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解题与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解题与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解题与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解题与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解题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解题与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错填、不填或填涂错误均无分。)1.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霜”字,在格律上属于______。2.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对仗工整,请问它们的平仄格式属于______。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诗的押韵方式是______。4.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种叠字连用,在格律和表达上有何特殊效果?请简述______。5.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句,在平仄上应读作______。6.《诗经·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逑”字,在平仄上属于______。7.白居易《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两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且在格律上形成了______。8.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两句,在格律上属于______。9.《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句,在句式结构上属于______。10.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押韵的字分别是______和______。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下列诗句中,平仄使用完全符合“仄仄平平仄仄平”格式的是______。A.白日依山尽B.黄河入海流C.感时花溅泪D.恨别鸟惊心2.《声声慢·寻寻觅觅》在词的格律上,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A.句式整齐B.叠字运用C.平仄协调D.对仗工整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杜甫之手,这两句诗在格律上属于______。A.七言绝句B.五言律诗C.七言律诗D.词4.李白《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两句,在格律上属于______。A.仄起首句入韵B.仄起首句不入韵C.平起首句入韵D.平起首句不入韵5.下列诗句中,押“ang”韵的是______。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6.《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重要,其“赋、比、兴”中的“兴”通常指______。A.直抒胸臆B.喻体比喻C.委婉含蓄D.借物起兴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之手,这句词在格律上属于______。A.变体格B.正格格C.变格格D.依格格8.《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其句式特点是______。A.句式整齐划一B.句式长短不一C.多用四言D.多用五言9.下列诗句中,对仗最为工整的是______。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10.王维的山水诗被誉为“诗中有画”,其《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在格律上属于______。A.平起首句入韵B.仄起首句不入韵C.平起首句不入韵D.仄起首句入韵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请简述什么是诗词格律中的“对仗”。并举一例说明其对诗歌表达的作用。2.李白《静夜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请分析其押韵方式、平仄格式以及意境营造的特点。3.杜甫的《登高》被誉为“七律第一”,请从格律(包括押韵、平仄、对仗)的角度分析其艺术成就。4.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格律与律诗有何主要区别?请结合具体词作说明。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在艺术上备受赞赏,请从格律、意象、意境三个角度分析其成功之处。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诗词格律对于表达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营造诗歌的艺术意境有何重要意义?请结合具体诗词作品,谈谈你的理解。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填空题1.仄声解析思路:在《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中,“霜”字读作shuāng,属于仄声。格律要求诗句平仄相谐,此句前一句“光”字为平声,后一句“疑”字为平声,故“霜”字用仄声形成对比和节奏感。2.仄起仄收式解析思路: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平仄格式分别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和“仄仄平平仄仄平”。首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以仄声起,末句“不尽长江滚滚来”以仄声收,符合七言律诗中常见的仄起仄收格式,且对仗工整。3.交叉韵解析思路: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首诗押韵方式独特,前一句“直”字不押韵,后一句“圆”字押韵,再如《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间”“山”“关”押“an”韵,而“上”“城”“杨柳”不押韵,这种非连续押韵的方式称为交叉韵或隔句押韵。4.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渲染了悲凉气氛解析思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开篇连用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种叠字连用不仅形成了独特的音韵节奏,读来如泣如诉,而且层层递进地渲染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凄凉和悲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5.仄仄平平仄解析思路: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句,按照中古音和平水韵,“对”读仄声,“酒”读仄声,“当”读平声,“歌”读平声,“生”读平声,“几”读仄声,“何”读平声。连读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符合格律要求。6.平声解析思路:《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逑”字读作qiú,属于平声。此句前一句“淑”字为平声,“好”字为仄声,为与前后句平仄相谐,“逑”字用平声最为合适。7.拟声比喻,对仗解析思路: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两句,前一句用“嘈嘈”模拟大弦的响亮声音,后一句用“切切”模拟小弦的低沉声音,这是典型的拟声比喻手法。同时,“大弦”对“小弦”,“嘈嘈”对“切切”,“如”对“如”,“急雨”对“私语”,在词性、结构上也形成了对仗。8.仄起平收式解析思路: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两句,平仄格式分别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仄仄平”。首句“三十功名尘与土”以仄声起,末句“八千里路云和月”以平声收,符合词的格律要求,且气势恢宏。9.反问句解析思路:《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句,前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是感叹句式,后一句“吾将上下而求索”则表达了决心,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可以理解为一种反问,强调前路之艰难遥远,从而突出“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决心之可贵。10.尽流解析思路: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押韵的字分别是“尽”和“流”,均属于平声字,符合七言绝句的押韵规律,且一“尽”一“流”,意境开阔,画面感强。二、选择题1.A解析思路:A项“白日依山尽”平仄为“仄仄平平仄”,符合“仄仄平平仄仄平”格式。B项“黄河入海流”为“平平仄仄平”,不符合。C项“感时花溅泪”为“仄平平仄仄”,不符合。D项“恨别鸟惊心”为“仄仄仄平平”,不符合。2.B解析思路:《声声慢·寻寻觅觅》最显著的特点是叠字的大量运用,如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手法极大地增强了词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是全词的灵魂。3.B解析思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杜甫《绝句》,全诗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体裁为五言绝句,且格律严谨,对仗工整。4.B解析思路: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两句,平仄分别为“仄平仄仄仄仄仄”和“平平仄仄平平平”。首句以仄声起,且句末为仄声,符合仄起首句不入韵的格式,表达了诗人自信而又旷达的情怀。5.C解析思路:C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押韵的字是“邻”(lín),属于“ang”韵。A项“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押“ao”韵。B项“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押“i”韵。D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王勃《滕王阁序》,押“ie”韵。6.D解析思路:《诗经》的“赋、比、兴”是创作手法。“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比喻,“兴”是触景生情,借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或主题。7.A解析思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句词的平仄与标准格式有出入,如“大江”应为仄仄,“东去”应为平仄,但实际为“仄平”;“浪淘尽”应为平仄仄仄,实际为“仄平仄仄”;“千古”应为平平,“风流人物”应为平平仄仄,实际为“仄仄平平”,这里存在较多变格,故属于变体格。8.B解析思路:《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其句式灵活多变,长短不一,既有四言句,也有六言、七言甚至更多字句,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色,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限制。9.A解析思路:A项“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出自杜甫《绝句二首》,对仗极为工整,“江碧”对“山青”,“鸟逾白”对“花欲燃”,不仅词性相对,而且意境也相谐。B项对仗也较好,但A项更为精妙。C项非对偶句。D项对仗尚可,但A项最佳。10.B解析思路: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平仄格式分别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和“平平仄仄平平平”。首句“大漠孤烟直”以仄声起,符合仄起的要求,末句“长河落日圆”以平声收,符合仄收的要求,且为五言律诗格式,属于仄起仄收式。三、简答题1.对仗是指在诗词创作中,要求两句或两句以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句,在词性、平仄上相互协调、相互映衬的一种修辞手法。其作用在于使诗歌语言整齐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同时能够突出对比关系,深化主题,增强表达效果。例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在字数、结构上均相对,词性上也一一对应,如“无边”对“不尽”(数量词+形容词),“落木”对“长江”(名词),“萧萧下”对“滚滚来”(副词+动词+趋向补语),平仄也相对(平平仄仄平平仄对仄仄平平仄仄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渲染了苍凉雄浑的意境。2.李白《静夜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全诗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押韵方式是隔句押韵,即第二句“霜”和第四句“乡”押平声“ang”韵,首句“光”和第三句“月”不押韵。平仄格式上,第一句“床前明月光”为“平平仄仄平”,第二句“疑是地上霜”为“平仄仄仄平”,第三句“举头望明月”为“仄平仄平仄”,第四句“低头思故乡”为“平平平仄平”。虽然第三句平仄略有变通(“仄平仄平仄”应为“仄仄平平仄”),但整体上符合五言绝句的基本格律要求。意境营造上,诗人通过描绘床前明亮的月光,联想到地上的寒霜,然后由景生情,抬头望月,低头思念故乡,语言简洁,却情真意切,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3.杜甫的《登高》被誉为“七律第一”,全诗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从格律角度看,其艺术成就突出。首先,押韵严谨,全诗押平声“ai”韵,韵脚为“哀”“回”“来”“台”“杯”,且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入韵(平声),符合七律仄起首句入韵的格式。其次,平仄协调,全诗平仄基本符合七律的格律要求,如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工整,平仄也相对(平平仄仄平平仄对仄仄平平仄仄平)。再次,对仗工整,颔联、颈联对仗极为精妙,如“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艰难苦恨”对“潦倒新停”,“繁霜鬓”对“浊酒杯”,不仅词性、结构相对,而且意境、情感也相互映衬。整首诗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内容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杜甫“诗圣”的崇高地位。4.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格律与律诗的主要区别在于:首先,句式长短不同。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有长有短,富有变化,而律诗的句子固定为七言或五言,句式整齐划一。其次,押韵灵活。词的押韵比律诗更加灵活,可以换韵,且句子的平仄要求也相对宽松一些。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全词句式长短不一,押韵也较为灵活,如“尽”“壁”“雪”“杰”“发”“月”押“ie”韵,而“去”“流”“人”“物”“边”“郎”“空”“岸”“堆”“画”“年”“了”“巾”“间”“灭”“游”“我”“尊”则不押韵,这与律诗的格律要求有所不同。再次,词更注重表达细腻的情感和描绘具体的场景,而律诗则更注重体现哲理和抒发家国情怀。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在艺术上备受赞赏。从格律角度看,这两句属于五言律诗的颔联,平仄格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和“平平仄仄平平平”,符合格律要求,且对仗工整,“大漠”对“长河”(名词),“孤烟”对“落日”(名词),“直”对“圆”(形容词),不仅词性相对,而且意境也相互映衬,描绘出边塞的壮阔景象。从意象角度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些意象的选取极具代表性,画面感极强,“大漠”的广袤,“孤烟”的单寂,“长河”的蜿蜒,“落日”的圆满,共同构成了一幅壮美而苍凉的边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