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使用维护操作步骤_第1页
呼吸机使用维护操作步骤_第2页
呼吸机使用维护操作步骤_第3页
呼吸机使用维护操作步骤_第4页
呼吸机使用维护操作步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前言呼吸机是辅助或替代患者呼吸功能的重要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呼吸衰竭、重症监护等场景。正确的使用方法与规范的维护流程,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设备寿命及患者安全。本文基于临床操作规范与设备厂家指南,梳理呼吸机使用与维护的标准化步骤,兼顾专业性与实用性。二、使用前准备(一)环境准备1.空间要求:放置呼吸机的区域需通风良好(避免密闭空间),远离热源(如暖气、阳光直射)、水源(如加湿器、水管)及电磁干扰(如手机、微波炉)。2.温湿度控制:环境温度保持18-25℃,相对湿度40%-60%(湿度过高易滋生细菌,过低可能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3.电源检查:确认电源插座接地良好(避免漏电风险),电源线无破损、老化;使用稳压电源(如UPS),防止电压波动损坏设备。(二)设备检查1.主机外观:检查主机外壳无裂缝、变形,按键/旋钮功能正常(如电源键、模式选择键)。2.管路系统:连接管路(吸气端、呼气端):无破损、裂缝、扭曲,接口处密封圈完整(避免漏气)。湿化器:确认湿化罐内水位在“MIN”与“MAX”之间(使用无菌蒸馏水,避免自来水滋生微生物);湿化器加热功能正常(可触摸罐体感受温度)。3.面罩/接口检查:面罩:选择与患者面部适配的型号(如鼻罩、全面罩),检查密封垫无老化、破损,头带弹性良好(无松弛或断裂)。气管插管/气切套管:若患者使用有创通气,需确认导管固定牢固,气囊压力正常(一般20-30cmH₂O,用气囊测压表检测)。4.传感器与附件:流量传感器:无灰尘、痰液堵塞(可用棉签轻轻擦拭);压力传感器校准正常(参考设备说明书)。报警系统:测试报警功能(如高压报警、低压报警、氧浓度报警),确保声音清晰、灯光正常。(三)患者评估1.病情评估:确认患者诊断(如COPD、ARDS)、呼吸功能状态(如自主呼吸能力、血氧饱和度),明确呼吸机使用目的(如辅助通气、支持呼吸)。2.面罩适配性:让患者试戴面罩,调整头带松紧(以能插入1-2指为宜),检查面罩边缘与面部贴合度(无明显漏气)。3.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呼吸机使用方法(如呼吸配合、面罩佩戴)、注意事项(如不要自行调整参数)及报警含义(如听到报警不要惊慌,及时呼叫医护人员)。三、使用操作步骤(一)开机启动1.连接电源:将呼吸机电源线插入接地插座,打开主机电源开关(一般位于机身背面或侧面)。2.启动湿化器:打开湿化器电源,设置湿化温度(一般32-37℃,根据患者呼吸道湿度调整)。3.选择通气模式: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模式(如无创通气常用CPAP、BiPAP;有创通气常用SIMV、AC)。CPAP(持续正压通气):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提供持续气道正压。BiPAP(双水平正压通气):用于COPD急性加重、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提供吸气相正压(IPAP)与呼气相正压(EPAP)。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用于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的患者,结合指令通气与自主呼吸。(二)连接患者管路与面罩1.连接管路:将吸气端管路连接至湿化器出口,呼气端管路连接至呼吸机呼气端口(注意区分吸气与呼气标识)。2.佩戴面罩:无创通气:让患者抬头,将面罩覆盖鼻部(或口鼻),调整头带顺序(先固定下部头带,再固定上部),确保面罩与面部贴合。有创通气:确认气管插管/气切套管位置正确(通过听诊双肺呼吸音、胸片确认),连接呼吸机管路(避免管路牵拉导管)。(三)参数设置与确认1.基础参数设置(以无创BiPAP为例):IPAP(吸气相正压):初始设置8-12cmH₂O,根据患者呼吸努力调整(以患者能轻松触发呼吸、无明显呼吸困难为宜)。EPAP(呼气相正压):初始设置4-6cmH₂O,用于维持气道开放(如OSAHS患者可适当提高至6-8cmH₂O)。呼吸频率(RR):12-20次/分(根据患者自主呼吸频率调整,无创通气时一般设置为低于自主呼吸频率2-3次/分)。氧浓度(FiO₂):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SpO₂)调整,目标SpO₂维持在90%-95%(一般初始设置21%-30%,避免高浓度氧导致氧中毒)。吸气时间(Ti):0.8-1.2秒(吸呼比1:1.5-2),确保患者有足够时间呼气。2.确认参数:设置完成后,再次核对参数(如IPAP、EPAP、FiO₂),避免输入错误。(四)实时监测与调整1.患者监测:呼吸同步性:观察患者呼吸与呼吸机的配合情况(如无明显人机对抗,患者无烦躁、呼吸困难)。生命体征:监测心率、血压、SpO₂(每15-30分钟一次,病情稳定后可延长至1-2小时一次)。临床症状:注意患者有无胸闷、气促、咳嗽、咳痰等情况(如出现人机对抗,可调整IPAP、EPAP或加用镇静剂)。2.设备监测:报警信息:及时处理报警(如高压报警可能因管路堵塞、痰痂阻塞;低压报警可能因面罩漏气、管路断开)。参数显示:观察呼吸机屏幕上的流量-压力曲线(如曲线平滑,无异常波动)、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MV)等指标(Vt一般为6-8ml/kg理想体重,MV为6-10L/min)。(五)停机与断开连接1.停机指征:患者自主呼吸能力恢复(如SpO₂维持在90%以上、呼吸频率12-20次/分、无明显呼吸困难),经医生评估后可停机。2.操作步骤:关闭呼吸机电源:先关闭主机电源,再关闭湿化器电源。断开管路:先断开患者面罩/导管与管路的连接,再拆除管路(避免管路内积水流入患者气道)。清洁整理:将面罩、管路取下,进行清洁消毒(详见“维护保养规范”);主机用干布擦拭,放置于干燥通风处。四、维护保养规范(一)日常清洁维护1.面罩与管路:每次使用后,用中性洗涤剂(如洗洁精)清洗面罩、管路(避免使用酒精、漂白剂等刺激性清洁剂),用温水冲洗干净,晾干(避免阳光直射)。面罩密封垫:每周检查一次,若有老化、破损及时更换。2.湿化器:每天更换湿化罐内的蒸馏水(避免细菌滋生);使用后倒空剩余水分,晾干。每周用白醋(1:3稀释)浸泡湿化罐30分钟,去除水垢,再用温水冲洗干净。3.主机表面:用干布或75%酒精擦拭主机外壳(避免水进入主机内部),每周一次。(二)定期检查与更换1.滤网:进气滤网(位于主机侧面):每1-2周更换一次(若环境灰尘较多,可每周更换);滤网可清洗(用清水冲洗,晾干后复用),但破损后需立即更换。细菌过滤器(位于呼气端管路):每3-6个月更换一次(若患者有呼吸道感染,可每月更换)。2.管路与面罩:无创通气管路:每3-6个月更换一次(若有破损、老化及时更换)。面罩:每6-12个月更换一次(若密封垫老化、头带松弛及时更换)。3.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每3-6个月校准一次(参考设备说明书);若有痰液堵塞,用棉签轻轻擦拭(避免用力挤压)。压力传感器:每6-12个月校准一次(由专业维修人员完成)。(三)消毒处理流程1.无创通气部件(面罩、管路):化学消毒: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500mg/L)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温水冲洗干净,晾干。高温消毒:将面罩、管路放入消毒锅(100℃)蒸煮20分钟(注意避免面罩变形)。2.有创通气部件(气管插管、气切套管):一次性部件:使用后立即丢弃(避免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部件: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高压蒸汽灭菌(121℃,20分钟)。3.主机内部:主机内部消毒由专业维修人员完成(避免非专业人员拆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五、常见问题处理(一)面罩漏气1.原因:面罩型号不合适、头带松紧不当、密封垫老化。2.处理:更换合适型号的面罩(如患者面部较宽,可选择加大号面罩)。调整头带松紧(以能插入1-2指为宜,避免过紧导致面部压伤)。更换面罩密封垫(若密封垫有裂纹或弹性下降)。(二)设备报警1.高压报警(≥40cmH₂O):原因:管路堵塞(如痰痂、扭曲)、患者咳嗽、人机对抗。处理:检查管路有无扭曲、堵塞(清除痰痂);安抚患者,调整呼吸频率或IPAP;若仍无法缓解,联系医生。2.低压报警(≤5cmH₂O):原因:面罩漏气、管路断开、湿化器未连接。处理:检查面罩佩戴情况(调整头带);检查管路连接(重新连接断开的管路);确认湿化器与主机连接正常。3.氧浓度报警(FiO₂偏离设置值±5%):原因:氧气源压力不足、氧气管路堵塞、传感器故障。处理:检查氧气钢瓶压力(≥10MPa)或中心供氧压力(≥0.3MPa);清理氧气管路(避免堵塞);校准氧浓度传感器(由专业人员完成)。(三)设备无法启动1.原因:电源未连接、电源线破损、保险丝烧毁、主机故障。2.处理:检查电源插座(是否通电)、电源线(有无破损);重新插拔电源线。更换保险丝(若保险丝烧毁,需使用相同规格的保险丝)。若以上方法无效,联系设备厂家维修人员。六、注意事项与安全提示1.专人专用:面罩、管路等接触患者呼吸道的部件需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2.参数调整:不要自行调整呼吸机参数(如IPAP、FiO₂),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调整。3.应急处理:使用过程中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SpO₂下降(<90%)等情况,立即停止使用呼吸机,给予吸氧,并联系医生。4.维护记录:建立维护档案,记录维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