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咏史怀古”类古诗词复习训练宝典(默写训练+真题演练+预测练兵)_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咏史怀古”类古诗词复习训练宝典(默写训练+真题演练+预测练兵)_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咏史怀古”类古诗词复习训练宝典(默写训练+真题演练+预测练兵)_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咏史怀古”类古诗词复习训练宝典(默写训练+真题演练+预测练兵)_第4页
2025年中考语文“咏史怀古”类古诗词复习训练宝典(默写训练+真题演练+预测练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语文“咏史怀古”类古诗词复习训练宝典(默写训练+真题演练+预测练兵)篇目梳理《登幽州台歌》《赤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

《泊秦淮》《渔家傲》特征:标题中包含“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关键词。内容:通过怀古来表达对当下及个人命运波折的感慨。情感:(1)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阐述个人的观点或看法。(2)追忆先贤,表达敬意或遗憾;通过与古人的类比,寄托个人的忧伤或哀愁。(3)通过讨论历史的成败,以古讽今,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主题阐释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借古以讽今,或发思古之幽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所作。

咏史怀古诗一般在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鉴赏方法(1)弄清史实:看标题、读典故

。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2)体悟感情: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比古今,聚连接)。(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可从相似点或从相反方向来找。)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找议论,找抒情)(或仰慕颂扬、或批判嘲讽、或同情怜惜等等)。(3)分析技巧: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对比或用典,借古为论今。默写训练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1)李清照《渔家傲》中的词句“

”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似梦似幻、浑茫无际的恢弘雄奇境界。(2)李清照《渔家傲》中,写出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通过幻想抒发愤懑之情的句子是:

。(3)在李清照《渔家傲》一词中,化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典故的词句是:

。(4)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结尾“

”两句,用浪漫想象表达词人的追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南乡子》中含蓄地表明词人对恢复中原渴望的句子是:

。(2)正面勾画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3)借用曹操的话从侧面赞美孙权的英雄形象的诗句是:

。(4)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起笔描写登亭景色,后即景生情,抒发对历史英雄角色充满敬意的名句是:

。(5)表达该诗主旨的诗句是:

。(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

。山坡羊·潼关怀古(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

”两句赋予山河以人格特征,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张养浩伫立潼关遥望古都,抒发无限感慨的句子是:

。(3)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感叹“

”,深刻揭示了封建王朝更迭的普遍规律,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登幽州台歌》(1)《登幽州台歌》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的呼唤的诗句是:

。(2)壮志未酬,陈子昂用“

”两句道尽了宇宙邈远、个人渺小的孤寂与惆怅。《泊秦淮》(1)杜牧在《泊秦淮》中借月亮创设了一种朦胧凄清的意境的诗句“

”。(2)杜牧在《泊秦淮》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3)杜牧的《泊秦淮》中“

”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醉生梦死的南宋统治者的讽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赤壁》1、《赤壁》中借古物兴感慨的诗句是:

。2、运用议论手法诗中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诗句:

。3、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

。4、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

。5、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

。6、杜牧的《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作者夸大东风‛的作用,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是:

。7、《赤壁》中表现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抒发奇想,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的两句诗是:

。8、杜牧《赤壁》中的诗句“

”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名句名篇默写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答案】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答案】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山坡羊·潼关怀古【答案】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望西都

意踌躇

百姓苦

百姓苦《登幽州台歌》【答案】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泊秦淮》【答案】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赤壁》【答案】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真题演练1.原题精编(2024·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诗歌前两句借事(物)起兴,请简述这两句所记之事。答:

5.后两句论史抒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

【答案】4.从沙中发现了一根折断的铁戟,拿起来自己磨洗,认出那是数年前赤壁之战的遗物。

5.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抱负的无奈。(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古诗文阅读课,围绕“问天”这一主题,老师选取了下面三篇诗文,请完成下面小题。【甲】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选自《李清照集笺注》卷一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乙】《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节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丙】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谓汝多知乎?”(节选自《列子集注·汤问篇》中华书局2018年版)6.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主要写实景,开头写天、云、雾、星河、千帆,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境界开阔,气势磅礴。B.“路长嗟日暮”化用《离骚》诗意,感叹人生之路漫长修远,但是自己已至暮年。表达词人珍惜学习时光的紧迫感。C.“九万里风鹏正举”借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的形象,希望大鹏送自己去往海上仙山,体现词人消极避世的思想。D.全词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词人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志怪者也

(2)去以六月息者也

(3)孔子不能决也

(4)孰谓汝多知乎

8.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日

乎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答:

(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答:

10.丙文中,两小儿辩的是怎样的问题?从他们的辩论和“孔子不能决”,你读出了什么?答:

11.古人叩问苍天,寻找万物发展的情理,探索精神本原。这三篇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请分享你的阅读收获。答:

【答案】6.D7.记载

离开

判定,决断

同“智”,智慧

8.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9.(1)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2)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了正午距离人近。

10.两小儿就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进行了辩论。他们的辩论反映出对自然现象的探求。“孔子不能决也”,表明即使是广闻博识的圣人也不是无所不知的,还可以看出孔子对待知识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这三篇诗文里有李清照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有庄子对于相对空间位置的辩证思考,有两小儿对自然现象的探求,既有哲学思考,又有生活情趣。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古人的探求精神、理性思考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预测练兵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甲】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乙】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①。至今遗情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嬴,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注释】①萦纡:形容水流回旋迂曲的样子。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峻和波涛呼啸的气势。B.乙诗用“今何处”这一问句,抒发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感情痛切,风格沉郁。C.两首散曲都是作者触目伤怀看到古代帝王宫殿遗迹之后抒发的感慨,所不同的是,甲抒情较为含蓄,乙抒情较为直露。D.甲诗结尾是从百姓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乙诗结尾是从王朝统治者的角度来谈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二.阅读下面陈子昂的两首诗,完成小题。【甲】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乙】燕昭王①南登碣石馆②,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①燕昭王:战国时期燕国有名的贤明君主,善于纳士,使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并且打败了当时的强国—齐国。②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碣石,指墓碑。碣,齐胸高的石块。下面对两首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一、二句诗人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感慨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后世自当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却无缘相见。B.【乙】诗一、二句点出凭吊的地点碣石山顶,由此引发出抒怀之情。三、四句以深沉的感情,凄凉的笔调,描绘了眼前乔木丛生,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色。C.【甲】诗三、四句,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乙】诗结尾二句画龙点睛,以婉转哀怨的情调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感叹。D.两首诗均运用黄金台的典故,“黄金台”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感叹。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接”“连”二字把天幕、波涛、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B.“殷勤问我归何处”塑造了态度温和、关心民意的天帝形象,暗含了词人对现实美好生活的赞美。C.上片末二句写天帝的问话,下片前二句写词人的对答,上下两片问答之间,语气衔接毫无停顿。D.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离骚》《逍遥游》融入词中,气势恢宏、格调雄奇。(2)请简要赏析“学诗谩有惊人句”中“谩”字的表达效果。四.阅读下面两首李清照的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4.“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

5.以上两词是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请简要概括两词所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答:

五.阅读古诗,完成小题。【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乙】离亭燕宋·张昪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①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③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注释】①霁色:指的是雨过天晴时呈现的一种澄澈、明朗的颜色。②低亚:低垂。③六朝:指三国至隋朝时期,在建康(南京)先后建都的六个朝代,具体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词皆为怀古咏史之作,风格也极为相近,均表现出激昂、悲壮的格调。B.甲词中的“悠悠”突出了时间的漫长久远,乙词中的“射”写天光水色交相辉映。C.甲词下片用孙权的典故,暗示了自己奋发图强的理想,批判了当朝文武的怯懦苟安。D.乙词下片借景抒情,以客帆远逝、夕阳西下之景,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六.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7.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上阙“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的是

。“悠悠”一语双关,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久远,又传达了词人内心的

;下阕词人巧妙化用曹操之语表达自己的感慨,寄情委婉深沉。8.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与本词都写到了同一个历史人物。结合诗歌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两位词人分别借这一人物表达了怎样的情志。答: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9.作者遥望西都长安,徘徊不定;行经秦宫汉阙,心生感伤。他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答:

10.《山坡羊·潼关怀古》为怀古之作,说说这首元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答:

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首诗情景交融,不仅有对幽州台的具体描写,也有对情感的直接抒发。B.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C.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诗人面前仿佛出现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图景。D.全诗句式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具有音乐美和节奏美。12.请赏析“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答: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3.诗歌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木兰诗》中的“

”也运用了同样的手法。答:

1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赤

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本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答: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答:

十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两首诗都是怀古诗,前诗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后诗中的铜雀台为

所建。(2)两首诗议论战争成败之理,诗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假设性推想?答:

(3)两首诗观点不落窠臼,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