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行业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循环方案TOC\o"1-2"\h\u29689第一章工业废水处理概述 2172811.1工业废水处理的意义与重要性 2291011.2工业废水处理的现状与趋势 3197891.2.1现状 347871.2.2趋势 322941第二章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381292.1物理处理技术 372012.2化学处理技术 472422.3生物处理技术 4222422.4复合处理技术 425875第三章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设计 5294413.1设计原则与标准 521443.2设施选型与配置 542813.3处理流程设计与优化 619582第四章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施 6205294.1工程准备与招投标 6163164.2工程施工与监理 7251224.3工程验收与移交 717680第五章工业废水处理运行管理 798175.1运行管理制度与规范 7273845.2运行参数监测与调整 839955.3运行成本控制与优化 81629第六章工业废水处理排放标准 9326456.1国家排放标准与地方排放标准 965216.1.1国家排放标准 987736.1.2地方排放标准 938646.2排放标准的制定与修订 9208476.2.1制定原则 9216696.2.2制定程序 9323226.2.3修订与调整 10291566.3排放标准的执行与监管 10263696.3.1执行要求 10295196.3.2监管措施 10144336.3.3社会监督 1025703第七章工业废水处理资源循环利用 107907.1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与方法 10167587.1.1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 11284137.1.2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 11175687.2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与设备 1183217.2.1技术概述 11205287.2.2设备概述 11107867.3资源循环利用的管理与政策 1221717.3.1管理体系 12295207.3.2政策措施 12481第八章工业废水处理二次污染控制 1217788.1二次污染的类型与危害 12193638.2二次污染控制技术与策略 1339228.3二次污染控制的管理与监督 139904第九章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监管 13128719.1监管体制与政策法规 14285689.1.1监管体制概述 14224869.1.2政策法规体系 14156769.2监管手段与执法力度 14303629.2.1监管手段 145139.2.2执法力度 1473509.3监管效果与改进措施 14111469.3.1监管效果 14248689.3.2改进措施 1523875第十章工业废水处理发展趋势与展望 15219610.1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15109110.2资源循环利用与环保政策 151696210.3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15第一章工业废水处理概述1.1工业废水处理的意义与重要性工业废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各种污染物和有害物质的废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工业废水处理的意义与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水资源: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影响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水资源。(2)保障人体健康: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通过工业废水处理,可以降低有害物质浓度,保障人体健康。(3)促进循环经济: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部分资源可以得到回收和利用,如水资源、有用物质等。这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4)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业废水处理是落实我国环保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工业废水处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1.2工业废水处理的现状与趋势1.2.1现状目前我国工业废水处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大: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给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2)处理技术相对落后:虽然我国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3)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保障废水处理效果。1.2.2趋势(1)技术创新:未来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将朝着高效、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新型生物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膜分离技术等将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资源化利用:工业废水处理将更加注重资源化利用,提高水资源和有用物质的回收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3)严格监管: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力度,推动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4)国际合作: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将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工业废水处理水平。第二章工业废水处理技术2.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利用物理方法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去除污染物、改善水质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沉淀法:通过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沉淀法适用于处理悬浮物含量较高的废水,如采矿、选矿、化工等行业。(2)过滤法:利用过滤介质(如石英砂、活性炭等)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截留,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过滤法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悬浮物的废水。(3)离心分离法: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废水中的悬浮物与水分离。离心分离法适用于处理含有细小悬浮物的废水,如石油、化工等行业。(4)膜分离技术:利用膜材料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截留,实现水质净化。膜分离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含有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废水。2.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变为无害物质或易于去除的物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中和法: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将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中和,达到pH平衡。中和法适用于处理酸性或碱性废水,如化工、电镀等行业。(2)氧化还原法:通过氧化剂或还原剂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氧化或还原成无害物质。氧化还原法适用于处理含有氰化物、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的废水。(3)化学沉淀法:向废水中加入化学试剂,使污染物形成沉淀,从而实现水质净化。化学沉淀法适用于处理含有重金属、磷酸盐等污染物废水。(4)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吸附法适用于处理含有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废水。2.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实现水质净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好氧生物处理:在充足的溶解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2)厌氧生物处理: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包括UASB、EGSB等。(3)兼氧生物处理:在低溶解氧条件下,利用兼氧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兼氧生物处理技术适用于处理含有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2.4复合处理技术复合处理技术是将多种处理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的一种技术。常见的复合处理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物理化学复合处理:将物理处理技术与化学处理技术相结合,如沉淀吸附、过滤氧化等,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2)物理生物复合处理:将物理处理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如活性污泥生物膜法、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法等。(3)化学生物复合处理:将化学处理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如化学氧化生物降解、化学沉淀生物降解等。(4)多级处理:将多种处理技术按照一定顺序组合起来,形成多级处理系统,如预处理主处理深度处理等。多级处理技术适用于处理复杂、难降解的废水。第三章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设计3.1设计原则与标准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需遵循以下原则与标准:(1)符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法规、标准和政策要求,保证废水处理效果满足排放标准。(2)根据废水水质、水量、处理目标等因素,合理确定处理工艺,实现经济、高效、稳定运行。(3)充分调查和研究废水来源、成分、特性等,保证设计方案的针对性和可行性。(4)注重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降低处理成本,减轻环境负担。(5)考虑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3.2设施选型与配置设施选型与配置应结合废水处理工艺、场地条件、投资预算等因素进行:(1)预处理设施:根据废水水质和排放标准,选择合适的预处理设施,如格栅、调节池、沉淀池等。(2)主体处理设施:根据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主体处理设施,如生物处理池、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应器等。(3)深度处理设施:为满足排放标准,可选用深度处理设施,如砂滤池、活性炭吸附池等。(4)污泥处理设施:根据污泥产量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污泥处理设施,如浓缩池、脱水机等。(5)辅助设施:包括供电、供水、供气、控制系统等,保证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3.3处理流程设计与优化工业废水处理流程设计应结合废水特性、处理工艺和设备选型,实现以下优化:(1)预处理流程:通过格栅、调节池、沉淀池等预处理设施,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泥沙等杂质,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2)主体处理流程:根据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生物处理方法,如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应器等,实现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3)深度处理流程:通过砂滤池、活性炭吸附池等深度处理设施,进一步净化废水,满足排放标准。(4)污泥处理流程:将污泥浓缩、脱水,实现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5)整体流程优化:通过合理布局、设备选型、控制系统等手段,提高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降低处理成本。(6)自动化与智能化:采用先进的监测、控制技术,实现废水处理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运行,提高运行管理水平。第四章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施4.1工程准备与招投标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施的首要环节是工程准备与招投标。在这一阶段,项目业主需进行全面的工程前期调研,明确工程目标、规模、工艺路线和技术参数。以下是工程准备与招投标的主要内容:(1)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业主需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废水排放特点及环保政策要求,编制项目建议书,明确工程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效益。(2)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在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开展详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包括工艺路线选择、设备选型、工程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3)编制设计文件: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程设计文件,包括工艺设计、建筑设计、电气设计、给排水设计等。(4)招投标:项目业主需按照国家招投标法律法规,开展工程招投标工作,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4.2工程施工与监理工程中标后,施工单位需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要求,组织开展工程施工。以下是工程施工与监理的主要内容:(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需根据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进度、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等。(2)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3)监理工作:监理单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督,保证工程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要求进行,发觉并督促整改问题。4.3工程验收与移交工程验收与移交是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以下是工程验收与移交的主要内容:(1)单体工程验收:施工单位在完成单体工程后,需向监理单位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2)工程预验收:工程全部完成后,项目业主组织预验收,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进行综合评估。(3)工程正式验收:预验收合格后,项目业主向环保部门申请正式验收,环保部门对工程进行现场核查。(4)工程移交:工程正式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将工程移交给项目业主,双方签订移交协议。(5)工程运行与维护:项目业主负责工程运行与维护,保证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达到设计要求。第五章工业废水处理运行管理5.1运行管理制度与规范工业废水处理运行管理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与规范。该制度应包括废水处理设施的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运行管理制度与规范旨在保证废水处理设施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降低环境污染风险。运行管理制度应涵盖以下方面:(1)废水处理设施的操作规程,包括设备启停、运行参数调整、故障处理等;(2)废水处理设施的维护保养制度,包括定期检查、维修、更换零部件等;(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防火、防爆、防中毒等;(4)废水处理设施运行记录与报告制度,保证运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5)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处理、报告、调查与处理等。5.2运行参数监测与调整运行参数监测与调整是工业废水处理运行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对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可以掌握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及时发觉并解决潜在问题。运行参数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废水水质监测,包括COD、BOD、SS、NH3N等指标;(2)废水水量监测,了解废水处理设施的负荷情况;(3)设备运行参数监测,如水泵、风机、污泥泵等设备的运行状态;(4)药剂添加量监测,保证药剂添加的合理性和经济性;(5)出水水质监测,保证处理效果达到排放标准。运行参数调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根据废水水质、水量变化,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保证废水处理效果;(2)根据药剂添加量监测结果,调整药剂添加策略,降低运行成本;(3)根据设备运行参数监测结果,及时维修、更换故障设备,保证设施正常运行;(4)根据出水水质监测结果,调整处理工艺参数,优化处理效果。5.3运行成本控制与优化工业废水处理运行成本控制与优化是提高废水处理设施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运行成本主要包括设备维修保养费、药剂费、人工费、电费等。运行成本控制与优化措施如下:(1)优化设备选型,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修保养费用;(2)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药剂添加成本;(3)实施设备节能措施,降低电耗;(4)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技能水平,降低人工成本;(5)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对废水处理运行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运行策略。通过以上措施,可以降低工业废水处理运行成本,提高废水处理设施的经济效益。同时运行成本的优化有助于实现废水处理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为我国环保事业作出贡献。第六章工业废水处理排放标准6.1国家排放标准与地方排放标准6.1.1国家排放标准我国对工业废水处理排放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形成了以《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为核心的国家排放标准体系。该标准规定了各类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方法、排放方式等,为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基本的依据。6.1.2地方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是在国家排放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地区环境质量要求、水资源状况等因素制定的。地方排放标准在执行过程中,需与国家排放标准保持一致,且不得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当地环境,实现污染物减排。6.2排放标准的制定与修订6.2.1制定原则工业废水处理排放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排放标准应基于充分的环境监测数据、科学研究和技术成果,保证标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2)前瞻性:排放标准应考虑未来技术发展和环境变化,为工业废水处理提供长期指导。(3)适应性:排放标准应与我国国情和地区实际相结合,满足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发展需求。6.2.2制定程序排放标准的制定需经过以下程序:(1)调查与评估:对相关行业、地区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现有标准的执行情况。(2)制定草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排放标准草案。(3)征求意见:将草案征求有关部门、行业和企业意见,进行修改完善。(4)技术审查:组织专家对排放标准进行技术审查,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5)发布实施:经审查通过的排放标准,由相关部门发布并实施。6.2.3修订与调整排放标准应根据以下情况进行修订与调整:(1)环境质量变化:当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或恶化时,应适时调整排放标准。(2)技术进步: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应更新排放标准,提高污染物排放限值。(3)政策调整: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和环境保护要求,对排放标准进行修订。6.3排放标准的执行与监管6.3.1执行要求工业企业和相关单位应严格遵守排放标准,保证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达到标准要求。6.3.2监管措施(1)环境监测:加强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测,保证排放数据真实、准确。(2)执法检查:对违反排放标准的企业进行查处,保证排放标准的执行。(3)信息公开:定期发布工业废水排放情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4)责任追究: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6.3.3社会监督鼓励公众、环保组织等参与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监督,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共同维护生态环境。第七章工业废水处理资源循环利用7.1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与方法7.1.1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资源循环利用在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减量化原则: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优化操作管理,降低废水产生量,减轻环境压力。(2)无害化原则:保证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3)资源化原则:充分利用废水中的有价物质,实现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4)生态化原则:注重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7.1.2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1)物理法:包括过滤、沉淀、离心、气浮等,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2)化学法:包括中和、氧化还原、絮凝、电解等,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3)生物法: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4)膜分离法: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主要用于分离废水中的离子、微生物等污染物。7.2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与设备7.2.1技术概述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膜分离等处理方法。(2)废水回用技术:包括工业回用、农业回用、城市杂用水回用等。(3)废水中有价物质回收技术:包括金属回收、有机物回收等。7.2.2设备概述资源循环利用设备主要包括:(1)废水处理设备:如过滤机、沉淀池、絮凝池、生物反应器、膜组件等。(2)废水回用设备:如反渗透装置、离子交换装置、电渗析装置等。(3)废水中有价物质回收设备:如电解设备、蒸发器、离心机等。7.3资源循环利用的管理与政策7.3.1管理体系资源循环利用的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保证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提高处理效果。(2)废水回用管理:合理规划回用方案,提高废水回用率。(3)废水中有价物质回收管理:加强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7.3.2政策措施为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应采取以下政策措施:(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和要求。(2)加大资金投入,支持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开展资源循环利用。(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资源循环利用的认识和参与。第八章工业废水处理二次污染控制8.1二次污染的类型与危害二次污染是指在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由于处理技术或管理不善等原因,使得原本污染物在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新的污染物,这些新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被称为二次污染。二次污染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生物污染: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生物处理单元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易产生生物污泥。若处理不当,污泥中的微生物可能死亡、腐败,释放出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2)化学污染:废水处理过程中,化学处理单元如混凝沉淀、氧化还原等,可能产生新的化学污染物。例如,氧化剂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氧化产物积累,对环境造成污染。(3)物理污染:废水处理过程中,物理处理单元如过滤、离心等,可能产生悬浮物、沉淀物等物理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若处理不当,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态系统。二次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次污染物可能通过饮水、食物链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二次污染物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多样性。(3)对资源利用的影响:二次污染物可能降低废水处理效果,影响水资源循环利用。8.2二次污染控制技术与策略针对二次污染的类型与危害,以下提出几种控制技术与策略:(1)优化废水处理工艺:通过改进废水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果,降低二次污染物的产生。例如,采用高级氧化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等。(2)加强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保证处理效果稳定,减少二次污染物的产生。(3)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选用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提高处理效率,降低二次污染物的产生。(4)实施废水处理过程监控与预警:通过实时监测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发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5)推广清洁生产:通过推广清洁生产,减少废水中污染物的产生,降低二次污染的风险。8.3二次污染控制的管理与监督为保证二次污染控制的有效实施,以下提出以下几点管理与监督措施:(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完善的二次污染控制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对二次污染的监管。(2)加强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规范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保证设施正常运行。(3)实施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升级:对现有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处理效果,降低二次污染物的产生。(4)加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创新:加大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为二次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持。(5)开展废水处理培训与宣传:加强对废水处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同时开展二次污染控制的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认识和参与度。第九章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监管9.1监管体制与政策法规9.1.1监管体制概述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监管体制主要由国家生态环境部门、地方生态环境局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构成。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制定政策、法规和标准,开展监督执法;地方生态环境局则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管;行业协会和企业则负责落实相关政策,提高行业自律水平。9.1.2政策法规体系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的政策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为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2)行政规章:如《工业废水综合排放标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等,明确了工业废水处理的规范和要求;(3)政策文件:如《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为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政策指导。9.2监管手段与执法力度9.2.1监管手段(1)行政许可:对工业废水处理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施验收等审批;(2)监测监管:对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保证达标排放;(3)污染源普查:定期开展污染源普查,掌握工业废水排放情况;(4)信息公开:要求企业公开工业废水处理相关信息,提高透明度。9.2.2执法力度(1)对违反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产顾问佣金合同范本
- 垃圾清运合同补充协议
- 备案合同仲裁结算协议
- 回收家具销售合同范本
- 固体饮料包装合同范本
- 外墙防漏工程合同范本
- 墙壁租给广告合同范本
- 外线电工雇佣合同范本
- 外包技术开发合同范本
- 回收过期饼干合同范本
- 山东省济宁汶上县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GB/T 40338-2021金属和合金的腐蚀铝合金剥落腐蚀试验
- GB/T 20882.2-2021淀粉糖质量要求第2部分:葡萄糖浆(粉)
- 总账会计绩效考核表
-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省赛一等奖
- 树立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教育模板课件
- 电烙铁使用详解课件
- 三相异步电动机故障分析与维护课件
- 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规范课件
- (新)中考英语书面表达指导教学公开课课件
- 园林景观建筑设计 电子教案7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