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古诗文默写与赏析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古诗文默写与赏析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古诗文默写与赏析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古诗文默写与赏析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古诗文默写与赏析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古诗文默写与赏析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古诗文默写(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要求:请根据提示语句,将下列古诗文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诗经·周南·关雎》)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崔颢《黄鹤楼》)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4."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但愿人长久,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7."______,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鹧鸪天·桂花》)8."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9."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0."______,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二、古诗文赏析(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要求:请仔细阅读下列古诗文,并按要求作答。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诗中"举头""低头"两个动作有何深意?(2分)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词中"绿肥红瘦"是如何表现海棠花状态的?(2分)(2)词人通过"雨疏风骤"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心情?(2分)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体现了怎样的自然规律?(2分)(2)诗人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思乡之情?(2分)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苏幕遮·燎沉香>(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温酒,细雨斜风作晓寒。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词中"细雨斜风作晓寒"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2)词人通过"试问卷帘人"这一细节,表现了怎样的情感?(2分)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诗中"阴阳割昏晓"是如何表现泰山雄伟的?(2分)(2)诗人通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怎样的志向?(2分)三、古诗文理解与鉴赏(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要求:请仔细阅读下列古诗文,并按要求作答。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诗中"闻说鸡鸣见日升"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分)(2)诗人通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怎样的哲理?(3分)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1)词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2)词人通过"山深闻鹧鸪"这一细节,表现了怎样的心境?(3分)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诗中"咬定青山不放松"描绘了竹子怎样的品格?(3分)(2)诗人通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了怎样的精神?(3分)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词中"衡阳雁去无留意"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分)(2)词人通过"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细节,表现了怎样的情感?(3分)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江陵一日还,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诗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2)诗人通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景象,表现了怎样的心境?(3分)四、古诗文语言运用与表达(本部分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要求:请仔细阅读下列古诗文,并按要求作答。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旅夜书怀>(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诗中"阴阳割昏晓"是如何表现泰山雄伟的?(3分)(2)诗人通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怎样的志向?(4分)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雨霖铃·寒蝉凄切>(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词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分)(2)词人通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一描写,表现了怎样的情感?(4分)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冬暖夏凉,可以消夏夜雨,听疏桐叶落。>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诗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分)(2)诗人通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一描写,表现了怎样的心境?(4分)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满江红·写怀>(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1)词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2)词人通过"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一描写,表现了怎样的精神?(4分)五、古诗文综合应用(本部分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要求:请仔细阅读下列古诗文,并按要求作答。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2)诗人通过"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一细节,表现了怎样的心境?(5分)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词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了怎样的景象?(5分)(2)词人通过"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描写,表现了怎样的情感?(5分)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古诗文默写答案及解析1.寤寐求之解析:此句出自《诗经·周南·关雎》,是《诗经》中的经典名句,表达了男子对心上人的思慕之情。"寤寐"意为醒着睡着,"求之"意为追求她,整句意为从醒着到睡着都在思念她。2.此地空余黄鹤楼解析:此句出自崔颢《黄鹤楼》,是描写黄鹤楼历史沧桑的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是前一句,意为黄鹤飞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后一句"此地空余黄鹤楼"表达了诗人对黄鹤楼空旷寂寥的感慨。3.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此句出自文天祥《过零丁洋》,是表达爱国情怀的名句。"丹心"指赤诚的心,"汗青"指史册,整句意为要保持赤诚的爱国之心,名垂青史。4.沉舟侧畔千帆过解析:此句出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描写自然景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意为沉没的船旁边,成百上千的船只从旁边经过,比喻新生事物取代旧事物。5.千里共婵娟解析:此句出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描写月亮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希望人们都能平安长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6.沉舟侧畔千帆过解析:同第4题解析7.何须浅碧深红色解析:此句出自李清照《鹧鸪天·桂花》,是描写桂花的名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表达了诗人对桂花高洁品质的赞美,认为桂花无需艳丽的颜色,本身就是花中第一品。8.落红不是无情物解析:此句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是表达爱国情怀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比喻虽然自己已经辞官,但依然心系国家,希望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9.沉舟侧畔千帆过解析:同第4题解析10.谁家玉笛暗飞声解析:此句出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是描写夜晚景象的名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意为不知是谁家吹起了玉笛,声音在夜空中飘荡,表达了诗人对笛声的怀念之情。二、古诗文赏析答案及解析1.静夜思(1)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解析:诗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2)"举头""低头"两个动作表现了诗人从看到月亮到陷入沉思的过程,"举头"是抬头看月亮,"低头"是低头思念故乡,这两个动作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解析:诗人通过这两个动作,将抽象的思念之情具体化,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1)"绿肥红瘦"通过对比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海棠花的状态。"绿"指绿叶,"红"指红花,"肥"指茂盛,"瘦"指凋谢,整句意为绿叶更加茂盛,红花更加凋谢,生动地描绘了雨后海棠花的景象。解析:词人通过这种对比,将海棠花的美丽与凋谢同时展现出来,表达了词人对海棠花的怜惜之情。(2)词人通过"雨疏风骤"的描写,表达了对自己喜爱花朵被风雨摧残的担忧和惋惜之情。解析:词中"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表现了词人对海棠花的关心,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则表达了词人对海棠花凋谢的惋惜之情。3.次北固山下(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体现了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的自然规律。解析:诗人通过这种描写,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感悟。(2)诗人通过描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等景物,表现了自己思乡之情。解析:诗人身在异乡,看到美丽的景色,却更加思念故乡,整首诗充满了思乡之情。4.苏幕遮·燎沉香(1)"细雨斜风作晓寒"描绘了清晨细雨斜风、天气微冷的景象。解析:词人通过这种描写,将清晨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为下文的情感描写做了铺垫。(2)词人通过"试问卷帘人"这一细节,表现了自己对海棠花的关心和思念之情。解析:词人询问卷帘人海棠花的状态,表现了词人对海棠花的喜爱和关心,同时也表现了词人独自一人的孤寂之感。5.望岳(1)"阴阳割昏晓"通过描写泰山的高大,表现了泰山阴阳分明的景象。解析:诗人通过这种描写,将泰山的高大和雄伟展现出来,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叹之情。(2)诗人通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想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众山的雄心壮志。解析: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诗人不甘平庸、立志高远的情感。三、古诗文理解与鉴赏答案及解析1.登飞来峰(1)"闻说鸡鸣见日升"描绘了飞来山上千寻塔高耸入云的景象,远处传来鸡鸣之声,仿佛能看到太阳升起。解析:诗人通过这种描写,将飞来山上千寻塔的高大和雄伟展现出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日出景象的赞叹之情。(2)诗人通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即只有站在高处,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所迷惑,才能看得更远。解析: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精神。2.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表达了时光流逝、历史不可逆转的思想感情。解析:词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词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2)词人通过"山深闻鹧鸪"这一细节,表现了自己身处逆境、内心愁苦的心境。解析:鹧鸪的叫声在山中回荡,给人一种凄凉之感,词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苦和无奈。3.竹石(1)诗中"咬定青山不放松"描绘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解析:竹子扎根在岩石中,紧紧抓住青山,不放松,比喻人要有坚定的意志和信念。(2)诗人通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了要有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解析: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和向往。4.渔家傲·秋思(1)"衡阳雁去无留意"描绘了秋天雁南飞的景象,衡阳的雁儿飞往南方,毫不留恋。解析:词人通过这种描写,将秋天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伤感之情。(2)词人通过"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细节,表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征夫的无奈。解析:将军虽然白发苍苍,但依然在边塞征战,征夫流下眼泪,表达了词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向往。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1)诗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解析:诗人虽然已经十年没有见到亡妻,但即使不去思念,也忘不了她,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深思念。(2)诗人通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解析:诗人看到孤帆远去,消失在碧空尽头,只有长江天际流,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怀念和无奈。四、古诗文语言运用与表达答案及解析1.旅夜书怀(1)"阴阳割昏晓"通过描写泰山的高大,表现了泰山阴阳分明的景象。解析:诗人通过这种描写,将泰山的高大和雄伟展现出来,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叹之情。(2)诗人通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想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众山的雄心壮志。解析: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诗人不甘平庸、立志高远的情感。2.雨霖铃·寒蝉凄切(1)词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傍晚长亭中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景象。解析:词人通过这种描写,将离别时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为下文的情感描写做了铺垫。(2)词人通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一描写,表现了词人对离别的伤感之情。解析:词人想到即将远行的路途遥远,前景渺茫,内心充满了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