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三单元
大气变化的效应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当我们在公园里放飞一只氢气球时,它会朝着哪个方向飘远呢?是一直向高空直线上升,还是会沿着某个神秘的轨迹曲线飞行?或许大家会觉得这只是风在“调皮”,但这背后其实藏着地球大气运动的巨大秘密。去年,有位探险家在赤道附近放飞了一个携带记录仪的气球,令人惊讶的是,半个月后,这个气球竟然出现在了北纬30°
的沙漠上空。而另一个在南极附近放飞的气球,却一路向西,最终抵达了南美洲的西海岸。问题:这些气压带和风带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又有着怎样的分布规律呢?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学生需要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压带、风带和气候的影响,以及如何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人地协调观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们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区域认知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综合思维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要点导学重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季风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01难点大气环流的形成及其对气候形成的影响020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0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目录03季风与季风气候0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大气环流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意义: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气压带的形成与分布0°30°N60°N90°N30°N60°N90°N热低压高压冷高压低压冷单圈环流地表均一1地球不自转2太阳直射赤道3假设条件0°30°N60°N90°N30°N60°N90°N热低压高压冷低压高压高压低压低压高压极锋冷三圈环流假设条件地表均一1太阳直射赤道2气压带的形成与分布形成原因:地球表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不同,气温和气流的运动情况不同。0°30°N60°N90°N30°S60°S90°S赤道低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锋归根结底是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压带的形成与分布分布特点:大致上平行于纬线呈带状分布0°30°N60°N90°N30°S60°S90°S赤道低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极地高气压带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锋气压带的形成与分布0°30°N60°N90°N30°S60°S90°S赤道低气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极锋位置:赤道地区成因:接受太阳辐射多,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带气流性质:湿热近地面气压带的具体分布及成因气压带的形成与分布0°30°N60°N90°N30°S60°S90°S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极锋位置:30°纬度附近成因:高空的大气辐合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气流性质:干热近地面气压带的具体分布及成因气压带的形成与分布0°30°N60°N90°N30°S60°S90°S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极锋位置:60°纬度附近成因:从极地高气压带吹来的极地东风,与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来的中纬西风相遇,在60°纬度附近形成锋面——极锋。此处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相对的低气压带气流性质:冷湿近地面气压带的具体分布及成因气压带的形成与分布0°30°N60°N90°N30°S60°S90°S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极锋位置:极地地区成因:终年太阳辐射弱、气温低,空气冷切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气流性质:冷干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气压带的形成与分布近地面气压带的具体分布及成因知识拓展全球气压带形成的两大原因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或高气压。例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热力原因气流运动造成空气在一定区域内辐合或辐散,从而导致气压发生变化。例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动力原因风带的形成与分布0°30°N60°N90°N30°S60°S90°S赤道低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极地高气压带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锋概念:地球近地面七个气压带之间,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呈带状分布的大气水平运动,成为风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0°30°N60°N90°N30°S60°S90°S赤道低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极地高气压带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锋风带的分布信风带所在地区:低纬地区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向右(或左)偏转形成风向:北半球—东北风
南半球—东南风气流性质:干燥风带的形成与分布0°30°N60°N90°N30°S60°S90°S赤道低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极地高气压带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锋信风带所在地区:低纬地区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向右(或左)偏转形成风向:北半球—东北风
南半球—东南风气流性质:干燥风带的分布风带的形成与分布0°30°N60°N90°N30°S60°S90°S赤道低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极地高气压带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锋风带的分布盛行西风带所在地区:中纬地区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向右(或左)偏转形成风向:北半球—西南风
南半球—西北风气流性质:暖湿风带的形成与分布0°30°N60°N90°N30°S60°S90°S赤道低压带受热膨胀上升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极地高气压带重力堆积下沉相互碰撞抬升寒冷堆积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极锋风带的分布极地东风带所在地区:高纬地区成因:极地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向右(或左)偏转形成风向:北半球—东北风
南半球—东南风气流性质:冷干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图3-2-2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从全球来看,共有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关于赤道南北对称,且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同一半球,极地东风带与信风带的风向大致相同,与西风带的风向大致相反气压带、风带是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在近地面的表现知识拓展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例图变式立体图极地俯视图注: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⑤东北信风带⑥西风带⑦极地东风带借助气压值来表示地球表面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示意图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90°N90°S60°N60°S30°N30°S10121012102010281028102010121004996996100410201028103610281012知识拓展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例图变式局部示意图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图3-2-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幅度和范围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幅度和范围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知识拓展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根据纬线,判断气压带和风带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知识拓展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根据风向,判断南、北半球02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01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知识拓展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根据风向,判断气压带和风带名称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如上图中丙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如上图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0102课堂小结大气环流概念意义气压带的形成与分布形成原因分布特点近地面气压带的具体分布及成因风带的形成与分布概念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移动原因移动规律课堂小练1.图中的高压带是(
)A.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B.北半球极地高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D.南半球极地高压带解析:图中高压带位于30°附近,应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结合图中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可以发现风向都是向右偏转,根据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可知该半球为北半球。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A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完成下面小题。2.在图中低气压带的成因及其控制下的天气(
)A.A热力因素,多雨
B.B热力因素,多雨C.A动力因素,少雨
D.B动力因素,少雨解析:图中A低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受其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A正确,C错误;B低压带位于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因素形成的,受其影响,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BD错误。故选A。A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完成下面小题。3.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附近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解析:甲乙均为下沉气流,都为高气压,它们在60°N相遇,形成锋面。①处在锋面之上,说明它是暖湿气流,即从较低纬度过来的,②为冷干气流(冷空气)说明它发源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所以甲点位于30°N附近,乙点位于90°N附近。②是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A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到最北位置时(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东亚地区主要受东南季风控制C.北京的昼短夜长 D.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解析:全球气压带风带移动到最北时,太阳直射点移动至北回归线,A错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到最北位置时,是北半球的夏季,东亚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主要受东南季风控制,B正确。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北京的昼长夜短,C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观沧海课件教学课件
- 观光车电瓶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课件铃声钢琴
- 2025年中国尿素甲醛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凝胶核心材料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双乙烯酮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学海领航财税真题及答案
- 2025合同签订流程概览
- 2024年天津市中考化学真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中国无铬锌铝涂层项目投资计划书
- 海上卫勤课件
- 2025年云南交投集团下属保山管理处收费员等岗位招聘(6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伤预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冲压车间职工管理制度
- 2025河北唐山国控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3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 (1-2章)(含答案)
- 2025年公安部交管局三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 离婚协议书规范模板及填写指南
- 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社招笔试信息
- 2025天津泰达热电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1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有机半导体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