐渐缩小。其中,秸秆覆盖处理的玉米在成熟期株高达到245cm,茎粗为2.8cm,分别较裸地对照增加了18.2%和16.7%。叶面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各覆盖处理的单株叶面积均显著大于裸地对照(P<0.05),见表2。地膜覆盖处理的叶面积在大喇叭口期最大,为1250cm²,较裸地对照增加了23.5%;而在抽雄期,秸秆覆盖处理的叶面积增长迅速,达到1420cm²,超过地膜覆盖处理,较裸地对照增加了28.6%。较大的叶面积有利于玉米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生育期处理单株叶面积(cm²)大喇叭口期CK1012±35aSM1185±42bPM1250±45bOM1150±38b抽雄期CK1104±32aSM1420±50bPM1350±48bOM1300±45b生物量和产量表3显示,各覆盖处理的玉米生物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裸地对照(P<0.05)。其中,地膜覆盖处理的玉米生物量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为1850g/株,较裸地对照增加了32.1%;秸秆覆盖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为9850kg/hm²,较裸地对照增加了28.7%,其次为地膜覆盖处理和有机肥覆盖处理,产量分别为9500kg/hm²和9200kg/hm²,较裸地对照分别增加了24.2%和20.1%。处理地上生物量(g/株)地下生物量(g/株)总生物量(g/株)产量(kg/hm²)CK1250±45a180±15a1430±50a7650±80aSM1750±55b220±20b1970±60b9850±90bPM1850±60b230±25b2080±70b9500±85bOM1650±50b210±18b1860±58b9200±82b四、讨论(一)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机制地膜覆盖通过阻隔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从而提高土壤含水量。同时,地膜能够反射和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土壤热量散失,起到增温作用。然而,地膜覆盖也可能导致土壤通气性变差,长期使用还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秸秆覆盖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其原因在于秸秆在分解过程中会形成腐殖质,腐殖质具有良好的团聚作用,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此外,秸秆覆盖还能拦截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有机肥覆盖不仅能够为土壤补充大量的有机质和养分,改善土壤肥力状况,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但有机肥的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在分解过程中可能会消耗土壤中的氧气,影响土壤通气性。(二)不同覆盖措施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的机制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作用为玉米早期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促进了玉米的根系生长和地上部分的发育,使玉米在生长前期能够快速生长,从而为后期的产量形成奠定基础。然而,地膜覆盖下的土壤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玉米生长后期早衰,影响产量和品质。秸秆覆盖和有机肥覆盖通过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肥力状况,为玉米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土壤结构的改善有利于玉米根系的生长和扩展,增加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供应能够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求,促进玉米植株的健壮生长,提高玉米的生物量和产量。五、结论本研究表明,不同覆盖措施均能对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生长发育产生显著影响。地膜覆盖在增温保墒、促进玉米早期生长方面效果显著,但存在土壤通气性差和潜在污染等问题;秸秆覆盖能够有效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耕作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房地产发自考试题及答案
- 馈电开关考试题及答案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课件春晓教学课件
- 客户服务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时间控制
- 镁氯化工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聚氯乙烯塑料配制工安全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京剧练功考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1.2.4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同步练习题 (无答案)
- 心理咨询经典案例分析
- 药剂学第9版课件:第一章-绪论
- 《就业指导》中职生就业指导全套教学课件
- 体育行业智能赛事组织与运营服务方案
- 子公司独立经营规划方案
-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心怀感恩温暖前行》 课件
- 六年级书法学习课件
-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原文)
- 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创意文化-新媒体传播创意文化
- 劳动合同(模版)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