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_第1页
初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_第2页
初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_第3页
初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_第4页
初中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核心素养为纲重构初中英语教学新生态——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学习心得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标志着初中英语教学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的根本性转型。作为一线教师,我在系统学习新课标后,深刻体会到其对教学理念、内容设计、实施路径与评价体系的重构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理念转型、内容重构、教学变革、评价优化四个维度,谈谈对新课标的理解与践行思考。一、理念转型:从“知识传递”到“素养培育”的价值重构新课标最核心的突破,是将“核心素养”确立为课程目标的总纲。英语课程核心素养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其本质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综合能力,而非单纯的语法词汇记忆。1.语言能力:从“碎片化知识”到“情境化运用”传统教学中,语言知识常被拆解为孤立的“词汇-语法-句型”,学生虽能背诵单词表,却无法在真实场景中表达。新课标强调“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开展交际的能力”,要求教师将语言知识融入真实语境(如购物、旅游、环保讨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语言。例如,教学“问路”话题时,可设计“模拟城市导航”任务:学生分组绘制社区地图,用英语标注地标(医院、超市、学校),并模拟向外国游客指路的对话。这种设计将“问路句型”(Excuseme,howcanIgetto...?)与“空间描述”(turnleft/rightat...)整合,让语言学习与生活需求关联。2.文化意识:从“文化常识”到“跨文化理解”新课标将“文化意识”提升至“立德树人”的高度,要求学生“理解文化多样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传统教学中,文化常被简化为“节日、饮食”等表层知识,而新课标强调“文化比较与反思”。例如,教学“礼貌用语”时,可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拒绝”方式:中国人常用“委婉表达”(“我再想想”),而西方人更直接(“I’msorry,Ican’t”),并讨论“不同文化中‘礼貌’的核心是什么”。这种设计不仅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更培养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态度。3.思维品质:从“机械记忆”到“深度思考”新课标明确提出“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学“环保”主题时,可设计“辩论任务”:“是否应该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品?”学生需收集资料(塑料污染数据、替代产品优势),用英语阐述观点(“Plasticbagsareconvenientbutharmfultotheenvironment”),并反驳对方论点(“Ifwebanplasticbags,whatwillpeopleuseinstead?Clothbagsarenotalwayspractical”)。这种任务让学生在语言运用中锻炼“分析-论证-反思”的思维能力。4.学习能力:从“被动接受”到“自主建构”新课标强调“学习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例如,在“词汇学习”中,可教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主题词汇(如“动物”主题: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标注特征“fur/feathers/scales”);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预测-提问-总结”策略(读前预测文章内容,读中提出问题“Whydidtheauthorchoosethistopic?”,读后总结主旨)。这些策略帮助学生从“依赖教师”转向“自主学习”。二、内容重构:从“线性教材”到“结构化主题”的体系升级新课标打破了传统“单元-课时”的线性内容编排,构建了“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六位一体的课程内容结构。其中,“主题”是内容的核心,统摄其他五个要素,实现“知识的意义化整合”。1.主题语境:连接“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新课标将主题分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类,每个大类下设有具体子主题(如“人与自我”包括“个人成长、生活与学习”;“人与社会”包括“社区与文化、人际沟通”;“人与自然”包括“环境保护、自然科学”)。这些主题均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习兴趣。例如,七年级“人与自我”主题下的“我的家庭”单元,可整合以下内容:语篇:介绍家人的短文(如“Myfatherisadoctor.Heworksinahospital.Helikesplayingbasketball”);语言知识:家庭成员词汇(father/mother/sister)、职业词汇(doctor/teacher)、一般现在时(Heworks...);文化知识:中西方家庭结构差异(nuclearfamilyvs.extendedfamily);语言技能:听(听录音判断家人职业)、说(介绍自己的家庭)、读(阅读名人家庭故事)、写(写一篇家庭介绍);学习策略:使用图表整理家人信息(姓名、职业、爱好)。这种设计让“零散的知识”成为“有意义的整体”,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了语言,更理解了“家庭”的文化内涵。2.语篇类型:丰富“输入输出”的真实载体新课标强调“语篇是语言运用的主要形式”,要求教师选择真实、多样的语篇(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书信、广告、海报)。例如,教学“旅游”主题时,可选用以下语篇:输入类:旅游攻略(说明文,介绍景点位置、交通、美食)、游客日记(记叙文,记录旅游经历);输出类:旅游海报(图文结合,宣传本地景点)、给朋友的信(书信,分享旅游感受)。真实语篇能让学生接触到“活的语言”,例如旅游攻略中的“TaketheNo.1bustogetthere”(乘坐1路公交车到达那里)、“Thebesttimetovisitisspring”(最佳旅游时间是春天),这些表达符合真实交际需求,比“机械背诵句型”更有效。三、教学变革: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主体”的实践转向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倡导任务型教学、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1.任务型教学:让语言学习“有目的”任务型教学是新课标推荐的主要教学方式,其核心是“设计真实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习语言”。例如,教学“购物”主题时,可设计“模拟超市购物”任务:任务目标:用英语询问价格、讨价还价、付款;任务准备:教师准备超市道具(水果、文具、玩具),标注价格(如“Apple:5yuanperkilo”);任务实施:学生分组扮演“店员”与“顾客”,用英语对话(“Howmuchisthisapple?——It’s5yuanperkilo.——Canyougivemeadiscount?——Sure,4yuanperkilo”);任务评价: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对话的准确性”“交际的有效性”(如是否成功完成购物)。这种任务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语言,体会到“语言的实用价值”,比“背诵购物句型”更能激发学习动力。2.项目式学习:让语言学习“有深度”项目式学习(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如调查、研究、创作),在过程中整合语言、思维、文化等素养。例如,八年级“人与自然”主题下的“校园垃圾分类”项目:项目问题:“我们学校的垃圾分类情况如何?如何改进?”;项目步骤:1.调查:学生分组设计问卷(用英语),调查同学、老师的垃圾分类习惯(如“Doyouknowhowtosortgarbage?——Yes/No”);2.分析:整理调查数据,用英语制作图表(如“Piechart:60%ofstudentsdon’tknowhowtosortgarbage”);3.行动:设计垃圾分类宣传海报(用英语标注“Recyclable”“Non-recyclable”),在校园张贴;4.展示:用英语汇报项目成果(“Oursurveyshowsthatmoststudentsneedmoreinformationaboutgarbagesorting.Wemadeposterstohelpthem”)。这种项目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综合运用了语言技能(问卷设计、汇报)、思维品质(数据整理、问题分析)、文化意识(环保理念),实现了“素养的整合发展”。四、评价优化: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融合”的体系完善新课标强调“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1.过程性评价:记录“成长的足迹”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成长记录袋(Portfolio)收集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作业、演讲录音、项目报告、反思日记),反映学生的进步。例如,成长记录袋可包括:语言能力:英语日记(记录日常活动)、演讲视频(介绍自己的爱好);文化意识:文化比较报告(中西方节日差异)、跨文化交流记录(与外国朋友的邮件);思维品质:辩论稿(环保主题)、思维导图(词汇整理);学习能力:学习计划(每周英语学习安排)、反思日记(“我今天学会了用英语问路,下次要更勇敢地说”)。教师定期与学生一起整理成长记录袋,讨论“哪些方面进步了?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增强学习信心。2.终结性评价:聚焦“素养的综合表现”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应避免“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例如,七年级期末考试可设计以下任务:听:听一段关于“校园生活”的对话,回答问题(“Whatdoestheboydoafterschool?——Heplaysfootball”);说: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周末计划”(“I’mgoingtovisitmygrandparentsthisweekend.Iwillhelpthemcleanthehouseandcookdinner”);读:阅读一篇关于“动物保护”的短文,概括主旨(“Thearticletellsusthatweshouldprotectanimals”);写:写一封给朋友的信,分享“上周的生日派对”(“LastSaturdaywasmybirthday.Myfriendscametomyhouse.Weatecakeandplayedgames.Ihadagreattime”)。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考查了语言知识(词汇、语法),更考查了语言能力(听、说、读、写)、思维品质(概括、表达),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3.多元主体参与:让评价“更全面”新课标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教师、学生、同伴、家长。例如,“演讲评价”可采用以下方式:教师评价:从“语言准确性”“表达流畅性”“内容逻辑性”三个维度评分;同伴评价:用英语给同学写评语(“Youspokeclearlyandyourcontentwasinteresting.Nexttime,youcanaddmoreexamples”);自我反思:学生填写反思表(“我今天演讲时有点紧张,下次要多练习”);家长反馈:家长记录孩子在家的英语学习情况(“孩子本周用英语给奶奶写了一封信,进步很大”)。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避免“教师单一评价”的局限性。结语:以新课标为引领,做“素养导向”的英语教师2022版新课标不是“教学的新枷锁”,而是“教学的新指南”。它要求我们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素养的培育者”,从“关注教什么”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会什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更新理念:树立“核心素养”意识,将素养培育融入每一节课;重构内容:以“主题”为核心,整合课程内容,让知识有意义;变革教学:采用任务型、项目式等新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