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古诗文背诵全集_第1页
部编版二年级古诗文背诵全集_第2页
部编版二年级古诗文背诵全集_第3页
部编版二年级古诗文背诵全集_第4页
部编版二年级古诗文背诵全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二年级古诗文背诵全集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年级作为儿童语言积累与审美启蒙的关键期,教材精选了12首浅近易懂、意境优美的古诗文,涵盖山水、田园、童趣等主题,旨在通过背诵培养孩子的语言感知力、文化认同感与审美情趣。本文结合部编版二年级教材编排(2023年版),系统梳理篇目内容,提供符合低龄儿童认知特点的背诵技巧,并给出教学与亲子指导的实用建议,助力教师、家长科学引导孩子完成背诵目标。一、部编版二年级古诗文篇目全梳理部编版二年级古诗文分为上下册,均以“日积月累”或“课文”形式呈现,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简洁押韵,适合背诵。以下是篇目详情(含原文、注释与大意):(一)上册篇目(6首)1.《咏鹅》(唐·骆宾王)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注释:曲项:弯曲的脖子;拨:划动。大意:鹅群对着天空鸣叫,白色的羽毛漂浮在绿水上,红色的脚掌划动着清澈的波浪。特点:以拟声词开头,用“白”“绿”“红”三色描绘鹅的形态,充满童趣。2.《江南》(汉乐府)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注释: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戏:玩耍。大意:江南到了采莲的季节,荷叶长得层层叠叠。鱼儿在莲叶间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一会儿游到东边,一会儿游到西边,一会儿又游到南边、北边。3.《画》(佚名)原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注释:色:颜色;惊:害怕。大意:远处的山有鲜艳的颜色,近处的水却听不到声音;春天过去了,花还开着,人走近了,鸟也不害怕。(实则描绘一幅画的特点)4.《悯农(其二)》(唐·李绅)原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注释:锄禾:给禾苗除草;餐:饭。大意:农民中午顶着太阳给禾苗除草,汗水滴进泥土里。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饱含着辛苦。5.《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原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注释:呼作:称作;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大意: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的镜子,飞到了青云之上。6.《风》(唐·李峤)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注释:解落:吹落;斜:倾斜。大意:风能吹落秋天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的花朵;经过江面时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时让万竿竹子倾斜。(二)下册篇目(6首)1.《村居》(清·高鼎)原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注释:拂堤:抚摸着堤岸;醉:陶醉;纸鸢:风筝。大意:二月里草儿生长、黄莺飞舞,杨柳枝条轻拂堤岸,陶醉在春天的烟雾里。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赶紧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2.《咏柳》(唐·贺知章)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碧玉:绿色的玉;丝绦:丝带;裁:裁剪。大意:高高的柳树像用碧玉装扮而成,千万条柳枝像绿色的丝带垂下来。不知道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的,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剪刀一样。3.《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唐·白居易)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注释:离离:茂盛的样子;枯荣:枯萎和茂盛。大意:古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每年都会枯萎又重新生长。野火烧不完它,春风一吹又会发芽。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原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毕竟:到底;四时:四季;别样:特别。大意:到底是西湖的六月,风光和其他季节不一样。荷叶连成一片,像与天相接,碧绿无边;荷花在阳光下开得特别红。5.《绝句》(唐·杜甫)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注释:含:包含;千秋雪:千年不化的雪;泊:停泊。大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飞向蓝天。窗外能看到西岭上千年不化的雪,门口停泊着来自东吴的万里航船。6.《悯农(其一)》(唐·李绅)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注释:粟:谷子;四海:全国;犹:还。大意:春天种下一粒谷子,秋天能收获很多粮食。全国没有空闲的田地,但农民还是会饿死。7.《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原文: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注释:月黑:没有月亮;孤光:孤独的光;簇:聚集。大意:没有月亮的夜晚,看到渔灯像萤火虫一样发出微弱的光。微风掀起波浪,渔灯的光散成满河的星星。二、适合二年级的古诗文背诵技巧二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持续时间约15-20分钟,背诵需结合“趣味”“直观”“重复”三大原则。以下技巧经教学实践验证,符合低龄儿童认知特点:1.**情境代入法:用“画面感”激活记忆**二年级孩子对抽象文字的理解能力有限,但对“画面”“场景”的感知力极强。可通过多媒体、角色扮演、实物演示等方式,将诗句转化为具体场景,帮助孩子“沉浸式”记忆。例:背诵《村居》时,播放“儿童放纸鸢”的动画,或让孩子用彩纸做风筝,模拟“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动作;背诵《咏鹅》时,用玩具鹅、绿水盆演示“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场景。2.**节奏诵读法:用“韵律感”降低难度**古诗文多押韵、有节奏,符合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喜欢重复、有韵律的表达)。可通过打拍子、编儿歌、唱古诗等方式,让孩子在“玩”中掌握节奏,自然背诵。例:《咏鹅》的节奏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用手拍腿打节奏);《风》可编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用筷子敲碗打节奏)。3.**游戏辅助法:用“互动性”保持兴趣**低龄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用“游戏”维持背诵的积极性。常见游戏包括:诗句接龙:家长说上句,孩子说下句;或孩子说上句,家长说下句(反向接龙更具挑战性)。猜诗句:用动作、画画表示诗句(如用手比“鹅”的脖子,让孩子猜“曲项向天歌”)。卡片配对:将诗句拆成“上句卡”“下句卡”,让孩子配对(如“两个黄鹂鸣翠柳”对应“一行白鹭上青天”)。4.**联想记忆法:用“关联点”强化回忆**通过“事物关联”“生活关联”,让诗句与孩子的日常经验结合,形成“记忆链条”。事物关联:背诵《画》时,让孩子找“不会动的水”(画中的水)、“不会谢的花”(画中的花),关联“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生活关联:背诵《悯农》时,吃饭时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孩子联系“农民种地的辛苦”,强化对诗句的理解。5.**重复巩固法:用“分散复习”对抗遗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低龄儿童的记忆保持时间较短,需通过“分散复习”巩固。建议:每日短时间重复:每天花10-15分钟,读3-5遍当天要背的诗句(避免长时间疲劳);间隔复习:背完一首诗后,第2天复习1次,第3天复习1次,第7天再复习1次,可有效延长记忆周期;交叉复习:每天同时复习1首新学的诗和1首旧诗(如周一学《咏鹅》,周二学《江南》+复习《咏鹅》)。三、教学与亲子指导实用建议(一)教师教学建议:立足课堂,激发兴趣1.情境化导入: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引入诗句主题(如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展示西湖六月的荷花图);2.角色扮演:让孩子扮演诗句中的角色(如《村居》中的“儿童”,模拟放纸鸢的动作;《咏鹅》中的“鹅”,模仿“曲项向天歌”的样子);3.联系生活:让孩子找“生活中的诗句”(如看到柳树,说“万条垂下绿丝绦”;看到荷花,说“映日荷花别样红”),将古诗文与现实生活关联。(二)亲子指导建议:日常渗透,自然积累1.碎片化输入:利用早餐、散步、睡前等碎片化时间,让孩子听或读古诗(如早餐时读《悯农》,提醒“珍惜粮食”;散步时读《村居》,观察“草长莺飞”的场景);2.互动式背诵:家长与孩子一起背诵,通过“接龙”“比赛”等方式增加趣味性(如“我们比一比,谁先背完《咏柳》”);3.榜样示范:家长自己背诵古诗,让孩子感受到“古诗是有趣的”(如家长故意“忘词”,让孩子帮忙提醒,满足孩子的成就感)。四、二年级古诗文背诵计划示例为避免孩子“畏难”,建议采用“每周1-2首,每天10分钟”的节奏,分步骤完成背诵:步骤内容时间1.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古诗,重点纠正“曲(qū)项”“绦(tāo)”“簇(cù)”等易错字第1天(5分钟)2.理解大意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解释诗句(如“白毛浮绿水”是“白色的羽毛漂在绿水上”)第1天(5分钟)3.节奏诵读用打拍子、唱古诗的方式,掌握诗句节奏第2-3天(每天10分钟)4.尝试背诵关闭书本,根据节奏尝试背诵(若忘词,提醒关键词,如“《咏鹅》的第二句是‘曲项……’”)第4天(10分钟)5.巩固复习第5-7天,每天花5分钟复习已背古诗(如周一背《咏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