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60分。1.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中发掘出了玉琼、玉钺、玉环、玉锥形器、陶鼎、磨制石器等陪葬品。据此可知,这一遗址最有可能属于()A.旧石器早期 B.旧石器晚期 C.新石器早期 D.新石器晚期2.春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对现实不满,他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3.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根据材料可知,汉初文景时期治国核心思想是()A.以仁孝治天下的儒家 B.以倡导节用节葬的墨家

C.倡导严刑峻法的法家 D.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4.据《新唐书》记载,唐朝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这反映出唐朝()A.君主专制的崩溃 B.中央集权的弱化 C.地方自治的确立 D.土地兼并的严重5.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民族内容梳理①实行南北面官制度②古代羌人的分支,政权定都兴庆府③与南宋长期对峙,后现“大定之治”④完成统一,设立驿站,进行了制度创新A.党项、女真、鲜卑、蒙古 B.鲜卑、女真、蒙古、满洲

C.女真、吐蕃、契丹、满洲 D.契丹、党项、女真、蒙古6.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任何国家通过条约获得的新权利都必须扩展给其他已签订条约的国家,而清政府不能要求其他国家作出对等的让步。这一不合理的要求最早出现于()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后7.下图为1915-1919年中国棉纺织业盈利统计折线图,促使这一时期棉纺织业盈利变化的原因有()

①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③北洋政府鼓励创办实业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绘制示意图是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国营经济的建立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D.人民政权的巩固9.2007—2009年,中国在非洲建立了30个疟疾防治中心,并派遣122名抗疟专家为其进行技术指导。2007—2011年,中国向非洲提供了价值7.571亿美元的医疗援助,包括医疗机构和疟疾防治中心的建设。上述举措()A.展示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B.解决了非洲医疗设施不足问题

C.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D.加强了中非之间经济技术合作10.有史学家认为:“埃及和巴比伦是人类文化征途上出现较早的两支拓荒队,它们的经验、探求和创造是后来重大发展的开端,这些开端显示了深远的意义”。下列项中,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A.埃及人制定了太阳历 B.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C.巴比伦采用了20进制 D.巴比伦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11.他在所征服地区大力推行其“希腊化政策”:介绍各种希腊典籍,推广希腊语言,修造希腊式建筑,新建一系列希腊式城市等等,开创了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他”是()A.汉谟拉比 B.亚历山大大帝 C.希罗多德 D.大流士一世12.某纲领性文件颁布于1789年,“以法国启蒙思想为基础,借鉴美国《独立宣言》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精华,较完整地阐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些重大原则,如人权原则、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它们是反封建的锐利武器,同时也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有力武器。”这个文件是()A.《人权宣言》 B.《查士丁尼法典》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13.如表呈现了1913-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这()国别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量(%)殖民地面积(平方公里)殖民地人口(万人)英俄2.617403320法国610605550德国162901230日本1301920美国3830970A.反映出美、德殖民势力上升 B.体现了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C.造成英、美间矛盾不断激化 D.导致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14.下图漫画中的情形体现了()

A.南北战争 B.德国统一 C.欧洲联合 D.冷战对峙15.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脆弱,全球贸易和投资低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波动。同时,地缘政治因素错综复杂,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相互交织,西方国家保护主义抬头。这表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A.催生了贸易保护主义 B.仍然面临着巨大阻碍

C.受西方国家全面支配 D.使经济风险日益增强16.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漆制木碗和木桶,将漆器出现的时间上推到距今约7000年前。1997年,浙江杭州跨湖桥遗址出土了漆制木弓,将漆器出现的时间进一步上推到距今8000年前。2020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发现两件漆器,碳14测年结果表明井头山遗址地层年龄为7800—8300年。这表明()

①人类的手工业生产早于农业生产

②漆器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产物

③考古成果会刷新人们的历史认识

④浙江地区漆器制作历史十分悠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以范仲淹、司马光、苏轼等为代表的宋代士大夫,尽管有时政见不同,但都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与忧患意识,此种情怀根植于特定的时代氛围。这一“特定的时代氛围”指()A.诸侯纷争,变法革新 B.繁荣开放,制度创新

C.政权并立,儒学复兴 D.版图定型,面临挑战18.雍正元年(1723年),川陕总督年羹尧在奏折中写道:“臣等请嗣后凡有紧要事情,先具奏稿密呈睿览……既经圣虑,自有乾断,不独臣等获有遵循,而军务大事可免错误矣。”由此推断,奏折制度()

①具有迅速机密的特点

②有助于提高决策效率

③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④仅限于奏报边防事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共产党照例攻击敌薄弱之点,先碾庄,然后在双堆集,而这时国民政府的主力部队却在徐州闲着没事。当这些部队终于出动时,他们被追赶、包围,在陈官庄一点点被吃掉”。这场战役()A.百团大战 B.淮海战役 C.徐州会战 D.平津战役20.1978年,中国政府派出多批高级官员去香港和欧洲等地考察。4月,国家计委和外经贸部的干部访问香港,评估了香港在金融、工业和管理方式领域帮助大陆的潜力。5-6月,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领的高级代表团访问了欧洲五国,看到了这些国家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以及工人的整体生产效率。这些考察()A.有助于改革开放的起步 B.拉开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C.有利于经济重心的转移 D.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21.对于下图所示的人类文明早期发展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多元一体 B.交流互鉴 C.相对独立 D.同源共祖22.根据统计,1801-1841年间,英国人口为5000-9999人的城市数量从58个增加到156个,人口为10000-49999人的城市从50个增加到95个,而50000-99999人的大城市也从7个增加到16个。英国城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居民文化素养的提高 B.垄断组织的形成

C.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 D.奴隶贸易的兴盛23.马可•波罗这样描绘中国元朝一个藩王的宫殿:“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周围约五哩(一哩约等于1.6千米)。墙内即此王宫所在,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这些描绘()A.加速了欧洲商品经济发展 B.刺激了欧洲人到东方发财致富

C.催生了欧洲人的冒险精神 D.增强了欧洲人东方传教的欲望24.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矛盾,加速了革命发生

C.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国内的延续

D.俄国民众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在和平时期并不尖锐25.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以自然资源、农业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工业部门的技术和装备依靠初级产品出口取得的外汇收入购买,因此,国际收支的波动对发展中国家影响较大。改变这一状况的关键在于()A.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发挥联合国的协调作用

C.加快推动全球化进程 D.发展中国家建立联合体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还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唐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材料二经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祖孙四代的开拓,中国疆域达到内在发展的极致。同时,中国按照自身发展的轨道滑行,国力达到了全盛。……在此条件下,清朝于北方遏制了俄国的继续南下,且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于南方,运用朝贡贸易体制把欧洲列强的权利锁定在规定所允许范围内。……这使得前中期的清朝对其疆域的最终奠定,能够从容地从学理上与法理上进行自我确认。

——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为巩固统一,对边疆各族采取的统治方式,并阐述这些统治方式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清朝“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疆界”。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大变局”是“历史合力”的产物。其主要内容是世界经济版图正在改写、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新科技革命加快重塑世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加速推进、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成为不可遏制的历史潮流。

——于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界历史进程》(1)观察上图,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使欧洲政治版图发生了改变。指出该历史事件的名称。并说明该事件前后欧洲政治版图发生变化的具体体现。(2)世界格局是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科技格局等。综合材料一二,任选一个角度,结合17至20世纪的相关史实,撰写历史小论文,题目自拟。(要求:立论正确,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晚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和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出现了专门的手工业者,玉器制作工艺达到了较高水平,磨制石器广泛应用,同时,原始宗教和丧葬礼仪也逐渐发展起来,人们开始使用各种精美的物品作为陪葬品。题干中提到的玉琮、玉钺、玉环、玉锥形器等玉器以及陶鼎、磨制石器等陪葬品,符合新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的特点。所以这一遗址最有可能属于新石器晚期,D项正确;

旧石器时代早期和晚期,以使用打制石器为主要标志,生产方式主要是采集和狩猎,当时人们主要利用天然材料,还未出现磨制石器以及较为精美的玉器制作等工艺,排除AB项;

新石器时代早期虽然已经出现了磨制石器,但生产力水平仍然相对较低,社会分工可能还不足以支撑起复杂且精美的玉器制作工艺以及相对完善的丧葬礼仪体系,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对现实不满,他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B正确,排除ACD。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孔子,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孔子,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答案】D【解析】A.儒家以仁孝治天下在汉武帝时期才确立正统地位,与材料中“文景时期”不符,故A排除;

B.墨家倡导节用节葬虽强调节俭,但墨家思想在汉初并非主流,材料未体现其核心思想,故B排除;

C.法家主张严刑峻法,而材料强调“与民休息”,与法家思想相悖,故C排除;

D.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与材料中“与民休息”“清静不扰民”“节制开支”等描述高度契合,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西汉初期的治国思想,核心知识点为黄老之学在汉初的实践。材料中“扫除烦苛,与民休息”“恭俭”“移风易俗”等关键词,体现了无为而治、清静不扰民的治国理念,需结合汉初经济恢复与“文景之治”的历史背景进行判断。

本题以材料分析为主,考查学生从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易错点在于混淆汉初与汉武帝时期思想政策的差异,需注意黄老之学与法家思想的本质区别。解题时应紧扣材料中的“与民休息”“恭俭”等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4.【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这句话描述的是唐朝时期的节度使。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最初是为了加强边防而设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节度使的权力逐渐膨胀,形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严重削弱了唐王朝的中央集权,据此依据材料“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可知B正确;

题干涉及是中央集权,故排除A;

C说法片面,排除;

D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唐朝中央集权演进情况,要求依据材料“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唐朝中央集权演进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5.【答案】D【解析】ABC三项所述民族与表格内容对应不准确,排除ABC项;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辽宋夏金元时期。①辽是契丹族,实行南北面官制。②西夏是党项族,定都兴庆府。③金是女真族,与南宋长期对峙,金世宗在位时期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大定之治”。④元朝是蒙古族,完成全国统一,设立了驿站,进行了制度创新,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解答本题需结合多民族政权的并立的史实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考查了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6.【答案】A【解析】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所以片面最惠国待遇最早出现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A正确;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甲午中日战争后、八国联军侵华后都不是片面最惠国待遇首次出现的时间,BCD错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与签订时间,抓住“最早”“首次”等限定词,直接匹配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虎门条约》,要求具备阅读、理解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运用的能力。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914年至1919年纺织业盈利有明显上升,其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同时民国政府鼓励创办实业以及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故②③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此时清政府已经灭亡,故①错误,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8.【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通过土地改革、“银元之战”、抗美援朝巩固了人民政权,D正确,排除ABC。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人民政权的巩固,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积极在非洲建立疟疾防治中心、派遣抗疟专家以及提供大量医疗援助,致力于帮助非洲改善医疗卫生状况,这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主动承担责任,积极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A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洲地域广阔,医疗需求复杂多样,仅靠中国的援助难以完全解决其医疗设施不足的所有问题,排除B项;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主要涉及的是中国对非洲的医疗援助,属于医疗卫生领域,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项;

根据材料,经济技术合作通常涉及贸易、投资、技术转让等方面,而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医疗援助,不属于经济技术合作的范畴,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新时代中国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0.【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美洲的玛雅人创造出20进制,与埃及和巴比伦无关,C项符合题意;

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A项不符合题意;

古代埃及的文字正是象形文,B项不符合题意;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和《汉谟拉比法典》,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答案】B【解析】A.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以颁布《汉谟拉比法典》闻名,与题干中“希腊化政策”无关,故A排除;

B.亚历山大大帝通过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在征服地区推行希腊化政策,推动希腊文化与东方文明交融,符合题干描述,故B正确;

C.希罗多德是古希腊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之父”,其著作《历史》记录了波希战争,与题干中“推行希腊化政策”的政治行为无关,故C排除;

D.大流士一世是波斯帝国的改革者,其政策以中央集权和道路建设(如“御道”)著称,与希腊化政策无直接关联,故D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希腊化政策对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影响。题干通过推行希腊化政策的典型特征(推广希腊语言、建筑、城市等),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人物,属于对历史事件与人物对应关系的考查。

本题核心在于区分历史人物与其标志性政策或成就。易错点在于混淆“希腊化政策”与波斯帝国、古巴比伦等文明的特征,需结合亚历山大东征的背景及其对希腊化文明的推动作用分析。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希腊化文明形成的历史脉络。12.【答案】A【解析】A.《人权宣言》颁布于1789年,以启蒙思想为基础,明确提出人权、自由、法治等原则,符合题干中“反封建”“维护资产阶级”等描述,故A正确;

B.《查士丁尼法典》是6世纪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汇编,早于题干时间且与法国革命无关,故B排除;

C.《权利法案》是1689年英国限制王权的法案,虽体现资产阶级要求,但时间、国家和思想基础均不符,故C排除;

D.《拿破仑法典》颁布于1804年,虽巩固法国革命成果,但时间晚于题干且侧重法律体系化,非“纲领性文件”,故D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重要法律文献及其历史意义,涉及启蒙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原则的体现以及不同国家法律文件的对比分析。解题关键在于结合时间、内容特征和历史背景综合判断。

本题易混淆《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等相似法律文件的时空特征及思想基础,需通过时间、国家、核心内容(如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进行精准辨析。重点在于掌握启蒙思想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作用及不同国家法律文件的差异性。13.【答案】B【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德的殖民势力远低于英法和沙俄,排除;

B.据题干“1913—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下降,但拥有广阔的殖民地,而美德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却占有殖民地面积较小,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正确;

C.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不仅激化了英美间的矛盾,也激化了其他国家的矛盾,排除;

D.材料没有体现国家间结盟的情况,排除。

故选:B。

本题侧重于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解题关键信息是材料表格。

本题侧重于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4.【答案】D【解析】A.南北战争是1861年美国内战,与漫画中1961年柏林墙建立的时间不符,故排除;

B.德国统一发生在1990年,而柏林墙建立于1961年,时间明显不符,故排除;

C.欧洲联合是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发展的经济政治合作,与漫画反映的德国分裂状态无直接关联,故排除;

D.漫画中柏林墙的建立是美苏冷战对峙的典型象征,体现两大阵营在德国问题上的激烈对抗,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冷战格局下德国分裂的历史背景及影响,属于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中“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模块的核心内容。试题通过漫画形式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理解能力,需结合时空定位与教材主干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本题易错点在于混淆德国统一与分裂的时间节点(1990年统一vs1961年柏林墙建立),以及欧洲联合与德国分裂的关系。解题关键在于准确掌握冷战时期德国问题的核心史实,结合漫画信息进行逻辑推导。15.【答案】B【解析】据材料“全球贸易和投资低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波动”和“西方国家保护主义抬头”可知,当今世界仍旧存在不利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全球化的发展仍然面临巨大阻碍,B项正确;

贸易保护主义并非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产生,排除A项;

据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当今世界西方国家并不能全面支配全球化,排除C项;

材料体现的是阻碍全球化的因素,没有涉及全球化对经济风险的影响,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6.【答案】D【解析】从1977年到

2020年,随着考古新发现,漆器出现时间不断被提前,说明考古成果会刷新人们的历史认识,③正确,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杭州跨湖桥遗址、余姚井头山遗址不断出土漆器,且时间跨度久远,表明浙江地区漆器制作历史十分悠久,④正确,D项正确;

材料仅围绕浙江地区漆器出土情况展开,未涉及漆器出现与手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关系相关信息,无法得出该结论,①错误,文明社会通常以城市、文字、复杂礼仪建筑等要素来衡量,出土漆器不能直接表明中国进入文明社会,②错误,排除AB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中国历史文化遗产。

本题考查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7.【答案】C【解析】A.诸侯纷争、变法革新是战国时期特征,与宋代无关,故A排除;

B.繁荣开放、制度创新是唐朝的典型表现,如唐都长安的国际化与三省六部制,故B排除;

C.宋代与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政权并立),同时北宋儒学复兴运动推动理学发展,形成“内圣外王”的士大夫精神,故C正确;

D.清朝通过平三藩、收台湾等实现版图定型,且面临西方殖民挑战,与宋代不符,故D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宋代士大夫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重点在于掌握宋代政治格局与思想文化特征的关联。题干强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需结合宋代政权并立的现实压力与儒学复兴的思想基础分析。

本题易错点在于混淆不同朝代的特征,需准确区分战国(诸侯纷争)、唐朝(开放创新)、宋代(政权并立与儒学复兴)、清朝(版图定型)的关键特征。解题关键在于将士大夫精神与宋代“积贫积弱”但文化兴盛的矛盾性时代背景结合分析。18.【答案】A【解析】从材料“臣等请嗣后凡有紧要事情,先具奏稿密呈睿览……既经圣虑,自有乾断,不独臣等获有遵循,而军务大事可免错误矣”和所学知识可知,奏折制度具有迅速机密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决策效率,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A正确;

④仅限于奏报边防事务表述太绝对了,BCD选项是对材料错误的理解,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19.【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人民解放军先在碾庄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又在双堆集地区歼灭黄维兵团,最后在陈官庄地区歼灭杜聿明集团,与题干描述的作战地点和作战过程相符,B项正确;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与题目描述不符,A项错误;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与题目描述不符,C项错误;

平津战役主要发生在北平(今北京)、天津、张家口等地区,与题干中的碾庄、双堆集、陈官庄等地点无关,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中的重要战役,题干中提到“先碾庄,然后在双堆集”“国民政府主力部队在徐州”“在陈官庄一点点被吃掉”等关键信息,这些地点都是解放战争中某一重要战役的关键作战地点。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中的重要战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答案】A【解析】A.1978年的考察活动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国际经验借鉴,推动了政策制定,故A正确;

B.拉开经济体制改革序幕的是1978年12月小岗村“大包干”实践,而非考察活动,故B排除;

C.材料未提及经济重心转移(如沿海开放区设立等),故C排除;

D.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明确于1992年中共十四大,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及影响,要求学生结合1978年政治经济形势分析考察活动的意义,重点在于理解改革开放的决策过程与前期准备。

本题易混淆改革开放“决策背景”与“具体实施事件”,需准确区分考察活动与政策落地的时序关系。重点在于掌握改革开放关键节点(如1978年考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十四大)的关联性。21.【答案】C【解析】A.“多元一体”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典型特征(如中华文明),强调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而题干所示为多个独立区域文明的并存,未体现“一体”,故A排除;

B.“交流互鉴”需文明间存在主动互动,但早期受交通与技术限制,文明间联系有限,故B排除;

C.图示各文明因地理阻隔(如山脉、海洋)长期独立发展,形成独特文化与制度,符合“相对独立”特点,故C正确;

D.“同源共祖”暗示所有文明起源于同一源头,但题干所示文明分布广泛且文化差异显著,故D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人类文明早期发展的特点,主要涉及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题干通过地图形式呈现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等文明区域,要求学生结合地理隔离与文明独立性的特点进行判断。

本题易错点在于混淆“多元一体”(中国文明特征)与“相对独立”(早期全球文明特征)。解题关键在于结合地理环境分析文明发展的隔离性,并区分不同时期文明互动的深度。22.【答案】C【解析】首先,我们分析题目所描述的现象:

时间段:1801-1841年。现象:不同规模的城市数量都有显著增加。接下来,我们逐项考察每个选项是否能合理解释这一现象:

A.居民文化素养的提高:虽然文化素养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但它更多关联于教育、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发展,而不是直接导致城市数量的快速增加。因此,这一选项与题目描述的现象关联性不强。

B.垄断组织的形成:垄断组织主要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兴起,与题目所给的时间段不符。因此,这一选项可以排除。

C.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1801-1841年正值英国工业革命的高潮时期。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以寻求就业机会。这直接推动了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因此,这一选项与题目描述的现象高度相关。

D.奴隶贸易的兴盛:虽然奴隶贸易在早期对英国的经济有一定影响,但到19世纪初,随着道德和国际压力的增加,奴隶贸易逐渐受到谴责并被限制。此外,奴隶贸易与国内城市数量的快速增加无直接关联。因此,这一选项可以排除。

综上所述,1801-1841年间英国城市数量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这一进程带动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扩张。

故选C。

本题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马可波罗这样描绘中国元朝一个藩王的宫殿”、“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可波罗笔下的元朝,非常繁荣,刺激了欧洲人到东方发财致富,B项正确;

材料内容并不会加速经济发展,排除A项;

冒险精神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材料主旨描写了东方的富裕,与传教无关,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2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可得出,列宁认为是战争促使俄国爆发了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因为参加一战,激化了固有的各种矛盾,加速了革命的发生,故B项正确;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加速剂,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属于内战,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国内的延续,故C项错误;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民众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在一战背景下激化的产物,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要求学生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特征和背景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和背景,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25.【答案】A【解析】据“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依然以自然资源、农业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工业部门的技术和装备依靠初级产品出口取得的外汇收入购买,因此,国际收支的波动对发展中国家影响较大”可知,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主要以自然资源、农业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处于不利地位。再根据“国际收支的波动对发展中国家影响较大”可知,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尤其大,所以要改变这种不利地位就应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A项正确;

联合国的协调并不一定能够改变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地位,排除B项;

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在国家贸易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是因为受到发达国家的压榨和剥削,加快全球化进程并不一定能够改变这一局面,反而有可能加剧这一局面,排除C项;

发展中国家建立联合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这种局面,但并不是关键,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6.【答案】【小题1】策略:设立军政机构;册封;和亲;会盟;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影响:①推动了与边疆民族的和平交往,促进民族交融;②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③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疆域拓展【小题2】概述: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解析】(1)第一小问策略,根据材料“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可知设立军政机构;根据材料“对边疆民族总体上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可知实施册封与和亲;结合所学知识,唐朝还通过会盟巩固关系;根据材料“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可知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可知促进民族交融;根据“设立都护府,统于中央政府”可知推动国家统一;根据“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可知促进边疆开发和疆域拓展。

(2)根据材料“运用外交手段划定了边界”并结合所学知识,清朝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通过法律形式明确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及库页岛的主权归属,是外交划界的典型例证。

故答案为:

(1)策略:设立军政机构;册封;和亲;会盟;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影响:①推动了与边疆民族的和平交往,促进民族交融;②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③有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疆域拓展。

(2)概述: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试题考查唐朝边疆治理政策及其影响、清朝外交成就。第一问要求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唐朝通过羁縻府州制度、军镇屯戍制度、怀柔政策等手段巩固统一的策略,并阐述其对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第二问聚焦清朝通过外交手段划定疆界的史实,需准确回忆《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第一问需注意区分羁縻府州制度与军镇屯戍制度的不同功能,避免将经济措施(如互市贸易)与政治措施混淆;第二问易错点在于混淆《尼布楚条约》与《瑷珲条约》的内容,需准确记忆条约签订的时间(1689年)及核心条款。27.【答案】【小题1】事件名称:第一次世界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