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业安全监管先进事迹范文集引言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其高风险属性决定了安全监管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维护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当前,我国矿业领域仍面临地质条件复杂、部分企业安全投入不足、非法开采屡禁不止等挑战,亟需通过精准监管、科技赋能、协同治理破解难题。本文选取4个典型先进事迹,涵盖基层一线、科技应用、跨部门联动、教育引导等场景,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监管经验,为推动矿业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一、基层监管的“铁脚板”:用脚步丈量安全底线【人物简介】李建国,男,48岁,某省A市B镇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从事矿业安全监管15年。扎根乡镇煤矿一线,累计下井巡查超过800次,被矿工称为“矿井里的安全哨兵”。【背景挑战】B镇是传统产煤乡镇,现有3家小型煤矿,均为高瓦斯矿井。由于企业规模小、安全投入有限,存在通风系统老化、瓦斯监测设备失灵、矿工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2021年,该镇某煤矿因通风不畅导致1起瓦斯窒息事故,引发社会关注。【具体做法】1.“每日一查”织密隐患网:坚持每天清晨下井,重点检查通风系统、瓦斯传感器、机电设备等关键部位。随身携带《煤矿安全规程》,对发现的隐患当场拍照记录,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复查时间。2.“铁面无私”倒逼整改落实:针对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侥幸心理,严格按照法规要求执法。2022年,某煤矿因未及时更换失效的瓦斯传感器,李建国当场下达《责令停产整改通知书》,并约谈企业负责人,强调“隐患不除,生产不止”。最终,企业在3天内完成整改。3.“贴心服务”提升企业配合度: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安全投入难题,联系县应急管理局专家团队上门指导通风系统改造,协调银行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安全设备采购。通过“执法+服务”模式,企业从“被动整改”转为“主动防范”。【成效与启示】2022年以来,B镇煤矿隐患整改率从75%提升至98%,未发生一起较大安全事故。启示:基层监管是安全防线的“最后一公里”,需用“铁脚板”扎根一线,用“铁纪律”坚守原则,用“贴心服务”赢得企业配合,才能真正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二、科技赋能的“千里眼”:用大数据守护矿井安全【团队简介】C县应急管理局“智能监管团队”,由12名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研发“矿业安全智能监测平台”。该团队先后攻克“多参数实时传输”“异常数据预警”等技术难题,推动该县矿业监管从“人工巡查”向“智能防控”转型。【背景挑战】C县有15家煤矿、8家非煤矿山,分布在山区,监管人员不足20人,难以实现“全覆盖、实时化”监管。2020年,某煤矿因水位监测滞后,导致1起透水事故,造成2人受伤。【具体做法】1.搭建智能监测平台:在煤矿井下安装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瓦斯浓度、水位、风速、温度等12项参数,数据通过5G网络传输至县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平台设置“红、黄、蓝”三级预警,当瓦斯浓度超过0.8%(煤矿安全限值)时,系统自动向矿方、监管人员发送报警信息。2.建立“预警-处置”闭环机制:针对预警信息,要求矿方在15分钟内反馈处置情况,监管人员在1小时内到达现场核查。2023年,某煤矿瓦斯浓度突然升至1.2%,平台立即报警,矿方启动应急预案,关闭电源、疏散人员,监管人员同步赶到现场指导处置,避免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3.大数据分析提升精准监管:通过平台积累的历史数据,分析不同矿井的隐患规律。例如,某煤矿在雨季容易出现水位异常,团队提前提醒企业加强排水系统检查,2023年该煤矿未发生透水隐患。【成效与启示】智能监测平台运行以来,C县矿业事故起数下降60%,监管效率提升80%。启示:科技是解决监管力量不足的关键,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实现实时监测、精准预警,能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三、协同治理的“组合拳”:多部门联动打击非法采矿【团队简介】D市“矿业安全联合执法组”,由市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安局、生态环境局等6部门组成,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查处”工作机制。【背景挑战】D市山区面积大,非法采矿(如私挖滥采煤炭、铁矿石)屡禁不止,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存在无通风系统、无安全防护设备等严重安全隐患。2021年,某非法煤矿发生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具体做法】1.建立“天地人”监测网络: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群众举报等方式,全方位排查非法采矿线索。2022年,通过卫星遥感发现某山区有疑似采矿痕迹,联合执法组立即前往核查,打掉1个非法煤矿。2.强化“行刑衔接”:对非法采矿行为,不仅依法吊销采矿许可证、处以罚款,还将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023年,联合执法组查处非法采矿案件12起,移送公安机关3起,有效遏制了非法采矿势头。3.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警示视频、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向群众宣传非法采矿的危害。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举报非法采矿行为,2023年收到群众举报线索8条,均查实处理。【成效与启示】2023年,D市非法采矿案件数量较2021年下降70%,未发生因非法采矿导致的安全事故。启示:非法采矿是矿业安全的“毒瘤”,需通过“多部门联动、行刑衔接、宣传引导”组合拳,形成“不敢采、不能采、不愿采”的高压态势。四、教育引导的“活教材”:用案例警示筑牢思想防线【团队简介】E煤矿“安全培训小组”,由5名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组成,创新“案例+演练”培训模式,让矿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背景挑战】E煤矿是老矿,矿工多为中年男性,文化程度不高,对传统“念文件、讲法规”的培训方式不感兴趣,安全意识薄弱。2020年,某矿工因未佩戴自救器,在瓦斯超限事故中受伤。【具体做法】1.“身边案例”警示教育:收集本矿及周边煤矿的典型事故案例,制作成视频、漫画,在班前会、安全培训会上播放。例如,2021年某矿工因违规操作导致手指受伤,培训小组将其经历制作成“现身说法”视频,让矿工深刻认识到“违规操作的代价”。2.“模拟演练”提升技能:定期组织瓦斯爆炸、透水、火灾等应急演练,让矿工熟悉逃生路线、自救器使用方法。2022年,某矿工在模拟演练中掌握了自救器使用技巧,后来在一次瓦斯超限事故中,正确使用自救器,成功逃生。3.“安全标兵”激励机制:每月评选“安全标兵”,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让矿工感受到“安全就是效益”。2023年,该矿“安全标兵”占比从10%提升至30%,矿工违规操作率下降50%。【成效与启示】2023年,E煤矿矿工安全意识测评达标率从65%提升至92%,未发生一起因矿工违规操作导致的事故。启示:安全意识是最有效的安全防护,需通过“案例警示、模拟演练、激励机制”,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结语:提炼先进经验,推动矿业安全高质量发展上述先进事迹虽场景不同,但核心经验一致:1.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矿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用“铁脚板”“千里眼”守护安全底线。2.创新监管方式:通过科技赋能、协同治理,解决监管力量不足、非法采矿等难题。3.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北制药公司搬迁升级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咨询
- 中国石油钻井助剂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接逢用油灰(腻子)项目创业计划书
- 鄂尔多斯市人民医院眼睑内外翻矫正术考核
- 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咨询
- 保定市中医院导管异位处理考核
- 晋城市中医院临床用血督导考核
- 通辽市中医院伪差识别处理考核
- 通辽市中医院肛肠科疑难病例讨论考核
- 双鸭山市中医院药品溯源管理考核
- 肌肉牵伸技术概述
- 去极端化教育课件
- 研学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行政公文行政公文写作
- 组织行为学 马工程课件5 第五章 领导
- GB/T 32800.3-2016手持式非电类动力工具安全要求第3部分:钻和攻丝机
- GB/T 17421.4-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4部分:数控机床的圆检验
- STEAM课程开发和特色STEAM课程案例分析课件
- 插画风手绘线条卡通模板
- 办公楼屋面防水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保证措施及体系框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