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六版)教案 6.行路难(其一)_第1页
大学语文(第六版)教案 6.行路难(其一)_第2页
大学语文(第六版)教案 6.行路难(其一)_第3页
大学语文(第六版)教案 6.行路难(其一)_第4页
大学语文(第六版)教案 6.行路难(其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行路难(其一)李白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把握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二)能力目标1.结合李白的生平和思想,理解该诗的深刻内涵。(三)德育目标1.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李白的阔达与浪漫,身处逆境,心有困顿,却依然可以积极向前,坚信理想终有一天可实现。李白的乐观与豁达,自信与坚毅,是值得很多人学习的优良品质。二、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诗人借他物表达情感的写法。2.理解这首诗中,诗人想要表达的深刻内涵。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李白的“浪漫”,李白诗歌中的想象丰富与诗歌中体现的浪漫,真的是诗人发自内心对自然、人生充满热爱,还是其中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借“浪漫”抒怀、遣愁而已?教学过程(一)创作背景李白被唐太宗召至长安供奉翰林,诗人以为这是他大展鸿图的机会;可是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他不但没能实现远大政治抱负,反而遭奸佞诋毁而不得不离开长安。他深感世途艰险,于临行前写下了包括这首诗在内的三首《行路难》。(二)作者小传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教案设计1.导入谈起李白,学生肯定都不陌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李白的诗句。接着,再由这些诗句,向学生提问:同学觉得,读李白的诗歌,常常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可能会纷纷回答“想象力丰富”“浪漫”“诗歌境界阔达”等等。由学生的回答,导引出本诗。2.学生自读诗文,整体感知播放《行路难》(其一)配乐朗诵,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慢慢品读整首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3.诗歌解读与赏析(1)美食美酒在前,就是吃不下诗的前四句写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友人设下盛宴为之饯行。“斗十千”“直万钱”,直接表明这餐饭的精美、奢侈。然而,美食美酒摆在面前,诗人却无论如何也吃不下,无心进餐。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2)前途是真的艰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前途真的是艰难呀,困难重重,这句话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3)好像还有希望“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茫然无措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诗人也希望自己可以向这两位前辈一样,终能遇到自己的伯乐,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出现,让诗人在困顿中,好像又看到了希望,增加了信心。(4)现实还是艰难的,但我还不想认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姜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这是诗人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一直气馁、消沉。他的积极乐观,与立志实现理想的自信与阔达,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遇到挫折与困境,但仍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4.课堂总结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而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愤激情绪,但他并不气馁,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施展抱负,表现了诗人对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情调。全诗十二句,两句一层。首层写饯别:金樽清酒,玉盘珍馐,酒宴盛大。第二层抒怀,以停杯、投箸、拔剑、击柱四个连续动作,抒发内心剧烈的愤怒和郁闷,与首层形成强烈对比。第三层用形象贴切的比喻说明前面愤怒郁闷和具体原因,点出“行路难”的主题。第四层在前面的强抑之后又转为上扬,用典故表明自己或许能和当年的吕尚、伊尹一样,终遇明主而施展宏图。但是,这种愿望毕竟改变不了眼下的失意现实,于是诗的第五层又以两个重复感叹短句和两个反诘句组成特殊句式,毫不掩饰地大声直喊出了自己的感慨和疑问:“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最后一层转而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自信和“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许作结,含蓄有力,高昂雄迈。思辨感悟1.结合本诗,谈一谈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答:该诗突出体现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真率自然的语言,灵活自如的形式,形成了豪放飘逸、真率自然的独特风格。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结合本句,立足实际,谈一下你的理解。答:本题为开放答案,只要学生结合个人或生活实际、社会实际,谈出挫折中仍坚定信念,积极乐观,勇于攻克难关即可。六、参考译文行路难(其一)金杯里斟满美酒,每杯要价十千;玉盘中的精美肴菜,价值万钱。胸中郁闷呵,我停下杯筷子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姜子牙那样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和伊尹一样,在梦中乘船经过了日边。人生的路多么艰难啊,多么艰难!世上那么多路可走,如今我的路在哪里呢?但我知道,总有一天我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届时,我将扬起风帆,勇往直前!七、名家点评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冰塞雪满,道路之难甚矣。而日边有梦,破浪济海,尚未决志于去也。后有二篇,则畏其难而决去矣。此篇被放之初,述怀如此,真写得“难”字意出。(清•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太白纵作失意之声,亦必气概轩昂。若杜子则不然。(清•应时《李诗纬》卷一)读太白者,先详其训诂,次晓其典故,次寻其命意脉络及归宿处,而其妙全在文法高妙。……太白当希其发想超旷,落笔天纵,章法承接,变化无端,不可以寻常胸臆摸测;如列子御风而行,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威风九苞,祥麟独角,日五彩,月重华,瑶台绛阙,有非寻常地上凡民所能梦想及者。至其词貌,则万不容袭,蹈袭则凡儿矣。大约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二)八、教学参考资料真情动天地豪气满乾坤──李白《行路难》赏析马清峰李白,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经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由布衣登上了卿相的殿堂,满以为实现理想、施展才华的时候到了,也一定能“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然而唐玄宗已不是开元盛世时的李隆基了。励精图治、强国富民的雄心早已消逝。供奉翰林之职,只是让李白点缀歌舞,粉饰太平。加之李林甫、高力士等人的打击排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很快被赐金放还,陷入极度的抑郁苦闷之中,这首《行路难》正是这种抱着热切的希望而来,又被现实的冷水浇得透湿而又不甘放弃的“希望──失望──重新盼望”的心理的表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杜甫对李白的高度评价。李白的诗歌以其奔放炽烈的情感、丰富神奇的想象、贴切而大胆的夸张,交织成一部气势雄浑的交响乐,诉说着作者的真实情感,震撼着读者的每根神经。《行路难》也正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作者开篇就推出了盛大豪华的宴会场景,起笔不同凡响,“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其目的不在写“斗酒诗百篇”的豪爽,也不在写“举杯邀明月”的闲适,而是从反面入手,衬托怀才不遇的茫然失落,“金蹲”“玉盘”何其贵重;“清酒”“珍羞”何其丰盛;“斗十千”“直万钱”何其豪华……然而这对于“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的李白来说,不是“会须一饮三百杯”,而是要“与尔同销万古愁”,“停杯投箸”,欲食不能;拔剑四顾,内心茫然。“停”是宴欢之乐时作者心情转换的切入点,准确地表现了作者不追求物质享乐,只希望有用武之地的苦楚。“投”比“放”动作要快,紧承“停”字而来,极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感情的跃动,和下句的“拔”一气呵成,准确地写出了诗人郁愤难平的心绪。短短四句话,极细切地勾勒出了一个心怀天下,却报国无门,而又侠骨铮铮的形象,我们仿佛听到了他内心涌动的欲做不能,欲弃不忍的感情的轰鸣。紧接着诗人的视线由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转向“茫然”的前程,“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滔滔黄河,冰川阻塞,巍巍太行,大雪封山,行之不通,登之更难。“欲”“将”极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涌动的强烈的渴望和热切的追求。这里表面写旅途之遇、河山之险,实则喻政治险恶,仕途艰难。这正如作者由蜀道之险恶而悟人生之莫测,而要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悲叹了。政治如此艰险,这对于“仰天仗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来说,无疑是重创,何去何从,心潮动荡。进而也想到了闲居归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闲来垂钓”只是他的表面行动,“乘舟梦日”才是他的真实追求。这里诗人以姜尚感遇文王,伊尹得识商汤而自况。传说,姜尚年老不得志,曾在磻溪垂钓,以待文王,后果得重用;伊尹原为厨子,颇有才华,梦乘船过日边,次日即被商汤重用。这样写,不正是作者兼济天下安抚社稷的远大抱负的体现么?然而,梦终归是梦,不能改变现实,更不能代替现实,于是诗人禁不住慨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里诗人转用短句,节奏激越,音调高亢,字里行间跃动着“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激情,把作者内心的无比压抑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为之感慨,为之不平。但是李白毕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他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