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校内祭英烈活动总结范文_第1页
清明节校内祭英烈活动总结范文_第2页
清明节校内祭英烈活动总结范文_第3页
清明节校内祭英烈活动总结范文_第4页
清明节校内祭英烈活动总结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学校2024年清明节“缅怀英烈志传承红色魂”校内祭英烈活动总结一、活动背景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也是缅怀英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契机。为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价值观,我校于2024年3月30日至4月5日开展“缅怀英烈志传承红色魂”校内祭英烈系列活动。活动以“认知英烈事迹—共鸣英烈精神—践行英烈品格”为主线,融合前置学习、现场祭扫、延伸行动三大模块,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式、常态化的红色教育,让英烈精神真正融入学生成长血脉。二、筹备情况:精准谋划,保障活动专业性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我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德育处主任任副组长、班主任及学科教师为成员的祭英烈活动筹备小组,于3月中旬启动筹备工作,重点完成以下任务:(一)需求调研,明确目标导向通过学生问卷(1200份)、教师访谈(20人次)、家长座谈会(1场),梳理出学生对英烈精神的认知现状:62%的学生能说出3位以上英烈名字,但对“本地英烈事迹”的知晓率仅45%;78%的学生认为“英烈精神离自己生活较远”,缺乏情感共鸣;家长及教师普遍希望活动“避免形式化,注重体验性”。基于调研结果,筹备小组确定活动三维目标:认知目标:掌握英烈事迹(尤其是本地英烈),理解英烈精神的核心内涵;情感目标:产生对英烈的敬仰之情,增强家国情怀;行为目标:将英烈精神转化为日常行为(如志愿服务、勤奋学习)。(二)分工协同,细化责任清单筹备小组下设策划组、宣传组、物资组、现场执行组,明确职责如下:组别职责策划组设计活动流程、制定应急预案、对接校外资源(如本地烈士陵园、老战士)宣传组制作海报、短视频、公众号推文,营造活动氛围物资组采购/制作花圈、小白花、英烈事迹手册,调试音频设备现场执行组负责场地布置(烈士墙、祭扫主会场)、人员引导、流程衔接(三)资源整合,丰富教育载体校内资源:利用校园文化墙打造“英烈事迹展”(展示本地英烈如XX、XX的生平与贡献);联合语文组编写《红色故事集》(收录学生原创英烈主题作文);校外资源:邀请本地老战士XX(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进校园作“英烈故事分享会”;对接XX烈士陵园,获取英烈资料及祭扫礼仪指导;媒介资源:通过学校公众号、视频号发布“寻找身边的英烈”征集活动,鼓励学生采访长辈、收集家族中的红色故事。三、实施过程:分层推进,实现精神浸润活动分为前置学习(3月30日-4月2日)、现场祭扫(4月3日)、延伸行动(4月4日-4月5日)三个阶段,层层递进,让英烈精神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践行”。(一)前置学习:英烈精神“入脑”1.主题班会:解码英烈精神各班以“英烈是谁?他们的精神是什么?”为主题开展班会,通过视频展播(《英雄儿女》片段)、故事分享(学生讲述收集的家族红色故事)、小组讨论(“英烈精神对当代学生的意义”)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英烈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牺牲奉献的集中体现”。例如,初二(3)班学生分享了爷爷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经历,引发全班同学对“英雄就在身边”的深刻共鸣。2.英烈事迹展:触摸历史温度在校园主干道设置“英烈事迹展”,分为“民族脊梁”(如董存瑞、黄继光)、“本地英雄”(如XX、XX)、“新时代英烈”(如抗疫英雄、消防战士)三个板块,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如老战士的军功章、烈士的家书)展示英烈事迹。展览期间,安排学生志愿者担任“讲解员”,通过讲解深化对英烈精神的理解。3.红色读物分享:传承精神火种图书馆设立“红色读物专区”,推荐《红岩》《红星照耀中国》《英雄烈士谱》等书籍,开展“每天读一篇红色故事”活动。学生通过写读后感、制作读书卡等形式,记录自己的感悟。例如,初一(1)班学生在读后感中写道:“江姐在狱中受尽折磨却坚贞不屈,她的勇气让我明白,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二)现场祭扫:庄重仪式“入心”4月3日上午,全体师生在校园操场举行“缅怀英烈志传承红色魂”现场祭扫仪式,流程如下:1.集合整队:学生身着校服,佩戴红领巾,在操场整齐列队;2.奏唱国歌:全体师生肃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3.默哀致敬:全场默哀3分钟,追思英烈;4.敬献花圈:校长、学生代表向“英烈墙”敬献花圈,全体学生依次敬献小白花;5.事迹宣讲:老战士XX讲述自己的战斗经历,“我身边的战友为了保护群众,牺牲时才18岁,他们的牺牲是为了让你们过上好日子”,现场学生纷纷落泪;6.学生发言:初三(5)班学生代表说:“英烈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做新时代的接班人”;7.教师致辞:德育处主任强调:“英烈精神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我们前行的力量,希望同学们把英烈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生活”;8.集体宣誓:全体学生举起右手,宣誓“继承英烈遗志,弘扬英烈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仪式全程庄重肃穆,通过视觉(花圈、英烈墙)、听觉(国歌、老战士讲述)、触觉(小白花)的多重刺激,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英烈的崇高与伟大。(三)延伸行动:践行精神“入行”为避免活动“一阵风”,我校设计了“传承英烈精神”延伸行动,引导学生将英烈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1.“给英烈家属写一封信”:组织学生给本地烈士家属写信,表达敬仰与慰问。例如,初二(2)班学生给烈士XX的母亲写了一封信:“奶奶,您的儿子是英雄,我们会永远记住他,像他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家属收到信后回复:“谢谢孩子们,你们的心意让我感到温暖”;2.“红色志愿服务”: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打扫烈士墓”“宣讲英烈故事”活动。例如,初一(3)班学生到XX社区烈士墓打扫卫生,给社区老人讲述英烈故事,受到居民好评;3.“创意表达展”:鼓励学生用绘画、诗歌、短视频等形式表达对英烈的敬仰。例如,初三(1)班学生制作了短视频《英烈在我心中》,通过采访同学、展示英烈事迹展,传递“传承英烈精神”的主题,该视频在学校视频号发布后,获得1.2万次播放。四、成效与反思:总结经验,优化未来(一)活动成效1.认知提升:活动后调研显示,学生对本地英烈事迹的知晓率从45%提升至91%,能准确说出“英烈精神”核心内涵(爱国主义、牺牲奉献)的学生比例从58%提升至87%;2.情感共鸣:学生感悟中多次提到“感动”“敬佩”“要向英烈学习”,例如,初二(4)班学生写道:“以前觉得英烈离我很远,现在才知道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传承”;3.行为转变:延伸行动中,共有300余名学生参与志愿服务,120余名学生给烈士家属写信,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4.品牌形成:活动受到家长及社区的广泛好评,XX社区居委会发来感谢信,称“学校的活动让孩子们懂得了珍惜与感恩”,我校“红色教育”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二)存在问题1.环节设计有待优化:现场祭扫仪式中,“默哀时间”(3分钟)虽符合常规,但部分学生反映“不够充分”,未能完全沉浸在追思情绪中;2.参与度有待提高:少数学生对延伸行动(如“给英烈家属写信”)的积极性不高,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3.宣传力度有待加强:活动虽通过学校公众号发布,但未充分利用家长群、社区公众号等渠道,影响范围有限;4.长效机制有待建立:活动集中在清明节期间,日常红色教育仍需加强,如将英烈精神融入学科教学(如语文、历史课)。(三)改进措施1.优化环节设计:延长默哀时间至5分钟,增加“英烈故事朗诵”环节(由学生朗诵英烈家书),增强仪式的情感感染力;2.提高参与度:设计更符合学生兴趣的延伸行动,如“英烈精神情景剧”“红色辩论赛”(主题如“英烈精神是否过时”),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3.加强宣传联动:联合家长群、社区公众号发布活动信息,邀请家长参与“现场祭扫”“红色志愿服务”,扩大活动影响力;4.建立长效机制:将红色教育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每月开展一次“红色活动”(如“红色故事分享会”“英烈精神主题班会”),将英烈精神融入日常教学(如语文课本中的“英烈主题课文”拓展阅读)。五、未来展望本次清明节祭英烈活动,是我校深化红色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未来,我校将继续以“缅怀英烈”为载体,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加强家校社联动,建立红色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