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 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_第1页
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 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_第2页
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 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_第3页
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 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_第4页
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 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26514原创性声明 I17856摘要 II27027Abstract III103621研究概述 3318271.1研究背景 3245861.2研究目的 392971.3研究意义 386181.3.1理论意义 3168371.3.1实践意义 3299371.4核心概念界定 3197501.4.1融合教育 4109571.4.2自闭症儿童 4278261.4.3社交能力 5116231.5国内外研究现状 5213211.5.1国外研究现状 5307361.5.2国内研究现状 669461.6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7162941.6.1研究对象 789921.6.2研究方法 9222902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275992.2自闭症儿童自身问题 11309272.3教育支持 1264852.4家长的态度 1396322.5本章小结 13107133融合教育背景下影响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因素 1425133.1引言 14113083.2自闭症儿童自身要素 1496673.3教师的支持 15247633.4家长的观念 1670533.5环境问题 16161483.6本章小结 17212444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原因分析。 18277744.1引言 18282164.2自闭症儿童自身问题 18216284.3教育方式 1973744.4环境问题 19230854.6本章小结 2020485应对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中的建议和对策。 2145835.1引言 21108775.2应对自闭症儿童自身问题 21114005.3教育支持 22140665.3.1教师的支持 22190115.3.2家长的支持 2330945.3.4社会的支持 23227805.4环境问题 24271635.5家校合力 246305.6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25319195.7本章小结 264307结论 279709参考文献 289275致谢 376640附录 381研究概述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发展,融合教育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教育趋势REF_Ref27454\r\h[1]。融合教育是接纳和包容所有学生,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如自闭症儿童不仅让每位幼儿都接受教育,而且要让其接受适合自身特点的教育,最终都能较好地融入社会REF_Ref27774\r\h[2]。然而,自闭症儿童在社交能力方面存在显著的困难,这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研究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对于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同时,本研究也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效的教育策略,以促进自闭症儿童在融合教育环境中的社交能力发展。研究意义1.3.1理论意义完善特殊儿童教育理论,为其他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深化特殊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研究,为特殊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干预和改善提供理论支持。1.3.1实践意义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是保障学前特殊儿童受教育权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表现和改进策略,可以指导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应对类似问题,提高融合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不良的教育行为可能会影响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的发展。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并纠正不良的教育行为,从而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环境。而且还可以引导自闭症儿童养成良好的社交行为习惯,从而促进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通过研究,可以提醒家长关注、改进和杜绝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不良教育行为,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进行纠正,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核心概念界定1.4.1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所谓“融合”,就是将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孩子的班级生活环境相结合,与他们一起学习、交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健康成长REF_Ref27885\r\h[3]。在融合教育中,自闭症儿童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群和环境,从而增加他们的社交经验和技能。通过与普通儿童的互动,他们可以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分享、合作等。同时,普通儿童也可以从与自闭症儿童的互动中学习到更多的同情心和包容心,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1.4.2自闭症儿童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多发生于幼儿期并往往持续终身,是一种表现为语言发展迟缓,社交功能以及沟通技能的损害、兴趣和活动范围狭窄、注意力缺陷以及刻板行为的精神障碍REF_Ref27970\r\h[4]。这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通常在儿童早期就开始显现,并持续影响他们的整个生活。家长和教师需要关注儿童的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并寻求专业的帮助。同时,社会也需要更加理解和包容自闭症儿童,为他们创造一个友好、支持的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1.4.3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与他人保持和谐关系的能力。这需要个体感受到他的情绪变化,懂得一定的交流技巧,同时会适时的拒绝别人。自闭症儿童在眼神的对视,分享行为以及与他人的情感交往等方面存在异常。他们不能够合理的运用语言、动作及表情表达自己的需求,与同龄人伙伴进行交流时存在困难,这使得社会交往障碍成为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缺陷。如何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显得紧迫而必要REF_Ref24144\r\h[5]。国内外研究现状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和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及其教育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以下是对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概述。1.5.1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较为成熟。例如,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都在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将自闭症儿童纳入普通班级中,不仅包括轻度自闭症儿童,还涵盖了很多重度障碍儿童。这些国家通常会为自闭症儿童配备助教老师,构建专业的培训机构,并让他们积极参与融合教育。此外,一些国外的研究还表明,融合教育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和康复具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社交技能、减少刻板行为、增加社会适应性等。同时,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较为丰富。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训练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技能,如社会技能训练、认知行为疗法、同伴介入等。这些方法在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社交技能、减少刻板行为、增加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外,国外的研究者们还注重从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角度探讨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机制,以期为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和康复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1.5.2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也在逐渐增多。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融合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探讨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一些普通幼儿园也开始接受自闭症儿童,尝试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措施。然而,总体来说,我国在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仍相对较少,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专业的融合教育机构、教师资源不足、家长对自闭症了解不够等。近年来,我国的研究者在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些研究者采用了社会故事教学干预、以同伴为中介的社交技能干预以及录像示范法等方法,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社交技能的训练。这些方法有助于自闭症儿童习得一些基本的社交表达和行为,如“打招呼”、“说再见”、“说谢谢”等。此外,一些研究还表明,以家庭为基地的短期结构化教育治疗对自闭症儿童在言语、社交、感知觉、适应性行为等方面有较为显著的改善。然而,总体来说,我国在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教育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仍较少,尚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国内外在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社交能力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如何更好地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如何加强教师培训和家长教育、如何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等。为自闭症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1.6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6.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闭症儿童:这是最直接的研究对象。自闭症儿童在社交能力方面存在固有的障碍,而融合教育的实施可能对他们的社交能力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研究需要关注自闭症儿童在融合教育环境下的社交能力发展变化。自闭症儿童E他在进入实施融合教育的幼儿园之前,社交能力非常有限。他常常独自玩耍,难以与其他小朋友建立联系。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弱,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然而,自从进入融合教育的幼儿园后,E的社交能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幼儿园为他提供了一个包容、接纳和支持的环境,让他感受到安全和被关注。老师们根据他的特殊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教育计划,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多种方式,引导E参与集体活动,与其他小朋友互动。E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他开始主动与其他小朋友玩耍,分享自己的玩具和经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幼儿园环境:幼儿园作为实施融合教育的场所,其环境、设施、教育理念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研究需要考察这些环境因素如何与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相互作用。幼儿园创设了温馨、包容和接纳的环境氛围,使E感受到安全和被接纳。这种环境减少了他因焦虑和恐惧而避免社交的情况。同时,幼儿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社交机会。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游戏等,E有机会与其他儿童互动,学习分享、合作和沟通等社交技能。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针对E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他们鼓励E参与活动,引导他与其他儿童建立联系,同时也在他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家长是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影响者。他们的态度、行为以及教育方式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因此,研究也需要关注教师和家长在融合教育中的角色和影响。同时,幼儿园还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小明的社交能力发展。教师和家长的合作,使得小明在家园共育的支持下,社交能力得到了更全面的提升。通过对这些研究对象的深入观察和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提供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支持。本文的研究选取广州市A幼儿园中的一名自闭症儿童EE是一名男孩子,就读于广州市A幼儿园的融合教育班级。这个班级专门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提供支持和帮助,旨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融入。E在入园时已被确诊为自闭症,年龄为5岁就读于A幼儿园中的大班级。这个年龄段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干预和教育支持尤为重要。通过对E进行评估中后发现E的智力水平略低于同龄儿童。通过对家长和班主任的采访了解到,被试在刚来到幼儿园时,每天都会大声哭闹,不能自己独立吃饭,不会主动去卫生间。后来慢慢的熟悉了学校的环境,适应了普通幼儿园的生活,在课堂上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一些事情。可是从来不会主动地与同学进行交流,始终一个人端端正正的坐在座位上。E缺少社会交往的意愿,以及社会交往技能的缺乏,因此难以主动与同伴进行正常的交流。因此在经过家长的同意后,希望对E进行干预,以此来促进其交往能力的提升。通过对E的观察以及对同伴与家长的访谈,将资料整理如下。认知1.语言:说话的声音很小,语调异常,无法表达较长的句子。无法使用或是很少使用手势、动作和表情。无法使用或是极少使用使用语言来表达不同的目的。2.记忆力:能够准确的识记学习的知识和生活中的事件,记忆力处于正常同龄人的一般水平。情绪与行为1.不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候会非常焦虑,如发卷子没有他的名字,就会在座位上跺脚。情绪不稳定(放学时发现丢东西时,就会一直找,而不去收拾书包)。他的抗挫折能力特别差,批评他时就会哭泣。2.能准确的识别他人的面部表情、能读懂其他人肢体动作或是手势所传达的信息,也能理解情绪变化产生的原因(如教师大声讲话,他知道老师生气了。)3.粗大动作发展良好,精细动作发展较差,可以有些笨拙地做手指操和和跳广场舞。生活自理能力不佳,不善于整理衣服和课桌,有的拉链不会自己拉,书桌里经常特别凌乱。社会交往1.从来不会主动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也难以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人有问题问他也只是简短的回应,与他人的对话难以维持。2.问题解决方式不佳,不会向教师或同伴寻求帮助,如找不到东西时不会询问教师和同学。难以以恰当的方式拒绝同伴的不合理要求,如同桌坐在他的位置,不会用语言表达,而是试图用身体来驱赶同桌。表1被试基本信息表随机采访3名班级的幼儿,其中男孩子1名,女孩子2名。你认为E在班级表现怎么样?幼儿1一直都非常安静,他的声音很小,嘴好像张不开一样。幼儿2他不跟我们玩。人多的时候他就会跑。我们在玩游戏动的时候,他就站着。幼儿3他一直坐在位置上,是我们里面最安静的学生,我们一直想和他一起玩。他会主动和你说话吗?幼儿1从来不会,都是我主动和他说话。幼儿2没有,在玩玩具的时候我问可不可以给我一个?他回答了我。幼儿3没有。那你和他玩过游戏吗?幼儿1玩过,一起玩玩具。幼儿2没有。幼儿3没有,他不愿意玩游戏,就愿意一个人一直在座位上坐着。在班级里谁是他的好朋友?幼儿1×××(一个安静的女生的姓名)幼儿2同上幼儿3同上表2同班幼儿访谈记录表从对学生的访谈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都没有与E玩过游戏,只有坐他隔壁的幼儿有玩过游戏,他不会主动的发起对话,但是可以被动的回应同伴。上课时,是最遵守纪律的好学生,下课时也会像上课一样安安静静的坐在座位上。1.6.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观察和访谈等方法进行。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了解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其次,通过观察和访谈收集自闭症儿童在幼儿园融合教育环境中的实际表现,对幼儿园中的自闭症儿童进行观察,记录他们的社交互动情况。对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深入了解自闭症儿童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的社交能力发展情况。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有计划地感知个体在日常生活条件下的言语、行为和表情等的变化,并根据观察结果判断个体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方法REF_Ref28150\r\h[6]。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观察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行为,记录其在社交过程中的问题表现,如出现固执刻板的行为、容易产生情绪波动、不适应群体活动、不善于表达交流等行为,为研究提供实证支持。可以采取现场观察、拍照等方式进行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访谈法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是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在家中的交往行为所出现问题,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在向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包括幼儿平时的情况、社交行为、与家长或同龄人之间的相处情况等方面的问题,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为研究提供深入的探究支持。可以采取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2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引言随着融合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机会逐渐增多。在这一过程中,自闭症儿童在社交能力发展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也给教师和家长带来了不小的困扰。2.2自闭症儿童自身问题首先,自闭症儿童往往缺乏主动发起社交互动的能力,往往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如与他人建立眼神接触、分享兴趣、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等。他们可能缺乏分享、合作和轮流等社交技能,导致在集体活动中难以融入。对社交互动感到不安或恐惧,害怕与陌生人接触或参与社交活动。这种焦虑和恐惧可能进一步阻碍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也可能对同伴的兴趣和活动不感兴趣,难以建立共同的兴趣点。这可能导致他们难以与同伴建立共同的兴趣和交流,在与同伴互动时也难以主动与同伴建立联系,无法充分融入集体生活。通过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多次观察发现,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往往显得被动和孤立。他们很少主动参与到游戏中,而是更多地选择独自玩耍或观察他人。在与同伴的互动中,他也表现出明显的困难。他们可能无法理解游戏规则、无法适应游戏的节奏以及无法与同伴进行有效的沟通。这导致他们在游戏中常常被忽略,无法充分融入集体。其次,自闭症儿童在理解和表达情感方面存在困难,语言发展迟缓或非典型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自闭症儿童难以用语言表达需求和情感。他们无法流利地使用语言,难以理解他人的语言和情绪表达,导致沟通困难。或者难以理解他人的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语言。非语言沟通(如眼神接触、面部表情和手势)也可能受到影响,进一步增加沟通难度。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无法适当地回应他人的情感或需求。因此,在融合教育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自闭症儿童在幼儿园中社交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通过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家长与教育机构的合作等方式,为自闭症儿童创造更加包容、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2.3教育支持由于自闭症儿童在社交能力发展方面的特殊需求,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和教师素质也可能成为限制其社交能力发展的因素。一些幼儿园缺乏专业的教育资源和教师,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教师对对自闭症儿童在融合教育认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自闭症儿童由于身心障碍的影响,无法像非自闭症儿童一样进入普通幼儿园,再加上教师对自闭症儿童认识上的不足,有些老师常常会认为自闭症儿童很多方面有异于常人,如动作协调性差、固执行为、社交能力差等等。有些幼儿园教师甚至会和家长直接拒绝自闭症儿童来幼儿园进行随班就读。所以,导致部分家长隐瞒孩子是自闭症儿童的真实情况。而且由于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或幼儿园领导不够重视,所以面对自闭症幼儿出现的种种状况也没有适当的处理策略。随着对特殊儿童接纳程度的提高,虽然已经有为数不少的普通幼儿园接受自闭症儿童,但是,大多数幼儿园自闭症儿童还是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措施。有的老师因为不理解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和心理,采取错误的教育,从而会引发更严重的行为问题。正如在课堂上自闭症儿童经常发出奇怪的声音。老师没有理解这是孩子无法控制的行为,而是多次公开批评孩子,试图让孩子停止。然而,这种处理方式让孩子感到极度沮丧和困惑,孩子的行为问题反而变得更加严重。这说明了理解和支持自闭症儿童的重要性。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他们可能面临沟通障碍、情绪调节困难以及社交挑战等问题。如果教育者缺乏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就难以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教师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正确理解和应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同时,也需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样才能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让自闭症儿童有一片自己发展的天空,学习更多的知识,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2.4家长的态度自闭症儿童家长在融合教育的问题上没有正确的理解。大部分的自闭症儿童家长由于对自闭症了解的不多,因此在孩子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地察觉和引起重视,简单地认为孩子的发育只是比同龄人稍微慢了而已。还有的家长将“融合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就是让自闭症儿童在普通幼儿园里就读,而不会考虑孩子的接受、适应情况等REF_Ref24343\r\h[7]。更有甚者,有的家长把“融合教育”的全部意义理解为“让自闭症孩子学会和普通孩子一起玩”,只要自闭症的儿童进入正常幼儿园自然就会模仿正常儿童的行为,只要努力就可以弥补不足,也不去考虑儿童应该怎样上幼儿园才更有意义。非自闭症儿童家长对自闭症儿童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自闭症的儿童应该在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教育,才不会对其他孩子造成影响。但是那样自闭症儿童容易被标签化,他们接触不到其他孩子REF_Ref24392\r\h[8]。儿童都喜欢模仿,自闭症儿童经常和其他孩子在一起学习,这样可以让正常儿童带动有自闭症儿童。如果他们没有机会和其他孩子在一起学习生活,那么就远离了主流社会,更加无法融入社会,所以自闭症儿童需要融合教育,让他们多在一起学习、生活。更好的融入社会。2.5本章小结为了支持自闭症儿童在幼儿园中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教师和家长需要密切合作,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干预措施。这包括创造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提供社交技能培训、促进沟通、调整学习方式以及支持。3融合教育背景下影响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因素3.1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融合教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教育强调不同能力、背景和需求的儿童在同一教育环境中共同学习、成长,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包容。在幼儿园这一关键的发展阶段,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尤为重要。对于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教育质量、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独特的影响因素。3.2自闭症儿童自身因素早期干预与支持不足。自闭症儿童在早期若没有得到及时、专业的干预和支持,可能会错过发展的关键时期,导致社交能力滞后。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社会认知障碍。自闭症儿童可能难以理解和处理社会信息。他们可能难以解读他人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非言语暗示,这影响了他们与他人的有效沟通。刻板行为和兴趣。自闭症儿童常常表现出刻板的行为和兴趣,这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互动中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他们可能难以适应新的社交情境和参与多样化的社交活动。3.3教师的支持教师缺乏融合教育的经验和知识、缺少接触自闭症儿童的机会,专业培训很少,存在设备配备较差、资源教师缺乏等突出问题有关。因此,虽然融合教育是国家推行的教育理念,但是在落实上尚需要加大力度。教师都认为学校的设备、跟普通儿童接触的机会以及在普通学校中受融合教育培训的机会是学校开展融合教育的重要因素。首先,设备资源是最主要的。在保障设备和师资的情况下,大部分教师是非常欢迎自闭症儿童入校的。其次,教师认为,自闭症儿童跟普通儿童进行接触能够有效增加普通儿童对自闭症儿童的接纳程度,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教育机会也是很重要的,有融合教育经历的孩子,对自闭症儿童看法和行为是更加积极的REF_Ref24438\r\h[9]。再次,学校缺乏融合教育相关培训。教师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的认知程度较低。教师对于自闭症儿童相关的行为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多。教师能够认知到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刻板、思维僵硬、不适当情绪等特点,但是却认为自己最无法处理“自闭症儿童单独玩耍”这一情况的。表明,教师对于融合教育的相关知识了解很少,不能正确的认知到自闭症儿童的表现,做出正确、相适应的反应REF_Ref1485\r\h[10]。3.4家长的观念家长观念是决定自闭症学生融合教育的首要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对自闭症儿童开展融合教育的影响因素排序在前3位的分别是,家长观念、教师技能、自闭症的严重程度。REF_Ref2656\r\h[11]关于家长是决定自闭症选择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的主要决策者,这与苏雪云2014年研究结果相一致,家长对于融合教育的态度最为积极,需求最为迫切REF_Ref2734\r\h[12]。由于融合教育理想与现实环境的矛盾冲突,大部分的幼儿园都非常不愿意接受特殊儿童进入学校,只有很少的教师愿意主动参与相关的职业培训。家长的态度都会受到自身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表现为:家长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态度就越积极,且该因素与受教育水平可能相关REF_Ref2881\r\h[13]。来自德国的调查报告显示,特殊儿童父母的学历和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了自身态度。受教育水平和收入越高,家长对纳入身体残疾学生的态度越积极(2020)REF_Ref2943\r\h[14]。李杨与刘珺奕(2018)的调查发现,家长对融合教育的认知受家庭年收入的影响REF_Ref1113\r\h[15]。Stoiber等人(1998)通过调查美国威斯康星州的特殊儿童父母和普通儿童父母发现,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可显著影响融合教育观念,高收入、中等收入的父母比低收入的父母更加积极REF_Ref1041\r\h[16]。3.6本章小结融合教育背景下,影响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了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需要综合考虑早期干预与支持、社会认知障碍、刻板行为和兴趣、焦虑和恐惧、神经系统差异以及文化和家庭背景等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支持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同时,教师和家长和政策制定者需要加强合作,共同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包容、支持和促进社交能力发展的环境。4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原因分析。4.1引言随着融合教育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儿童得以在普通幼儿园接受教育,这不仅为这些孩子提供了融入社会的机会,也为我们研究和分析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4.2自闭症儿童自身问题社交互动困难,自闭症儿童缺乏对他人兴趣的意识或基本的社交技巧,无法理解非语言的社交暗示、身体语言或面部表情。这导致他们在幼儿园等社交环境中难以建立友谊和同伴关系,从而限制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社交沟通障碍,语言和非语言沟通障碍是自闭症儿童常见的特点。他们可能难以使用适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感,如这位自闭症儿童想要玩具时,可能会说:“要、要、要”,而不会使用更为完整的句子,如“我要那个玩具”。难以理解他人的语言和选择通过尖叫、哭泣等其他非语言暗示。这导致沟通变得困难,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社交互动。观察者场景非言语沟通言语沟通社交互动适应性行为张老师幼儿园目光接触短暂,面部表情有限少量单词表达,语言理解基础参与游戏有限,不愿与他人分享对新玩具感兴趣,但对变化表现出抗拒家长家庭聚会能短暂注视他人,面部表情逐渐丰富能用简单句子表达需求,理解简单指令与家人有简单互动,尝试分享食物对陌生环境适应较快,但对噪音有些敏感表3被试者社交能力访谈记录表情感理解困难。自闭症儿童在理解他人情感状态和需求方面遇到困难。自闭症儿童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需求和观点,缺乏共情能力,无法适当地回应他人的情感或需求。这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互动中缺乏情感共鸣,难以建立深层次的社交关系。社交刺激的过度或不足。过度或不足的社交刺激都可能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过多的社交刺激可能使他们感到不适和焦虑,某些环境可能提供过多的社交刺激,使自闭症儿童感到不适;而其他环境可能提供的社交刺激不足,无法激发他们的社交兴趣或动力。合适的社交刺激对于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至关重要。4.3教育方式在融合教育背景下,我们需要对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心理学、环境和社会支持等多维度出发,探讨如何为这些孩子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克服社交能力发展上的困难,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教育方式上缺乏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方法没有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特点进行调整,可能无法有效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例如,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可能无法充分激发自闭症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社交动力。相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如基于自闭症儿童兴趣和需求的游戏化学习,可能更有利于促进他们的社交互动和技能发展。4.4环境问题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他们面临的不仅是与普通孩子不同的社交环境,还有可能因为融合教育背景下的特殊需求而面临更多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可能来自于与同龄孩子的交往障碍,也可能来自于对新环境的适应困难。融合教育环境中的社交互动通常比自闭症儿童熟悉的环境更为复杂。融合教育环境中的社交互动通常比自闭症儿童熟悉的环境更为复杂。这可能导致他们感到不安和困惑。复杂的社交环境可能增加了他们的社交焦虑和压力,从而限制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这可能导致他们在理解和适应新规则、角色和期望时遇到困难。如果幼儿园没有提供足够的机会或资源来进行专门的社交技能训练,自闭症儿童可能无法获得必要的技能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社交技能训练是帮助自闭症儿童发展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缺乏这些训练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能力方面的发展滞后REF_Ref28081\r\h[17]。4.6本章小结自闭症儿童自身的特点、教育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对他们的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为了促进自闭症儿童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的社交能力发展,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支持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为了促进自闭症儿童在融合教育背景下的社交能力发展,要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支持这些儿童。这可能包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创造支持性的环境、提供专门的社交技能训练以及加强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合作。5应对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中的建议和对策。5.1引言学前融合教育的目的,是增加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交往的机会,幼儿教师通过提供适当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让自闭症儿童可以从同伴那里学习到学习和交往的方式,以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交往技能。个别同伴的主动接纳与支持,还将促进孤独症儿童沟通技能的发展。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利于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培养,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更加有有利于融合教育,使这一群体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5.2应对自闭症儿童自身问题融合教育必须考虑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尽管他们是自闭症儿童,但是他们和非自闭症儿童一样需要心理认同,同样需要被关爱,需要在安全环境下获得各种各样的新经验。因此,融合教育必须以特殊儿童的心理需求与心理特点为基础。个性化教育计划。为每个自闭症儿童制定一个基于他们独特需求和能力的个性化教育计划。通过与家长的深入沟通、观察儿童的行为以及参考专业评估结果来制定计划。计划应详细列出每个儿童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策略和活动。定期审查和调整计划,以确保其仍然与儿童的发展阶段相匹配。社交技能培训。通过特定的活动和游戏,教授自闭症儿童基本的社交技能。设计针对性的社交技能培训课程,如“分享活动”、“合作游戏”等。使用角色扮演和模拟情境来帮助儿童理解并应用社交规则和行为。鼓励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技能,并给予及时的正面反馈REF_Ref5278\r\h[18]。情绪管理与支持。帮助自闭症儿童识别并表达情绪,同时为他们提供情绪管理的支持和策略。教授儿童基本的情绪识别和表达技巧,如使用情绪卡片或情绪日记来记录自己的感受。提供情绪管理的工具和策略,如深呼吸、数数或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冷静下来。与家长合作,确保儿童在家中也能得到情绪管理的支持和指导。鼓励参与集体活动。通过组织小组游戏、艺术项目或户外活动等,鼓励自闭症儿童参与集体活动。这有助于他们建立与同龄人的联系,并学习在团队中合作。尊重和理解。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和理解自闭症儿童的需求和感受。以耐心和同理心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促进他们的社交发展。自闭症儿童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是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自闭症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优势。同时,培养自我表达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从而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互动和社交。5.3教育支持5.3.1教师的支持如图1,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在专业的康复机构中进行过干预治疗的自闭症儿童数量达到了2.2万,2011年到2015年增加了约1.5万人。REF_Ref5350\r\h[19]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但目前缺少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使用融合教育的方法进行特殊教育,以实现自闭症儿童和社会的融合。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此外,教师人员不仅要学习融合教育理念,还要从内心支持融合教育。图1自闭症儿童机构训练人数(来源:/)教师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必须全面了解融合的理念,才能够在教学中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理解和满足自闭症儿童的需求。同时教师也要了解什么是自闭症及自闭症的行为问题。学习如何与自闭症儿童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互动,以及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学会运用处理自闭症儿童行为问题的方法,以便在教学中有侧重点。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加强幼儿园培训和资源建设,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他们具备应对自闭症儿童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自闭症儿童的认识和理解,掌握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还应加强教育资源的建设,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工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组织定期的师资培训研讨会或工作坊,邀请自闭症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提供实践机会,让教师在模拟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至关重要。同时需要定期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育计划。使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或观察记录来评估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育计划,以更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和目标。与家长和专业人士合作,共同制定和调整干预措施。首先,建立信任关系是提高社交能力的基础。自闭症儿童往往难以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因此需要通过日常的互动、游戏和关心来逐渐赢得他们的信任。家长和教师需要耐心、细心地与自闭症儿童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和舒适。其次,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提高社交能力的关键。根据自闭症儿童的能力和特点,可以设定具体、可衡量的社交技能训练目标,如提高眼神接触、学会分享、等待轮流发言等。这些目标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逐步掌握社交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此外,逐步引导和强化积极的行为也是提高社交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从简单的社交场景开始,逐步引导孩子参与更复杂的社交活动。当孩子展示出积极的社交行为时,要及时给予正面反馈和奖励,以强化他们的行为。同时,也可以创造支持性的环境,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与同伴建立友好的关系等,以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交环境。最后,提高社交能力应当注意综合考虑自闭症儿童的其他能力,如语言、听理解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社交训练可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只要与孩子产生接触,就可以进行社交训练。如自闭症儿童来到幼儿园时,老师主动上前与他们打招呼,并引导该幼儿与老师以及同伴进行互相问候。例如,老师可以说:“小朋友,早上好!”然后鼓励其该幼儿模仿并回应。通过反复练习,该幼儿逐渐学会了主动与同伴打招呼,增强了社交互动的意识。家长和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帮助自闭症儿童逐步提高社交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5.3.2家长的支持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需要接受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了解自闭症的特点和干预方法,为儿童提供稳定和支持性的家庭环境REF_Ref5592\r\h[20]。同时亲子关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儿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缺乏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即使是与父母也难以使其表现出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关系。所以教师应当主动的与家长取得联系,进行沟通,说明在学校时自闭症儿童的学习情况和同伴交往情况,这样有助于家长正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与教育自闭症儿童。同时,还应该提供给家长一些可以在家庭中完成的任务,家长可以组织所有家庭成员一起做社会性的游戏。例如,家长可以在家里进行扮演超市的角色游戏,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家长可以让孩子自由的选择喜欢的角色,是售货员还是顾客,然后在进行的各种各样的交易活动中增加其社会交往。使得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步发展。此外,家长可以引导自闭症儿童有礼貌的主动与人进行交流,例如,在路上遇到熟悉的老师或是同学要主动的与其打招呼,上学离开父母或是放学离开教师与同学都要主动的与他人打招呼、说再见。这样促进了家长与自闭症儿童的交流与沟通,更加的有利于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融合教育中,家长非常重要。融合教育不仅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还会改变家长的一些观念,使家长参与并协助、支持融合教育。REF_Ref5634\r\h[21]只有当特殊儿童的家长与普通儿童的家长都认同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才能真正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良好互动。5.3.4社会的支持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不仅仅依赖于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还需要社会的支持。国家应提供政策支持,制订健全的法律法规,为融合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只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才能明确责任、权利及义务,并整合资源,让融合教育的发展更符合特殊儿童与家庭的需要。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安全、有序且结构化的环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幼儿园应提供专门的空间或区域,用于自闭症儿童进行活动和学习。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和支持。政府应加大对融合教育的投入力度,为幼儿园提供更多的专业教育资源和支持。同时,利用社区资源为自闭症儿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帮助。与当地的自闭症支持组织、专业机构或志愿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定期的社区活动或亲子活动,以促进自闭症儿童与同龄人的互动和融合。利用社区资源为儿童提供额外的治疗或咨询服务。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方式,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5.4环境问题幼儿园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社交环境,包括集体活动、角色扮演等。这些活动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了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习社交规则和技巧。为这些自闭症儿童创造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性的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发展出有效的社交技能。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社交环境,帮助他们提高社交技能,更好地融入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园生活。帮助他们提高社交技能,增强社交意识,促进社交能力的发展。5.5家校合力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要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制定和执行教育计划。家长可以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问题共同为孩子的社交能力发展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融合教育不光要幼儿园付出努力,家庭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双方都能给予和谐的环境,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成长无疑是很大的帮助,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在家里也要去巩固学习,尤其是针对孤独症儿童的严重刻板行为,必须要做到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方法相统一,不然结果就将是徒劳。定期与家长进行面谈或电话沟通,分享儿童的进步和挑战。可通过家访、谈话、家园联系册等手段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以便及时沟通,教师可以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和培训课程,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合作。鼓励家长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融合教育涉及人员不只是学生和教师,家长、教师及相关人员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寻求在融合中帮助自闭症学生与普通学生更好融合的方式和策略。充分体现了融合教育中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原则。5.6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融合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的影响是显著的。在融合教育的环境下,自闭症儿童有机会与典型发展的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这种互动对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首先,通过与同龄人的接触和互动,自闭症儿童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分享情感、解决问题和进行合作。他们可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模仿和观察其他儿童的行为和社交技能,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其次,融合教育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了更多样化的社交环境。在普通学校就读的自闭症儿童可以接触到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同学,这种多样化的社交环境有助于他们发展适应不同人群的能力。通过与不同类型的同学互动,自闭症儿童可以逐渐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社交意识,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再次,融合教育还有助于培养自闭症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融合教育的环境中,自闭症儿童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优点,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赞扬。这种积极的反馈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进一步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最后,我们应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自闭症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同时,家长也应积极配合,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5.7本章小结融合教育对于自闭症儿童十分重要,对社交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融合教育通过提供多样化的社交环境、促进与同龄人的互动以及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等策略,我们可以进一步支持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是他们接受公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说,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协助,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融合教育在中国将会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应对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中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教育者、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关注心理需求、加强专业培训和资源建设、加强家校合作以及加强社会支持等对策的实施,我们可以为自闭症儿童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结论总的来说,本研究旨在探讨融合教育背景下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影响。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期望能够为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教育环境,促进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以及提高他们的教育质量和生活质量。也希望本研究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和关心,推动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接纳和理解。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包容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全面发展。融合教育对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优化教育环境、加强支持和合作,我们可以为自闭症儿童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如何在融合教育背景下更有效地支持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同时,自闭症儿童是一个需要社会广泛关注和支持的群体。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为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提供了更多社交互动的机会和环境支持。然而,自闭症儿童在社交能力发展方面仍面临挑战。因此,教师需要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支持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同时,建立包容和支持的学习环境、培养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建立家园共育机制也是促进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策略和方法,我们可以为自闭症儿童创造更好的社交发展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为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自闭症儿童的需求和权益,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包容的社会环境,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全面发展。参考文献朱楠&王雁.(2011).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职能的转变.中国特殊教育(12),3-8.王艺卓.(2022).学前融合教育环境下运用绘本教学对轻度自闭症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干预的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师范大学).融合教育对自闭症儿童发展的重要性_陈丽丽李力,王若辰,吴周康,等.社会支持对自闭症儿童家长生活质量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21(5):6.邓欢&马梓熙.(2021).同伴介入法提升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的个案研究.山西能源学院学报(05),27-29.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郑易安.(2017).天津市幼儿园教师与家长融合教育观念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Su,X.,Guo,J.,&Wang,X.(2020).Differentstakeholders'perspectivesoninclusiveeducationinChina:parentsofchildrenwithASD,parentsoftypicallydevelopingchildren,andclassroomteachers.InternationalJournalofInclusiveEducation,24(9),948-963.ARCHAMBAULTME,VANRHEEJA,MarionGS,etal.UtilizingImplicitAssociationTestingtoPromoteAwarenessofBiasesRegardingAgeandDisability[J].TheJournalofPhysicianAssistantEducation,2008(4):20-26.崔佳伟.浅析我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J].内蒙古教育,2019(2):119-120.王梓儒.(2021).学前特殊儿童家长对融合教育的态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苏雪云,吴择效,方俊明.家长对于自闭谱系障碍儿童融合教育的态度和需求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14(3):36-41.Abu-Hamour,B.,&Muhaidat,M.(2014).Parents'attitudestowardsinclusionofstudentswithautisminJordan.InternationalJournalofInclusiveEducation,18(6),567-579.Magumise,J.,&Sefotho,M.M.(2020).ParentandteacherperceptionsofinclusiveeducationinZimbabwe.InternationalJournalofInclusiveEducation,24(5),544-560.李扬,&刘珺奕.(2018).深圳市普通儿童家长对特殊儿童参与融合教育的态度调查.科教导刊(24),188-190.Stoiber,K.C.,Gettinger,M.,&Goetz,D.(1998).Exploringfactorsinfluencingparents'andearlychildhoodpractitioners'beliefsaboutinclusion.Earlychildhoodresearchquarterly,13(1),107-124.曾彬&雷和敏.(2024).基于创造性课程评价的3~6岁幼儿听说水平实证研究.早期教育(08),28-33.雷江华,&刘慧丽.(2015).学前融合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吕桢桢.(2022).轻度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的早期干预辅助训练产品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Stevens,L.,&Wurf,G.(2020).Perceptionsofinclusiveeducation:AmixedmethodsinvestigationofparentalattitudesinthreeAustralianprimaryschools.InternationalJournalofInclusiveEducation,24(4),351-365.牛玉柏,刘泽文,&田宝.(2005).家长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态度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1(1),2.附录附录一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评估表一、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二、评估指标社交互动能力眼神接触:能否主动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社交笑容:是否能在适当的场合展示笑容?社交问候:是否能主动向他人问好或回应他人的问候?社交效果:在社交互动中,是否能产生积极的效果?社交回应:是否能对他人的社交行为作出适当的回应?沟通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是否能使用适当的语言和词汇表达自己的意图?非语言表达:是否能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等方式传达信息?理解能力:是否能理解他人的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行为表现自我调节能力:是否能适当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交环境?注意力维持能力:是否能在社交互动中保持注意力?兴趣和想象力:是否能展示出对社交活动的兴趣和想象力?行为适应能力:是否能适应不同的社交环境和人群?三、评估结果根据以上评估指标,对儿童的社交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附录二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