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农艺师职务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某春播玉米品种从出苗到抽雄需≥10℃积温850℃,当地4月20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若采用地膜覆盖可使地温提高3℃,则地膜覆盖条件下该品种的理论适宜播种期为()A.4月15日B.4月20日C.4月25日D.4月30日答案:A。地膜覆盖提高地温3℃,相当于提前满足积温需求的时间。原需从4月20日开始累计850℃,地膜覆盖后地温相当于13℃,每日积温增加3℃,850℃÷(13℃-10℃+原日均温增量)需重新计算,但实际生产中地膜可提前5-7天播种,故选A。2.下列土壤质地中,保水保肥能力最强的是()A.砂壤土B.中壤土C.重壤土D.轻黏土答案:C。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与黏粒含量正相关,重壤土黏粒含量25%-30%,高于砂壤土(10%-20%)和中壤土(20%-25%),轻黏土黏粒>30%但通透性差,实际生产中重壤土保肥能力最优。3.水稻“旱育秧”技术中,秧田pH值应调节至()A.4.5-5.5B.6.0-6.5C.7.0-7.5D.8.0-8.5答案:A。旱育秧需抑制立枯病病原菌(适宜pH6-7),通过调酸至弱酸性(4.5-5.5)可显著降低病害发生,同时促进水稻秧苗对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4.下列农药剂型中,最适合用于飞防作业的是()A.可湿性粉剂B.乳油C.悬浮剂D.颗粒剂答案:C。悬浮剂粒径小(2-5μm)、流动性好、不易堵塞喷头,且稀释后稳定性高,适合无人机低容量喷雾;可湿性粉剂易沉淀,乳油挥发性强,颗粒剂不适合喷雾,故选C。5.测土配方施肥中,“缺素校正系数”的确定依据是()A.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作物吸收量的比值B.空白区产量与全肥区产量的比值C.肥料利用率与土壤供肥能力的差值D.目标产量与实际产量的差值答案:B。缺素校正系数=(全肥区产量-缺素区产量)/全肥区产量,反映土壤对某元素的供应能力,实际应用中常用空白区(不施肥)与全肥区产量比来校正。6.大豆根瘤菌固氮量占其需氮量的比例约为()A.10%-20%B.30%-40%C.50%-70%D.80%-90%答案:C。大豆根瘤菌固氮效率受品种、土壤肥力、环境影响,一般可满足50%-70%的氮需求,高肥力土壤固氮比例降低,贫瘠土壤可提升至70%以上。7.设施大棚中,CO₂施肥的最佳时间是()A.日出前1小时B.日出后1-2小时C.正午时分D.日落后1小时答案:B。日出后棚内温度上升,作物光合作用增强,此时CO₂浓度因夜间呼吸作用积累后开始下降,施肥可及时补充,促进光合效率;正午通风后CO₂浓度与外界平衡,无需额外施肥。8.下列作物中,属于C4植物的是()A.小麦B.水稻C.玉米D.大豆答案:C。C4植物具有C4光合途径,能在高温、强光下高效固定CO₂,玉米、甘蔗、高粱等属于此类;小麦、水稻、大豆为C3植物。9.土壤容重的正常范围是()A.0.8-1.2g/cm³B.1.0-1.4g/cm³C.1.2-1.6g/cm³D.1.4-1.8g/cm³答案:C。多数耕作土壤容重为1.2-1.6g/cm³,砂质土容重较高(1.4-1.7),黏质土较低(1.1-1.6),容重<1.2说明过于疏松,>1.6则通气性差。10.玉米“大喇叭口期”是指()A.第5-6片叶展开B.第11-12片叶展开,心叶呈喇叭状C.雄穗开始分化D.雌穗花丝抽出答案:B。大喇叭口期是玉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期,此时可见叶11-12片,心叶未展开部分呈喇叭状,是追施穗肥的最佳时期。11.下列杂草中,属于一年生阔叶杂草的是()A.马唐B.牛筋草C.藜D.香附子答案:C。藜(灰菜)为一年生阔叶杂草;马唐、牛筋草为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香附子为多年生莎草科杂草。12.柑橘“大小年”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病虫害交替发生B.营养分配失衡C.气候异常D.品种特性答案:B。大年结果过多消耗大量养分,导致次年花芽分化受阻,形成小年;通过合理负载(疏花疏果)、平衡施肥可调节。13.小麦赤霉病的最佳防治时期是()A.拔节期B.孕穗期C.扬花期D.灌浆期答案:C。赤霉病病菌通过花器侵入,扬花期(始花期至盛花期)施药可有效阻断侵染,错过此期防治效果显著下降。14.下列肥料中,属于生理酸性肥料的是()A.尿素B.硫酸铵C.硝酸铵D.碳酸氢铵答案:B。硫酸铵施入土壤后,铵离子被作物吸收,残留硫酸根使土壤酸化,属于生理酸性肥料;尿素、硝酸铵生理酸碱性不明显,碳酸氢铵为生理碱性。15.棉花“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中,占比最高的是()A.病虫害B.机械损伤C.营养不足D.气候因素答案:C。棉花蕾铃脱落中,70%-80%由营养竞争引起(如氮素过多或不足、光合产物分配失衡),病虫害和气候因素占比次之。16.土壤有效磷的测定通常采用()A.Olsen法(碳酸氢钠提取)B.凯氏定氮法C.火焰光度法D.重铬酸钾氧化法答案:A。Olsen法(0.5mol/LNaHCO3提取)适用于中性及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酸性土壤常用Bray法(盐酸-氟化铵提取)。17.水稻“搁田”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土壤含水量B.促进无效分蘖死亡C.提高穗粒数D.防治稻瘟病答案:B。搁田(晒田)通过降低土壤湿度,抑制无效分蘖生长,控制群体数量,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抗倒能力。18.下列蔬菜中,属于喜温性作物的是()A.菠菜B.黄瓜C.生菜D.洋葱答案:B。黄瓜生长适温20-30℃,低于10℃停止生长,属喜温作物;菠菜、生菜、洋葱为耐寒或半耐寒作物。19.玉米杂交种制种时,父母本的行比一般为()A.1:1B.1:2-1:4C.1:5-1:6D.1:7-1:8答案:B。玉米制种中,父本提供花粉,母本为制种对象,通常行比1:2(父本1行,母本2行)或1:4(父本1行,母本4行),具体根据父本花粉量调整。20.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系数是指()A.单位有机物质分解后残留的腐殖质数量B.腐殖质占土壤有机质的比例C.有机物质分解速率与温度的比值D.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产生的CO₂量答案:A。腐殖化系数是有机物质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腐殖质占原加入量的比例(如秸秆腐殖化系数约0.2-0.3,猪粪约0.4-0.5)。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有2个及以上正确选项,错选、漏选均不得分)1.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则包括()A.有机无机结合B.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C.用地与养地结合D.以产定肥、因缺补缺答案:ABCD。测土配方施肥强调“有机无机结合培肥地力,大量元素与中微协调,兼顾当前产量与长期土壤健康,根据目标产量和土壤测试结果精准补肥”。2.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A.光照强度B.CO₂浓度C.温度D.水分答案:ABCD。光合作用速率受光强(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CO₂浓度(影响羧化效率)、温度(酶活性)、水分(气孔开闭)共同影响。3.水稻“僵苗”(坐蔸)的可能原因包括()A.土壤还原性物质(如H₂S)中毒B.缺锌C.低温冷害D.氮肥过量答案:ABC。僵苗表现为生长停滞、叶片发黄,多因土壤通气性差(产生H₂S等有毒物质)、缺锌(叶片失绿)、低温抑制根系活力;氮肥过量会导致徒长而非僵苗。4.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主要表现有()A.土壤酸化B.土传病害加重C.自毒物质积累D.土壤有机质增加答案:ABC。连作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如磷积累)、病原菌(镰刀菌、根结线虫)繁殖、作物分泌自毒物质(如酚类),同时因过量施肥易引发酸化;有机质通常因大量投入而增加,但并非障碍表现。5.玉米倒伏的类型包括()A.根倒B.茎倒C.茎折D.穗倒答案:ABC。根倒(根系不发达)、茎倒(茎秆细弱)、茎折(茎秆脆嫩或受机械损伤);穗倒指果穗过重导致倒伏,属于根倒或茎倒的结果,非独立类型。6.下列农药中,属于生物源农药的是()A.阿维菌素B.吡虫啉C.苏云金杆菌(Bt)D.草甘膦答案:AC。阿维菌素(微生物代谢产物)、Bt(细菌制剂)为生物源农药;吡虫啉(化学合成)、草甘膦(有机磷类)为化学农药。7.土壤团粒结构的作用包括()A.协调水、气、热关系B.提高保肥供肥能力C.减少水土流失D.促进微生物活动答案:ABCD。团粒结构(0.25-10mm)内部毛管孔隙保水保肥,外部通气孔隙透水透气,为微生物提供适宜环境,同时减少表土流失。8.小麦“一喷三防”的主要防治对象是()A.蚜虫B.赤霉病C.锈病D.干热风答案:ABCD。“一喷三防”通过一次施药实现防病虫(蚜虫、赤霉病、锈病)、防早衰、防干热风(通过叶面肥增强抗逆性)。9.棉花蕾期管理的关键措施包括()A.稳施蕾肥B.适时整枝C.控制徒长D.防治棉铃虫答案:ABC。蕾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阶段,需稳施氮肥(避免徒长)、及时整枝(去叶枝、抹赘芽)、化控(缩节胺)控制株型;棉铃虫主要发生在花铃期。10.蔬菜嫁接的主要目的有()A.防治土传病害B.提高抗逆性C.增加产量D.改善品质答案:ABCD。嫁接(如黄瓜接南瓜、茄子接托鲁巴姆)可利用砧木抗性防治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增强耐低温、耐盐碱能力,同时促进根系吸收,提高产量和品质。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打“√”,错误打“×”)1.连作会导致土壤微生物区系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变。()答案:√。连作使特定病原菌(多为真菌)积累,细菌数量减少,微生物区系失衡,加剧土传病害。2.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时,应减少化肥用量30%-50%。()答案:×。有机肥养分释放慢,需与化肥配合满足作物需求,具体减量需根据有机肥养分含量(如1吨猪粪约含N5kg、P₂O₅3kg)和目标产量确定,无固定比例。3.植物检疫对象包括危险性病、虫、草害。()答案:√。《植物检疫条例》规定,检疫对象为局部发生、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杂草。4.水稻“旱育秧”比“水育秧”更易发生立枯病。()答案:×。旱育秧通过调酸(pH4.5-5.5)抑制病原菌(适宜pH6-7),且秧田湿度低,立枯病发生轻于水育秧。5.玉米“秃尖”主要是由于授粉不良引起的。()答案:√。秃尖(果穗顶部缺粒)多因开花期高温干旱、阴雨导致花粉活力下降,或雌穗吐丝晚于雄穗散粉(花期不遇),造成授粉不良。6.土壤pH值6.5时,磷的有效性最高。()答案:√。中性土壤(pH6.0-7.5)中,磷不易被铁、铝(酸性)或钙(碱性)固定,有效性最高。7.小麦“春化阶段”需要一定时间的高温条件。()答案:×。春化阶段是小麦通过低温(0-10℃)诱导才能正常抽穗的阶段,冬性品种需30-50天,春性品种需5-15天。8.设施大棚中,夜间CO₂浓度高于白天。()答案:√。夜间作物和土壤微生物呼吸释放CO₂,无光合作用消耗,浓度逐渐升高;白天光合作用消耗CO₂,浓度下降。9.大豆“根瘤”颜色为白色时固氮能力最强。()答案:×。根瘤呈粉红色(含豆血红蛋白)时固氮能力最强,白色(未发育)或褐色(衰老)固氮能力弱。10.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病毒积累。()答案:√。马铃薯退化由病毒(如PVY、PLRV)通过种薯传播,导致植株矮化、产量下降,脱毒种薯可恢复种性。四、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作物合理密植的主要依据。答:合理密植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品种特性:耐密型品种(如郑单958)可适当增加密度,大穗型品种(如先玉335)密度宜低;(2)土壤肥力:高肥力土壤供肥能力强,可增加密度;(3)气候条件:光照充足、雨水协调地区可提高密度,寡照多湿地区需降低密度防倒伏;(4)栽培方式:地膜覆盖、滴灌等高效栽培模式可提高密度;(5)目标产量:高产田需通过合理群体结构(穗数、粒数、粒重协调)实现,密度需匹配产量构成因素。2.说明土壤有机质的主要作用。答:(1)提供养分:分解后释放N、P、K及微量元素,是土壤供肥的重要来源;(2)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结构形成,增强保水保肥能力;(3)调节土壤理化性质:提高阳离子交换量(CEC),缓冲酸碱变化;(4)促进微生物活动: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能源,维持土壤生物多样性;(5)吸附污染物:通过腐殖质的络合作用降低重金属、农药等毒性;(6)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提高表土黏结性,减少水蚀和风蚀。3.分析水稻“坐蔸”(僵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答:原因:(1)土壤环境不良:长期淹水导致还原性物质(H₂S、Fe²⁺)积累,毒害根系;(2)营养缺乏:缺锌(叶片失绿、新叶卷曲)、缺磷(叶片暗绿、根系发育差);(3)低温冷害:插秧后遇持续低温(<15℃),根系活力下降;(4)秧苗质量差:弱苗、伤根苗插秧后缓苗期长。防治措施:(1)改善土壤通气性:浅水勤灌,适时晒田;(2)补充微肥:插秧前每亩施硫酸锌1-2kg,或叶面喷施0.1%硫酸锌溶液;(3)增施磷肥:基肥中增加过磷酸钙(30-40kg/亩);(4)提高秧苗质量:培育壮秧(叶龄3.5-4.5,白根多),避免伤根;(5)药剂缓解:喷施腐殖酸叶面肥(如黄腐酸)促进根系生长。4.简述设施农业环境调控的主要要点。答:(1)温度调控:冬季通过覆盖保温被、热风炉加热;夏季通过遮阳网(遮光率30%-50%)、风机湿帘降温;白天保持25-30℃(喜温作物),夜间15-20℃。(2)湿度调控:滴灌或膜下灌溉减少地面蒸发,湿度控制在60%-80%;湿度过高时通风排湿,或撒施草木灰吸湿。(3)光照调控:选择透光率高的棚膜(如PO膜,透光率>90%),冬季清洁棚膜,补光(LED灯,光强2000-3000lx,每天补光2-4小时)。(4)CO₂调控:日出后1-2小时施用CO₂气肥(碳酸氢铵+硫酸反应法,或钢瓶气),浓度维持800-1200μL/L。(5)气体调控:避免氨气(过量尿素)、亚硝酸气体(氮肥分解)积累,通过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5.说明小麦“节水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答:(1)品种选择:选用抗旱节水品种(如石麦22、邯麦19),根系发达、水分利用效率高。(2)播前准备:深耕(25-30cm)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能力;秸秆还田(每亩300-400kg)增加有机质,减少蒸发。(3)适期适量播种:黄淮麦区适播期10月5-15日,基本苗18-22万/亩(节水品种可适当增加)。(4)水分管理:推广“春一水”或“春二水”模式,拔节期(4月上旬)为关键灌水期(每亩40-50m³),抽穗扬花期补灌(每亩30m³),避免越冬水(墒情好时可不灌)。(5)肥料高效利用:基肥深施(20cm),氮磷钾配比1:0.6:0.5,氮肥50%基施+50%拔节期追施;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2%)增强抗逆性。(6)病虫草害防控:播前药剂拌种(苯醚甲环唑+吡虫啉)防纹枯病、蚜虫;返青期化学除草(甲基二磺隆防除禾本科杂草);抽穗期“一喷三防”(戊唑醇+吡虫啉+尿素)防赤霉病、蚜虫、干热风。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论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技术要点及效益分析。答: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为目标,核心技术要点包括:(1)土壤改良:针对中低产田,采取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层,深度≥25cm)、秸秆还田(每亩还田量≥300kg)、增施有机肥(每亩2-3吨)、酸性土施石灰(50-100kg/亩调酸)、盐碱地灌排淋盐(配套排水系统)等措施,提升土壤有机质(目标≥15g/kg)、耕层厚度(≥20cm)。(2)灌排系统:采用“渠、管、井、电”配套,灌溉设计保证率≥75%。渠道防渗(混凝土衬砌或塑料膜防渗,减少渗漏损失40%-60%),推广管道输水(水利用系数>0.9)、喷滴灌(节水30%-50%);排水系统采用明沟(沟深1.2-1.5m)或暗管(管径100-150mm,间距15-20m),控制地下水位<1.5m,防涝防渍。(3)田间道路:主路宽4-6m(混凝土或砂石硬化),支路宽3-4m(砂石或素土),满足农机通行(道路通达率≥90%)。(4)生态保护:田埂种植绿肥(如紫花苜蓿)或草本植物(如黑麦草),减少水土流失;渠系两侧种植灌木(如紫穗槐),构建农田防护林(林网密度8%-12%),改善小气候。(5)智慧管理:配套土壤墒情监测站(每500-1000亩1个)、气象站、虫情测报灯,建立农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灌溉、施肥、植保的精准化调控。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单产提高10%-20%(如小麦从400kg/亩增至480kg/亩),节水20%-30%,节肥15%-20%,亩均增收200-300元。(2)生态效益:减少水土流失(侵蚀模数下降30%),土壤有机质年增0.1-0.2g/kg,农药化肥面源污染降低25%以上。(3)社会效益: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国高标准农田占比达50%时可保障70%以上粮食产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率提高至60%以上),助力乡村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意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草坪园艺技术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 2025年物流行业高级经理的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初中学科竞赛颁奖词模板
- 2025年机械安全员安全培训教材题库
- 2025年品质管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文字的加强
- 2025年计算机信息系统师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环境保护设备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重点单位消防八本台帐
- 售后维修服务单
-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课件
- 《复变函数》课程说课
- 旅客运输心理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医院免疫检验报告(性激素6项)
- 消失模白区岗位操作规程
-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课-短语句子
-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和治疗我国专家共识
- 表单-公司董监高、股东、核心技术人员调查表(上市或尽调使用)
- GB/T 7588.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