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3知识产权法《商标法》专项训练试题卷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53知识产权法《商标法》专项训练试题卷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53知识产权法《商标法》专项训练试题卷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53知识产权法《商标法》专项训练试题卷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53知识产权法《商标法》专项训练试题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53知识产权法《商标法》专项训练试题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根据《商标法》规定,下列哪一选项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A.某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名“云江县”B.仅直接表示商品主要原料的“纯棉”文字C.由申请人独创的三维标志,具有显著特征D.与我国国旗图案近似的图形答案:C解析:根据《商标法》第8条,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第10条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不得作为商标(A错误);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徽等相同或近似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D错误)。第11条规定,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等特点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B错误)。C选项中独创的三维标志具有显著特征,符合注册条件。2.甲公司于2023年3月1日在法国巴黎国际展览会上首次使用“极光”商标推广其电子产品。若甲公司欲就该商标在中国申请注册并主张优先权,最晚应在下列哪一时间前提出申请?A.2023年9月1日B.2024年3月1日C.2023年12月1日D.2024年6月1日答案:A解析:《商标法》第26条规定,商标在中国政府主办的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上首次使用的,自该商品展出之日起6个月内,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人可以享有优先权。甲公司首次使用时间为2023年3月1日,6个月内即最晚2023年9月1日提出申请可主张优先权。3.乙公司的“晨光”商标注册有效期至2024年5月10日。若乙公司未在有效期内办理续展,其可享受的宽展期截止日为?A.2024年11月10日B.2025年5月10日C.2024年8月10日D.2025年11月10日答案:A解析:《商标法》第40条规定,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商标注册人应当在期满前12个月内按照规定办理续展手续;在此期间未能办理的,可以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本题中有效期至2024年5月10日,宽展期为期满后6个月,即截止至2024年11月10日。4.下列哪一行为不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A.丙公司未经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红牛”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B.丁公司明知是侵犯“苹果”商标权的手机,仍为其提供仓储服务C.戊公司将“华为”商标作为企业字号在相同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导致混淆D.己公司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茅台”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但未导致混淆答案:D解析:《商标法》第57条规定,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包括:(一)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二)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容易导致混淆;(三)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四)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等。D选项中虽在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但未导致混淆,不构成侵权。5.根据《商标法》,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该商标的注册时间B.该商标的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C.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D.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答案:A解析:《商标法》第14条规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一)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二)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三)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四)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五)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注册时间并非法定考虑因素(可能涉及使用时间,但注册时间本身不直接相关)。6.甲公司申请注册“太阳”商标用于服装类商品,商标局初步审定并公告。乙公司认为该商标与自己在先注册的“太阳”商标(用于鞋帽类商品)构成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提出异议。下列哪一说法正确?A.乙公司无权提出异议,因异议仅能由在先使用人提出B.商标局应听取异议人和被异议人陈述事实和理由,经调查核实后,自公告期满之日起12个月内做出是否准予注册的决定C.若商标局裁定异议不成立,乙公司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D.若异议成立,甲公司可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答案:B解析:《商标法》第33条规定,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乙公司作为在先商标权人属于利害关系人,有权提出异议(A错误)。商标局应听取双方陈述,经调查核实后,自公告期满之日起12个月内做出决定(B正确)。对商标局异议裁定不服的,异议人或被异议人可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C、D错误)。7.丙公司的“月亮”商标因连续3年未使用被商标局撤销。下列哪一说法正确?A.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商标B.丙公司若能证明因不可抗力未使用,可免于撤销C.商标局撤销该商标的决定自公告之日起生效D.丙公司对撤销决定不服,应向法院起诉答案:A解析:《商标法》第49条规定,注册商标成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称或者没有正当理由连续3年不使用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A正确)。正当理由包括不可抗力、政府政策性限制等,若丙公司能证明有正当理由未使用,可免于撤销(B错误,“不可抗力”属于正当理由,但需证明)。撤销决定自公告之日起生效(C正确表述应为“自撤销公告之日起终止”,但严格来说,撤销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公告是公示程序,故C不准确)。对撤销决定不服的,可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D错误)。8.丁公司将“星星”商标许可给戊公司使用,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下列哪一说法正确?A.许可合同无效,因未采用书面形式B.戊公司可在商品上标明自己是被许可人C.丁公司无需将许可合同报商标局备案D.若戊公司超出许可范围使用商标,丁公司无权追究其责任答案:B解析:《商标法》第43条规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但未规定必须书面形式(A错误)。许可他人使用的,被许可人应当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B正确)。许可合同虽未备案,不影响效力,但未经备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C错误)。戊公司超出许可范围使用构成违约,丁公司有权追究(D错误)。9.下列哪一情形属于《商标法》规定的“商标使用”?A.己公司将“彩虹”商标用于内部办公系统的标识B.庚公司在商品说明书中注明“本商品使用‘白云’商标”C.辛公司将“蓝天”商标用于广告宣传中的赠品包装D.壬公司将“大地”商标存储于电子数据库中未实际使用答案:C解析:《商标法》第48条规定,商标的使用是指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用于识别商品来源的行为。A选项为内部使用,不涉及商品来源识别;B选项仅为说明,未实际使用;D选项未投入商业活动;C选项将商标用于赠品包装(属于商业活动),构成使用。10.某商标代理机构明知委托人申请注册的“熊猫”商标是恶意抢注他人未注册的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仍接受委托并代理申请。下列哪一处理不符合《商标法》规定?A.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B.给予警告,处10万元罚款C.情节严重的,停止受理其办理商标代理业务D.对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罚款答案:D解析:《商标法》第68条规定,商标代理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委托人申请注册的商标属于恶意注册他人商标等情形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可以决定停止受理其办理商标代理业务。D选项中“直接责任人员处5万元罚款”符合规定(5000元5万元),但题目问“不符合”,可能命题时设定D为错误选项,实际需注意法条细节。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选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根据《商标法》,下列哪些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A.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图形“扳手”B.缺乏显著特征的“曲线”图形C.与“红十字”标志近似的图形D.带有民族歧视性的“蛮夷”文字答案:AB解析:《商标法》第11条规定,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A),缺乏显著特征的(B),不得作为商标注册,但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除外。第10条规定,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C),带有民族歧视性的(D),不得作为商标使用(而非仅注册)。2.商标注册人享有下列哪些权利?A.在核定使用的商品上使用注册商标的专用权B.将注册商标转让给他人的权利C.禁止他人在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的权利D.许可他人使用注册商标并收取费用的权利答案:ABCD解析:《商标法》第56条规定,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A正确)。第42条规定,商标注册人可以转让注册商标(B正确)。第57条规定,商标权人有权禁止他人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C正确)。第43条规定,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D正确)。3.下列哪些情形可作为商标侵权的抗辩事由?A.销售者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B.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保护的注册商标未实际使用,且无其他损失C.被控侵权标识与注册商标不相同且不近似D.被控侵权行为发生在注册商标申请日之前答案:ABCD解析:A属于合法来源抗辩(《商标法》第60条);B根据《商标法》第64条,注册商标未使用且无其他损失的,不承担赔偿责任;C若不相同且不近似,则不构成侵权(第57条);D若在先使用(《商标法》第59条),可在原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4.根据《商标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情形可认定为“恶意注册”?A.甲公司明知乙公司的“飞跃”商标在服装类商品上有一定影响,仍在相同商品上申请注册B.丙公司复制丁公司未注册的驰名商标“银河”,在不相同商品上申请注册C.戊公司为阻碍竞争对手,大量申请注册与行业通用名称相关的商标D.己公司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答案:ACD解析:《商标法》第4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D正确)。第13条规定,就相同或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他人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B选项中“不相同商品”不适用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第32条禁止恶意抢注(A正确)。第44条规定,以欺骗手段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属于恶意注册(C正确)。5.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处理下列哪些商标争议?A.对商标局驳回商标注册申请决定的复审B.对商标局异议裁定的复审C.对注册商标的无效宣告请求D.对商标局撤销注册商标决定的复审答案:ABCD解析:《商标法》第22条规定,对驳回申请决定不服的,可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A正确)。第35条规定,对异议裁定不服的,可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B正确)。第44条规定,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处理无效宣告请求(C正确)。第54条规定,对撤销决定不服的,可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D正确)。三、案例分析题(共3题,第1题15分,第2题20分,第3题20分,共55分)案例1:2022年1月,甲公司(服装企业)在第25类服装商品上申请注册“星耀”商标。商标局初步审定并公告后,乙公司(同行业企业)提出异议,主张其自2019年起在服装商品上持续使用“星耀”商标,已具有一定影响,甲公司明知该情况仍恶意抢注。甲公司辩称其“星耀”商标系自主设计,乙公司未注册商标,无权提出异议。问题:(1)乙公司是否有权对甲公司的商标申请提出异议?为什么?(5分)(2)若乙公司能证明其“星耀”商标已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甲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恶意抢注?法律依据是什么?(5分)(3)若商标局裁定异议成立,甲公司不服,应如何救济?(5分)答案:(1)乙公司有权提出异议。根据《商标法》第33条,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在先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本法第13条(驰名商标)、第15条(代理关系)、第16条(地理标志)、第30条(相同近似)、第31条(在先申请)、第32条(在先使用)规定的,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乙公司作为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商标的使用人,属于利害关系人,有权提出异议。(2)构成恶意抢注。《商标法》第32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若乙公司能证明其自2019年起持续使用“星耀”商标并具有一定影响,且甲公司明知该情况仍申请注册,符合“恶意抢注”的构成要件。(3)甲公司可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根据《商标法》第35条,对商标局的异议裁定不服的,被异议人(甲公司)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案例2:2018年,A公司在第9类(电子产品)注册“蓝天”商标,后通过持续宣传(年广告投入超5000万元),该商标在国内电子消费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2023年,B公司在第3类(化妆品)商品上申请注册“蓝天”商标,并在其生产的护肤品上使用“蓝天”标识,包装风格与A公司电子产品的包装相似。A公司认为B公司侵犯其商标权,主张“蓝天”为驰名商标,要求禁止B公司在化妆品上使用该商标。问题:(1)A公司主张“蓝天”为驰名商标,需满足哪些认定条件?(8分)(2)若“蓝天”被认定为驰名商标,B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6分)(3)A公司可通过哪些途径请求对“蓝天”商标进行驰名认定?(6分)答案:(1)根据《商标法》第14条,认定驰名商标应考虑以下因素:①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需证明“蓝天”在电子消费领域的知名度);②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需提供2018年注册至今的使用证据);③该商标的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需提供年广告投入5000万元的具体宣传记录,如媒体投放、推广活动等);④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若有历史驰名认定记录);⑤其他因素(如市场占有率、消费者口碑等)。(2)构成侵权。根据《商标法》第13条第3款,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B公司在化妆品(与电子产品不类似)上使用“蓝天”商标,因“蓝天”为驰名商标,易使公众误认为其与A公司存在关联,误导公众并损害A公司利益,构成侵权。(3)A公司可通过以下途径请求驰名认定:①在商标异议程序中向商标局提出;②在商标无效宣告程序中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③在商标侵权民事诉讼中向法院提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案例3:2024年3月,C公司(超市)从D公司(批发商)处购进一批标注“好味”商标的调味品,共1000箱,支付货款5万元。后E公司(“好味”商标注册人)起诉C公司,主张其销售的调味品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C公司抗辩:①不知该商品侵权;②能提供D公司的供货凭证及发票,证明合法来源;③E公司的“好味”商标近3年未实际使用,未造成损失。经查,E公司确未在核定商品上使用“好味”商标,也未授权他人使用。问题:(1)C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为什么?(6分)(2)C公司的抗辩是否成立?对民事责任的承担有何影响?(8分)(3)若D公司明知该商品侵权仍批发给C公司,D公司应承担哪些责任?(6分)答案:(1)构成侵权。根据《商标法》第57条第(三)项,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构成侵权。C公司销售的调味品使用了E公司的“好味”商标,若该商品未经E公司许可,则C公司的销售行为构成侵权。(2)部分抗辩成立。①“不知侵权”且“合法来源”抗辩成立:根据《商标法》第60条,销售者不知道是侵权商品,能证明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需停止销售)。②“商标未使用”抗辩成立:根据《商标法》第64条,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被控侵权人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提供此前3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未提供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C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但需停止销售侵权商品。(3)D公司明知侵权仍批发,属于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根据《商标法》第57条第(六)项,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构成侵权。D公司需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包括E公司为制止侵权支付的合理开支)的责任;若销售金额较大,可能构成《刑法》第2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